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个性句子 > 导航

春节发的朋友圈说说

春节发的朋友圈说说(经典179句)。

笔者独家整理了“春节发的朋友圈说说”这些内容,建议您收藏本页以避免丧失对该网站的访问。处理文件和处理电子邮件是我们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范文则是我们写作的典范,优秀范文更是给予我们写作灵感的泉源。

春节发的朋友圈说说(篇1)

【过大年】

刘耀天

一年一度的新年又到了,所有人家都能幸幸福福地欢聚一堂。而我今年的新年又会怎样过呢?让我来看看吧。

今天,我正沉浸在香香的梦中,忽然"噼噼啪啪"的声音,这声音如雷贯耳,把我吓得从床上跌了下去,刚想生气,一看到是鞭炮,便想起今儿是新年难怪放鞭炮呢。我下来床,换上表示喜庆的红色新衣,早早地吃完早饭,帮我爷爷贴春联,可别小瞧那春联,那春联可是我爷爷他亲自题写的:人寿年丰大吉祥,物华天宝长安乐。贴完后,我赞许着爷爷讲:"真好,真像印刷机写的一般漂亮。"爷爷也十分骄傲。上午,我们亲戚之间互相拜年,老辈都说:"新年好!"而我们却说:"Happynewyear!"我还收了不少压岁钱呢。午饭时,我们一家人一起坐在餐桌,聊着天,互敬酒,互拜年,一片的祥和欢乐。下午,我们开始劳动了,全家人都要包饺子,我的任务是擀面。我拿着擀面杖先竖着擀两下,再横着擀两下,一个个圆圆的饺子皮就做好了,晚饭时,我品尝自己包的饺子,感觉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就像妈妈的拥抱,十分幸福。最后,我还吃到了带硬币的饺子,全家都夸我幸运,使我格外开心。

睡觉时,我还回忆今天的一切,真希望每天都能这样。当然,只有一丝不苟地努力与坚持,才能做到。

【过大年】

翁锦

“狗问年安随蜡去,猪生财富报春来。”旧的狗年过去了,新的猪年来到了。在新的一年中,我们都要吃年夜饭,贴福字,吃鱼,说吉祥话等等,而我今年的任务就是写福字和贴福字啦。

在大年28的早上,妈妈一大早就喊我汽车黄,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今年新年,说好了福字由你来写,快去写吧!”我赶紧起床,开始了我的疯狂写字之旅。

首先,我把笔墨砚台拿了出来,接着,我把红纸展开,一笔一画的对着范字认真的写了起来。开始,我按老师的要求,把笔画每个都加粗,结果写的超级的丑,就像一个身子很小、四肢却很巨大的外星人一样,老妈对我说:“笔画细一点会更好看吧!”于是,我又写了一张,结果还是很丑,就像个发育不全的小孩,四肢只有铅笔那么粗一样。老妈又对我说:“试着把笔画加粗一点点,不行二笔和一起来写。”我试了一下,嗯,写的果然好看多了。

我开心极了,拿起了福字,贴到了大门上,看着自己写的福字,我得意极了。

“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明年我不仅要写福字,还要争取写对联呢!

【过大年】

杨以恒

春节,我和父母回到了老家,家乡的春节风俗有很多,但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舞龙。

大年初一傍晚,我和家人来到市中心广场上,到处都已经挤满了人,华灯齐放、礼花飞舞、烟花灿烂。不一会儿,有一辆充满了民间风情的灯车停在了广场的中心,那辆车上不停的放音乐,顶上的充气小人啊,一直在寒风中飘扬,突然从车里传来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接着一些少林寺的习武之人出现了,他们给大家表演了很多少林武术,有的舞棍,有的耍大刀,还有的不停的翻跟斗,让我们赞不绝口。突然,主角出现了,两只狮子和一头龙跑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舞狮和舞龙吧,三只狮子满场跑,一会儿你追我赶,一会儿翻滚腾挪,而这条很长很大的龙,在十几个人的支撑下,不断的翻滚,看起来就好像真的在天空中遨游一样,一会儿跑、一会儿停、一会儿飞、一会儿还滑,真是好玩极了,特别是龙头做得很形象,看起来好像真的一样。

表演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家,可是我的心情还迟迟不能平静,舞龙真是太好看了。

春节发的朋友圈说说(篇2)

腊八粥——最初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中国年节食食俗》载: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游遍印度的名山大川,以寻找人生的真谛。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时,由于又累又饿、昏倒在地,这时有一位牧女见此情景,急忙把自己带的午餐拿出来,一口一口地喂释迦牟尼。牧女的午餐,是由各种食品混合组成的,里面有采来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了这顿香美的午餐,元气顿复。后来他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年到“腊七”这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放入洗净的器皿中终夜熬至天明。将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届时,寺院僧侣诵经演法,尔后喝粥以示纪念。这就是腊八粥的。佛教在我国流传很深远而沿袭了这一习俗。至于腊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黄豆、豆子等;南宋时以胡桃、松子、柿栗之类;元代粥色则是殷红的,亦称红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莲子、花生、红枣之类致红的原料。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十二月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另据安徽人传说,朱元璋小时给地主放牛,常因断炊而饥饿。有一天,他在一间小屋内发现一个洞,他伸手下去一摸,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黄豆、红枣、栗子等物,于是他把这些五谷杂粮一齐下锅,煮了一锅热粥,喝起来香极了,后朱元璋当上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腻了,想换口味。腊八这天,他忽然想起儿时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当下传令御厨以各色谷果煮粥进食。吃后大悦,并将此粥赐名为“腊八粥”。

此后,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

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

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

腊八粥现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选自己喜爱的如芡实、栗子等)。

年糕——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

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远在公元五世纪,饺子已是北方汉族的普通食品。当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但当时饺子是连汤吃的,故当时称之为“馄饨”。至唐朝时,吃法已与今天一致。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唐墓中发现有饺子,形制与现代七异。宋代称饺子为“角子”,此词也外见于时清小说中。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又有“扁食”一词。明、清时又有了“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新称谓。

明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食品。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

春节饺子讲究在除夕夜十二点钟包完,此刻正届子时,以取“更岁交子”之意。

元宵——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

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

春节发的朋友圈说说(篇3)

今年我们回老家过大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我们从苏州开车回去的,临近南昌的快速路上,我发现道路两旁的灯柱上都挂上了红红的中国结装饰灯,进入爸爸老家的村口就能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除夕那天吃过早餐,我和弟弟就下楼到村子里和小朋友比赛放鞭炮,一会爸爸过来了:“听妈妈说你们上学期学习春联了,你们过来和爸爸学习写春联吧。”我们兴奋的答应了,心里暗暗想“总算学有所用啊!”爸爸准备好红纸、墨水、美工刀,教我们把写春联的红纸裁剪出需要的大小,再进行折叠,比如需要写七字春联,再在中间折出大小平均的7个小方格。这时我发现就只有上面和下面的格子不一样,于是我问:“爸爸为什么上面和下面的格子不均匀呢?”爸爸回答到“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外面贴的对联,都是上面要比下面留白得多一点,对联讲究留天头地脚,而且天头会比地脚留的距离长一些,显得美观。”“哦!明白了!”爸爸又问:“我们你们准备写什么呢?”我兴奋地答道:“我们可以写‘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爸爸说“好,你爷爷一定喜欢这幅对联!”看我被表扬了,弟弟不服气,想了想说:“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我稍加思考又说“爆竹声中辞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弟弟挠了挠头得意的说:“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春联可以贴在大门口上,‘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爸爸依次写上了我和弟弟说的的四幅春联,另外又还写了三幅春联。之后又和爸爸一起把春联按规矩贴在门上。

之后我们去祭祖,回来洗澡换上新衣服,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年夜饭……

春节发的朋友圈说说(篇4)

名俗专家解释说,在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年”是一种怪兽,每逢除夕,它一来,百草不生,万物蒙灾。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人们扶老携幼纷纷逃离,以便躲避“年”的伤害。同时,将屋里屋外布置红火一新,张灯结彩,放鞭炮,守岁,这样,“年”就过去、远离了。

另外,春节从起源上来看,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的。《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由于一年之中分为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多少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此。“过年”或“过大年”的意思就是庆祝五谷丰登。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

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尚书·大传》中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

春节日期的转变

古代民间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南北朝,甚至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新中国成立后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半夜子时过后,春节就算正式到来了。春节从起源上来看,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的。《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上古以作物成熟为时间标志,后来历法知识进步,根据天象、物侯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总称。

另外,从“年”字的古写法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年”的古写上半从“禾”,下半很像一个“干”字,禾是庄稼,干是人字的变形,“禾”与“人”重叠像员禾的样子,表示一年一度的丰收。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民俗专家解释说,我们把度过农历一年的第一天称过“年”,现在正月初一即为新年,也就是春节。春节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有道是“百节年为首”,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

过春节的节日时间

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

大年

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直到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龙抬头)。

从阳历看,春节在1月21日至2月20日游动。

北京地区:从腊月初八(过了腊八就是年)直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年才算过完。

小年

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火化),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

春节的习俗

一、新春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二、贴对联、福字、门神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还有的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有人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祈求一年平安无事,增添节日喜乐气氛。

三、祭祖、祭神

春节祭神,是一种遍及我国东西南北的习俗。全国各地祭神习俗大同小异,但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等等。

祭祖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祭神之后,各地风俗也不尽相同,在我们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饭之前,各家各户派个代表,端上食物、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祠堂才会关门。

四、吃水饺、吃汤圆、吃年糕

北方大部分地区,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习俗,还经常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硬币,大家就说他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在江苏淮安,早上有吃汤团的习俗,河南开封一带,春节这天既吃饺子又吃汤圆。春节期间还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口味因地而异。

五、守岁、给压岁钱

除夕守岁,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邻居朋友聚在一起,或者一家人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看春节晚会,大家终日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

压岁钱是小孩子和晚辈最喜欢的习俗。除夕吃过年夜饭后,长辈会向晚辈分别赠送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孩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这个习俗自汉朝开始就已经流行,当然,现在已经没有铜钱了,一般都是拿个红包装现金了。

六、燃放炮竹

新春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以示吉庆。当然,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爆竹了,还是应该遵守国家规定,以安全为主。

七、拜年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习俗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问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是从自家开始,小辈给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在外出相遇时,再笑容满面地互相恭贺新年。

八、逛庙会

春节期间,一般在农村里都会有庙会。早期的庙会,仅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又逐渐增加了集市交易活动,还有一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九、舞龙、舞狮

龙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据说能够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祈福消灾。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舞龙求雨的活动。除了舞龙,还有舞狮子,也是春节期间比较普遍的习俗,在我们北方,也叫耍狮子,小时候经常见,现在也少了。

十、踩高跷

踩高跷,也是春节期间的一项娱乐活动,历史悠久,在《列子.说符篇》就有记载:“宋有兰子者……以双肢长倍其身,属其胫,并驱并驰。”踩高跷也叫“扎高脚”、“踏高跷”,表演的人在两只脚上绑上两三尺高的木质跷棍,表演各种古怪滑稽的动作,小时候基本村村都有这项活动,后来就越来越少了。

春节发的朋友圈说说(篇5)

春节已经过去,但是过大年的情景却印在我的脑海里。

今年春节叔叔婶婶回来的时候,给我带回一个特别的礼物---我期待已久的电话手表!拿到手表我兴奋地都说不出话来,不知该如何感谢他们。

年前,大人们都忙着为春节做准备,我们小孩却不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我的妹妹小沐儿刚回来,显然有点害羞,到了晚上,就跟我熟悉了。姑姑家的琪琪也来了,我们仨一起玩芭比公主,捉迷藏,看电视,还放鞭炮了。噼噼啪啪,我还创造了好多玩法呢。

过年那几天,我们去了附近很多地方,比如青龙山、石河道、康百万庄园,我们还一起去看电影、吃牛排。。。。。每天都是吃了玩儿,玩儿了吃,可高兴了。可是时间像小马飞奔一样快,最终有一天他们走了。我心里酸酸的,就像那年送奶奶去成都一样,回来的时候哭了一路,到家还是止不住。妈妈说,这是留恋的味道。

年马上就过完了,我又开始期待下一个春节。到了明年,就又能见到他们了!

春节发的朋友圈说说(篇6)

【过大年】

赵禹森

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爷爷奶奶家过年。一路上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一到奶奶家,爸爸和我就忙起来。先帮爷爷奶奶贴上春节的对联儿和窗花,然后在盘子里摆上各种糕点,糖果、瓜子。妈妈帮忙做年夜饭。一番忙碌后,我最期盼的年夜饭开始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菜:有炖鸡、有红烧鱼、烧大虾、炒年糕,四喜丸子。妈妈告诉我,这年夜饭是有讲究的,鸡代表新年大吉,鱼代表年年有余,丸子则是团团圆圆的意思。还有饺子,妈妈特意在饺子里包了一块糖,全家人都抢着饺子吃。因为吃到有糖的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甜甜蜜蜜,所以我也使劲地吃起饺子来。肚子都吃撑了,没想到吃到最后一个时,竟然真的吃到了糖。大家都给我送祝福,我也祝福大家新年一起甜甜蜜蜜幸幸福福的。饭香飘满了屋子,处处都有家的味道。

吃过饭,我和大家一起守岁。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还收到他们给的压岁钱。我爱过大年!

【过大年】

孙如涵

每年放寒假,都会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春节。大家会认为春节就是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收红包。据报道,今年春节期间,有13亿人次乘坐火车、飞机和汽车回家过年,可见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

今年春节,我去了奶奶家。一进屋,看见奶奶在和面,准备包饺子,爸爸、妈妈和我也放下了东西,同奶奶一起包饺子。这可是我第一次包饺子呀!和好了面,我们准备包饺子了,奶奶把面分成几小块儿,把其中一块揉成空心圆,捏断后再一个一个地揪成小块儿,然后再分别按成小饼,奶奶用擀面杖擀成圆面皮,饺子皮就做好了。该我包饺子了,拿一个皮,包上馅,再捏上褶儿,一开始我包不好,包了几个以后我就包的比较好了,看着摆放整齐的饺子,像一个个小元宝一样。

北京五环路以内不让放鞭炮,但是在沈阳是允许放的。晚上,我看见了很多美丽的烟花,有红的、有绿的、有金色的,也有紫色的,非常美丽。初五的晚上,我们又去看了灯会,有“发红包”、“买年画”、“迎财神”、“孔子讲仁”及“曾子杀猪”等花灯。其中,我最喜欢“曾子杀猪”这个花灯,它向我们讲的是要言而守信,不要说话不算话。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儿,妈妈给我买了糖葫芦,我们边走边吃,看见了一个花灯长廊,虽然都是花灯,但这个很精致。

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我喜欢春节。

春节发的朋友圈说说(篇7)

1、我托空气为邮差,把我的热腾腾的问候装订成包裹,印上真心为邮戳,度恒温快递,收件人是你。祝你:春节愉快!

2、等我有了钱,我要用人头羊给你冲厕所,用美钞给你点烟,用朵玫瑰给你洗泡泡浴,用波音飞机接你上下班,用还珠格格给你当丫鬟!新年快乐!

3、别说我无情无义,好歹我也传了条一角钱的短信,不惜浪费电池的电力,顶着被电磁波辐射的生命危险,这样不考虑后果就是要给你拜个年!新年好!

4、新年到,开口笑,钞票大把怀里抱!贴福字,迎新春,吉祥如意都来到!短信飞,祝福追,财神跟在后面跑!祝你新年哈哈开口笑,一年更比一年好!

5、新的一年,祝好事接二连三,心情四季如春,生活五颜六色,七彩缤纷,偶尔八点小财,烦恼抛到九霄云外!请接受我十全十美的祝福。祝本年春节快乐!

11、地球是圆的,甘蔗是甜的,我的短信是花了一毛钱的,祝你春节快乐不是说着玩的,心意是实实在在的,转发是非常灵验的,这绝对是经过科学论证和专家推荐的!

12、新年到了,请你吃水果大餐,愿你:“杏”福“苹”安,“桔”祥如意,人面“桃”花,“梅”开二度,心想“柿”成,“核”家欢乐,“梨”轻仁义重哦!

13、其实有些事我们彼此心里清楚就行了,但是新年到了,我不得不把话说明。我的红包呢?

14、听说过年你要到我们家做客,我弟弟会代我去接你,为便于确认身份,请你左手拿两条上等烟,右手提两瓶茅台酒。

15、有句话一直没敢对你说,可是新年再不说就没机会了:你真的好讨厌 人喜欢,百看不!最后再加上一句 新年快乐!

本文网址://m.jym1.com/gexingjuzi/12119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