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精选六篇。

下面是怡心句子网小编为您搜集的关于“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阅读已经成为我们常见的文学活动之一。通过阅读作家的作品,我们能够突然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我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并且拓宽我们的知识范围。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篇1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关;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喜欢读书,喜欢写读后感。因为喜欢思考,喜欢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挖掘作者的一些观点,抒发些个人的情感。纵然这些见解不见得有多么高深,文笔也不见得有多么优美,但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收获,因为我思考了!

其实,在读《好教育 好人生》这本书之前,只知道肖川先生,台湾人,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于其它就知之甚少了。更有甚者在读之前,暗自以为这本名为《好教育 好人生》的书不过就是一位阅历丰富,长年于象牙塔般的校园里的一位教书先生对中国现在的一些教育行为所呼出些高大上空洞的言论,并不会对教师、学生有所真正的影响与改变。但在读完肖川先生的序言之后,先前的一些自以为是早已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敬佩之心、崇敬之意。

肖川先生在全本书中并没有给好教育、好人生具体下一个定义,而是不断地教导我们怎样做好教育,怎样实现好人生。我觉得如果非要用教科书一样下定义的形式来界定什么是好教育、好人生的话,那还不如不要写,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立性与能动性,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好的教育方法,每一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文化是多元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谦虚谨慎首先是我们应该学到的。以下便是我的一些感悟。

肖川先生在讲述教育意蕴时,说过:大自然的奇妙奇妙景观,不仅是人们以美的陶冶,也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让孩子们领略到大自然的无限风光,领略到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并由此产生惊异感,从而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与交融,这是完美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我很欣赏这段话,并一直都坚信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理念。自然、社会是启迪我们人生智慧最好的老师,它所涵盖的一些大彻大悟是难以用书本上的言语去描述的,因为别人再怎样形容泰山的雄伟、故宫的辉煌、黄山的挺拔、青海湖的静谧,那终究也是别人的收获,只有当自己亲身经历了,用双眼见证了、用双手实践了,才会收获别样的喜悦。

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旅游便是登黄山。以前都是听身边的朋友怎么描述黄山的云奇山异,气势磅礴,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世人极高的赞赏,心想有机会一定要去爬次黄山。黄山出名的不仅仅是四绝,还有黄山的挑山夫。登山途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些挑山夫,他们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大叔,都个人的担子里都有不轻的货物,看起来都有百十斤以上。时至今天,挑山夫依然采用原始的方式,负重攀登来满足山上人的生活需求。他们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危险,但他们身上的那种毅力、顽强值得我们每一个的尊敬。除此外,西海大峡谷一人行也让我铭记于心。幽奇、峻险,诗词歌赋真的难以言表。群峰竞秀、巧石如林、万壑峥嵘的奇特景象,让我一次次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险奇峻峭的山路一次次锻炼我的胆量,让我对生命充满了敬意。再看过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瑰丽的日出、浩渺的云海、奇特的山石后,我更加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其实,领略大自然无限风光,不一定就要去攀登险峻的山峰,观看壮阔的大海,即使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叶子,平平淡淡的一方晴空,一场瑞雪,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学习的源泉,都富含着丰富的人生境界。

除此,肖川先生在后文里还提到了,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的确如此,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自己去学,好的教育是为了人生而教育的,换句话说良好的教育是从长远利益角度来考虑的,风物长宜放眼量,着眼于学生的一生成长和生命的滋育才是应有之义,而不是冷冰冰地将知识从这个头脑搬运到那个头脑。然而我们目前的教育更多关注的就是注重眼前利益,学生只要考出高分就天下太平,印证了那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虽说是一句玩笑,却也道出了现在教育的弊端。

我是一个经历过所谓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教学模式的学生,当然我不认同应试教育没有它存在的合理程度。我初中读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和全国众多所农村中学一样,学生只要考出高分,升入到好的高中,老师的教学使命也就完成了。在初中三年里,应试教育的逼迫下,我勤奋努力学习,最后考入了南京市金陵中学。金陵中学,和以往初中学习生活不同,更多注重学生的自学,老师教授你方法,让我们织网捕鱼。学校也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多方面发展,在礼拜二和礼拜五下午开设选修课和社团,学生仅凭兴趣去选秀上课。我是被奴役惯了的,一开始进入这种天堂般的生活,很难融入,成绩自然也就成了我们般垫底的。但是我并后悔上这所高中,因为它教会我的不是只有考高分,而是更多的实践,更多的为人处事道理。

我以后也是致力于当一名人民教师,我是教会我的学生考高分,填鸭式的教学,还是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去辨别,用情感去濡育他们?我想我会选择后者,良好的教育是为了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是培养学生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而考高分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无视他们作为人的自由!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篇2

滨海县通榆中学朱祥

我们通榆中学于8月25日开始集中学习,校长李旭再次布置我们认真阅读肖川教授写的《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强调于8月27日下午写好心得体会,我再次打开这本书,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教育百科全书,它解决了教育上面的好多问题。

首先解决了什么是好教育?我们校长李旭常说:“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就是好教育。

”我读了这本书后感到:好的教育不在于能培养出能制造机器、能说会道或者能创造财富的社会中的人,而在于培养出爱自己也对他人无害的人,培养有责任有素质有理想的生活中的人;好的教育也不在于教育的过程多么秩序化和理想化,而在于碰撞了多少火花、激发了多少灵感、创造了多少欣悦;好的教育更不在于在教育的细节中为了达到目标给学生制定了多少框架和束缚,而在于学生能否走向自由,获得释放。教育是一种信念,相信孩子是可教的。

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教育的热爱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但一定是感人的。爱是对学生的尊重、宽容和接纳。教育之路不平坦。这需要我们鞠躬一步一步地走。

教育这条路很长也很难,要靠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把它走好,所以这需要我们老师放下身段接纳不同类型的学生,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放宽心胸宽容有过错的学生,原谅学生符合其年龄阶段的过错;提升素质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直有爱的力量在温暖自己。只有当学生感受到爱和尊重时,他们才能和你一起走这条路。同时,爱在教育中是用学生的语言与学生交流,积极引导学生。

我作为一名三十多年的老师,我深有感触用**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多么难,有时候甚至显得苍白和无知,孩子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有太多的不同,当你想用**的那一套来“蒙骗”孩子时,教育的爱体现在课堂上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想到的让他自己想,学生会做的让他自己做,不会做的指点一二后还是让学生亲自做,永远不要手把手的教,在做中学不是要老师做。就是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在爱中绽放,结出充满爱的果实,把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协商管理和制度管理,学生是完全不同的,教育也应该是灵活多变的,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教育模式;学生都是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教育就应该是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自由的,教育也应该摆脱制度化倾向,少给孩子规矩,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尝试错误的空间。一个教育者应该具有的很多品质,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堂课有不同,每个班级体也完全不一样,我们不能机械地去套教育实践,激进的理想是可怕的。良好的教育是有意义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服务,使他们有意个全面发展的空间。

好的教育就是有好的学校。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学校要什么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这里能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学校对于学生没有了吸引力,学生就无所谓了学校了,觉得读不读这书也无意义。那么学校用什么来吸引学生呢?

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课外活动;适当的家庭作业负担;良好的学校环境;良好的学校氛围等。好的学校有良好的教育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好的生活是好学校、好教育的最终目标。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如果我们想有一个美好的生活,通过良好的教育可以获得美好生获得条件,因为人不仅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

“离开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教育就什么都不是”。好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怀学生的人格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并教导学生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这种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生活,积极树立尊重生活、珍惜生活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最终过上美好的生活。

教育对于促进人的自我超越,提升人的精神和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也可以用英语课来教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生活,关注他人,最终提高自己,让他们能够用语言作为自己的展台,实现美好的生活。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

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必须承担起让学生获得良好教育,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责任。好人生必然也必须是好教育的终极目标。好教育是好人生的立足之本。

好人生是好教育的终极目标,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好教育与好人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好教育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就是要帮助人强化健康的生命意识,确立正确的生命观,就是要关注人的生命情感和心灵活动,重视人的终极关怀。英语学科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去拥有每个人孜孜以求的好人生,在我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英语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英语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我不想让我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丧失兴趣和爱好,那将是我们的悲哀。

我们太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成就、情感、内心世界,而我们很少或不愿意去触摸。殊不知,好教育的人文关怀,是关注作为人安身立命之本的人文精神,是关注人的成长潜能,塑造人文理想,成全人性通达并求达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充盈于丰裕的善。作为一名多年的教育家,我知道我的教学工作离不开每一个学生的好学生。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终获得良好的生活,是我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我离退休还有几年时间,将立足于教育之本,立足于好教育,来扬起学生的人生之帆,让他们拥有美好的人生。我把有限的教育生活投入到为学生服务的无限中!愿祖国明天更加美好!

中国梦早点实现!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篇3

这个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肖川先生写的《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该书写得豁达、平实与质朴,字里行间折射出作者对教育、对生活的智慧与理性之光,散发出作者心里的真情呼唤。

文章中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乎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肖川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我想:良好的教育应该是由人性的,有灵魂的教育。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最好,爱学生、关心宽容学生与家长。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总有这样一个信念——“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没有差生和优等生,他们的“差”只是暂时的,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因此我总是向学生暗示:每一位都是平等的!平日千方百计去激励学生而不是批评打击学生,尤其对待“差生”更是抓住其点滴进步,大加表扬和鼓励。因此,他们总也“差生”不差,信心十足的努力去做。

“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让我们处处为学生着想,用爱心,用不懈的努力共同托起明天更加灿烂的太阳!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篇4

《好教育好人生》是肖川教授的一篇随笔,表达他对教育理想的热切追求,对人类不灭良知的深沉呼唤,对人生当有境界的祈望与希冀。用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成为本文的主线和灵魂,字里行间彰显出作者力图用热忱与真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生命去守护正义与光明的良苦用心。

这是一篇教育随笔,就像作者说的那样随笔,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像朋友之间的抵膝而谈,不求全面,不求客观,不求严谨,甚至也不求立论的公允、命题的科学;只求遣一己之意趣,痛快淋漓地嬉笑怒骂。

好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好人生并不是有金钱和权利,而是有健康的体魄,明确的目标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内心生活和宽广的活动舞台。

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之初,性本恶。而他们的学说都重视一点就是教育,好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坏的教育可以使人由善变恶。好教育引导人们求真向善臻美,引导人生向自由与光明的境界缓缓飞升;而坏教育,平庸、贫乏的教育,充斥着对人的尊严的亵渎和人性禁锢的教育,只能使人变得低俗无趣、眼光短浅、心胸狭窄、猥琐自私、昏聩无能。

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教育就是服务,对于社会上出现教育消费,我感到很心酸,人们发钱去接受教育,表明人们对教育的需要,但一些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去出卖教育,我则认为不应该!学校招收到学生,却不好好地教育,每天都在想着多招些学生,多收一些学费,而并不把重点放在如何搞好教育上面,如何对学生负责,如何给学生一个好的人生!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可见人是需要教育的,教育也是对人的成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经过教育,才能够完善自己,才能够懂得生存。教育也是一种文化行为,甚至有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就稀里糊涂的到里了大学,金榜题名已经不知不觉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心理,上学接受教育已经形成一种文化。

然而,好的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他们最需要受教育也最好受教育;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闻道在先,教师在学校里肩负着帮助学生增加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追求成功的责任。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

教育是学生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的过程!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篇5

学会分享,教师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世界。高高在上的老师,又怎么会听到到学生的心声?自以为是的学生,又如何听得进老师真心的话语?所以说重要的是以心换心,彼此倾听。

学会合作,作为教师,需要很好的和校长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特别是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而是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里很重要的就是师生互动,也就是一个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的过程。这里,如果一味高高在上,如何与学生合作互动?

学会等待,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作为新一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质,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好教育好人生》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指引,她是我们成长的好帮手。在《好教育好人生》的字里行间,使我逐渐地明白:在规划好的教师人生轨迹里,我们面临的考验就是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尽力让每一件事都无悔,让将来面对曾经的学生能无憾。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篇6

最近,我读了肖川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一书,令我深有感触。

《好教育好人生》主要阐述了人生中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塑造一个美好人生。笔者对教育的概念、教育与生活、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解放、教育的服务、教育的文化行为、教育的意义等作了独到的分析。我经过认真的学习思考之后,深深感觉到教育事业需要的是发扬奉献精神,要全心全意的为受教育者的全方位着想,用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的生活环境的思想为学生服务,并为他们创造切合实践的受教育的机会。

笔者曾在企业工作好多年,企业文化和规章有很多是很苛刻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而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经历传达给同学们,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加一些催化剂,引导他们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就业青年。思想即行为。我们有很多教育和教学计划。关键是我们的思想方向是什么。我想用肖川先生的话鼓励自己,促进学习。

在这篇文章中,我选择了三个启发性的词与他人分享--

第一句:一个不难证识的事实是,任何一个学习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成就感,或者怀疑所学知识的价值,就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相反,良好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责任感,学会放弃,能够展望未来,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第二句:美好生活的境界:明确的目标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内心生活和广阔的活动舞台构成了他们辉煌的人生。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也可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掌握谋生的技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愁吃穿,尊重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人活得像茶,优雅纯净;好人活得像酒,醇厚悠长。

第三句:教育就是服务: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在制度、目标、措施与方法层面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以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找到他们应处的位置,最充分地实现他们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

教师,目前社会对这一职业的评价是:专业要求最高,薪酬最低。所以一个字“累”是我们很多老师的体会,那么如何在当今这样一个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下寻找自己的职业幸福呢,不妨我们来看一看这样一下小故事:

从前,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一大群青蛙聚集在塔楼周围观看比赛。旁观者为他们欢呼。

比赛开始了!老实说:这群人中没有人相信这些小青蛙会爬到塔顶。他们都在谈论:

“这太难了!它们肯定到达不了塔顶!”“它们绝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

”听到这些,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了,除了那几只情绪高涨的青蛙还在往上爬外。群蛙继续高声喊叫:“没有谁能爬上塔顶的!

”听到这些,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最后,所有其它青蛙都退出了比赛,只有一只。为了成为唯一到达塔顶的赢家,花了很多努力。当然,所有其它青蛙都想知道它是如何成功的。

有一只青蛙跑上前去问那只胜利者:“你哪来那么大的力气跑完全程?”结果它发现那只胜利者是个聋子。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永远不要听那些习惯消极看待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最好的梦想和希望!记住你听到的自心的话语,因为你听到或读到的所有话语都会影响你的行为。

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去埋怨和指责,不妨试着用“享受”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职业。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有人问:“你对于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吗?

”你的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么说明你很幸福。职业感觉也是如此。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感到满意,那么你的老师的幸福指数相对较高,无论如何,它是相反的。

我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十九年了,在这期间我也觉得工作很辛苦、很累,时不时的抱怨一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地发觉教师的职业有着很多别人没有的职业幸福,关键看你是怎么来感受。如果能以享受的态度从教,那么你的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每天和朝气蓬勃的孩子在一起,连我自己感觉也是年青的心态。我们教育是“以人教人”的工作,把它当作自己追求的事业。

所以在我的班级里面倡导快乐学习,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全身心地融入到孩子中间去,与孩子平等遵守活动规则,对我自己的身心也是一种锻炼,对孩子也是一种人文关怀。

平时在班级里我力求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逐步培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管理班级,这样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自己是班级中的小主人,是一个被尊重的个体,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从中体会到了,而我也在这样一个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得到我自己的快乐。

因此,如果老师们在你身边有一些负面的话,最好向你面前的成功青蛙学习。少听,少说,多做,这样你会离成功很近,你的幸福生活也会离你很近。

作为教育者,在规划了神圣的职业生涯之后,我们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拥有一份真诚的爱,因为我们是一个培养人的人。我们应该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教育,引导他们规划更好的生活。我们在教育之路中会遇到很多挑战。

我们学生的家庭不美满的较多,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遗忘和冷落的经历较多,他们自卑和不自信较多,这种特殊性要求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发现自信,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自己得到信心。引导学生养成乐观、成功的良好心态。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小张湾小学

王建国2009-12

本文网址://m.jym1.com/zuowen/11803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