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范本。

写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是怎么样的?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听了一场关于“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 篇1

没有夸张豪华的场面,没有出神入化的特技效果,没有大牌人气演员……但正是因为这么简单平凡,这么亲切真实,才能让我们好像身临其境的随着那马背上的国徽颠簸的走过那段旅程。**这部电影后,受益匪浅,感触良多,特别是对于基层派出法庭与我国法院组织体系的关系;少数民族的风俗***我国的法律法规的冲突;国徽的价值;法官的形象标准等等这些问题,都让我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和思考。以上只是我个人在**电影之后对个别司法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但其实,影片还有很多让人感触很多的地方,例如只有老冯才能代替老祖宗牵走本家的猪和当老葛得知老冯“送”他一头小猪时不无荣幸感地冲着村民喊“冯法官给我送了头猪”等等都体现了边远山区的人们虽然没有完整的法律意思,但他们都承认法律的威严,法官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又如小女孩走了十几里的山路就为了给冯法官送去几个枣,也体现了山区人民的淳朴和对老冯的谢意。... 虽然电影已经结束了,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和思考却在我们的脑海中徘徊,一直徘徊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 篇2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法律的尊严与信仰

《马背上的法庭》全片可以说只有三个主角,县上的法官老冯、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彝族大学生阿洛。杨阿姨是与老冯合作多年的老搭档,却因为“法官职业化”而面临着退休离开这一职位,接替杨阿姨的就是大学生阿洛。经验丰富的法官老冯处事老练,处处为村民们着想,而阿洛初出茅庐,浑身上下还满是校园里的书卷气,两个人在司法执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摩擦和冲突。

虽然整部影片只是对山区小事情的轻描淡写,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故事发生在云南省西北部山区,地形复杂,山峦叠嶂,山中散落着几十个少数民族,保留着非常浓厚的封建色彩和传统习俗。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三人只能牵着马,把国徽抬到需要的地方,需要法律来解决纠纷。他们共同审理的第一个案子的法庭在一个破碎的村庄里。

当时,国徽挂在门柱上,几张桌椅摆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宫廷。老冯却对国徽的摆放十分严格,总要“左一点,再左一点”,要摆正了才可以。不禁想起几天前新疆昭苏垦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成立。蒙古包前有国徽、法庭座位、原告座位和被告座位。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设置实际上就是法院所在的位置。

然而,虽然条件很简单,却显示出法律的神圣和尊严。无论如何,法院的设立都要有国徽,国徽是国家权利的象征;要尊重原告和被告的权利;要维**院的严肃纪律。

影片出现的第一个高潮就是国徽丢失。马丢了还是货物丢了都无所谓。国徽不能丢!不过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国徽,却发现它在草海中——鲁莽地走进草海就会死去。

最让我感动的是,摩梭人问老冯,是金的吗?银的?还是铜的?

老冯说,你们摩梭人不是烧香拜佛吗?它和你的佛一样重要!摩梭人二话没说,就摘下门板,帮老冯拿回国徽。看到这里,我止不住泪流满面,不仅为了摩梭人的热情和正义,也为了那句话——他在你心中和佛祖一样重要!

法律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许我们没有绝对的宗教信仰,但不知不觉中,法律的权威已经根植于我们的信中。我们视之为心中的信仰,并将保护和捍卫它至死不渝。

阿洛作为刚出校园的大学生,在影片中更是对法律的威严、法官的形象十分在意。他说,带着猪在村里跑是损害法官形象的行为,他对老冯在被告家花钱买猪解决纠纷感到不解甚至不满。老冯说他不懂。

是,阿洛不懂。他不懂这些贫苦不堪的农民,不懂这山区里的落后思想和旧规矩,更不懂老冯为了解决村民的纠纷,平衡法律的威严和传统习俗,这几十年都经历了多少苦痛。

老冯对阿洛的媳妇儿说,你一定要和他好好过日子……在想说什么就忘了;在和杨阿姨告别前对杨阿姨说,有些话一辈子都没说出口,今天要和你说……再想说什么时竟也忘了。我想老冯不是忘了,而是把这一切想说的话,这些年受过的苦,都自己承受,埋在心底……

老冯一辈子走在村里为村民解决纠纷、普及法律、宣传法律。然而,大多数农村仍然保留着落后的、传统的旧观念和旧规则。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法律的裁判他们甚至会蛮不讲理、冥顽不化、反抗法律。

老冯却苦口婆心地为他们讲解、耐心地处理各种纠纷,执着地尊重法律的权威和心中的信仰。其实就算在今天法制发达的文明社会,处处倡导依法治国,还是不难想象在我们所不了解的地方还延续着封建落后的规矩。然而,我国的法治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做的是加大普法力度,让法律的权威也延伸到那些偏远的山区,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

影片最后,阿洛和冯小刚的矛盾被最大化。阿洛带着儿媳跑了,杨阿姨因为退休不能继续合冯合作。老冯只身一人牵着马匹上路,继续行走在各个村落之间。老冯最后说,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的。

因为他内心的坚持和对法律的信仰,他会坚持下去。

这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老风的形象,他高大而悲剧性。但是,让我们深思的是,现在必须大力推进法治进程,决不能忘记,贫困山区的传统习俗和普法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果我们选择了法律之路,我们是否有信心有勇气一路坚持信仰,走到最后?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 篇3

前段时间完成了一份作业,题目是“乡村中的法律-电影《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因为这是一篇法理学作业,所以我更多是从法律的角度来审视这部电影的,但这并非我本意,其中还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希望表达出来,这也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让我感触很深的电影,更不用说该片获得的荣誉了(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官方竞赛片)。单就从电影本身出发,其深入中国的乡土题材,以及从小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大变革的视角都是我十分欣赏与喜爱的。下面我来说说这部电影。

一、法律现代化任重道远

电影第一幕第一句台词:“这次你提前离岗退养,是法官职业化的要求,相信你能理解,希望你站好最后一班岗。”由此告诉观众这注定是一部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的**。

然而,几句刻板的话解释了一个发展和改革的时代背景——法律现代化——**为了推进法治现代化,适应法律职业化的要求,必须通过政治秩序自上而下地贯彻执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权利被搁置一边,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杨阿姨被迫下岗。她没有选择,没有争论,没有抵抗,只有耐心和默默接受。

“站好最后一班岗”影片正好从这里开始。摄像机逐渐消失了。在这个西南边陲小镇,人民法院的吉普车渐渐开到了村里。山路蜿蜒崎岖,有9个转弯,汽车上下颠簸缓慢。

第一次走这条“送法上山”之路的阿洛也晕车了,看似普通的一次路途,开始就充满了艰辛。我们从深层次理解,这条“送法上山”之路就是中国法律现代化之路,作为现代法律典型代表的法学专业大学生的阿洛晕车不适,则说明现代法律在此水土不服,往下这注定是一条难走的路。

二、法官形象

“你的脸面不值钱,你衣服上的天秤徽也不值钱啊。”这是阿洛在看到老冯为原告牵猪后说的一番话,阿洛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接受了4年正规系统的现代法学教育。在他眼里,法律是神圣的,法庭是庄严的,法官是庄严的。

但在送法上山的过程中,一切都与他所期望的相去甚远。失败的法律,简单的法庭,滑稽的老冯法官,像一个村民一样牵着猪在街上跑来跑去。这时,阿洛充满了失落,失落和一些愤怒。难道这就是法律吗?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拥有2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法官,老冯依靠其个人的智慧而不是法律处理了许多棘手的案件,例如“摔坛子、买小猪”我十分敬佩老冯对工作的热爱和自我奉献的精神,但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冯法官今天可以花5块钱摔个坛子,150块钱买个小猪,或许他明天也可以这样做,可他能够几十年都如此吗?那么,如果以后没人买这头猪,同样的案子怎么解决呢?表面上老冯看似把纠纷处理的妥妥帖帖,实则是将法律的现代化与落后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掩盖住了。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变革和进步都需要经过阵痛,从思想启蒙到法国大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祖先血肉的进步和发展。法律的变革亦是如此,没有冲突与矛盾变革也是漫长而艰难的,正如电影《赛德克巴莱》中所描述的那样,是选择屈辱的走向现代,还是顽强的信奉野蛮。

当然,历史的步伐不会停止,落后的将被淘汰。

三、情感流露

跟随流动法庭审理案件是影片的主线,而冯、杨、阿洛的情感表达则是贯穿始终的一条暗线。除了表达司法与乡村风俗的关系外,导演以其细腻朴素的镜头呈现了当代边远地区司法人员的情感世界。阿洛的情感是现代年轻人的爱情,充满活力与激情,在众人面前背着新娘,遵从当地办婚礼的风俗却不完全拘泥于习俗,不顺意时便带着新娘“私奔”。

影片对于老冯和杨书记员的生活与情感着墨很多,构成一条带动剧情发展的线索,老冯因为从事工作的特殊性而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完全尽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老婆带着女儿离开。他与杨阿姨在同一条路上共同工作了数十年,生活的不如意把他们的情感连接在一起。一件外套、一件衣服、一个笑话、一盆洗脚水、一块石膏,都诉说着他们的深情。

但他们毕竟是老一辈的司法干部,不能像阿洛那样直截了当。传统的情感和道德价值观使他们在想说再见的交流中不愿意说再见,默默地将那些真挚纯洁的情感放在心底。

四、找国徽

在影片中,阿洛意外丢失了国徽。冯在寻找国徽的过程中的急切甚至感动了许多人走进草海。当地老乡问他:“国徽是金的、银的还是铁的、铜的?

”老冯回答说:“你们摩梭人不是烧香拜佛吗?它就跟你们心中的佛一样重要。

”这时摩梭人才明白国徽的重要性,因此倾力相助,最后大家齐心协力取回国徽。村民点起篝火对国徽顶礼膜拜。这里导演想表达的是:

所有公民都可以尊崇国徽和法律,使法律真正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成为保护公民的美好愿望。但我还是有些抱怨。老冯和村民的行为显然是一种对现代法律的无知。法律怎么能等同与宗教中对上帝的原始崇拜呢?现代法律是理性的、普遍的、具体的。它规定了公民权利和保护公民权利的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比你更好的上帝来决定你的命运。

然而,神是神秘的,他的能力是不可否人的,他的崇拜是盲目和落后的。上帝有时忽视个人的价值,践踏他们的利益。他怎么能把它等同于代表现代法律的国徽呢?这里反映的不是村民对法律的敬畏,而是更多的盲目和无知。包括人民法院法官老冯在内,在他心中,国徽是一种崇拜而不是敬畏。国徽是他心目中的神,是人民法院宗教的忠实信徒。

五、落崖

影片结尾老冯在其同事长腿的落崖处向他深情的呼喊:“哦吼,长腿,你还在那里嘎,我想你嘎,我老喽,今天早上起来掉了颗牙,老了,你还是那么年轻,这些日子我常常想起你,你还是那么年轻,长腿能听见我说话吗,要是听见了就喊我一声老冯,长腿,我还要走这条路,要一直走下去,听见我说话吗,听见了就回答我一声。”这是一次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任何东西都经不过岁月的蹉跎,20多年的巡回法庭之路,老冯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到今天的古道瘦马;从那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到今天的孤身一人;与杨阿姨之间十年缄默不语的爱情也没有结果;这最后一次巡回法庭之路也充满了波折与艰辛。

它所蕴含的悲伤、孤独、孤独和无助,是普通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忍耐与压抑使老冯愈加苍老,落崖前老冯的这次呐喊,不仅仅是对长腿的诉说,更像是对巡回法庭之路的诉说,对中国法律现代化道路的诉说。为什么命运对他如此不公平?虽然我老了,但我的精神还活着。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走上山的路。

毫无疑问,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作为旧法的代表,老冯扮演的不是法治的普及者,而是法治现代化的拦路虎。这也是影片结尾老冯落崖的原因,预示着旧的制度终将过去,新的道路即将开启。但基层法官老冯对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持,令我不得不为之动容。

我从不否认冯法官之于中国法治之路的意义,因为中国太需要这样的法官了。但正如片名《马背上的法庭》一样,现代的司法体制就像在马背上的国徽在颠簸中缓缓向前行。

六、吐槽当下中国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它让我想起了《活着》、《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这些朴实无华令人感动的电影,现在这种电影已经屈指可数了。如今商业大片当道,票房成为衡量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各大发行商群雄逐鹿,都希望在中国电影这块版图上扩大势力,因此,各类商业大片层出不穷百花齐放,之中不乏史上最奇葩的《富春山居图》,也有极尽炫富的雷人片《小时代》把做作演绎极致,等等。

仔细观察,不难看出这些商业大片都有着相同的套路,重金打造的演员阵容,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天花乱坠的视觉特效,低俗狗血的电影剧本。当各大发行商赚得盆满钵满乐此不疲之时,殊不知其离末日不远,这种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他们消费的是全中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最后的耐心。近几年电影票房看似水涨船高,实则是烂片堆积的结果,巨大的泡沫正在膨胀,哪天中国电影这个大碗装不下这个泡沫了。

昔日这些中国电影人引以为豪的成就都将灰飞烟灭。俗话说“不破不立”中国电影只有彻底的与过去说再见,才能有新的开始,中国电影的转机之日也将到来。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 篇4

在文章的开头我想问几个问题,但不知道大家会是怎样回答。为什么他们选择了条件艰苦的乡村?为什么他们不顾群众的误解而依然翻来覆去地做群众工作?为什么他们在办案时自己掏钱来解决那一个又一个的民事案件?为什么老冯视如生命般地守护着国徽?

《马背上的法庭》正反映的是我的家乡的法治情况,当我和我的同学一起观看那三位法官的生活、工作条件时,一方面是满满的感激,另一方面是满满的心酸。20xx年的小凉山沐浴在党的温暖政策中,但这里的法治道路艰难而曲折。那时候的那个地方没有乡村法庭,当需要开庭的时候,老冯他们随便找个地方挂上象征国家权力的国徽就开始行使国家审判权,没有桌椅,他们就站着工作。没有床,他们就围着火塘打着地铺睡觉;没有大鱼大肉,他们只煮一壶浓浓的茶,烧几个糊了的土豆,一把盐,几根青椒。没有电灯,当他们想念家人的时候,就拿起家人的照片透过微微的火光来看看。虽然我家没有在那个农村,但是我听说过那个地方交通不便,来来往往的运输都靠人背马驮。这样的工作,这样的生活相信大家都觉得很不容易。

法律是管理国家事物,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把亮剑。但是,法律本身不与其他社会规范相冲突。特别是在法的实施中不久要依法办事,而且要结合其他社会规范,即要合法也要合理。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中的法官老冯在办案的时候,即遵守法律法规,也看重人情;即着眼于当事方的经济,也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民风民俗。老冯在其中即扮演着法官的角色(运用法律行使国家审判权),也在其中扮演着长者的角色(用长者的理、智教育年轻人)。

《马背上的法庭》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三位法官生活、工作之艰苦,更值得我们效仿的是他们的工作热情。写到这里我不经要问:是什么力量使他们永不放弃地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很热情地工作?

第一,是三位法官对国家法律的信奉。电影里我相信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老冯对国徽的敬重,无论是在途中运输国徽,审判中摆放国徽,还是国徽被盗时的焦急。这一切都体现出国徽对老冯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三位法官对国家权力的负责。

第二,是对工作的热爱。日日夜夜他们坚守工作岗位,不放弃,不退缩,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守在法治的一线。对工作态度是无私的,纯洁的。

第三,是对边疆,特别是贫穷地区的同情。作为一名法的使者,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身边的人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公正而露出满意的笑容;作为一名对边疆有感情的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边疆的人民因自己的付出而露出满意的笑容。热爱边疆,心系边疆,建设法治边疆是老冯等三位法官生活工作的全部。

通过《马背上的法庭》,我想作为一名法学生我必须热爱法律,我愿意为我的家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胸怀大志在这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刻苦钻研法律知识,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培养一颗忠于法律的、积极的心。用法律思维来塑造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能够建设家乡法治文化的人,使自己早日成为中国法治的建设者。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 篇5

第一次看《马背上的法庭》这部影片,从字面理解其实就是有关于法律的。没有想到电影的背景拍摄是在山区里。电影的开场镜头就是一座座大山、稀稀疏疏的树木,村民放牧的吆喝声。我是被吆喝声吸引的,我和同学在猜是什么少数民族,听声音本以为是藏族。后来才知道这部影片是在云南省的宁蒗县拍摄的,这里的民族以摩梭族为主,还保存着母系氏族的社会形态。也是后来才了解到,这部看似简单的纪录片,获得了第六十三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最佳影片奖。前前后后看了三遍,才感觉看懂了一点。

电影的主人公只有三个,法官老冯,因为政策原因即将提前退休的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新分配到法院工作的大学生阿洛。还有一匹驮着国徽的马。办案的法庭也是属于流动性的,哪里有案子,就在哪里只个凳子、桌子,挂个国徽,然后开庭审理案件。然而审理案件的过程可以说是滑稽可笑的,也可以说是带有讽刺意义的。按理来说,送法下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可以帮助老百姓无偿办案,解决纠纷,也可以让老百姓知法懂法。而这部影片里,帮助老百姓解决纠纷几乎是没有运用到法律,或者说没有根据法律程序来办理。

乡亲邻里之间发生摩擦很正常,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搬到法庭上来审理真的是小题大做了。老冯做了多年的法官,遇到这些琐碎的事情,其实可以不用审理,可是这样就达不到送法下乡的目的。可是接受审理,也让他哭笑不得。比如,第一桩案子就令人忍俊不禁。两个兄弟分家产,妯娌之间因分不了一个菜坛子而告上法庭。杨阿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两妯娌互相让步化解纠分,但苦口婆心的劝说丝毫没有效果,老冯只能将菜坛子狠狠摔碎在地上,然后掏出5块钱让两妯娌买两个新坛子,一人分一个。自掏腰包的办法才将问题解决。第二桩案子根本没有上法庭,完全成了老冯一个人调节的乡民纠分。一个村民家的猪在村边拱了另一个村民家的罐罐山(书面语祖坟)。祖坟被拱的村民认为祖宗因此受辱并且带给家里晦气,要求猪的主人赔两头猪和一场法事来消灾解难。两个家族的人互不让步形成打斗的架势,关键时刻老冯亲临现场以将心比心的策略化解这场武斗之前的纠分。让人意外的是,猪主人不让其他的村民牵猪,只能等外出办事的老爷爷回来才能牵猪,无奈之下老冯以法官的身份将猪牵到另一家,官司才算告结。这两个案子,显然是老冯赔了夫人又折兵!审理案件运用法律程序,村民不听,也许还没有村长的话管用。结案了村民照样不让牵猪,说是老爷爷来牵才可以,这法律还不容老爷爷好使呢!最后还是老冯自己去牵猪,全然没有了法官的形象。调解纠纷不管用,说破嘴皮子一个菜坛子也分不出个你的我的。老冯知道跟这些村民怎么说都没用,法律对他们根本没有约束力,最后罐子摔了自己赔钱才算结案。之后,诸如此类的案子太多,老冯基本上都是以这种方式来结案的。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这个山区里的人们以母系氏族社会形态生活着,他们有着自己的民族习俗,他们都是跟着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下来的。别说是法律知识,我觉得在他们的部落里,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很少。宁蒗县地处云南西北部的山区,山高路远,道路和经济条件很差,人口21万,有12个少数民族。至2004年底,全县仍有19万余人的年人均收入不足650元人民币。在这种落后的山区里运用法律,实行法律制度,真的是件很艰难的事。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像这样的山村,而现如今实行法治的社会,法律的普遍性渗透不到这样的落后村落里,也是本片想要反映的社会现状之一。我们可以从这部影片里,清晰的看到中国法制存在的问题。这部影片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可以看出法律在这里是寸步难行。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法律,桌椅板凳挂国徽的开庭方式对他们来说像看节目一样。老冯也知道不能因为一个罐子或一只猪就叫警察来抓人,还不如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来解决。可是这让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阿洛认为,老冯没有依据法律来办案,没有坚持法律的原则性。所以为了拥护法律,经常与老冯发生冲突。有一个案件是发生在阿罗妻子村里的,岳父是村主任,宰杀了邻村越界的羊违反了法律民主,老冯让阿洛以自己的身份告诉岳父的做法不合法,可是岳父觉得阿洛胳膊肘往外拐,一个生气不让他们结婚。阿洛连夜带着新娘跑了,就因为自己的婚姻关系有法律的保障,可是这却违反了当地民族习惯,让老冯也下不来台。杨阿姨也是个命运悲惨的人物。自己努力从山村里考出去,可是没多久政策改革,都聘用大学生参加工作,杨阿姨就这么被大学生挤了下来,即将提前退休。看了影片都可看出,老冯与杨阿姨都对对方有好感,多年培养出的感情,可是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或者说老冯不想越轨,害怕突破不了世俗观念。

最终老冯一行三人,经过一次丢国徽之后,也变成了一行一人,陪伴他的只剩一匹马。他对着大山喊了一句我要坚持走这条路,一直走一辈子!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法官老冯决定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故事,才让我们感受到基层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朴素真挚感情。可是影片的结尾也让我心里一沉,走山路打瞌睡的毛病,让老冯在之前老友坠落的山崖那里结束了生命。我想从电影院出来的观众跟我的心情应该一样吧!心里一阵沉默,说不出此刻的心情,为老冯生命的结束悲哀,也为他执法的艰难心酸。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 篇6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法庭,一个受人尊敬的术语,似乎是神圣的。这部《马背上的法庭》,也是从一个侧面讲述了这个司法权力运作的空间维度。

影片讲述了一个“司法下乡”的故事,五十多岁的法官老冯、——马背法庭,在这个移动的法庭上,他们在情与法碰撞中定纷止争。

在一般的法律人或中高层阶级的眼中,纠纷应该通过传唤当事人到法庭的方式解决,但对于基层甚至是底层司法来说,却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马背上的法庭》中,“法庭”是处于一种主动上门服务性质的,这也油然成为了中国法制的一大特色。因为地区差异的关系,另外再加上种种自然的、人文的和历史的不定项及无可避免因素,我国的国家权力对某些农村乡土社会的控制相对来说还是较为松动和薄弱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以及各方面不等的基础层面,因此,“司法下乡”一词也成为了国家权力在其权力的边缘地带试图以法律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权威的有效屏障和保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使得国家意求的秩序得以了贯彻落实。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国家权力对广袤的农村都是显得望成莫及,渺小而卑微,曾经的“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却也只是没多大性质度的存留,而在影片中,也只有国徽和法官服昭示着国家权力的存在,仿佛成为了一种信仰,有些许宗教意味了吧,但或许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猪拱罐罐山案件”或许是对这部影片的一个小概括,在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话语系统,一种是以老冯为代表的乡土性话语系统,一种是以阿洛为代表的精英化话语系统。精英化话语系统是现代化的,在现阶段中国话语系统中处于强势地位,它总是表现为一种对传统的革命态度,对西方文明的推崇备至,以法治为其主要精髓。

而白话话语体系是中国传统的表达方式,是一种依赖传统生活的生存境遇。它注重伦理血缘关系和传统习惯。法律成为解决纠纷的补充手段,成为退却和谋求下一步的战略手段。

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但中国不应在现代化进程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一个社群之所以称其为民族,就在于它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模式,法治究其实质就是规则之治,是一种能够有效运作的生活模式,在建构规则的过程中,不能总是照搬西方模式,更应该的是“量体裁衣”。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 篇7

观看《马背上的法庭》让我感受颇深,虽然是第一次观看这部影片,但给我的震撼却是这样的真实。或许是得益于这学期上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这门课的关系,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对法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电影的背景选定在云南的一个小山区,归功于高中的地理知识,我对云南山区有一点了解。崎岖的山路,一座座的大山,少数民族的风俗,以及那云南方言,在这部影片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当老师说观看《马背上的法庭》之时,我就猜想开场画面应该是一座威严的法庭,但是电影的开场部分就是一座座大山、稀稀疏疏的树木,村民放牧的吆喝声。虽说与我所想的相差有点远了,但是也在预期的观影之内。这吆喝声对于我这个外省的人来说略显陌生了,却也带给了我不一般的震撼。

《马背上的法庭》这部电影讲述了云南山区法院巡回审判的故事,以老冯、杨阿姨、阿洛三个人物的视角来讲述。该片比较客观真实的反应了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法制建设、法制观念、法制水平落后的情况。办案的法庭也是属于流动性的,哪里有案子,就在哪里只个凳子、桌子,挂个国徽,然后开庭审理案件。然而审理案件的过程可以说是滑稽可笑的,也可以说是带有讽刺意义的。按理来说,送法下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可以帮助老百姓无偿办案,解决纠纷,也可以让老百姓知法懂法。而这部影片里,帮助老百姓解决纠纷几乎是没有运用到法律,或者说没有根据法律程序来办理。

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猪拱罐罐山事例。一个村民家的猪在村边拱了另一个村民家的罐罐山(祖坟)。祖坟被拱的村民认为祖宗因此受辱并且带给家里晦气,要求猪的主人赔两头猪和一场法事来消灾解难。两个家族的人互不让步形成打斗的架势,关键时刻老冯亲临现场以将心比心的策略化解这场武斗之前的纠分。让人意外的是,猪主人不让其他的村民牵猪,只能等外出办事的老爷爷回来才能牵猪,无奈之下老冯以法官的身份将猪牵到另一家,官司才算告结。在此之中阿洛忽略了一个问题,书本上的法在运行中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法律实际执行效果往往不如立法者预期的好,运行中的法律效果可能会打折扣,如果依据阿洛的观点对该案例不予受理,这样一方面是很好的坚持了法律的规定,但是这样操作的社会恶劣影响是非常大的,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和矛盾。而冯法官就是一个司法经验非常丰富的司法人员,在实际司法过程中能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做一些变通和换一种方式来执行法律,这样的方式不仅符合了法律的要求也更加符合了我国司法的客观实际,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操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虽然其中可能有一些与法律规定不太吻合,但是其目的和结果都和我国的立法、司法是一致的。所以从该影片中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是我国的立法者在立法时更应该注重实际运行法律的效果而不是只是期望和预计的法律运行效果,立法机构在立法过程中更应该倾听最基层司法人员的意见和看法。通过此段,我了解到书本知识如果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话,办事的成功率是不会高的。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了。

最终老冯一行三人,经过一次丢国徽之后,也变成了一行一人,陪伴他的只剩一匹马。他对着大山喊了一句我要坚持走这条路,一直走一辈子!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法官老冯决定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故事,才让我们感受到基层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朴素真挚感情。可是影片的结尾也让我心里一沉,走山路打瞌睡的毛病,让老冯在之前老友坠落的山崖那里结束了生命。心里一阵沉默,说不出此刻的心情,为老冯生命的结束悲哀,也为他执法的艰难心酸。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 篇8

同时,中国的法治建设需要德治,两者相辅相成,却一不可。我们不能因为小事就求助于法院,这会增加法官的工作量,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个艰苦的基层法院。有人可能会认为我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有强烈的诉讼厌恶感,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法律系学生最忌讳的。

但影片中妯娌俩为了一个小坛子大打出手,最后闹上了法庭,这有必要吗?那可以私下解决。你为什么要上法庭。当庭长把坛子摔碎给她们一人二块五的时候,她们都不愿意要,这分明是在赌气。

这样做只会影响法律的权威,同时也会给这样一个条件艰苦、人力不足的基层法院组织带来很大的麻烦。她们的做法与法律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有很大不同。我坚信中国的法治进程离不开德治。

影片中给我们展示了三个人组成的最基层的人民法庭,他们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自己所爱有所恨的法律事业,为了它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小家庭,为了它他们愿意一辈子辗转于各个山寨,为了它他们干脆自毁自己法律人的形象,为的是能调解更多的矛盾与纠纷。他们的专业精神值得称道,但我们也看到,我国的法制还不完善,司法机关、检查机关等一系列机关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这也是国家必须解决的重大问提。

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法制意识不够强,搞笑的是影片中村长所谓的民主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就是民主,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站不住脚的。加强公民法律意识教育,有利于减少许多干部群众的政策失误,减少矛盾。同时也有利于人民通过法律这种**维护自己的权利,从另一方面也给司法机关减轻了一定的工作压力,使人民群众明白什么应该诉诸于法律**,什么不属于法律所规定的范围,毕竟像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工作的工作人员确实太不容易了。

他们所面临的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更是缺乏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这对法律人来说是多么痛苦啊。

纵观整部影片,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中国基层法院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设备缺乏,法律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威严,群众对法律的公信度有待提高,他们都认为老式的武力更能够解决问题。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与往年相比,人们的法制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至少人们可以求助于法律,这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步骤。这样的进步离不开普法教育。

《马背上的法庭》深刻的总结了我国法治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我国普法教育的成就。但作为新时期的法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法治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吸收世界优秀的法律文化,然后通过实践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中国的法治进程作出贡献,努力成为合格的法人。

马背上的法庭读后感 篇9

渐行渐远,亦朴亦真

头到尾都有国徽闪耀,但我还是不认为《马背上的法庭》是主旋律电影。主旋律电影至少要表达一些民族意识,不时地弘扬一些民族精神。这部电影没有。当然,它的内容是绝对的,我绝对喜欢。

在大山里做一辈子的流动法官,把一生献给百十来号和自己的生活本没有交集的人,值不值?

值不值?电影没有给出答案,但当冯小刚在电影结束时向死去多年的同事们喊叫时,我明显听到了一种孤独感。这是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处,虽然拍得有点过火,可这是恰当时间恰当地点的恰当爆发。

当然,老冯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他还有了个“像极了他年轻时候”的**人,但把这大义压在少数人的肩头,是不是太重太残酷了,又有谁说得清。

摩梭族人围着国徽跳舞那段也挺有意思,这种景象貌似煽情,但他们大概只是在向另一个世界的图腾表达一下尊敬。谁又比谁更文明?老冯普的方法已经用了几十年,他只解决了家里的问题。

山沟沟故事,不苦大仇深,不故作纯真,已经算是难得。《马背上的法庭》最难得的是选择了这样一个题材却还是把思考和感怀落在了个体的人上,不枉它拿到威尼斯影展地平线单元的最佳。而且片子里那些琐碎的趣味,也挺有娱乐性的。

马背上的法庭在大山里轮流执法,解决法律纠纷,或者村里的群众的各种纠纷,不停的走,那些曲曲坎坷蔓延在大山坡上的的山路,那些把大山各个角落里的一个个村庄连接起来的山路,让人想起那些公路电影的感觉,这部电影至少也可以算作在路上的电影。

从三个人,一匹马,一个国徽,一瓶酒,到一个人,一匹马,一个国徽,一瓶酒,冯从来没有停过。

山谷里荡漾着回声,最后老冯都是在路上。他累了,倒在路上睡着了,他在地上走了一辈子,倒在地上自然会好好睡一觉。暮霭从山谷生起,大山,大山。

“长腿,我还要走这条路,要一直走下去……”

电影最后是彝族古老的歌声,听不懂,但必定是对生命赞美的歌。

整部电影看起来是一部短时间的纪录片,讲的是云南宁莨少数民族马背上的流动法庭和常年走村串寨的乡村法官故事,影片并没有按着那种“弘扬”、“歌颂”的主旋律思路走下

去吧,我们也没有看到焦裕禄的高大形象,也没有看到任何惊天动地的事件。整部电影只停留在我们的司法制度如何在少数民族山区挣扎。电影原生态的叙述方式,配合贯穿整个电影的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构成了支撑整个电影的灵魂。明线是年轻法官和老法官之间的冲突,暗线是老冯和杨书记阿姨之间的暧昧感情。

主演李保田和一群本色本土的居民,质朴醇厚,自然不做作的表演从而更具有真实感,这样的叙事方式配以演员极具爆发力的表演,达到了张弛有度的效果。而老杨慨叹:“一生怎么这么快呢,衣服还没洗干净,就说玩了。

”,老冯的几次凭吊长腿,婚礼发言,均感人泪下,犹如平地惊雷。

司法系统在民族风俗前的格格不入,是电影的所指,中国司法在民风民俗前苍白无力,普米族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的内容包括一场法事,摩梭人只愿自己处理偷盗问题,彝族老爹一赌气不愿嫁女了……“在这里现代司法体制就像驮在马背上的国徽在颠簸中缓缓向前行”

当国徽被发现躺在草海里,村民问“是金还是银的?”,老冯告诉说:“它就和你们的佛一样贵重”,而朴实的母系社会体系的摩梭族人,拆卸家家户户的门板“请”回国徽,彻夜欢腾。

里的人民遵循着严格的传统乡俗,很多时候法律必须借助传统乡俗才能化解问题,有时候甚至必须服从于传统的乡俗。由于阿洛的粗心,这匹马和国徽被偷了。老冯到处喊没结果。所以我不得不求助于代表摩梭人权威的女长老。在她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国徽并借了马。

当老冯“办完”所有案件重新回到摩梭族的村落,试图以法律的程序追究盗贼的责任时,女长老认为国徽与马匹已找到并且已经根据当地的惯例处罚了盗窃者而拒绝交出作案者。尽管老冯百般的不情愿,但无力也不能再追究盗窃者应有的法律责任《马背上的法庭》可以看作是一部记录片,记录了冯法官、杨阿姨、阿洛的一次下乡行动。过程中充斥着法律与民俗的冲突,例如猪拱罐罐山的处理、国徽被偷后的处理、阿洛和新娘私奔的处理等等,整个影片简单而又真实,也没有刻意的去制造一些让人感动的情节出来,却让我感受到影片弥漫着时代气息与人文关怀。

这部电影使用了大量当地群众演员。虽然不能说他们表演的很好,但可以称之为真正的表演。而影片中的农村情况的却是现实的写照:贫穷依旧、法律意思淡薄,与法治相比略显落后的陈旧风俗,影片处处无不显示着法律与民俗的冲突,而如何处理好这些冲突,就成了影片的一大两点,我们看到了老到的冯法官与初出茅庐的阿洛之间的区别。

中国的普法之路,仍然是任重道远。

本文网址:http://m.jym1.com/zuowen/19805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