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数学日记四年级

数学日记四年级(汇集六篇)。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1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随处可见。数学不光能在课堂上学,更能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可谓是处处留心皆数学。

在风和日丽的一个上午,数学神童马毛去参观食品工厂。初入工厂,马毛十分兴奋,这看看,那瞧瞧,玩得不亦乐乎。就在参观生产线时,他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愁眉苦脸的工人。这位工人手中拿着一张订单,他仿佛正苦苦思考着什么,丝毫没有察觉马毛撞到了他。马毛连忙说了声对不起,可工人没理他,马毛纳闷了,心中默默的想:他遇到什么难题了,是老板下了艰巨的任务,还是顾客太刁钻。这让好奇心强的马毛产生了疑惑。他决定一探究竟。他悄悄地跟着工人来到了包装室,恰巧这时,一位年轻的阿姨走了进来,她仿佛会读心术,一眼便看穿了马毛的心思。她笑了笑,亲切的对马毛说:“小朋友,你来这里是不是为了了解叔叔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呀,这是因为我们老板为了检察员工的思维能力,特地给我们每个人出了一难题,要求我们在今天晚上必须上交,答对者有奖金,答错了则要卷铺盖走人。”马毛拿起题目看了看,题目是这样的:工厂得生产720包零食,分别装进一个大盒和六个小盒,正好都装满。一个大盒比一个小盒多装160袋,求小盒和大盒各能装零食多少袋?马毛静静的思索了一会儿,用大盒换小盒,那么大盒有1只,一只大盒比一只小盒多装160袋,总量也就增加了1×160=160袋,720——160=560袋,560再除以(6+1)等于80袋,小盒能装80袋,大盒就能装80+160=240袋。再验算一下,240×1=240袋,80×6=480袋,240+480=720袋,正好。马毛顺利解决了这一题,刮目相看。

多计算,多思考,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2

元旦节,妈妈带我去大卖场,到了卖场一看,里面的东西到处搞活动。妈妈对我说:“今天的东西一定比平时便宜,看看有没有我们要买的。”

在卖场走了一圈,我看中了一双漂亮的鞋子,标价100元,这个柜台搞活动满80元立减15元,。妈妈说平时还打8折。营业员告诉我们今天可划算,说着就给我们按活动价开票。妈妈突然说:“等一下。”转身对说我:“你算一算,平时便宜还是今天便宜。”我就开始算,100元打8折应是80元,今天活动价满80减15元,100元里只有一个80元,所以今天就是100-15=85,妈妈听了对营业员说:“按平时打8折开票吧。”付钱后我们拿着鞋子走了。

离开柜台,妈妈对我说:“我们平时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考虑,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还要认真算一算。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看来数学就在生活中,而且真的也很重要啊!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3

数学日记300字四年级——我家的数学题

开学的这一周,我们主要学习了统计的问题。

妈妈告诉我说:数学无处不在。下午放学回家,我就开始在家里找数学题,我找了找,看了看。终于,我找到了,我把我们家6口人的年龄统计了一下。

聪聪一家人年龄统计表

爷爷59岁

奶奶57岁

爸爸31岁

妈妈33岁

聪聪9岁

弟弟6岁

从我统计的情况来看,我发现了爷爷的年龄最大,弟弟的年龄最小。

我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爷爷比(奶奶、爸爸、妈妈、我、弟弟)大几岁?

2、奶奶比(爸爸、妈妈、我、弟弟)大几岁?

3、妈妈比爸爸(我、弟弟)大几岁?

4、我比弟弟大几岁?

5、我们全家一共是多少岁?

6、爷爷和奶奶一共是多少岁?

7、爸爸和妈妈一共是多少岁?

8、我和弟弟一共是多少岁?

……

其实根据上面的统计表还可以提出很多很多的问题,只是看你有没有去发现,去找。

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你们家里的数学题呢?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4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场上玩,我们在操场边发现一张面积大约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废纸板,表姐看了看,说:”小婧,如果把这个纸板分割成一个个面积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这些小正方形一个紧)一米范文●(挨一个的接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会有多长呢?”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能有多长,顶多不过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说:”你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开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吗?哇。这条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线竟长达100米。

此时,我明白学习数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把题目看一看,就轻易的下结论,应该认真想、仔细算,才能做得对,并探究到其中的奥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5篇《四年级数学日记》,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5

进入二年级下学期闹开始学习重量单位,也学会了计算使用钱币,下面就是闹的数学日记,平时放学都是闹爸陪着,爸爸们带孩子总是和妈妈们不一样,很放手所有的事情都让孩子参与,这也是作为妈妈该学习的。

放学路上我和爸爸来到陇海市场,爸爸说:“我们买五千克的鸡蛋,七元一千克,共需多少钱?”我马上说:“三十五元。”爸爸惊讶地说:“算对了,不错。”我们又来到菜摊儿前,这次我主动地问卖菜的阿姨:“黄瓜一千克多少钱?”“三元一千克。”我说:“我要两千克,给你六元。”然后我们提着菜继续往前走,爸爸突然说:“家里没有盐了,我们得买袋盐。”说着我们来到干菜行,爸爸给了我两元钱,让我去买一千克盐,盐是一元六角钱一千克,我拿了盐和找回的四角钱坐上车往回走。突然看到路边有西瓜,我想吃,爸爸就停了下来。一问五元钱一千克,我们挑了个大的,一称八千克,好重呀。爸爸又把难题给了我,让我算算多少钱?我说:“这太容易了。不就是四十元嘛。”

爸爸今天又花了不少钱呀。一共花了八十二元六角,将近一百元。

数学日记四年级 篇6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卷子。一道一道地解着,前面的题目还比较顺利的解决啦,但不幸遇到了一道超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摸不出解题思路,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之和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的一个家教老师正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埋头苦思也实在解不出题,便教我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发现19可以分解成2和17的和,而11不能。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本文网址://m.jym1.com/zuowen/13730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