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范文 > 导航

物理教学心得

2024-01-15

2024物理教学心得(范文12篇)。

经验总结是指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的感悟和总结,写经验总结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如果您正在寻找一篇好文章句怡美的编辑推荐您阅读一下“物理教学心得”,请您查看以下信息!

物理教学心得 篇1

物理新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篇1

我于7月9日到7月23日在浙师大参加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培训即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在浙师大的十几天里,总算可以自己不动口,安安静静地听取各位专家的教导。从物理前沿到物理实验教学,从导学案到教学设计,从教师专业发展到物理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的撰写,从普通物理专题研究到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介绍,从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到spss应用于教学研究,每听一个专题,都那么的新鲜,那么的兴奋。越来越感觉自己平时除了教书,关注的领域是那么的狭窄,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钻研。其中感触最深的几点如下:

一、吴加澍特级教师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叹

他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们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上午,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战的经验。这种经验上升为他对教育的四条信念:信念一:教育强调和谐:健康第一,以德育人,开发智慧,贯穿审美(系统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让师生们用较少时间,能得到较大收获(科学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发:用榜样和实例去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去启发(艺术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动: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技能,经验出智慧(技术性)。他把他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20条经验毫无保留地教与我们,难能可贵,可以领略其人格魅力。

二、蔡铁权教授对专业的孜孜不倦让人敬仰

他高屋建瓴地引领我们走进高中物理新课程。通过为什么需要改革课堂教学以及新课程新在哪里这两个主题。并结合一些很具体案例对新课程改革做了生动地、具体地介绍。我们听后很有收获,也有很多思考。在将要新课程改革的前夜,我们怎么把新课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带进课堂。怎么在课堂中有机的整合三维目标等等,无不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学物理界的老前辈对教育教学的关心和教师职业的执着追求。

三、陈敏华老师关于德国KPK课程的介绍让人耳目一新

德国的初中物理课程中就提出了“熵”的概念,我们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自然界基本规律之一。KPK课程自20xx年首次引入我国,并在上海部分中学试用。其中对“物理量”和“物理系统”概念有明确的界定,物理量的实物性和守恒性的提法,能量和携带者的说法,如电学、力学、热学、化学中的能量携带者分别是电荷、动量、熵、物质的量。还有他用“动量流图”解决力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完全不同于“受力分析”解决力学问题。短短的一天让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物理学,让我感受到物理还可以这样思考。更让我激动的是我有幸得到了陈敏华老师赠送的由他主编的一本有关KPK课程的书———《社会中的能量和信息》。

还有其他几个专家的讲座也给我们展示了新课改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给我们基础教育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无论多么好的课程理念,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将无法得以落实。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我们自身的素质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既要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可以是集中学习,更多的是自己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准备,以满足学生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可以走出去看看别人的做法,听听别人的课堂,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课中,怎么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好运用在课堂中,把教和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导学。教比导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学的节奏和环节,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为,更多的是有掌握学生,了解学生。教师的教不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更不是电视屏幕上的节目,是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

在浙江师大的这几天的高物理骨干教师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丰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浅。既有专家的讲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学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课改的精神,同时还有领导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一线教师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实。我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灵上得到隆重的洗礼,大脑从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脱,细思回想导师、教授的精彩讲课,他们的声音、形象久久回荡在脑海,永不退却。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导师的思想影响了我,使我充分认识到学习和掌握一种重要的思想,比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更重要。

物理新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篇2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

二、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标下的角色转换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三、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如果不把物理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物理就永远只是空洞的理论,无法叩开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学中应尽量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四、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是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检验假说正确与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实验演示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增加他们对自然世界和物理知识的兴趣,一定要重视起来。课件上展示的实验往往让学生感觉很假,所以应尽力创造条件,用实际器材做实验,并尽量多安排分组实验,保证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会物理的神奇与乐趣,进而爱上物理,爱上自然科学,成长为乐学好学会学的具备科研素质的新一代中学生!

物理新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篇3

通过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学习,本人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方法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必须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水平和素养,同时,作为一线教师将面临:新课标的理念,师生都比较陌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评价应如何实施;新教材涉及的新技术,教师如何进修和面对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创新教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经由宏观的理论建构、机制探索转向微观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却没有这种思想。例如:万有引力的应用,测定单摆的重力加速度,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教师应打破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激情,探究物理实验的原理.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课程改革.利用神奇的图片,大自然的物理现象,从物理角度较明确地表述科学探究,改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尊重学生的需求发展特点,重视基础,为学生有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只要我们加强认识,积极探索,定能找到得心应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新课程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

物理教学心得 篇2

在物理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 首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既要照顾到学生的思考方式与和思维模式, 还要注意在引入问题教学法时不要太突然, 要循序渐进, 以免影响下一步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对物理教材的思考与研究, 进而去寻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掌握知识,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 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能力, 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

1. 问题教学法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来提出问题是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掌握学生的学情以及基本需求, 这是问题有效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若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提问题, 就有可能在提出问题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也就无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探讨。并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影响, 问题的难度过大, 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的难度过小, 则会使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消极上课, 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 问题设计的太过简单使学生们失去了探索答案的乐趣, 使学生们无法在探究问题与寻找答案的途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也就使问题教学法失去了意义。所以,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 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设置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就能有结果。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给予他们信心, 在了解学情时应放低身段, 不要给学生一种畏惧的心理, 要尊重学生, 对于学生提出的好与否的意见都应虚心接受, 这样教师才能客观的找到问题, 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 不断地完善教学。

2. 问题应具有延伸性与趣味性[节日祝福网 m.zR120.cOm]

问题应具有延展性。教师将问题既立足于教材, 又延伸至课外, 进而实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高中物理教材中能够将问题与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并不多, 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将问题尽量延伸, 将教材中的重、难知识点与现实结合, 给学生看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 给与他们学习的动力。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趣味性。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的形象,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兴趣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 将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经常接触的故事、电影等结合, 才能提出真正高质量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很多事项,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也要把握好时机。在课堂的导入阶段, 适当的小问题可以将学生零散的心思集中于课堂上来, 有助于教师知识点的教授, 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 进而产生对课堂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教课时, 要着重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进行提问, 若提问在重难点之前, 会使学生使用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去解决问题, 可这并不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任务, 则很有可能打乱教师的授课计划;若在重难点之后提问, 长时间精神的高度集中会使学生产生厌倦, 对问题也没有了兴趣, 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打击到学生, 也对今后的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作用。在本堂课结束时进行发问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本堂课所学知识, 理清知识脉络, 还可以对下节课所要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发问, 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围绕问题对下节课知识进行预习。

2. 提问应循序渐进

高中物理教材中有众多实验, 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应引导学生,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思考。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章节时, 教师拿出两种外形相同但重量不同物体, 向学生进行提问:谁先落地?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实验演示, 让学生观察结论与实验结果是否相同。接着教师进行新一轮实验, 改变以上两种物体的外形, 再将两种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 向学生进行相同的提问, 这时, 学生的兴趣就被教师所调动, 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提问, 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最后, 教师将一片羽毛和一片铁片放在真空管中进行自由落体实验, 让学生观察实验, 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教授。这种提问方式是循序渐进的, 使学生的思维在跟着教师走的同时也能自己思考问题, 找寻答案。教师还要适时追问, 在不脱离本堂课内容的前提下, 针对核心问题积极追加问题, 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 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

3. 善于将问题变形

高中物理中的许多习题只是变换或增减其中某些条件后, 就成为了另一种类型的题目, 在发现这一特点后, 教师在授课时就应有意识的将问题“变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懂得条件的重要性, 对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就像高二课程中有关单摆的学习, 在学生掌握了单摆周期公式, 理解单摆模型后, 教师可以在单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匀强磁场, 让学生再求单摆周期, 在多次问题变形后, 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单摆这一章节的知识, 并且巩固了电磁场的知识。

4.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 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于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 学生们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往往超过从教材中获得的知识, 所以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理解物理知识, 在光的折射这一章节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自去实践有关光的折射的各种现象, 如将一枝笔放进水中, 学生会看到笔像被折断了一样, 出现了错位的现象;将物体放进水中, 物体看起来会变大好几倍, 在这些简单的实践中, 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这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还使学生掌握了物理知识。小组与小组之间还应多加交流与合作, 互相分享自己获得的新知识, 但是学生总体的物理知识不足, 有些问题仍需要教师的解答, 教师在其中的辅助与引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任务要求, 这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则是一项新挑战, 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往教学方式上进行一些改变。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既能解决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 又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 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了将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教材知识与问题的紧密结合, 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渴求度, 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显著的提升。在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模式, 以便更好地设计问题进行教学, 达到最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

物理教学心得 篇3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点滴

濮阳县兴濮中学巴登峰

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在这些年的物理教学中,真可谓与学生共成长。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学习物理是我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一、重视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学科几乎所有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努力搞好实验教学确保实验的成功率是实验的关键。演示的每一个实验在课前我都反复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这样在做这一实验时,排除这些因素,实验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于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如在讲述声现象时利用酒瓶、碗筷等器材演奏乐曲,帮助学生理解音调的概念。在“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学生兴趣很高,都积极动手设计并进行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又加强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还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方法的教学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不知道物理怎么去学,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方法的教学。如对比、分类、列表、归纳等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好多概念、仪表需要对比、分类,可使学生既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后二者的对比;“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对比;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对比等。这样让学生对几个物理概念或仪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三、科学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提问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问应掌握一个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的难度系数应该不同。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生的特征,问题要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这样长期坚持,相信学生的能力会慢慢培养起来,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慢慢培养起来。

四、良性竞争

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之一,竞赛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良性竞争环境下学生会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在参与和竞争中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五、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STS是现今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理念。STS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有科学家的历史故事,如《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有趣味的物理现象和知识的介绍,如《双耳效应》、《海市蜃楼》等。这些课程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会提前阅读这些资料,而且经常几个同学讨论物理现象。这时老师既要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又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问题,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切不可因学生的问题古怪而打击学生。在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1、关注现代物理新科技、新成果,把有关知识介绍给学生。如纳米科技、超导体、现代航天等。

2、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的联系。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照明电路联系;将物态变化与电冰箱联系等。

3、关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能源危机、低碳生活等热点问题。

这些做法会使学生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和谐,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当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真正感受到知识的美,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以上是我在物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心得,望同行批评指正。

物理教学心得 篇4

参加全国中学物理名师高效课堂

2012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合肥举办“中学物理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研讨会。在阜阳开发区教育分局和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这次教学观摩和研讨会。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来自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第22中学闫芳老师所讲示范课《电路》;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物理教研组长张月兰老师所讲的示范课《磁体与磁场》;江苏省国语学校副校长省特级教师张飞所讲的示范课《**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在此我们还聆听了江西省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理事长黄恕伯专家所讲的《优化物理教学的策略》,张飞副校长所讲的《例谈物理课堂问题化教学的策略》。两天时间我们一共听了3节示范课,2场报告,这些示范课和报告,虽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但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他们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高超的专业素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无一不深深震撼着我。

感受之一:对教育教学的热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是成功的基石,没有爱,没有教育,只有爱付出,才会有收获的心。

专家们为了上好课,不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同时收集了大量的课外资料来引入课题,故事情节新颖曲折动人,引人入胜,而且他们还深入实地进行了生活素材提取的摄影工作和实验录像等,投入了大量精力和付出辛勤的劳动,准备十分充分,如张月兰老师、闫芳老师。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他们对教学的投入和对事业的热爱,会有如此美妙的效果!

感受二: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落实

几节示范课都体现一个共同的理念:把课堂教学融入校本教研之中,把“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均为学生搭建了不同的发展平台。教师倡导学生积极的课堂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互动、交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次鼓励都体现着深刻的教育内涵,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的学习情趣以及高超的知识素养均蕴含着教师丰厚的课堂教育成果,尤其是张月兰老师和闫芳老师两堂课《磁体与磁场》和《电路》,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课不正体现了“书让学生读,疑问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想,方法让学生说,道理让学生讲,结论让学生下,好坏让学生评”这一课改的思想。

经验三:在高效的课堂上我们应该做什么

几位著名教师正在追求一个目标:课堂效率。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

增加学生的参与,减少教师的替代;多交流合作,少个人指导;多一点开放,少一点固定;多一点幽默,少一点呆板;多一点思考,少一点囫囵吞枣;多一点精心设计,少一点随心所欲。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与观摩,使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学习,要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作用,带好一批队伍,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阜阳市开发区颍南中学贾春桂

2012、12、26

物理教学心得 篇5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点。随着新课程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教学的热点问题。在信息时代,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方法。它将图片、声音、视频等组合在一起,给学生视听等多种方面的感受,让学生在感受的同时进行知识的接收和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适时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与课堂教学活动,并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给物理实验教学增添魅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 能力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标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现象都是物理实验的“导火索”。教师不妨从学生感兴趣的“导火索”出发,寻找学生熟悉的物理现象,这样既能丰富物理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同时,应注意创新实验方法。如,在讲“滑轮”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被货物提上去的瘦子和被胖子提上去的货物,学生观看后肯定会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又如,在讲“串联、并联电路”时,教师可以展示两种电路的图片,让学生发言说出两者区别,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讲“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对于F1×L1=F2×L2及其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展示翘翘板图片,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研究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演示实验,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实验仪器的限制,又具有操作方便、可视度高、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展示,将一些在现实环境下很难进行或者效果不明显的实验更好地完成,这样使比较复杂的、抽象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简单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加深对现象的记忆和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天平测量固体或者液体的质量》时,如果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学生很难观察清楚,而运用信息技术把这些实验过程扩大化,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观测到整个实验过程。同时,对于一些关键的、学生没有看清楚的实验环节,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给学生以便其多次观察,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又如在讲《浮力》时,如果教师仅凭语言来为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很多学生会感到困惑,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现象。教师以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一个浸没在水中正在上浮的空心立方体,通过动画模拟演示让学生观察四周和上下两个面的形变程度,从而让学生得出立方体在水中前后左右四个面所承受的压力是相等的结论,而且在动画展示中因上下两面的压力差使得立方体向上浮动的原因也显得很直观,这时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推出浮力计算公式,学生就更易理解了。

三、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注意事项

1.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

以往的教材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而这些演示实验习惯上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演示给学生看的,学生通常 没有动手的机会,这导致学生缺少动手机会,动手能力普遍不高。过去的实验教学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演示实验,另一种是分组实验。部分中学由于条件比较差,把许多分组实验也处理为演示实验,或者将演示实验用视频播放。为此,教师有必要想方设法将教师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使其适合学生自己去实验。新教材要求不论是实验探究,还是教材安排的物理小实验,都要把操作权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创新、交流合作、得出结论。例如,在讲“压强”时,教师可以先讲解压力、受力面积等压强的基本知识,之后让学生根据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揭示三者的关系.这相对于教师单一的动手展示以及乏味的说教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进步.又如,在讲“电路”时,教师可以分发给学生电池、开关、导线、灯泡等,让学生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不同的电路使灯泡发光.这些不同的设计方法,其实就是创新.学生参与操作,能够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印象,从而为其物理学习的进步带来促进作用.创新实验不同于传统照搬课本实验,强调的是新.新的实验,带来新的学习兴趣,也带来新的收获。

2.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要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只有不仅在学习时能运用探究方法,而且能将科学探究延伸到以后的学习中,甚至对实际问题能进行自主探究的学生,才能得到较好的评价。例如,在学习“速度”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探究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实验时,若学生能自主发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处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的关系。说明学生经历长期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分析推理等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较大的提升。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虽然有些物理实验无法在现实中进行演示,但是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实验场景,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教学心得 篇6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兴趣培养是多方位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兴趣培养是让学生多思、多想、多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中职生由于基础较差,在接触物理时,看到繁杂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题目,会对物理产生畏惧感,这时恰好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最好的时候。寓教于生活。寻找物理学中与学生生活中联系最为密切的事物,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物理,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的亲切感,认知感,从而引导他们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像化,把教学的物理规律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演示实验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物理不在是枯燥无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物理实验兴趣小组。通过与专业相结合,辅导学生制作简单的小制作和物理模型。让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物理课要服务于相关专业

物理作为一些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铺路搭桥,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石。灵活使用教材,针对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教材也要进行改革,物理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的专业有选择的进行物理教学,可以增加或降低某些物理内容的难度或有选择地增删,重点和难点也应按照本专业的特色确定,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让不同专业的物理课体现出不同的专业特色,紧扣专业,优化教学内容,将物理内容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职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就业有着不可分离的依托关系,从而确定物理课程在专业领域中的位置,避免学生在思想上认为物理学习、专业课程学习互不相干的。笔者所在学校主要专业有电子电工、焊钳专业、电脑设计、接触网铁路专业等。笔者所从事的电子电工类教学,在教学中把普通学校选修的课程如电容、电容器、晶体管等,作为中职学校这部分很重要,就应该重点讲解。

三、注重学生的层次化

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如果按照同一的教学要求,就造成基础好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吃不消”,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实教。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准备课程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选择小组学习时,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科学的进行分组,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发挥出各自的特长。其次,在授课中,有层次的提问,对基础题让较差的学生回答,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补充,对学生的回答选择性的进行鼓励。最后,留作业的时候,设计分层次的题目,基础题所有同学都做,对学习好的同学留一些有难度的题,基础差的同学可以选择性的做一些,也可以和基础好的同学探讨,共同完成。

四、电教媒体的适当运用

若要给学生“一碗水”,先教师要拥有“一池活水”。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制作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生动有趣的物理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电教媒体的作用,就是将先进的、宏观的、微观的和课外的教学信息以电教教材或软件为载体集中传递给学生,拓宽了信息流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从心理学角度看,电教媒体的心理意义就在于它通过物理刺激量的加强、多方位多渠道地接受心理感受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一节物理课中,讲解、实验和电教媒体的适当运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注意、情感和思维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特点,使学生注意力的聚焦点得到合理调控和分配。借助物理电教媒体,创设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加剧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笔者认为,物理课引入电教媒体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和知识点,不要所有的内容都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那样就有些乏味,耽误教学时间。其次要与学生经常沟通,把握学生动态,不断改进。最后,教师要不断学习,除了专业以外,教师应该在计算机方面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适应信息时代教师教学的要求。

五、重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在中职教育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他们更加适应将来工作时的技术要求。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直接目的是把物理现象复制一遍,能使教学直观化、形象化。它以事实说明抽象的理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并获得深刻的影响,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通过演示的现象启发学生观察、分析、研究,能不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演示过程中,要使学生明了演示的思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理现象,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达到解其疑的作用。提倡动手实验,掌握基本方法。动手实验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教师在实验前强调实验室规则和要求:1.实验前必须完成预习内容;2.按小组坐好,不得乱动器材;3.实验时不能大声喧哗;4.实验完成后将器材摆放整齐,经检查后方可离开;5.不能将器材带出实验室,如有损坏及时说明。6.带有危险性或损坏性实验,要先检查,避免损坏或者出现意外。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基础上讨论、分析,归纳概念和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动手实验是学习研究过程,在直接参与动手实验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实验是获得物理事实的根据;是检验假设真理性的标准;逐步领会科学家是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获得物理事实,得出概念和规律的。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上要求的各种实验完成以外,应该让学生组建物理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指导动手搞小制作。让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科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悉心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互帮互学,逐步培养有趣的爱好和创造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从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能发展创造力。总之,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能力的提高,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学生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尽自己一份力。

物理教学心得 篇7

篇一:小班化教学的心得

小班化教学心得

紫星小学 刘云红

小班化教学的形式是现在我们教育发展的的一个很重要的新兴产物。一方面它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同时,更能让我们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那如何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来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呢?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愉快教育的源泉,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的不竭动力。中学生尤其是如此,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因此,我平时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让他们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当学生迫不及待地提出一个个学习疑问时,我们首先要珍视学生的这种探究心理,但并不要急于正面回答或者给予暗示。而且,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自主探究获得的成功又会激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班化教育中的主动参与是常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尽情游戏,主动参与其中,遇到问题再也不会去逃避,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这样好玩的数学课,怎么会学不会呢?通过小班教学,学生的活动量明显地增大,培养了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都能开口,就连平时胆小的、学习成绩相对差的学生也敢经常开口与同学、教师对话。使每个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操练,从而最大限度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这样的小班教学与

五、六十人的大班教学相比: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近距离交流

这一点平时在大班教学时,也经常用到,但在小班试用更觉得得心应手。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利用师生的近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同时,小班的数学老师要上好课,也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时,总是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同样一种教法,在小班化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师生情感融合,就象有些老师所说的那样:“过去上课时,自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进了小班教室,自己更象一位大姐姐,和学生一起融合在教学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加强师生交往,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注重教学形式活泼

在小班化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小班化学生人数少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在教学中,引进多种授课模式,寓教于乐,创造宽松、自由、开放、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在动

力,同时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乐于开口,改变以往上课胆怯的状态。

五、注重小组合作,共同提高

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教会学生交流、讨论。在上课时,把要求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里去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营造一种既有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又有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的学习形式。教学时老师的言行举动都要以小组为前提,这样,小组中的个体活动自然得到小组全体成员的关注,组内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集体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还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使数学教学更具人文色彩。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既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静心听取别人的想法,来修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要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重过程而不重结果,避免流于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教与学,人与环境的最佳组合。

六、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如果班级人数较多,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但在小班化教学中,这种方法能带给老师和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篇二:小班化课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小班化课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利津凤凰街道北朱小学 张维芳

12月2日、3日,我市组织相关学校教师参加了《大连西岗区东营市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研讨会》,我们聆听了位教师的示范课和两位专家的讲座。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两位专家的讲座也让我对小班化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这两天的学习让我获益良多。现结合我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情况,面就这次学习谈一下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说起合作学习,刚开始我总是认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太小,自己还管不了自己,什么都不懂,根本不会合作。但是,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后,我的这种想法转变了。这是两节同课异构的语文课,分别由同和小学的孙老师和大连的李老师执教。这次上的是一年级上册第14课《自己去吧》。通过听示范课让我看到了这样几点:(1)小班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教室、教学资源、活动空间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接触、碰撞、交流、的机会。(2)每个学生所占有的教学空间大大增加。(3)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以及自我交流、思考、质疑、解难等时间成倍增长。(4)学生发言、动脑、动手、五官以及全身的活动频率加快。这一切,就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带来较之于大班教学的更大变量。

所以我觉得这两堂小班化语文课可以叫做“全生总动员”,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大胆置疑,不再担心那些胆小、不善表达的学生影响教学进度,而不敢请他们发言,让语文课成为每个学生演出的舞台。这堂课除了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互动,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小组学习给了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小班化教学不是单纯人数的减少,而是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师生交往,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班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深深体会到教师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是能力的培训者,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要加强师生交往,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由于班级人数少,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显著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结构时,要优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小班化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主讲所代替,教师“导”的作用不能充分体现。而在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讲授知识,而且更要能走到学生当中,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信息、解答质疑、进行方法指导,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班化教学还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重点放在备学生上,要了解并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使得分层教学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加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频率,使得互动教学有机地经常地在教学中运用。

小班化的教学模式,要在师生的合作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这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它能从整体上促进师生的素质提高。从学生方面来说,这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切合每个学生的心灵,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我们的教学有了更加精致的可能。同时,小班化教学还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的安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的提问会更多更广泛,有的可能是教师备课中没有思考过的,有的或许是课本上也没有的。所以,教师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增加学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得到充实更新,这样才能顺应小班化教学的发展。

总之我认为,小班化教育在班级学生数额减少后,必将会引起师生之间各种关系时空的重组。课堂教学将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彼此交流的场所。这些都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在学习先进单位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扎实工作严格落实“百分百”教学策落,尊重每一个,理解每一个,宽容每一个,等待每一个,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每一个生命都会绽放各自精彩!

篇三:小班化教学的体会

小班化教学的体会

随着农村孩子们向城市的流入,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在这种形势下,实施小班化教育就成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学校,班级的人数明显减少,使得农村教师可以从繁琐的批改和辅导学生中节省出一些时间来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使得教学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更加理想。下面我就结合实际工作对小班化教学的特点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拓展了交流平台,齐抓共管转变学风

小班化强调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辅导。以前传统的组织形式,把师生隔开了,更不要说学生之间了。而在小班化教室中,课堂空间大了,教室布置不那么呆板,让学生心理上摒弃了种种厌学情绪及不好的生活习惯,加之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融为一体,这样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增多,使教师能对每一位学生的脾气、特长、学习情况、家庭背景了如指掌,从而可以因人而异进行个性化地辅导。

二、学生主体地位,凸显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只有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像语文课堂上的课本剧表演,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表演积极性。如在教《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课时,我就将道具给学生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由学生分批表演并互评,学生的表演虽令人捧腹大笑,他们在一笑之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问题,使学生有话可讲;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上“请你试一试”、“相信你能说好”的话鼓励学生,使学生消除顾虑有话敢讲;在学生发现的过程中,赞扬第一个发表见解的“勇敢者”,鼓励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挑战者’使学生做到乐学、会学、优学。

三、利用多种方法教学,提高质量。

教学方法多样化,根据内容定方法。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教学的策略,小班化较之以前的大班,生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分组教学法,个别指导法,尝试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鼓励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展开教学,力求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比如教学《识字5》时就充分利用了游戏教学法,因为识字五是让学生猜谜语,整节课就设计成谜语大闯关,每猜对一个谜语便可给自己的小组赢得小红旗,孩子们既像在玩耍也像在学习,实际上,在猜谜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需要学习生字新词,这样的形式更受学生的欢迎。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效整合,一定会让学生充满新鲜感,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就好。

四、课堂教学注重差异性。

小班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减少集体教学的时间,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能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合作。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后进生多一些辅导帮助,让他们逐步具有一些自学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有弹性,要渐近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解读文本后都能多多少少地获得一些思想启迪和审美情操。

五、作业机制灵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班化教学中的作业机制应该是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注重对小班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个性感悟、创新思维等方面。

1、口头作业可让学生互相监督。比如朗读与背诵,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近,不但读起来方便,心理上也不会产生惧怕的感觉,读得更自然更流畅,小孩子之间还会有一种比赛心理,这也有助于朗读与背诵能力的培养。实行小班化教学以后,面批作业的机会更多了,面批的好处是哪个字写错或写得不端正可及时指出并改正,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重视提高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加强他们的字词学习、课文分析和习题训练,紧扣教材,巧妙设计基础类的家庭作业。。在默写或测试时,我总是事前先把那些学困生招来过关,然后再集体进行默写或测试,这使得那些学困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自主权,快乐学习,逐渐使得各层次的学生

变得我想学、我爱学,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农村实行小班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既发掘了学生健康向上的主体意识,又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篇四: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白阳镇中心学校 马淑珍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小班化教学也逐渐开始走进了每一所学校,而在我校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启动之中,有幸作为小班化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验者,刚刚迈进这个门槛,可谓任何经验都谈不上,只是想就此谈一谈自己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解以及这一段时间在小班化教学中的点点体会。

在小班化教学刚刚实行的初级阶段,任何人都是一名探索者,那么作为一名探索者首先我要明确的就是我要探索什么?对于小班化教学来说,我认为首要的是要知道小班化的教学理念是什么。然后用它的教学理念再进行小班化教学上的探索,这样既避免了走弯路,又使得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所以在实行小班化教学之前认真阅读了学校整理出来的关于小班化教学的相关资料,还上网查找了一些关于小班化教学的指导理论,以及中国的一些正在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其它的学校的做法。由此让我首先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有一所学校总结出来的非常好——全纳、适性、精致、优质。 既然是小班化教学就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而这种关注又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否则那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当你在备学生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列出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又要在备过程中备分层教学和综合教学。例如,我在语文课中为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也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几乎每篇课文学完后,我都会让学生为课文朗读

编配伴奏。例如,小班化教学人数相对较少,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让第一组学生朗读,第二组学生听,然后两组轮流相互交换,让每个学生尝试不同的练习形式,大家合作,共同来完整地朗读一篇课文。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小班化教育教学优势彰显的最重要平台。要“以学立教”,面向每一个。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的需求来确立教的目标,教的重点,教的策略。为每一位学生规划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路径,学习的激励。 篇五: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王小淼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王小淼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小班化教学也逐渐开始走进了每一所学校,而在我校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启动之中,有幸作为小班化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验者,刚刚迈进这个门槛,可谓任何经验都谈不上,只是想就此谈一谈自己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解以及这一段时间在小班化教学中的点点体会。

既然是小班化教学就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而这种关注又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否则那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当你在备学生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列出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又要在备过程中备分层教学和综合教学。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情感魅力。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愉快。

在过去的教学中,早已听过、见过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当自己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班”的语文老师后,更亲身感受到了小班化教学的精妙与乐趣,实践证明小班化教学是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的最佳途径之一。为此我尝试采用以下方式:

在小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应墨守“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师生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性意义。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充当组织、引导、合作的参与者。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者才会感到安全、温馨,才能很好地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没有顾虑或顾虑很少地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认真参与讨论,打开思想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实现认识或情感深处的碰撞与融合。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小班化教育教学优势彰显的最重要平台。要“以学立教”,面向每一个。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的需求来确立教的目标,教的重点,教的策略。为每一位学生规划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路径,学习的激励。小班化教育是“关注每一个”的精致化教育,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仰望理想的天空,走实脚下的每一步。

物理教学心得 篇8

山东淄博临淄边河中学 邱方军

摘 要:本文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目标出发,论述多媒体应用的误区,及如何在物理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合理运用多媒体。

现在多媒体设备已进入了很多学校,多媒体教学也进入了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化解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但是,常规教学也有其特点和优点,也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关系,现将几年来从事多媒体物理教学与常规教学整合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浅谈如下:

对于一堂新授课来说,初用多媒体教学时,总是把新授课都设计成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并去追求一种外表的华丽以及绞尽脑汁地如何把自己的课件做成更形象,更动感的效果,投影仪和实物展台也想尽办法要用上去,觉得这样做才是多媒体教学,并且把一些本来用真实实验很好说明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实验也做成了动画,取而代之了真实的物理实验,甚至把习题课的每一道题目和解答都做成了幻灯片等等。时间长了后才发现这是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成了一种多媒体教学中的“满堂灌”。实际,如果这样做,教师也是非常辛苦的,有些时候作一节课的课件需要花费几天的功夫,通过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开始对此只是有种新鲜感,时间长了根本不欢迎这种教学,甚至有些学生对这种多媒体教学产生一种厌烦感。因为这样做,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再加上有些课件中不恰当的或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华丽的背景,gif动画和不必要的声音等),这样势必造成视觉和听觉的污染,干扰学生的思维,破坏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以至于有些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越来越不欢迎。

一、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在多媒体设备未进入课堂之前,我们很多教师都深刻的体会到: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确实很抽象,因此对我们的教学增大了难度,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同时教师也感到比较吃力,虽然教师想了很多办法,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如摩擦起电的教学,电流产生和导体导电教学,一些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或太慢问题的教学,一些微观或肉眼看不见的物理过程的教学,磁场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等等。现在,我们有了多媒体设备,这给我们带来了施展教学技能的自由空间。对于上述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我们教师自己要把物理概念和规律吃透,要善于去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分析概念的讲解应如何自然地引入与得出,如何把概念和规律讲得形象、直观、易懂,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如果这步做得不够,即使有了最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有高超的多媒体技术,也不可能上出一堂优秀的、高质量的课来。

其次,尽可能想办法或创造条件把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用常规教学讲解好,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自己对如何教好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的更深、更透。

最后,对于有些物理现象和规律,确实对学生来说太抽象难懂了,或在课堂上难于看见或根本看不见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的现象。此时恰到好处的借助多媒体,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

如在进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学中,课本上只是用一个平面图表示出来,不够形象,如果只通过平面图给学生讲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是一般,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理解怎么形成的环食,在什么地方能够看到环食或偏食?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我用Flash软件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什么地方怎样形成什么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再如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学生不明白电荷怎么移动,如果做成动画如同水流,学生一看就很明白。

二、对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其他方面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大教学容量,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计算机物理问题的形象模拟过程,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规律,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能力。那么,如何用多媒体来整合常规的实验教学呢?我觉得对物理实验教学,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实验教学中哪些实验是需要用多媒体来展示或模拟?

以下这些情形觉得用多媒体展示或动画演示效果会较好:

①抽象的物理问题,如通电线圈中磁场的模拟,飞机的升降力原理的动画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

②微观物理问题,如原子结构,摩擦起电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微观为宏观,既形象又直观。

③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包括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物理过程),这些问题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分子热运动的模拟等等。

④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利用动画可加快物理过程的进行,如扩散运动中的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等。

⑤图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如电学、光学课时画图例,而采用多媒体显示图象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好几分钟的内容可在几秒钟内显示于学生眼前。

⑥实物展示不方便,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和某些不能做的实验,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把它们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面对全体学生讲解,所有学生都看得非常清楚;再如托里拆利实验,由于水银有毒没法让学生操作,通过多媒体演示就会很形象。实践表明,这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它们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

2.如何处理多媒体模拟实验与实物演示实验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可把图象、动画和声音,动、静结合的物理过程直观的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使有些乏味、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主动鲜明。那么,是不是实物实验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或不必要了呢?

我们知道,虽然多媒体可模拟任何物理实验,但这必竟是模拟实验,物理情景也是模拟的,模拟成分和现实有差距。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结果必须由真实实验来验证,因此在计算机模拟演示过程中,教师辅于真实的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尽可能用实物来演示,有必要的话,再辅于模拟实验进行逐步研究,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全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心得 篇9

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本次课改使之更加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更有目的地去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成败也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2、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已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课程实施的推动者,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3、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中的合作、探究、交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师应把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充分激发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都有提高。

4、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而且是课程改革实践的一个体现。我要不断地用新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5、通过学习和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能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学习和反思,教师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的改正,能提出有质量的教学论文。

6、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积极地去做,积极地去尝试,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步。在教学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有了这些问题,教师就会有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效果更好。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要用新的理念去指导课程改革,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火花给予鼓励,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学习的自。教师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研究、实验、探索、总结,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要做到真正意义上地把学生教会,教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教学中,要做到真正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有用的社会人才”。在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真正地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就需要老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才能培养出具有“仁爱”品质的学生。

9、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更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物理教学心得 篇10

应工作室要求,4月12日至13日进行了教学竞赛,13名青年教师展示了不同的课堂教学风格。有的选手极具观赏性,特别是“道具”让人眼花缭乱,课堂成了舞台,令人赞叹,有的少年老成,有板有眼,面面俱到。因为我个人的喜好,我更注重细节和创新。

我就《大气压强》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内功修炼

对教材的熟悉,对课标的理解,能从简单的物理现象揭示学生所不知的精彩,这是一个优秀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的内功。《大气压强》是课标中的一个**主题,要求“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单单从知识层面本节课要求难度不高,教材安排也是按照学生认知逻辑从“大气压的存在”到“大气压的测量”再到“大气压的应用”。

我认为难度应该是“大气压的应用”。三位老师可能是这次比赛的原因。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示范和各种各样的**,我认为只有确定重点和难点,选择突破口才是比要的。实验贵在精妙而不是多,一个经典的“覆杯实验”即可贯穿全课,设疑、导入、展开、释疑、延伸,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二、课程资源

本次大赛,教师应用资源相当丰富,可谓登峰造极,各种教具让人眼花缭乱,令人欣喜,但还是存在一些瑕疵,不注重课堂生成的资源,例如“覆杯实验”的失败,教师并没有好好利用,甚至没能解释清楚。

三、课堂管理

实验贵在精妙而不是多,刚才已经提到这一点,学生桌面上有许多实验器材,学生的专注力很容易被转移,好多学生都自己在摆弄,这也是我们物理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需要教师的课堂管理,同时还得靠学生的自制力。否则,效果正好相反,玩得很起劲,课后什么都不知道。

四、科学素养

我个人认为眼花缭乱繁多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构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例如“覆杯实验”,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知道了大气压就会有疑问“特点?”,了解了特点就会想“多大?

”,“怎么算?”,“不用水可以吗?”,“既然大气压存在,为什么没有感觉?

”,“生活中应用大气压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学生的问题就是学生思维的构建过程,优秀的学生会将这些问题联系成一部影片,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能是片段。

如果我们参与太多,就会导致更多的碎片。

物理教学心得 篇1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苏莉莎(内蒙古集宁一中)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和改革,高中物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关键性学科,其教学理念更加全面和具体,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体会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其要求在实践教学中以学为中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同时,能够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在实践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才能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这一核心教学理念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构建层次化的课程教学,减轻学生的负担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困难,因此,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掌握程度,精心设计出具有层次化的课堂教学方案,由浅入深,使理论、逻辑的物理知识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为学生构建一套完整的学习物理的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开展。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且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成为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是利用音频、图片、视频等效果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增强学生亲身体验的感知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美丽、梦幻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感受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更新教学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教学高中物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依靠实验的学科,主要通过实验看本质,通过实验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师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并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在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试验,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和在台下模仿实验,并要求学生在完成实验的同时对其进行的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再根据正确答案进行评论,对于正确结论的小组进行奖励,不正确的小组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自身素养,以满足现代化社会和师生的需求,从实际教学出发,不断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设计新颖独特的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的。参考文献:朱琴。浅析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3)。

物理教学心得 篇1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外活动

物理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物理知识寓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新课程新理念呼唤让学生掌握鲜活真实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的本领,尤其是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更是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深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为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将课堂知识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生动地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其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开放式的辅助手段。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的舞台,从而优化物理教学效果。

一、通过课外小实验,锻炼学生动手操作本领

动手能力是学生物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体现。高中物理教材上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确定了很多新颖别致的课外小实验。这些课外小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我结合学生实际,另外给学生增补了10多个有趣的小实验。如在教学“动量”的内容时增设了“利用自来水来观察反冲运动”;在教学“电场”的知识时增设了“观察静电屏蔽现象”;在教学“光的色散”时增设了“人造彩虹”等小实验。我将这些课外小实验,按教材顺序,让学生在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动手实施,每个实验都让学生独立设计,实践操作,结束后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对那些有一定难度的小实验,我给予及时点拨与提示,包括实验的原理、所需要的器材及实验操作与观察的要领等。而有些实验原理比较简单,所需的器材较少而且在生活中又容易找到,则可让学生在课外随机完成;而那些需要用实验室器材的,则必须让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量自己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于水面”、“观察光的衍射”等都可由学生在实验室外完成,而“电磁感应现象的观察”、“显示与观察微小形变”等必须由学生在实验室中合作完成。

生动鲜活的课外小实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物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了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大有裨益。

二、开展科技小制作和小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和发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创新思维往往产生于平时的点滴实践中,因此,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开展一些小制作活动,从而既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拓展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完成科技小制作。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学以致用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学生在学习了知识后,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地完成小制作和小发明,可以极大地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价值,享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如学习了“静电感应”的知识后,我让学生自主设计,有的学生制作了“简易静电吸尘器”,有的学生做出了“简易验电器”;在学习了“动量守恒定律”后,有的学生“研制”出了“微型火箭”;在学习了电路的知识后,有的学生设计了“热得快的自控电路”、“节日小彩灯电路”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小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了物理学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内化认知体验,创作科技小论文。

科技小论文是学生对物理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他们对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感受,学生针对学习中的所获所感,适当加工,将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来,不失为对问题的反思和升华。如学习了“向心力”的知识后,我遇到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写科技小论文,有的学生写出了《汽车拐弯的安全》;学习了“动量定理”后,有的学生写出了《怎样让汽车更舒适》;学习了“超重和失重”的知识后,学生写出了《神舟飞船中的宇航员的生活》等,这些文章虽略显稚嫩,也不乏值得商榷之处,但处处闪耀着学生思维的火花。

3.科学合理展望,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科学合理的猜想是创造发明的前奏,学生只有敢于猜想,才会勇于实践,才会不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如每学期,我都会让学生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出一些令人深思的科幻文章,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让人耳目一新。如《未来世界的能源》、《超导带给我们什么》、《反物质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碰撞》、《制作环保生物电池》等。

丰富多彩的科技小制作和小论文撰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情趣,让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科学想象,为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引着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学会思考,学会分析。

三、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了解世界的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但学校毕竟相对比较封闭,与社会有较大距离。而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生存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早日面对社会和适应社会。为此,我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和街道开展社会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如在翔宇大道上测定汽车、摩托车的速度后,学生发现不少汽车和摩托车超速行驶,于是他们写出了有关“城市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并发送到市交警大队的邮箱,同时让自己受到了一次交通安全教育。结合电能输送方面的知识,我组织学生到我相邻的乡村进行调查和访问,发现有些村落灯光很暗,线路电压降较大。走访中还得知电价较高,有些农民家中因为电价较高用不起电。于是同学们写出了《关于农村输电线路的布局的建议》。此外,还对噪声、光、白色污染等环保问题,淮安市区下水道窨井盖不全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等进行了社会调查,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呈交给有关单位。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开展课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人翁意识,更使学生在客观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和素养。

本文网址://m.jym1.com/fanwen/12128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