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范文 > 导航

教案

2024教案范本七篇。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 学生反应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完善的教学评估数据,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以下是句怡美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教案”的详细内容,欢迎来访我们的网站阅读我们的内容获取新的灵感!

教案(篇1)

教材在教学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教材创造“送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呈现速度、距离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解决问题 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估计两辆车的速度。因为车的速度很快,所以车的距离肯定要大半。集合地点离遗址公园较近。估计集合地点就在盐村镇附近。第二个问题主要是使用方程来解决遇到问题中的寻找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因为行程问题的基本定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距离,而找时间需要逆向思考,更方便引导学生体验方程解题。第三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集合点离遗产公园有多远”,实际上是面包车行驶的距离。遭遇题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但北京师范大学的遭遇题教学与以往不同,理解遭遇题的特点是相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过去,使用算术的方法。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卷教材中,遇到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寻找遇到时间的知识。使用基本的定量前瞻性思维列出方程式。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就已经学会了行程问题,掌握了行程问题的基本定量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遇到遇到问题的生活场景中的遇到问题并不难理解,但对遇到问题的主要特点的理解:同时面对对方,遇到需要被进一步加深和理解。在原教材的背景下,通过电话录音,使情况更加真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定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技能 方程解题意识。掌握运动物体与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定量关系,将根据这种定量关系解决反向运动中寻找相遇时间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遇到问题的结构特点,能够根据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定量关系解决寻找遇到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逆向运动中寻找相遇时间问题的解法。教具准备:课件汽车学具卡片教学设计理念: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探索的源泉

“学习始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非常重要。根据年龄特点、知识和经验,五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把握学生思维热点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

2.学生主动参与,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数学模型

解决问题的难点w第 i 个方程是定量关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利用学习工具展示相遇的过程,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相遇。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基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数学知识。通过从实际电路图中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定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式并构建数学模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探索,在讨论中交流思想,独立探索解决遇到的问题的方法。

3.拓展练习,培养能力

实际应用可以巩固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在练习关卡的设计上:口语方程式是基础练习,让学生掌握运用方程式解决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将内容适时延伸到工作中的问题,拓宽了学生用方程求解问题的应用能力,对用方程的方法求解实际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用方程求解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方程求解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

1。创建一个场景,了解遇到的问题 (1)创建一个场景:(课件)

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场张叔和王阿姨这两个工作人员公园,在工作中发生了这样的事件。请听听他们的通话录音:

张叔:你好,王芳?我是小张,公园的历史画册准备好了,我发给你。

王阿姨:太好了,我只是去开个会,我去接你,我们8点准时出发,待会再说.张叔:就这样吧,待会见。师:怎么了?

健康:张叔要给王阿姨寄画册,王阿姨去迎接张叔。

【用意】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题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情况图:

师:这是当时的具体情况。仔细观察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健康:张叔和王阿姨约定同时开车出发。工地公园与立交桥的距离为114公里。

健康:王阿姨坐面包车,面包车时速40公里。张大爷坐了一辆车,车速是每小时55公里。

老师:为了方便我们观察和理解,把这条路线拉直,用一条线段表示从遗产公园到立交桥的距离,114公里。黑板书画:

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结果会怎样?师:让学生把你的车拿出来,两人一组,示范一下怎么做?想想你在展示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人一组,每人拿着一张汽车的照片来演示驾驶过程。

学生报告 通过您的演示,哪个小组想谈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投影物体的同时进行演示和报告。

盛:一开始是同时走的,方向是面对面的,可以说是相反的。结果是相遇。 (示范)

老师:你说的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遭遇题(板书题目的遭遇题)

【意图】学生在了解情况的基础 上面是一个学生动手的过程——上演示设计。学生在同学示范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遇到问题的特点。他们从感性的理解中抽象出遇到的问题的特征,同时性、对立性和遭遇性。通过师生对知识的梳理,进一步加深了对所遇到问题的理解。师:其他同学,你还发现了什么?

盛:我发现面包车跑得慢,汽车跑得快,所以汽车比面包车行驶的距离更远,所以我们见面的时候,不是在中间,而是在遗产公园的方向。 .

老师:这个发现很好。看路线图,你估计两人在哪里相遇?告诉我你的理由?

盛:根据两辆车的车速信息,车的速度快,所以车要行驶一半以上的距离,面包车慢,会合的地方是离文物公园比较近,估计见面会地点就在李庄附近。课件在态势图中标注了李庄所在位置的会合点。师:在这条线上,他们会在哪里见面?健康:靠近遗产公园。

老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盛:我也发现面包车和汽车全程开着。那是114公里。师:你真的很小心,线段图上哪一段是面包车行驶的距离,哪一段是汽车行驶的距离。

盛:遗产公园到集合点的距离是面包车的路程,立交桥到集合点的距离是汽车的路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线段图:

老师:他刚才发现的很准确,我们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来。面包车和汽车行驶的距离与全程有什么关系?

健康:面包车行驶的距离+汽车行驶的距离=114公里

健康:我也发现汽车和面包车的行驶时间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是在同一时间开车,在他们相遇的时候同时停车。所以旅行时间是一样的。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

【用意】在同伴合作示范的基础上,同学们再次展示,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为同学们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基础。进一步探索,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数学知识。通过从实际电路图中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定量关系,从而为列方程铺平道路。建立数学模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探索,在讨论中交流思想,独立探索解决遇到的问题的方法。

二、自我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老师:他们在同一时间旅行,那么他们相遇了几个小时?与一群同学分享你的想法,共同解决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纸上。学生在小组中独立探索,解决他们在几个小时内遇到的问题。学生报告:

1。使用方程式解决问题。

盛:我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几个小时后遇到的问题。

解:假设两辆车在经过x时相遇,那么面包车行驶40x公里,汽车行驶55x公里。

根据“面包车行驶距离+汽车行驶距离=114公里”的等价关系,制定方程:40x+55x=114,然后求解方程。老师在黑板上写答案:假设两辆车经过x时相遇。 40x+55x=114 95x=114 X= 答案:两辆车在下班后相遇。师:这个方法,谁有问题就问。

健康:40 倍是什么意思? 55x 是什么意思?根据什么列出方程。健康:40x代表面包车行驶的距离,55x代表汽车行驶的距离。面包车行驶的距离和汽车行驶的距离等于114公里的总距离。所以列出的等式是 40x+55x=114 除法:还能用什么?

盛:我用算术解决了。因为面包车和汽车同时行驶,所以他们在1小时内一起行驶(40+55),也就是他们的速度之和,行驶的距离是114公里,距离÷速度之和=相遇时间。 114÷(40+55) = 114÷95 = (小时)

在物理投影上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老师:我们用方程法和算术法解决了相遇时间的问题。我们知道会议时间,看图,你还能问什么问题?学生:他们相遇时面包车行驶了多少公里?

老师:面包车走了多少公里?是否有其他方式来叙述这个问题?

盛:集合地点离遗产公园多远? 40×=48(km)

健康: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还有其他提问方式吗?集合地点离立交桥多远?

55×=66(km)

老师:经过计算,我们估计的会合点应该在李村附近。总结:我们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了遇到时间的问题。生活中有很多情况我们会遇到问题。你能用方程式解决它吗?

【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还介绍了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应用新知识,拓展实践

1.口语方程

(1)北京和呼和浩特相距660公里。一列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时速48公里;另一条从北京出发,时速72公里。两列火车同时发车,相向而行。他们什么时候见面?

解:让两辆车在通过x时相遇。列方程48x+72x=660 【意图】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解决遭遇题,以火车为情景的遭遇题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类型。 2.内容扩展,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这是遇到的问题吗?可以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列方程法求解吗?

(1)挖一条长165米的隧道,由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 A队每天向前挖6米,B队每天向前挖5米。挖隧道需要多少天?

解决方案:挖隧道需要 x 天。列式 6x+5x=165 (2) 判断 需要输入一个5700字的文档。由于时间紧迫,安排了两名打字员A和B同时开始输入。 A 每分钟输入 100 个单词,B 每分钟输入 90 个单词。完成这份文件需要多长时间?

解决方法:录制完这个文件需要 x 分钟。列方程 100x+90x=100 是否正确?为什么?

【意图】从行程问题拓展到工程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面子。沟通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将在未来进一步研究。

5.作业:

6。板书设计遇到问题

解决方法:设置x后两车相遇时。 55X+40X=114 95X=114 X= 答:两车一小时后相遇。

教案(篇2)

1.读背成语,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3.进行口语交际,互相交流学到的本领。

4.学写文章梗概,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1.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2.学写文章梗概,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1.读背成语,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一、复习旧知识。

1.指名背含数字的成语。

2.指名背描写刻苦学习的成语。

二、教学“读一读,背一背”部分。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部分成语。

2. 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说,读准字音。

4.说说这些成语是用来描写哪些方面内容的?(人物的神态、外表、动作等方面的。)

5.齐读成语。

6.分小组讨论:你理解成语的意思吗?它可以用在什么情况下?

7.汇报,师酌情指导。

8.找出这些词中的近义词。

(1)“眉开眼笑、笑逐颜开、心花怒放、手舞足蹈”都可以用来形容人

高兴的神态、动作。

(2)“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炯炯有神、神采奕奕、眉清目秀、举止文

雅、表里如一”都可以用在夸奖一个人或描述一个人的相貌时。

9.试着用其中的一、二个成语写几句话。

(1)生讨论、思考。

(2)试说话,师评议指导。

10.齐读成语。

11.指导背诵。

三、阅读短文。

2. 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拼读,理解。

胸有成竹;形容做事情很有把握。

3.简介主人公林巧稚。

联系实际,使她从中受到启发的事。

(1)生阅读后,划出重点词句填写上表。

生物课:带学生到山上去采集树叶回来观察树叶的颜色与形状。

A.结合教学短文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用法:“内容多,无法一一列举”,并试着让学生补充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B.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明确作者从中得到的收获,并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a.指名读,其余边听边划出写作者收获的句子。

b.指名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么,你也说什么。

的做法?

看一看。

生:以前我听说××公园很脏,我信了,也不敢去那儿玩了,还劝别人不要去,后来,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去玩后,回来说那儿其实很干净,我才发现自己没有去调查了解,人云亦云。以后我要先做好调查再发布消息。

(2)师小结。

6.齐读短文。

四、作业。

1.读背成语,抄写成语。

进行口语交际,互相交流学到的本领,鼓励学生多学本领。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背诵上节课积累的成语。

2.选择其中的一、二个成语说几句话。

二、进行口语交际。

(三)很好,同学们虽然年纪很小,但都有各自的拿手本领和小窍门,愿不愿意把你会的这一招教给别人啊?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自己本领,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别人,同时,也让自己学到更多的本领,掌握多的窍门。

2.自由读“口语交际”要求,明确要求。

(1)先说说你这一招怎么好,让别人听了乐意学。

(2)告诉别人怎么做。

(3)可以边说边演示。

(4)可以先展示你的作品。

(5)听的同学如果有疑问或有更好的方法,可以随时提出来。

(6)评一评,看谁说、做得好。

三、小结。

儿学到了不少的本领,有很大的收获。请同学们好好运用学到的本领做事,也可以把学到的本领教给更多的人。

四、作业。

1.运用学到的本领做事。

1.了解什么叫文章梗概。

2.学写文章梗概,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一、谈话引入。

1.师简单介绍《倔强的小红军》故事梗概。

3.师小结:对,刚才老师只是用简单的一段话概括了《倔强的小红军》

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梗概。(板书:故事梗概)

二、齐读习作要求第一段,进一步明确梗概的含义和写梗概的意义。

括能力。

三、自由读第二段,说说怎样写好梗概。

1. 先读全文,“先……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先讲猎人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接着写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然后写龙王赠送给海力布一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最后写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海力布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2. 为了使内容连贯,可以适当交代其他方面的内容,使梗概更清楚、明白。

古时候,有个叫海力布的猎人,是个热心助人的青年。

一天,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龙王送了一颗宝石给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嘱他不要把能听懂动物说话的秘密说出去,海力布答应了。

有一天,海力布在深山里打猎,听到鸟儿们说要涨洪水。他急忙回到村里,把这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劝乡亲们搬家。可是乡亲们不愿意离开家乡。海力布非常着急,只好把鸟儿的话及宝石来历原原本本告诉乡亲。话刚说完,海力布就变成一块石头。

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要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熟读课文、记住故事的叙述顺序的基础上,练习说。

四、选择学过的文章,说说它的梗概。

进一步明确怎样写梗概;修改、评议文章梗概。

1. 语句连贯否。

2. 内容完整否。

3. 是否较清楚。

二、出示好文章,欣赏评价。

1. 投影优秀作文。

三、出示差作,集体修改。

1. 投影差作。

3. 读读改后的习作。

四、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抄正自己的作文。

[四下、积累运用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篇3)

1.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1. 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

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导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 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b.谁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 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 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 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

2.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子的读音。

b. 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 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e. 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1. 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2.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 学生写字。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基础。因此,鼓励他们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结构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

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观察图画和春天的美景,体验投入大自然的情趣。

2、根据图画和词语范例,学习把春天的景色写得较具体。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难点:

1、仔细观察图画,较具体地写出画面内容。

2、准确运用积累的词汇。

教学准备:

1、有关春天的儿歌、图片等。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春天大自然的景色。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我们一起唱这支歌。

3、我们学了很多写春天的课文,大家一定非常喜欢春天吧,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夸一夸这美丽的春天。

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图,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书上的词语读一读?

2、观察景物:(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些什么景物?

(2)再仔细看看这些景物的颜色和形态,然后用书上的词语说一说,如果你能用上自己学到的词语就更棒了。

(3)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

(2)再仔细看看它们的动作、表情怎样?

(3)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1、大家说得极好,老师忍不住也想说几句,瞧,我把想说的写下来了。

2、教师出示范文,有感情地朗读。

3、老师写得好不好?同学们肯定比老师写得更好,拿起笔来,把你们想说的写下来。

4、出示写话要求:

(1)接着总起句“春天真美丽”继续往下写。

(2)写出主要的动物和景物,注意突出春天的季节特点。

(3)语句通顺,尽量用上书上的词语,也可以用自己学到的词语。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要求:

1、学会根据事物的特征填写恰当的词语。

2、读读背背有关描写春天景物的词语,积累语言。

3、参加简单的养植活动,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提高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

2、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选择一种动物或植物进行养殖,并细心观察,作好记录。

播放《小燕子》的背景音乐,教师说故事并出示自己搜集的春景图。

1、春天这么美丽,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春天吗?那你们最喜欢春天的什么呢?为什么?学生观察图。

2、学生看图思考,学习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4、小朋友们说得棒极了,老师也好喜欢这美丽的春天,你们猜猜看,老师最喜欢春天的什么呢?

出示例句:我最喜欢桃花,因为--桃花红红。她对太阳说:“我是春天。”

同学们读读这句话,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你们能学学老师的样子,也来夸夸你最喜欢的春天的景物吗?

出示句子:

1、老师有个百宝箱,谁来猜猜,里面都藏得有什么?(出示生字卡,指名读词语。)

2、小老师当得真好,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学生相互读词语,读完后,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4、指名读,大概了解词语的意思。

5、学生练习自由背诵这些词语。

6、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7、除了书上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景物的词语?

1、春天不但美丽多彩,而且万物生长,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植物是在春天出生、发芽的?

2、出示一盒蚕宝宝,并朗读蚕宝宝的成长日记。

3、多有趣啊,你们养了什么?

学生展示、介绍成长记录。

4、全班选优,看谁观察得最仔细,记录得最详细。

教案(篇5)

2.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3.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①学生交流。

②教师: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读第一遍,读准字音,读好长句子。

(1)我们现在就走近列文虎克,谁来读读第二段?你读出什么了?一起读,强调“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很重要,但是光喜欢还不能玩出名堂。我们接着往下读,谁来读读第三段?

(2)指名读第三段。其余边听边想,列文虎克怎样玩镜片的。

a别小看这磨镜片,可不容易呢!他那时候可没有先进的机器,就靠自己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点磨、磨平、磨细、磨薄。你再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b如果你有一个放大镜你会用来做什么?学生练习说话,体会玩放大镜的乐趣。

C、列文虎克也看到这些了,他是用自己磨的放大镜看到的。你再读,看看能不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快乐?(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们真的走近了列文虎克,感受到了他的快乐和认真。

1、静下心来,读读第四段,看看列文虎克又是怎样玩放大镜的?他看到了什么?可以边读边画。

2、他又有什么新的玩法了,看到了什么?谁来读读?

(1)指导读好“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 “又”字说明什么?

(2)“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指导读出蚊子的腿和兔子腿的对比。

(3)指导读好“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真了不起,老师敬佩他,一个看门人,他自己玩放大镜就发现了一个这样神奇的世界。

1、列文虎克玩出什么大名堂了?这个大名堂是什么?

2、通过课后的资料袋简单介绍微生物的作用。

3、你还从哪里看出是大名堂?在当时的人们也像我们一样被列文虎克和他的玩具吸引,英国的女王、俄国的沙皇千里迢迢来了。什么是千里迢迢?

列文虎克是一个看门人,女王和沙皇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而且英国和俄国离荷兰可不止千里远,就因为这玩具,女王和沙皇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拜访一个看门人,看看这玩具和这小人国的吸引力大吧?这都是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

六、回顾全文,比较你的玩与列文虎克的玩有哪些不同?

相信这节课同学们都有了启发和收获,动脑筋把你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写一写吧。

九、课后反思:

1、本节课采用多种形式的地读,并充分交流阅读收获,给学生机会,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关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鼓励学困生做到最好。

3、很遗憾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让学生充分的体会“玩”的不同。

教案(篇6)

我的故事:

师:“‘好骄傲的年轻人。’当我的目光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此时此刻,“我”的心为什么“咯噔一跳”呀?我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我很惊讶。因为没想到这样一个画技高超的年轻人,竟然是一个聋哑人,真是不可思议。

生:第一感觉是惊讶,惊讶之后,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虽然是聋哑人,但能活得和正常人一样快乐。

生:我为年轻人感到骄傲,但又为他感到悲伤。令我骄傲的是:别的聋哑人,会自卑,会想不开,而年轻人却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画技高超。为他悲伤,是因为他令这么多围观者为他鼓掌,可是上帝却给他安排了这样不公平的命运。

师:你的思考很深刻。是呀,假如他不是聋哑人,等待他的肯定是另一番更广阔的天地。

生:我为年轻的精神所感动。他虽然是残疾人,却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真让我为之一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强不屈的品质让我折服。他的精神会一直指引着我。

师:这个青年人的故事,又一次让我想起《触摸春天》这一课中告诉我们的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生:我为自己感到惭愧。因为我误解他了。更为他骄傲和自豪,因为他是那样出色。

师:当我们知道他是聋哑人的时候,我们的心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因为他身残志不残;我更是由衷地敬佩他。俄国作家伏契克说过:“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教后反思:

特级教师张化万说过:“忘记课堂、忘记自己、忘记学习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此时的学生似乎已经忘记自己在学习,已经进入文本,和作者融为一体,惊奇着作者的惊奇,感动着作者的感动,震撼着作者的震撼,完完全全地沉浸其中。不需要教师进行道德的说教,只有学生和文本自然地对话,情感地交流。

教案(篇7)

2、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定想象过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吧?或者想象过未来的某一事物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请你们把自己想象中的“未来”大胆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小组内自由交流,教师巡视鼓励,激发学生畅谈的兴趣,使学生扬起想象的翅膀。

三、 集体交流

1、各小组推荐1-2名同学发言,畅谈自己想象中的“未来”,教师斟酌点拨,适时鼓励。

2、学生互相评议,借鉴优点。

3、教师小结: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如果你们把这些想法写下来,一定会是一篇篇生动、有趣的科幻作品。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着“未来的--”来进行习作。

4、自拟提纲:同学们在习作之前可根据刚才的交流,写出各自的习作思路。(可整理一些学生的习作提纲供全班参考)

同学们的想法很好,下面我们就准备动笔习作。习作时要注意以下要求:

1、 把握好题目中的“未来”二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 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大胆想象。

3、 想象要富有创造性,力争新奇、有趣、超前。

1、学生依“纲”习作。

2、教师巡视学生习作,进行个别指导。

评议,指导修改。

本文网址:http://m.jym1.com/fanwen/18547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