导航栏

×
句子 > 范文 > 导航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秋分优秀教案(精选10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1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秋分节气的特点和意义。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秋分节气的特点,如昼夜平分、天气转凉等。

难点:引导幼儿感受秋分节气中大自然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在秋分前后的变化。

讲述法:讲解秋分节气的知识和习俗。

手工制作法:让幼儿动手制作与秋分相关的手工作品。

四、教学准备

有关秋分节气的图片、视频资料。

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地球仪。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特点。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有哪些变化呢?

讲解秋分节气

(1)利用地球仪讲解秋分节气的特点。

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秋分过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天气逐渐转凉。

(2)展示秋分节气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秋分时节大自然的变化,如树叶变黄、果实成熟等。

(3)讲述秋分节气的习俗,如吃秋菜、竖蛋等。

活动一:观察秋天的'树叶

(1)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的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让幼儿收集一些树叶带回教室。

活动二:制作树叶贴画

(1)分发手工材料,让幼儿用收集的树叶制作树叶贴画。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总结

(1)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树叶贴画,并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2)总结秋分节气的特点和意义,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六、教学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秋天的月亮,了解秋分前后月亮的变化。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手工材料,让幼儿继续制作与秋天相关的手工作品。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习秋分节气的知识,了解秋分的意义。

2. 学习秋分节气相关的词汇和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语言表达描述秋分节气的特点。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秋分节气的相关图片、水果、蔬菜等。

2. 课件或黑板、白板。

3. 教学素材:秋分节气的相关词汇和句子。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老师拿出一篮子水果和蔬菜,让幼儿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引导思考:询问幼儿们,这些水果和蔬菜是哪个季节的特产。

Step 2:学习秋分节气的知识(10分钟)

1. 展示秋分节气的图片,解释秋分节气的意义:秋分是秋天的中间节气,也是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的一天。

2. 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幼儿了解秋分节气的特点和变化。

3. 引导幼儿们观察天气、植物和动物等方面的变化,与秋分节气联系起来。

Step 3:学习秋分节气相关的词汇和句子(15分钟)

1. 呈现秋分节气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如:秋天、果实成熟、天气凉爽、白天黑夜一样长等。

2. 逐个教授词汇和句子,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 运用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进行词汇和句子的操练,加深记忆。

Step 4:练习语言表达(15分钟)

1.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水果或蔬菜,描述它们在秋分节气时的特点。

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用语言描述并展示自己选择的水果或蔬菜。

3.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描述。

Step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复习秋分节气的知识和相关词汇。

2. 引导幼儿思考,秋分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秋分节气的感受和想法。

Step 6: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词汇。

2.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了解秋分节气的知识和意义,学习秋分节气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并通过语言表达描述秋分节气的特点。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幼儿思考,积极参与互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3

活动目标

01知道秋分的到来代表着“丰收”

02体验秋分“丰收”时的喜悦与辛劳

活动准备

丰收的图片、水稻,蔬果瓜菜剪纸(若干)、丰收筐(蔬果筐、瓜菜筐)

活动过程

01教师介绍秋分“丰收”的习俗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秋分则是一年中对于农事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古代每逢秋分到来,民间农谚因此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而"秋忙"比"夏忙"更忙,有"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一说。所以秋分是预测年收成的重要日子。

02图片导入

师:(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知道图片上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吗?

师:我们再来看看农民伯伯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03进一步了解丰收节(游戏环节)

教师将准备好的若干水稻、蔬果瓜菜剪纸粘贴在黑板上,教幼儿认识水稻,蔬果瓜菜。让幼儿挪移至对应的水稻筐,蔬果筐,丰收筐。教师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搬运,比一比哪个小组搬运的最多。对搬运最多的小组给予奖励,对剩下的小组依次鼓励;

师:小朋友们在刚刚的游戏中玩得开心吗?

师:那小朋友们觉得辛苦吗?

师:那我们的农民伯伯是不是非常的了不起?

活动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知道了秋分就是丰收节,还在教室内体验了一次丰收时农民伯伯的喜悦与辛劳,小朋们回去后一起跟爸爸妈妈分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吧。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4

教材分析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自然节律仍是现代人应当遵循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合理规划,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九月下旬正值“秋分”节气,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故研究主题订为《人间最美是秋分》。通过小组讨论探秘主题、制定探秘计划、多元探秘途径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实现探秘过程,从中获取直接实践经验,养成综合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课时主要在讨论选题、制定计划、合作探秘的基础之上进行小组展示交流和思维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学情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是主体。六年级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敢于大胆的探索,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于信息资料有一定的收集、整理能力,勇于实践。加上学校从2018年起就开始探索“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系列之二十四节气学科融合课程,全校曾开展过丰富多彩的清明、小满节气,曾为他们打开自然之窗、科学之窗、人文之窗等,学生对“秋分”积极性很高,对节气探究和展示充满期待。所以本次活动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引导”和“唤醒”学生的创造力量,同时树立学生文化自信,激发爱国之志,厚植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创新人格:

1.利用学生对秋分节气的好奇心,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对秋分的由来,习俗,以及对农事,生活的关系等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小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创新思维:

1.结合秋分节气观察身边的物候变化,关注日历,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飞花令、诗词碰上节气等活动,展开头脑风暴,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小组互评,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评价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创新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采访等渠道查找、了解秋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2.发挥个人特长,鼓励学生通过绘画、书法、自然笔记、写研究报告等展示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3.通过小组成果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和同伴沟通合作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访问医生、气象员等,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分工明确,学会调查、探究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会合作和社会交往能力。

2.指导学生合理制定研究计划,如何多种形式展示活动成果,有效互动评价,学会质疑,善于思考,激发潜能。

【教学方式】

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情景、互动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语言引导法以及多媒体教学。

【教学特色】

1.合理运用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2.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

3.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价值观、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新物化能力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互动平板

教学过程】

活动成果汇报与延伸

一、导入揭题(1分钟)

春有千株樱花织就粉红,夏有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秋有浪漫银杏铺满金黄,冬有皑皑白雪素裹银装。春夏秋冬,岁月更替,光阴在节气间轮转;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万物在节气间作息。9月22日我们一起迎来了节气——秋分 。(指板书:秋分)

【设计意图:教师用凝练、诗意的语言带学生走进节气,激起学生对节气的的'求知欲望。开启一个节气的愉快学习旅程。】

二、回顾过程(1分05秒——2分24秒)

为了感受这个节气独特的魅力,我们进行了考察探究,同时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整个活动的过程。

1.播放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活动方案、实地考察研究、交流小组展示方案等活动照片。请提供照片的组长用简单的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照片内容。

2.小结: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小组,讨论确定了小组探究主题,设计了活动考察方案,经过这段时间的探究实践,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这节课我们就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也看看别的小组都有哪些发现。(板书:活动成果汇报与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前期活动经过,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三、小组展示、分享交流

1.展示交流的要求

师:在汇报小组探究成果之前,老师有要求,展示组同学上台汇报时声音响亮,稳重大方,倾听组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2.学生展示小组探究成果

(1)聊丰收,说解秋分(2分38秒——13分34秒)

A. 小组同学通过到图书馆、网络查找等方式收集到秋分的由来和含义。组员先从“秋”字说文解字到具体剖析“秋分”的真正含义,再用短视频的动画形式讲述了秋分的含义。(学生展示研究报告)

B.二十四节气除了反映季节变化,最主要的就是指导农事活动。有两位成员利用节假日回了农村,不仅实地考察了农民秋收情况,还通过学习强国和采访大人,收集到很多宁夏的农事情况。我们有请他们为大家展示一下。

C.倾听小组学生评价与质疑。

D.教师针对小组展示交流给予补充和小结。(写好研究报告时注意事项)

E.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关于节气谚语资料。

(2)探习俗,体验秋分(13分39秒——19分58秒)

A.由小组两名同学通过相声《秋分祭月》来介绍传统习俗和中秋节的关系以及如何祭拜的。

B.学生展示自己在家学习制作秋分美食的视频。(凉拌秋菜、吃汤圆和粘雀子嘴的说法)

C.学生展示自己放风筝、竖鸡蛋的图片并做解说。

D.秋牛图现场比赛。

小组同学带来了许多张秋牛图,要求每个组合作把24节气的思维导图画在图上。学生平板现场拍照上传,请老师做评委评比出的最美秋牛图。

E.倾听小组学生评价与提问。

F.老师准备挑战游戏:秋分习俗PK赛,让学生了解到秋分都有哪些些习俗,与其他节气都有什么不同习俗。

G.老师针对习俗做总结。

(3)品诗词,邂逅秋分(22分09秒——30分22秒)

A.小组同学通过摄影、绘画、书法,并配上悠扬的古乐来展示他们所收集到秋分节气有关的古诗词。

B.古诗宿建德江、秋词解说

C.拍照和自然笔记展示,组长总结。

D.倾听小组学生评价与提问。

E、老师准备课堂小游戏:飞花令和诗词碰上节气。(平板互动,全班作答)补充小结:跟着节气积累古诗词是一个非常好的积累方法。

(4)观气候,养生一秋(30分35秒——35分50秒)

A.小组成员通过采访气象局的专业工作人员收集到秋分时节全国的气候变化。现场播报。

B.展示制作气象日历和折现统计图,分析宁夏气候早晚温差很大,提醒同学们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

C.现场采访同学知道哪些养生知识?播放采访中医大夫视频:

D.展示制作的养生秘笈,从运动、饮食和睡眠三方面。

E.倾听小组学生评价与质疑。

F.教师针对小组展示交流给予现场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不同形式的展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长了见识。同时结合画思维导图,飞花令和诗词碰上节气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小组互评,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评价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四、小组讨论打分,评选各具特色小组。(35分52秒——39分26秒)

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我们每个组都以不同形式展示了对秋分节气的探究,感觉收获满满。现在我们进入最后的打分评价环节,根据评价标准评选出最佳展示组、最团结组、最有创意组、信息最强组、最默契组、最有潜力组。

2.教师颁发奖状并小结:

每一次的探究都是一种历练,在历练中我们学会了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学会了团结协作,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思维……同学们,你们是好样的,老师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和同伴沟通合作的能力。】

五、畅谈收获,总结拓展(1分钟)

1.通过今天的展示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2.实践是探究的法宝。在这次活动,正是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才让我们对秋分节气有了更深的了解。“秋分”已逝“寒露”已至,希望大家继续跟着节气去探究,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

【设计意图:最后引出下一个节气,是让学生继续探究的脚步,培养学生对每个节气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5

一、活动背景: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事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时间划分方式,它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瑰宝。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特别是秋分的含义和特点,我们组织了这次秋分研学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研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秋分的含义和特点,体验秋分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

1.秋分知识讲解

邀请专业的老师为学生讲解秋分的含义和特点,包括秋分的由来、气候特点、物候现象、农事活动等方面。通过讲解,让学生对秋分有更深入的了解。

2.秋分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到农田或农场等地,亲身参与秋收季节的农事活动,感受丰收的`喜悦。如收获农作物、采摘水果等。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秋分的实际意义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秋分文化探索

引导学生了解秋分前后相关的传统节日文化和习俗,如:中秋节,国庆节,赏红叶等。

四、知节气:

课程一:节气档案一一秋分

1、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自2018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秋分,也是收获的季节。农田里金黄的稻谷,果园里垂涎欲滴的果实,都象征着勤劳与汗水的结晶。让我们享受这份丰收的喜悦,感受努力工作的成果。

2、秋分三侯: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

“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侯水始涸

秋分之后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开始干涸。

3、秋分习俗

1.竖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古老的传说中,秋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秋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秋天的来临。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2.粘雀子嘴

粘雀子嘴是春分的趣味民俗之一。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3.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五、吟诵经典一一秋分古诗词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晚晴》

杜甫(唐代)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贺兰三见访》

贾岛(唐代)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秖是君。

六、实践教育:

(一)葡萄采摘

清徐葡峰种植基地一一白石沟。这里,到处是台台梯田层层绿,遍地是架架葡萄串串翠;这里,你可望、可尝、可听、可怀、亦可娱,你的任何一官能均可得到最美的享受。 2000余亩的葡萄树遍布沟坡,翠绿的掌形叶,紫红的珍珠颗,不论远望还是近观,都不会引起你的审美疲劳。

(二)月饼DIY体验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相聚的节日。佳节之际,我园特邀请了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月饼DIY体验活动,让孩子在亲子DIY制作体验中了解、知晓有关中秋的传统文化和体验果农劳作的不易,丰收的喜悦。

七、活动总结

本次秋分研学活动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它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秋分的含义和特点,体验了秋分的文化内涵,还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们将继续开展类似的研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6

一、活动目标

了解秋分的含义和特点。

研究秋分的传统俗和节日活动。

培养孩子们对秋分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活动准备

准备一篇简短的秋分介绍材料。

打印或准备相关图片和图表。

准备相关手工材料和游戏道具。

三、活动内容

1、活动引导

显示图片或图表,引导孩子们了解秋分是秋天的一个重要节气。

解释秋分的含义,如日夜平分、秋天开始、温度逐渐降低等。

提问孩子们对秋分的感受和了解程度。

2、传统俗

介绍秋分的传统俗,如中秋节、重阳节等,可以配以相关图片和简单的故事。

带领孩子们制作传统食物或手工制品,如月饼、菊花手环等。

3、室内游戏

设计一些与秋分相关的室内游戏,如秋天拼图、找单词、画秋天的景象等。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加强对秋分的认知和记忆。

4、室外活动

利用季节特点,组织室外活动,如采摘水果、观察变色叶子等。

带领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秋分带来的`变化和美丽。

四、总结和延伸

整理活动中孩子们的收获和经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秋分的理解和喜爱。

延伸讨论其他与秋分相关的话题,如秋天的服装、食物、动物等。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和体验秋分的变化,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关注。

五、活动评价

评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收集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改进空间。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7

活动目标

01、知道秋分的到来代表着“丰收”

02、体验秋分“丰收”时的喜悦与辛劳

活动准备

丰收的图片、水稻,蔬果瓜菜剪纸(若干)、丰收筐(蔬果筐、瓜菜筐)

活动过程

01、教师介绍秋分“丰收”的习俗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秋分则是一年中对于农事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古代每逢秋分到来,民间农谚因此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而"秋忙"比"夏忙"更忙,有"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一说。所以秋分是预测年收成的重要日子。

02、图片导入

师:(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知道图片上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吗?

师:我们再来看看农民伯伯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03、进一步了解丰收节(游戏环节)

教师将准备好的若干水稻、蔬果瓜菜剪纸粘贴在黑板上,教幼儿认识水稻,蔬果瓜菜。让幼儿挪移至对应的水稻筐,蔬果筐,丰收筐。教师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搬运,比一比哪个小组搬运的最多。对搬运最多的小组给予奖励,对剩下的小组依次鼓励;

师:小朋友们在刚刚的游戏中玩得开心吗?

师:那小朋友们觉得辛苦吗?

师:那我们的农民伯伯是不是非常的了不起?

活动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知道了秋分就是丰收节,还在教室内体验了一次丰收时农民伯伯的喜悦与辛劳,小朋们回去后一起跟爸爸妈妈分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吧。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8

活动目标:

认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了解其含义。

了解秋分节气与农民伯伯的关系。

初步了解秋分节气对庄稼的影响。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四季变化》。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

(1)小朋友,这本书告诉我们四季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书中告诉我们一年四季有哪几个季节?

(3)现在是什么季节?

(4)春天是什么时候?夏天是什么时候?秋天是什么时候?冬天又是什么时候?

(5)春天和秋天,夏天和冬天是不是一样长?

(6)一年中,什么时候白天和晚上一样长?

(7)什么时候白天和晚上一样长?

(8)秋分是怎么来的?

(9)秋分是什么意思?

(10)农民伯伯在秋分时做什么?

(11)秋分对农民伯伯有什么意义?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秋分时节的特征。

教师:

(1)秋分时,天气是什么样的?

(2)秋分时,早上和晚上有什么变化?

(3)秋分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

(4)秋分时,农民伯伯在做什么?

(5)秋分时,水果和蔬菜的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

(6)秋分时,小动物们有哪些变化?

引导幼儿结合幼儿用书,了解秋分时节的含义。

教师:

(1)秋分是什么意思?

(2)秋分是怎么得来的?

(3)秋分时,天气怎么样?

(4)秋分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

(5)秋分时,农民伯伯在做什么?

(6)秋分时,水果和蔬菜的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

(7)秋分时,小动物们有哪些变化?

引导幼儿了解秋分时与农民伯伯的关系。

教师:

(1)秋分时,农民伯伯在做什么?

(2)秋分时,农民伯伯的劳动有什么特点?

(3)秋分时,农民伯伯的劳动与秋分有什么关系?

(4)秋分时,小朋友可以为农民伯伯做些什么?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农田里观察秋分时庄稼的变化。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收集有关秋分时节的图片或资料,引导幼儿了解秋分时节的含义和意义。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9

一、活动背景: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个季节,分四个季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自身,都能真正感受到秋天的特色。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不是节日,却有着许多民俗风情。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些风土人情,大团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秋分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秋分,感受民俗风情。我们的幼儿园位于城乡结合部。孩子们住在乡下。幼儿园也有很多种植园。这个季节,许多农作物和果树发生了变化。例如,室外开始出现小露珠;桂花缓缓开放,香气四溢。溢出;大雁南飞,果实累累;小动物们也在准备过冬的食物。《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奥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理解兴趣。大班孩子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动脑筋去探索物体和材料,提出一些与事物相关的问题。为此,在本次主题中,我们将围绕秋分节气这一主题,鼓励孩子们以各种方式去体验、体验、做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秋天的美,用音乐、艺术、诗歌等方式表达秋天的童话故事,激发孩子对自然的热爱,提高孩子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让孩子逐渐掌握秋天的主要特征,了解气候与动植物的关系。

二、活动目标:

1.对白露、秋分等节气的名称、时间及相关习俗有初步的了解,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感兴趣。

2.在当地的寻露、寻桂花、寻蚂蚁、品尝水果等活动中体验秋分节气的.独特民俗和乐趣。

3.愿意通过考察、体验、操作实践等多种形式,感知秋分前后环境、动植物的变化。

4.我喜欢大自然,愿意以某种方式表达我的所见所想,提高我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成为快乐的孩子。

三、活动口号《秋语》

1、活动时间:9月22日上午10点

2、参加者:水果水果班的部分小朋友和老师

3、活动策划:

4、活动准备

1)各班老师向孩子们宣传秋分节气风俗。

2)级长为活动准备幕布。

3)班主任准备自己捡树叶的工具。

4、摄制组:

九、活动流程

1.9月21日

各班开展“秋语”相关活动,了解“秋分”节气风俗。

2.9月22日(红船广场)户外观察活动:

秋天在哪里,让孩子们对秋天有个初步的认识。我们组织孩子们到户外寻找秋天:

①户外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

②寻找秋天:孩子们分散在广场上寻找秋天,发现了许多秋天的景色。

③关于秋天的风土人情、童谣等。

④捡树叶(戴树叶项链、设计树叶衣服、用树叶为娃娃屋做蔬菜和食物等)。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10

一、活动背景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特征。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xxxx俗。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xxxx俗,大班组准备开展丰富多样的秋分活动,让孩子感受秋分、感受民俗。我们的幼儿园处在城乡结合地,孩子生活在农村中,幼儿园也有很多的种植田地,这个季节有很多的农作物果树发生了变化,如户外开始出现小露珠了;桂花慢慢的开放了,香气四溢;鸿雁往南飞去了,许多的瓜果成熟了;小动物们也在准备粮食过冬啦。《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大班孩子喜欢接触新事物,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问一些与事物有关的问题,为此,本主题中,我们将围绕秋分节气主题,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幼儿亲身经历、体验、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秋天的美丽,用音乐、美术、诗歌等多种手段表现秋天的童话,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幼儿逐步掌握秋天的主要特征,了解气候与动植物的关系。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白露、秋分等节气的名称、时间和有关xxxx俗,对中华民族传统二十四节气感兴趣。

2.在找露水、寻桂花、找蚂蚁、尝瓜果等等地方特色活动中体验秋分节气特有的民俗风情乐趣。

3.愿意通过调查、体验、操作实践等多种形式,感知秋分时节周围环境和动植物的变化。

4、喜欢大自然,愿意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三、活动口号

“秋天的悄悄话”

四、活动时间:

9月22日上午10:00

五、参加人员:

果果班部分幼儿及教师

六、活动策划人:

xx

七、活动准备

1、各班教师向幼儿宣传秋分时节节气和风俗。

2、级长准备活动幕布。

3、班级教师自行准备捡拾树叶的工具。

八、活动过程

1、 9月21日

各班开展有关“秋天的悄悄话”的活动,了解“秋分”的节气和风俗。

2、 9月22日户外观察活动(红船广场、:

秋天在哪儿为了让幼儿对秋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组织幼儿来到户外找秋天:

①户外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找秋天:幼儿四散开结伴在广场周围找秋天,看谁找到的秋天景象多。

③有关秋天的时气和风俗、儿歌等。

④捡拾树叶(穿树叶项链、设计树叶服装、用树叶做娃娃家的蔬菜、食物等。

本文网址:http://m.jym1.com/fanwen/22383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