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浪潮之巅读后感

2024浪潮之巅读后感。

编者对大量的信息进行了整合和总结,写出了这篇“浪潮之巅读后感”。阅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对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到非常激动,深深地被作品所打动。通过文字记录下我的思考成果,我们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某个领域!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1

吴军著的《浪潮之巅》,介绍了it产业从诞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而其中对诸多明星公司的兴衰起伏的介绍与描述尤其到位。读完这本书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过去,我对it行业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公司,对整个行业的历史和分工了解甚少。

我认为互联网的出现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我没想到互联网是一个浪潮。与其它浪潮一样,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it格局。读完《浪潮之巅》后,我 “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解了it产业的发展脉络和分工,也对这些曾经引领浪潮、或者在硅谷红极一时的公司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些明星公司的起起落落就像大潮的起伏,让我的心跟着起伏。

然而,笔者以理性、冷淡的笔调,揭示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根本原因及其兴衰背后的笔然规律。让我在唏嘘感慨之余,得到了不少的启示,对许多问题有了与以前不同的看法。

首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良好的商业模式也非常重要。创新的重要性无需赘述,特别是对于更新快、竞争极烈的it企业来说,这是it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at&t、ibm、微软、英特尔、思科、雅虎、谷歌等企业都能引领潮流,创新不可或缺。

然而,要站在潮流的顶端,光靠创新是不够的,也是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发电机,公司将无法生存,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ebay和google的成功取决于一个能够盈利的良好商业模式。在腾讯找到盈利模式之前,马化腾非常不安,甚至计划****。

直至**实现盈利,任何人再也不敢小觑变大变强的腾讯。

作为中国创新型企业的标杆,华为也拥有许多无法商业化获得的专利,这也说明光靠技术是不够的。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但与往年相比,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追求创新。只是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不要忘记其他方面的重要性,比如企业制度、商业模式和商业战略。

这样才能真正把创新转化为实际利润,使创新成为企业利润的源泉,使企业做大做强。

第二,一个正确的商业策略很重要。商场就像战场。在肉强肉壮的丛林世界里,企业经营战略的成功考验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智慧。一旦走错,公司就容易掉队,甚至有满盘皆输的危险。

在商业策略上,苹果公司很早就开发出基于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比微软的dos操作系统整整高出一代,直至九年后微软才开发出相似的window 3.0操作系统,在这九年时间里,苹果有机会也有能力将微软置于死地。遗憾的是,苹果走封闭式道路和纯技术路线,给了开放了兼容机市场的微软以可乘之机,只能把it产业的皇冠拱手相让,一度走向了低谷。

这说明了正确的商业战略是多么重要。

小米科技公司运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了传统手机厂商渠道销售的模式,大力进行“饥饿”营销,公司成立才短短几年,就成为了中国智能手机的强者,创造了以小胜大的神话。这与其营销方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正确是分不开的。这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好的商业策略的魔力。

第三,入口为王。比如微软(android的开发性决定谷歌无法像微软的收费模式一样垄断pc,但谷歌开放android的主要原因是抢占搜索入口),控制住系统入口而站在个人微机时代的浪潮之巅;比如网景公司,控制住网络入口,使其由小变大;比如谷歌,控制住内容入口,成功地引领着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控制了入口,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的控制权,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伟大的公司。

小米科技公司创始人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翔”。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之中,要顺势而为,借力而上,如此,要做大企业就容易多了。风口的出现是基于入口的发展和潮水的涌动。

在互联网浪潮愈演愈烈之后,中国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及时跟踪it行业的发展趋势,甚至控制入口,才能成为微软、谷歌这样的大公司。

第四,创始人和公司“基因”对一家企业有很大影响。作者吴军在介绍这些明星公司时,无一例外都谈到这些公司的发家史及其“基因”,以及“基因决定定律”。一家公司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带有公司创始人的印记,比如比尔·盖茨之于微软,乔布斯之于苹果。

而“基因”对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等等有相当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这种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在我看来,一家公司的“基因”,是这家公司在创始人影响下形成的组织文化、事业体制,但又不仅仅是这些。

ibm的基因决定了不可能把pc事业上升到公司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只能把pc事业部卖给联想;微软以卖软件起家,这种思维,毫无疑问会羁绊其在“开放、免费、盈利”的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而有些公司,比如ibm、诺基亚(虽然最终倒在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3m、通用电气等,它们能将公司从一个衰退的行业转到高速发展的新行业,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神话,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拥有凤毛麟角的“转基因”,骨子里的东西促使他们敢于主动出击做出变革,而不是守以待毙被动应对,“公司之间就有了伟大和平庸的差别”。这也是使他们基业长青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人才是无价之宝。人才的作用,怎么说都不过分。伟大的公司,背后一定有伟大的人才团队。

而即将衰落的公司有一个共同点:大量人才流失。看看当前的暴发户浪潮。谷歌崛起时,从雅虎挖出了大量高级工程师;facebook崛起时,从谷歌挖出了大量人员。在生死战场上,人才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第六,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企业的紧密合作能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斯坦福大学之所以能为不断为硅谷注入新的技术和人才,成为硅谷半个世纪长盛不衰的重要支柱,除却斯坦福位于硅谷的地利之外,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原因,下面谈谈我认为值得国内高校借鉴的。

1、开放的校园。这里的开放不是24小时开放的人们进出的大门,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大学融入社会。斯坦福大学“自由之风永远吹(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的校训从精神本质上奠定了斯坦福大学追求开放的学术氛围。

斯坦福大学每年从**获得的研究经费比东部大学少得多,因此必须选择从工业界寻求研究经费。因此,必须打开校门,走出象牙塔。这种走出去不仅斯坦福获得了远多于东部高校的研究经费,同时斯坦福的教授和学生在接触工业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产品设计到实现以及项目管理等领域,斯坦福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佼佼者。

2、便利的创业条件和浓厚的创业氛围。斯坦福给学生营造了内紧外松、自由发展的环境;大部分的学生,学***很强,大学学生和文化具有多样性,相同年龄段的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得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全才和创业者。此外,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创业,为学生创业活动开绿灯,甚至帮助外国学生保持在美国的合法地位。

斯坦福大学设立了一个办公室,方便学生与硅谷的成功校友联系,这让学生有机会面对面地将自己的发明卖给一位行业领袖,这使相当了不起的。此外,斯坦福大学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这也与斯坦福的地利有相当大的关系。

诚如作者所言,“发明创造世界各国都有,而斯坦福大学只有一个,因此,硅谷的奇迹就难得一见了。”斯坦福大学之所以能有这般重要的地位,让硅谷成之为硅谷,与其所拥有的天时地利人和是分不开的。

当前,随着李克强总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呼唤,地方**,各大高校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学生创业,我校也给予学生创业以莫大的支持。我认为我们也许无法复制斯坦福的奇迹,但斯坦福的经验值得学习。但愿不久的将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里,中国能诞生一家又一家像ibm、思科、微软、谷歌等伟大的世界级公司,能有人像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一样,做时代的弄潮者,站在浪潮之巅!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互联网+、工业4.0里,存在着许多的机会。处身于浪潮之中,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与其在潮起潮落中充当看客,不如擦亮眼睛、做好准备、终身一跃,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此与同辈共勉!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2

浪潮之巅读后感1500字:

从塞班到安卓,从WP7到IOS,从诺基亚到摩托罗拉到三星苹果。从门户到搜索,从网购到垂直,从软硬件服务到云服务。从IBM甲骨文微软到GoogleFacebookAmazon。

从Unix,vista,XP,到Windows 10 ,OS,再到好像不需要什么操作系统。流量博弈很快转变成数据的博弈,而商业价值也会转移到数据处理能力上。

你可以把互联网的历史横切纵切或者千刀万剐的分裂并重组。然后细细观察,然后绝对会是一声叹息。

这本书从开始看一直就是那种放不下的书,总是想再多看几页,因为这本书围绕着互联网发展史,网络技术发展史,时代巨头兴衰史等等维度写的,而里面也都是我关注跟我一直喜欢的公司。

我最喜欢的几家公司:

搜索起家的Google一度低价卖给雅虎,最终成为一家互联网巨无霸。随着发展,一不小心逐渐搭建出了一个科技帝国。

不管是AI,智能驾驶,云服务,未来医疗,智能硬件,数据传输等几乎所有的顶尖领域都保持着领跑者或者第一集团的角色。

拿智能驾驶举例,Google肯定不是汽车工业公司,所以不生产汽车(特斯拉的问题就在于非汽车工业影响了生产能力),他们倚重的是研发智能驾驶系统。然而,你会发现,硬件:汽车+各种传感器+各种电子硬件,好像没什么了,对于硬件来说,差距不大。

软件方面:数据传输(传输能力),数据处理(计算能力),地图(Google地图),程序代码(软件工程师能力),AL+ML(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虽然我不是十分懂,但是以上列举出来的,几乎过滤了95%以上的科技公司。

智能驾驶几乎不可能用离线计算处理的方式,因为路况和环境每秒都在变(不像轨道或航天相对变量比较小,尤其轨道)。于是数据传输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是依靠基站还是卫星还是什么呢?我想到了谷歌的Google X ——Project Loon。

计算速度,因为需要每时每刻的数据上传和下载,于是云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地图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一个重要因素,毕竟决定了路线的规划和选择,而这方面他们做的足够强大。

程序代码,毫无疑问,他们是很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至少不差。

AL+ML,也是行业的佼佼者。

卖书起家的Amazon从来没有赚过钱,不仅成为了行业颠覆者,而且跨入和引领了互联网科技。现今不仅引领着新零售业发展,贝佐斯一直经营者儿时梦想的蓝色起源。

而且随着AWS的发展,已经撼动了微软IBM帝国的统治。随着云服务发展,硬件和软件服务时代逐渐的被淡化。

一家电商起家的企业,逐渐的转型成为一家科技公司(后面的笔记第29条里面,一句话让你明白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的区别)

我们的BAT,一个是依靠搜索且一直薅羊毛无法自拔;一个是靠社交逐渐通过并购搭建的帝国,一个微信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市值;一个是通过电子商务和支付加并购搭建的帝国。各家各自的发展有目共睹,无需赘述。

几个巨头的博弈就像下围棋,谁圈地圈的多,垄断的点站得稳,谁就赢了。

书中有一个观点,比如互联网领域,美国企业以服务企业为主,而我们是服务个人为主。 因此,云服务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和限制。

我们总是习惯了“热门”,比如最近的区块链,很多人都不懂是什么,就进去了。很多公司不是因为已经搭建好了生态或者体系,利用系统优势投入到新兴行业,而是觉得有利可图。

所以,不管是智能驾驶,AI,大数据,云计算,未来医疗,智能硬件,物联网等,巨头是用系统维度来拓宽业务的。

于是想起了最近一直在脑子里的词——优势互补。对于巨头来说,每一块业务通过互补以增强在局部的能力,当体量超过了其他对手,或者超过一般的业务在行业前三,那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无霸。

驱动创新的不只是资本,重要的还是创新思维和科技能力。

于是在做选择的时候,好像比的不是最好,而是谁比较好一些或者是谁最不差。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3

现代的科技飞速发展,作为IT届的各个领头羊,不得不说他们在演绎着一个个的企业传奇。

AT&T,其实对这个企业一直都不了解,一直没有去过美国,当然也就没有用过美国的通信了。直到去年,看TED的时候发现是AT&T公司赞助的,此时我才明白,一家企业真正的能过存活1以上,是因为他的策略时刻在变,是因为他总是能创造出好的东西。

贝尔实验室,任何搞学术的人都会听过这个名字,他们是出诺贝尔的地方。我一直好奇为什么一个科研的实验室可以接连不断的出诺贝尔奖获得主,也一直为此欣赏美国的教育制度。在反垄断法的限制性,这家公司仍然可以不断的成长,在几次被拆分后,仍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这就是传奇。

IBM,这个对于我来说比较接近。至少在中国可以了解到它。从一个机械公司,到计算机公司,再经过百年后的洗礼,现在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公司,第二大软件公司,第二大数据库公司。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转变。

Apple,这就不用说了,到今天为止,它还是引领的潮流。而且在读过《乔布斯自传》后,更加的了解苹果公司。它的技术,它的创新,让它走在了今天的舞台上。

微软,和苹果一样,在IT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比尔的传奇,更是让很多人敬仰。

还有google,英特尔,思科,雅虎,惠普,摩托罗拉,诺基亚,facebook等等,这些公司都曾经辉煌过或者现在正走在了浪潮之巅,有的这在走向了衰败,而有的在未来也可能衰亡。这就是竞争,这就是生存。

有时候会羡慕他们,总是在世人的关注之中。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不仅仅是在改变的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是给予我们人生的指导。

敏锐的洞察力,不断的创新力,是走在浪潮之巅的元素,也是我们成功的要素。

时间在变,世界也在变,今天的巅峰不代表明日的朝阳。

不断的让自己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的让自己在变化中成长,这才是生存之道。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4

《浪潮之巅》讲述的是一段段传奇,一段段作为it界的各个领头羊企业的传奇。

at&t,其实对这个企业我甚至没有听说过,毕竟到现在它已然衰落,而且一直没有去过美国,当然也就更不了解美国的通信了。直到说道贝尔实验室,我才恍然大悟。贝尔实验室,我相信任何从事学习和了解学习的人都会听到这个名字。这就是诺贝尔奖的由来。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一个科研实验室能不断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也一直为此钦佩美国的教育体制和科研实力。不幸的是,由于反垄断法的限制和公司高层的短视,公司在经历了几次拆分之后,无法延续当年创造的传奇。

ibm,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更为熟悉。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pc业务,曾经独占鳌头,风光一时无两。与at&t不同,到如今他依然是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之一。

从一家机械公司到一家计算机公司,在二战、大萧条之后,一百年后,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公司、第二大软件公司和第二大数据库公司。它的屹立不倒的存在本身便是一个传奇。

apple,这就不用说了,从公司的创立,便一鸣惊人,虽然中间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但是今天,还是由它在引领的潮流。而且在读过《乔布斯传》后,更加的了解苹果公司。它的理念、技术和创新使它走上了今天的舞台。

乔布斯本人,就是一段传奇。

微软和苹果一样,在it界也很有名。虽然到如今,微软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被apple侵占,但是它仍是pc领域的霸主。盖茨的传奇,更是让很多人敬仰。

还有google,英特尔,思科,惠普,摩托罗拉,诺基亚,facebook等等,这些公司都曾经辉煌过或者现在正走在了浪潮之巅,有的正在走向衰败,而有的在未来也可能衰亡。这就是竞争,这就是生存。

所以很多公司的兴衰,兴衰也有自己的规律。创新、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功的先决条件。对于我们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说,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正确理解我们的使命,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5

浪潮之巅是最近我看到的最好看的一本书。相信只要是IT人,看这本都会引起很大的共鸣。这本书无疑涵盖了很多内容,各个著名公司的变迁,通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各种新的技术概念,金融,等等。不同职位,不同追求的人都会有所收益,但收益的东西会截然不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从我的视角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无论是何种变迁,了解公司或技术的前世今生都是有益无弊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为什么会存在呢?比如一种技术,了解了它目前的概念、框架、应用等等。但是它为什么会出现而流行呢。因为前面的技术碰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或者说社会环境变了。是的,归根到底,多么高深的技术最后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的需求是什么?就是你我这些常人的需求。作者在这方面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让人对很多技术概念有了通俗的理解,更关键的是,虽然通俗但是专业。

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梦想就是找对行业,找对公司。如何找到,大的方面从这本书里能够学到不少,特别是从公司和技术发展领悟到很多。正如书中所说,人这一生,能赶上一次浪潮,跟上浪潮,就很幸运了。

这本书还讲了很多与技术完全无关的东西——金融,特别是风险投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尤其是google,让人对风险投资有了很生动的理解。一个技术人员虽然不做金融,但是还是要知道些基本知识的,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辛苦钱稀里糊涂的打了水漂。记得以前工作的公司曾有财报123的培训。虽然现在已经忘了大半,但想来还是有益的。

整本书,讲述的技术是如此的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辞藻,厚厚的一本书,却一点儿也不妨碍让人看的欲罢不能。作者显然是技术人员里罕见的语言表达能力超强的人,让人佩服。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里很多东西总结的不错。然而对于将来的趋势,就不一定了。一切都在变化,谁也不能预言将来。每个人还是要独立的思考问题。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6

近日断断续续阅读完此书,由于时间跨度较大,相较前面的部分已印象淡薄,但总体来说,给我的感觉还是挺深刻的。

此书以近些年在IT领域高速发展的几个大型跨国企业:AT&T、IBM、Microsoft、Intel、Yahoo、Mac、Cisco、Google、Facebook为范本,简单叙述了各个企业的成长历史及发展历程,透过其发展壮大的过程,揭示了其在各个领域真正取得飞跃性突破的本质:一个企业的要真正寻求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发掘出自己独特的盈利模式,必须具有创新的精神、长远的眼光、战略性思维,必须能够不断的适应或引领社会的发展。真正的优秀企业应该是改变一个时代甚至是创造一个时代的新锐先锋!

“对任何人来说,时间是最大的财富,每个人都应该把他的时间投入到最有意义、最有影响的地方去。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定这样一个规律,就是: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的确,身为在这个时代生活的IT从业人员,我们无法逃避生存的现实,在这样的浪潮之中被裹挟前行。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果断的抉择,我们只能被潮流所左右。唯有充分的认识自我,看清形势,准确的把握机遇,才能在这个时代的潮头做一个勇敢而不败的弄潮儿,创立一番惊天伟业!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7

展开正文前首先感谢团支部组织的图书活动,有这样一个契机读一本好书,做一些思考,也为2013年留下些记录思想的文字。

浪潮之巅,On Top of Tides.凭此书名,便联想到许多。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浪潮更替之间,便是兴亡转折之时。只见浪潮捧出新一批弄潮儿,镁光灯下舞台中央接受大众膜拜,不见旧人黯然转身,随旧时代远去留下落寞背影。

对此类公司商业案例一向有执著的个人偏好,关注郎咸平、时寒冰,也曾读过吴晓波的《大败局》而深省。如果说《大败局》提到的公司因年代偏早而有距离感,那么这本《浪潮之巅》所讲述的公司,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人极为熟悉的。从小接触DOS系统,经历486、586年代,旁观过互联网的兴起与泡沫破裂,身边不少同学去了谷歌、苹果、百度、IBM、思科、华为,手边用着的IBM电脑,苹果手机,hp打印机,微软操作系统,用google或者百度搜索,上雅虎淘宝,写博客微博,聊着qq/msn.我们都是信息革命浪潮的亲历者,是与这些公司共同成长的一代人,那些实体或虚拟的产物或多或少承载着我们的青春和记忆。当msn space消失,当雅虎邮箱关闭,当诺基亚手机被收购……熟悉的东西正在逐渐消失,我们的情感也愈发快餐化。

新技术取代旧技术从来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你必须接受大势变化。应时而变,顺势而为,最幸运莫过于发现和顺应潮流,站上浪潮之巅。当科技和信息以大爆炸般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伴随一大批公司兴起和没落,也颠覆了传统产业链、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

互联网时代之前的商业模式属于电视广告。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多亿美元,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花费90亿美元且分文未赚。洛杉矶奥组委主席尤伯罗斯上任伊始就面临巨大财政压力,但是谁也没想到,奥林匹克和电视的结合能够开创一个伟大的商业模式,将数千万公司联结在一起,成为短短20天时间内聚集上千亿美元和数十亿人目光的大生意。

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然而,正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电视广告收益屡创天价时,信息产业科技浪潮已暗流涌动。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加速推进历史进程,这一次尤为汹涌。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幅缩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程急速提升,"摩尔定律"带来行业颠覆,累积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经典模式在短短十年间就可能难以为继。

新技术、卫星转播和电视普及曾经开创了一个时代,然而就在三十年后的今天,电视媒体正受到极大冲击。受众获取奥运会信息的途径不再仅仅通过电视频道,而是PC、平板和智能手机这类新的传播终端。正如"人们开着电视但更愿意在微博上看各种关于春晚节目的吐槽"所描绘的场景,媒体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碎片化,电视作为单向度的传播方式所能发挥的营销空间已经有限,而新的传播渠道,尤其是社交媒体,更能加深品牌与受众的沟通。

创新造就新的奥运商业模式,创新也同样会摧毁它,PC和互联网携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席卷并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我们是随着这波浪潮成长的一代人,是信息科技加速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创新带来民主化和全球化的亲历者。

但凡重大产业革命,必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托于重大技术革命,第二阶段注重新技术快速发展并在主要领域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拓展期,在技术基础上发掘潜力和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浪潮始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商业化,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模式,无疑在横向产业链上牢牢占据了制高点。在进入互联网技术普及阶段,雅虎一跃成为最大互联网门户网站,Google开创搜索广告商业模式,这一阶段制定了互联网行业开放、免费和盈利的规则,并决定了这个产业的商业模式。到了WEB 2.0时代,门户网站的衰落与搜索网站、社区平台的兴起交迭,昭示着用户自主选择、开发和交互的需求。 Facebook, Twitter在极短时间就主导了一方领域以及一大群用户。而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催生了iPad等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彻底颠覆了整个信息行业以WinTel为主导的生态链。正如爱立信CEO Hans Vestberg 所预言的,手机就是当年的电灯泡,未来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就是几乎所有设备都会接入网络。

浪潮之巅的弄潮儿固然一时风头无两,但真正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执牛耳者不过寥寥。当雅虎、摩托罗拉、诺基亚没落之际,我们也真真实实地看到那些大败局的缔造者,曾经都是鲜亮辉煌的大赢家。即便现在风光无限的公司也都曾遭遇过危机。IBM固守硬件优势、忽略市场变化导致巨亏,通过改变战略、实现创新去创造市场,进而带动整个产业。苹果在微机发展初期处于行业领先,经历十余年蛰伏期,推出iPod、iPhone,重新定义、整合产业链,才重回顶尖行列。在这样一个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十八个月硬件性能翻番,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创新还是不创新,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无论是主动求变,还是穷则变通,我们必须重点思考:创新应当有其法,什么才是适合以及有价值的创新。

首先是冒险与保守的平衡。保守并不意味着落后和错误,创新也并非保守的对立面,要有智慧分辨和取舍。AT&T以信息起家,家大业大,固守语音交换领域,空有顶尖的贝尔实验室,却接连错过互联网和无线通信两次绝佳发展机遇,最终落得曲终人散。反观IBM以保守著称,推出IBM-PC兼容机,但没有成为PC行业的领导者,保守令其失去了微机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会,但是却也使其从中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以服务和软件为核心、面向企业级用户市场。经营保守、技术创新,是一条适合IBM发展的道路。

第二是时机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谓的大势或环境。技术创新并没有错,但一方面需认准技术路线,另一方面要找准市场定位和推出市场的时机。产品理念太超前或应用环境不成熟就不具备植根土壤,而产品设计和性能落后者又被市场所抛弃,过犹不及,其结果可能都是失败。90年代初期移动互联网和wifi尚未发展,苹果推出掌上电脑PDA,最终因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其定位、需求量低而停产。而在2010年初,苹果发布iPad,很快颠覆了以WinTel为主导的整个PC工业生态链。一台不能联网的平板电脑究竟有多大的用处?iPad的成功,无疑得益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在手机普及之后对移动设备需求的增长。

第三是固有思维禁锢。当大公司于某一行业取得巨大成功后,在开拓新领域或面临环境变化时,往往倾向于复制其以往的成功模式,利用自身垄断资源而非技术进步获得更多市场和利润。但是市场环境会变,用户需求会变,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改变。没有一家公司、一个行业可以依赖于一种模式持续繁荣。即便如巨无霸微软亦是如此,专注于开发操作系统一举成为业界老大,利用其操作系统绑定软件的优势形成垄断,击败网景浏览器、RealPlayer等公司。微软坚持操作系统和桌面软件的发展道路固然令其成功避开互联网泡沫危机,但复制成功模式的`强大基因也将其思路局限于卖软件赚钱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落后于雅虎和Google.成功者往往受制于固有思维,其组织架构和行为模式未必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第四,创新不应流于形式。2012年12月,新闻周刊在80周年创刊日之前,出版了最后一期纸质版本。传统平面媒体和新闻出版业在这一波信息技术浪潮中的光景只能用黯淡形容。默多克花重金创办The Daily数字版杂志是一个传统媒体转向新兴媒体的失败创新案例。适用于手机和平板阅读的数字版固然为传统杂志注入了新的产品形态和新的载体,但是当其内容不过是将纸上的图片文字转为电子版本,The Daily还是改变不了这仍然是一个旧产品的事实。应时而变,变在抓住大势和需求,而纸媒的落后绝不仅仅是其图片和文字的呈现形式。

第五,创新持续性。创新未必能在当下即刻体现价值,短视行为不可取,但若一味追求创新而导致创新研发与实际产品脱节,也是一种浪费资源。创新更不是某个项目、某个时间段的特定行为,事实上它应当成为每个领域、每家公司持续的日常化行为。3M公司允许每位技术人员自由支配15%工作时间从事个人感兴趣的研究,同时,3M也十分注重技术向实际产品的控制,拥有一整套成熟运作的NPI产品商业化流程,公司每年35%的收入都来自于近5年内开发的新产品。谈到复利时,人们总会感慨时间的巨大魔力,对于创新亦是如此,创新的持久化和制度化无疑是基业长青的基础。

第六,revolution和evolution.并非颠覆式的创新才叫创新,有些极其成功的创新反而来自于看似平凡的技术,这就是first to do it和first to do it right之间的区别。触摸屏技术、滑动解锁以及siri都非苹果首创,甚至有些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直到苹果把它们装进了iPhone这样一个可以被揣在口袋里的东西中。而粘性无法长久持续的"失败"胶水华丽转身,成为身价10亿美元的黄色便利贴,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

第七,管理创新培育技术价值。对于公司而言,创新的意义在于面向用户服务、创造持续价值,不仅指提升服务质量,还意味着更广泛的服务、新层次的消费群体或者广阔的新市场。仅当创新具备这一深层含义,才是有价值的创新。在公司战略上应当捕捉市场趋势、明确发展方向,在内部做好技术和运营模式的准备,通过管理,或举多部门众人之力集中力量完成大项目,或将小事做得更精致、更具效率,最终在消费者和用户层面呈现更优质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公司都在鼓励创新和试验,但是有创新意愿并不等同于创新的真正实施,大公司管理应当寻求理念和细节两方面创新,以宽松人性化管理培育创意土壤,重视技术人才以激励其创新。好的管理甚至能让人忘却被管理,正如满意的用户往往都是沉默的。管理创新的精髓不在于管理出彩,而在于其真正服务于最终取得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以及支撑产品的技术研发和组织生产方式。

有人问:要改进一个灯泡,需要多少设计师。设计师说:等一下,我们要改进的必须是灯泡么?他们在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界定思考问题的方式,而我也相信,要攀上浪潮之巅并引领浪潮需要一种由"小"而"大"的优秀基因,"小"到明白什么是真正好的设计?"大"到预见下一个大未来是什么?

至于下一个大未来,"智慧地球(Smart Planet)"——IBM给了我们一个可能的答案。smarter ideas for smarter cities,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与之对应的物联网、云计算必将是未来发展大趋势,"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促进世界更全面地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所有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将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企业也因此获得更智能的洞察".无论哪个行业,无论是否认同,大势就在那里,世界正在变得更小、更扁平、而且更智能,任何垄断模式都不会持久,唯有植根于开放、合作共生,提前布局、应势创新,才能占据主动、有所作为。

下一波浪潮已经在涌动,ARE YOU IN?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8

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上、下)对我来说可谓来得正当其时,之前在朋友圈里看到有朋友在看这本书,但没有特别关注。最近有个想法,把之前、有的甚至是十几年前看过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谁说大象不能跳舞》、《惠普之道》、《杰克?韦尔奇自传》、《赢》、《facebook:

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再造宏碁》、《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史蒂夫?乔布斯传》这些书找出来重新看看,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现在出的书可看的、想看的实在不多,如一本被炒得很热的《从0到1》压根就没看(对炒得太热的书总是不太提得起兴趣),《大数据时代》看了两章也是看不下去。

正好,就在这个时候,老友之柏在微信里对我说:“推荐一套书:吴军写的《文明之光》,一套四册。

假如喜欢的话,可以看他所有别的著作。我非常佩服这位作者,虽然是大科学家,却能把人文学科总结得那么精彩。另外他的《智能时代》,薄薄一本书却把最新的科技走向总结的非常精彩到位,别的人写《大数据》、写《ai》、写《搜索、导航》,作者不是玩金融的忽悠蛋,就是只知皮毛的假科学家,他却是自己撸起袖子做过具体工作的,所以讲得很到位,言简意赅。

以他的才华,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很脚踏实地的学者。”

于是赶快去kindle里搜索,遗憾还没有电子版,只得到亚马逊去买纸质书,先买了他的《文明之光》(4册)、《浪潮之巅》(上、下)、《智能时代》。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买纸质书,一是贵,最主要还是房子太小,家里4个书柜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堆满了,再没地方可以放了。本来还想买《数学之美》(上、下)的,我虽然读的是工科,但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数学,更体会不到数学之美,只能体会到数学之难,因此很想看看数学究竟有多美,可朋友说这套书太难,暂时先放弃。

看完这三套之后,估计还会把他的《大学之路》(上、下)和《硅谷之道》(《浪潮之巅》的续篇)再买回来。

先看的是《浪潮之巅》,因为之前看过关于微软、ibm、因特尔、惠普、苹果、谷歌、ge的书,加上之前在通信行业混了11年,对at&t、思科、北电、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公司也都大体知道,不会觉得陌生。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仅是讲述这些企业是如何成长和发展的,更为重要的是,他抽丝剥茧的给你讲清楚他们的兴衰荣辱,以及为什么会这样。虽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但能在事后把这些事情想清楚、讲明白其实也很不容易。

作者坦承:“每当我们回过头去评价一家公司的兴衰时,往往并不难找到原因。然而,作为决策方,在当前的环境下往往很难做出完全正确的判断。

即使看清了方向,也常常难以执行自己的意图。”

作者之所以能做到,有如李开复在序言中所说:“首先,作为一位曾每天与程序、算法、科研打交道的google最优秀的研究员,势必能更客观地描述那些科技公司的兴衰得失,不会人云亦云,更不至于离题万里;第二,作为一位拥有写作天赋的工程师,吴军能够确保文章的有趣与可读,不会容忍自己的作品成为一本呆板的教科书式读物。”吴军自己在后记中也提到:

“我用心去了解商业规律,本意是为了投资;不仅仅是为了让我管理的**投资有好的回报,更重要的是让我一生的时间投资有效。对我来说,时间是最大的财富。我想把它投资到最有意义和影响力的地方。经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我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波浪式的。对个人来说,看清楚潮流,赶上潮流,并不是浪费生命。”

而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写作风格,作者说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他高中的语文老师,教会他“让我关注内容,用朴实的文风表达自己的体会”;另一个是他在美国的导师,“他训练了我讲话和写作的逻辑,比如怎么立论,并用论据支持观点。他是一位细节大师,要求我做到在公众场合讲话时,不多说哪怕是一句废话,也不落掉任何一句关键的话。

”因此,作者认为,“要想写得好,首先要说得清楚。然后,用你喜欢的语言来描述你想说的话,一部好作品就会形成。”

在这套书中,作者不仅仅是列举了在这轮浪潮中发展起来的公司,同时还告诉大家it和互联网领域的一些不可逾越的发展规律,如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反摩尔定律、70-20-10律、诺威格定律、基因决定定律,以及与这类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风险投资、投资银行、金融风暴、商业模式、互联网2.0、云计算。

关于这本书,要说得其实就是这些,但它触动了我的一些思考: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在书的封面印有两段话:“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无意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

一旦处于这样的位置,即使你什么也不做,你也可以随着波浪向前漂10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几十年里,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个浪潮。”“这些公司里的人,无论职位高低,在外人看来,都是时代的幸运儿。

因为,虽然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赶上一个浪潮并不能保证它的长期繁荣,但对于个人来说,一辈子赶上一次这样的浪潮就足够了。对于一个时髦的年轻人来说,最幸运的事就是赶上潮流。”这也是全书核心的观点,所以才叫《浪潮之巅》。

那么,是形势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形势?我以为还是时势造英雄,英雄只是在这个时候把握住了机会、顺势而为,再加上幸运。因此,所谓的成功人士不应该认为自己真的很了不起。如果你有幸成功,首先要感谢的是这个时代。感谢你的父母让你在正确的时间生活。

前言中提到,“加拿大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75人中,有1/5出生在1830-1840年的美国,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这一不符合规律的现象的背后有着必然性,他们都在自己年富力强(30-40岁)时,赶上了美国内战后的工业革命浪潮。

这是人类历史上产生实业巨子的高峰年代。第二个高峰期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和微软创始人比尔乔布斯出现的20年?

盖茨,太阳公司的创始人安迪·贝托森和比尔·乔伊,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

戴尔、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都是幸运儿,能够在自己的岁月里赶上信息革命。

”说到阿里巴巴的成功,“很多人归结为其创始人马云的天赋和能力。这实不容忽视的。马云是当今中国互联网行业最聪明、最有远见、最具执行力的人。包括马云本人在内的许多人认为,阿里巴巴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

从效果上看这一点并不错,但是有些因果倒置。事实上,正是中国非常糟糕的批发和零售商业环境,需要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来简化业务。”同时,作者在书中还反复强调一个观点:

“这些公司的领导人,在公司收入从一个亿增长到100亿时,能力显然没有增加一百倍,但是‘谱’却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ceo对于企业究竟有多重要?真的是非常重要!它不一定是企业的创始人。事实上,一个发达企业的创始人大多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退居幕后,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和运营,这是否是微软的账单?

盖茨,ibm的沃森家族和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如史蒂夫·乔布斯和埃里森,都是少数。许多ceo拯救了公司,而不是他们的创始人,比如英特尔的葛洛夫、ibm的葛斯特纳和通用的杰克?

韦尔奇,或者从初创的小公司做起,将真正成为一家大型国际公司,比如思科的钱伯斯、谷歌的施密特。当然也有不少ceo把好好的一个企业给弄死了的,如雅虎5年间的8任ceo,以及惠普曾经的那个女ceo卡莉?菲奥莉娜,若不是后面及时调整换人,被股东轰走,差点就把惠普给废了。

不幸的是,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总结出一个伟大的ceo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有哪些共性?

但是作者总结了什么样的公司可以称为伟大的公司。在国内或业内,动不动看见有人称某公司为伟大的公司,实在是无知者无畏、更无耻。中国今天的企业能称之为优秀的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卓越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有一本书叫《从优秀到卓越》),伟大的公司有吗?

是谁?华为?还是阿里巴巴?

作者认为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让“世界因之而不同”,具体来说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们都是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并在各自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其次,它们代表了或代表过一个时代,形成并且带动了一个产业链。

”“再次,它们不能仅仅是‘以后可能前途无量’,二是必须有非常强的盈利能力,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证明自己,达到每年数百亿美元的营业额,几十亿美元的纯利润,并且能有十年以上的持续增长后劲。”“最后,伟大的公司需要在财务上能够回报投资人。”作者还设置了一个“50亿美元利润或者1000亿美元市值”作为门槛。

“要做到这些很不容易,即使一家公司满足了上述条件之后,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一个新兴的、商业潜力巨大的行业,通常会出现短期的泡沫,一些很幸运的公司碰到合适的时机,在这个行业拔得头筹,也会风光一时,但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对照以上几条,中国有伟大的公司吗?作者说:“从改变中国人生活的角度讲,阿里巴巴也堪称一家伟大的公司,因为它不仅方便了几亿人的购物,并且在中国第一次做到了为广大小商家提供了低利率的贷款,在此之前,小商家们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伟大的公司呢?“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人们似乎不需要靠科技的进步和实业就可以取得财富。看看中国财富榜的构成,有几个是贝尔、福特这样的发明家,又有几个是洛克菲勒和卡内基这样的实业家。

几乎所有富人的财富都来自股市或房地产市场。当人们不再把房市、股市作为最快的挣钱手段时,就是中国可以诞生下一个google的时候了。”“从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诞生许多世界品牌和跨国公司是历史的必然。

这个任务将落到年轻人身上。”

最后还想说说的就是关于中国企业发展史、企业以及企业家传记的事情,应该说这在中国是非常欠缺的。关于企业发展史,有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跌荡100年》以及他早年的成名之作《大败局》(1、2),其他的还有吗?中国今天已经有一批像华为、阿里、腾讯这样优秀的企业,以及任正非、柳传志、马云、王石这样一些优秀的企业家,但是关于这些企业发展的记录和企业家的传记,能看的真是少之又少,垃圾倒是非常非常多。

譬如关于华为的书很多,但可看的几乎一本都没有,我曾经尝试买了一本,一开篇就完全看不下去,之前看的《以奋斗者为本》也只是将任正非的讲话和华为一些内部文件进行断章取义的分割组合。因此,关于华为,我只看任正非本人的讲话,在我的电脑里有一个文件夹就是“任正非讲话”。过去写it人物的有个叫刘韧的记者很不错,看过他的《知识英雄》和《企业方法》,可惜后来出了事情。

企业家自己动手写的就更少,一来在中国要讲求低调,二来估计也是没有时间,再者,真正能写好的也确实不多。看过王石的《道路与梦想》、史玉柱的《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周鸿祎的《周鸿祎自述:

我的互联网方**》,以及号称商业思想家的冯仑的《野蛮生长》,印象最深就是他告诫男人千万不能碰30岁以上名字里带“芳”字的女人,因为不少**就是死在这样的女人手里。总之,不仅要有创造历史的企业家,还要有记录历史的史家,若是企业家自己操刀写出来的就更好,如杰克?韦尔奇的自传以及他的《赢》。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9

展开正文前首先感谢团支部组织的图书活动,有这样一个契机读一本好书,做一些思考,也为20xx年留下些记录思想的文字。

浪潮之巅,On Top of Tides.凭此书名,便联想到许多。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浪潮更替之间,便是兴亡转折之时。只见浪潮捧出新一批弄潮儿,镁光灯下舞台中央接受大众膜拜,不见旧人黯然转身,随旧时代远去留下落寞背影。

对此类公司商业案例一向有执著的个人偏好,关注郎咸平、时寒冰,也曾读过吴晓波的《大败局》而深省。如果说《大败局》提到的公司因年代偏早而有距离感,那么这本《浪潮之巅》所讲述的公司,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人极为熟悉的。从小接触DOS系统,经历486、586年代,旁观过互联网的兴起与泡沫破裂,身边不少同学去了谷歌、苹果、百度、IBM、思科、华为,手边用着的IBM电脑,苹果手机,hp打印机,微软操作系统,用google或者百度搜索,上雅虎淘宝,写博客微博,聊着qq/msn.我们都是信息革命浪潮的亲历者,是与这些公司共同成长的一代人,那些实体或虚拟的产物或多或少承载着我们的青春和记忆。当msn space消失,当雅虎邮箱关闭,当诺基亚手机被收购……熟悉的东西正在逐渐消失,我们的情感也愈发快餐化。

新技术取代旧技术从来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你必须接受大势变化。应时而变,顺势而为,最幸运莫过于发现和顺应潮流,站上浪潮之巅。当科技和信息以大爆炸般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伴随一大批公司兴起和没落,也颠覆了传统产业链、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

互联网时代之前的商业模式属于电视广告。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多亿美元,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花费90亿美元且分文未赚。洛杉矶奥组委主席尤伯罗斯上任伊始就面临巨大财政压力,但是谁也没想到,奥林匹克和电视的结合能够开创一个伟大的商业模式,将数千万公司联结在一起,成为短短20天时间内聚集上千亿美元和数十亿人目光的大生意。

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然而,正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电视广告收益屡创天价时,信息产业科技浪潮已暗流涌动。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加速推进历史进程,这一次尤为汹涌。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幅缩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程急速提升,“摩尔定律”带来行业颠覆,累积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经典模式在短短十年间就可能难以为继。

新技术、卫星转播和电视普及曾经开创了一个时代,然而就在三十年后的今天,电视媒体正受到极大冲击。受众获取奥运会信息的途径不再仅仅通过电视频道,而是PC、平板和智能手机这类新的传播终端。正如“人们开着电视但更愿意在微博上看各种关于春晚节目的吐槽”所描绘的场景,媒体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碎片化,电视作为单向度的传播方式所能发挥的营销空间已经有限,而新的传播渠道,尤其是社交媒体,更能加深品牌与受众的沟通。

创新造就新的奥运商业模式,创新也同样会摧毁它,PC和互联网携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席卷并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我们是随着这波浪潮成长的一代人,是信息科技加速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创新带来民主化和全球化的亲历者。

但凡重大产业革命,必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托于重大技术革命,第二阶段注重新技术快速发展并在主要领域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拓展期,在技术基础上发掘潜力和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浪潮始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商业化,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模式,无疑在横向产业链上牢牢占据了制高点。在进入互联网技术普及阶段,雅虎一跃成为最大互联网门户网站,Google开创搜索广告商业模式,这一阶段制定了互联网行业开放、免费和盈利的规则,并决定了这个产业的商业模式。到了WEB 2.0时代,门户网站的衰落与搜索网站、社区平台的兴起交迭,昭示着用户自主选择、开发和交互的需求。 Facebook, Twitter在极短时间就主导了一方领域以及一大群用户。而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催生了iPad等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彻底颠覆了整个信息行业以WinTel为主导的生态链。正如爱立信CEO Hans Vestberg 所预言的,手机就是当年的电灯泡,未来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就是几乎所有设备都会接入网络。

浪潮之巅的弄潮儿固然一时风头无两,但真正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执牛耳者不过寥寥。当雅虎、摩托罗拉、诺基亚没落之际,我们也真真实实地看到那些大败局的缔造者,曾经都是鲜亮辉煌的大赢家。即便现在风光无限的公司也都曾遭遇过危机。IBM固守硬件优势、忽略市场变化导致巨亏,通过改变战略、实现创新去创造市场,进而带动整个产业。苹果在微机发展初期处于行业领先,经历十余年蛰伏期,推出iPod、iPhone,重新定义、整合产业链,才重回顶尖行列。在这样一个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十八个月硬件性能翻番,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创新还是不创新,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无论是主动求变,还是穷则变通,我们必须重点思考:创新应当有其法,什么才是适合以及有价值的创新。

首先是冒险与保守的平衡。保守并不意味着落后和错误,创新也并非保守的对立面,要有智慧分辨和取舍。AT&T以信息起家,家大业大,固守语音交换领域,空有顶尖的贝尔实验室,却接连错过互联网和无线通信两次绝佳发展机遇,最终落得曲终人散。反观IBM以保守著称,推出IBM-PC兼容机,但没有成为PC行业的领导者,保守令其失去了微机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会,但是却也使其从中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以服务和软件为核心、面向企业级用户市场。经营保守、技术创新,是一条适合IBM发展的道路。

第二是时机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谓的大势或环境。技术创新并没有错,但一方面需认准技术路线,另一方面要找准市场定位和推出市场的时机。产品理念太超前或应用环境不成熟就不具备植根土壤,而产品设计和性能落后者又被市场所抛弃,过犹不及,其结果可能都是失败。90年代初期移动互联网和wifi尚未发展,苹果推出掌上电脑PDA,最终因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其定位、需求量低而停产。而在20xx年初,苹果发布iPad,很快颠覆了以WinTel为主导的整个PC工业生态链。一台不能联网的平板电脑究竟有多大的用处?iPad的成功,无疑得益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在手机普及之后对移动设备需求的增长。

第三是固有思维禁锢。当大公司于某一行业取得巨大成功后,在开拓新领域或面临环境变化时,往往倾向于复制其以往的成功模式,利用自身垄断资源而非技术进步获得更多市场和利润。但是市场环境会变,用户需求会变,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改变。没有一家公司、一个行业可以依赖于一种模式持续繁荣。即便如巨无霸微软亦是如此,专注于开发操作系统一举成为业界老大,利用其操作系统绑定软件的优势形成垄断,击败网景浏览器、RealPlayer等公司。微软坚持操作系统和桌面软件的发展道路固然令其成功避开互联网泡沫危机,但复制成功模式的强大基因也将其思路局限于卖软件赚钱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落后于雅虎和Google.成功者往往受制于固有思维,其组织架构和行为模式未必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第四,创新不应流于形式。20xx年12月,新闻周刊在80周年创刊日之前,出版了最后一期纸质版本。传统平面媒体和新闻出版业在这一波信息技术浪潮中的光景只能用黯淡形容。默多克花重金创办The Daily数字版杂志是一个传统媒体转向新兴媒体的失败创新案例。适用于手机和平板阅读的数字版固然为传统杂志注入了新的产品形态和新的载体,但是当其内容不过是将纸上的图片文字转为电子版本,The Daily还是改变不了这仍然是一个旧产品的事实。应时而变,变在抓住大势和需求,而纸媒的落后绝不仅仅是其图片和文字的呈现形式。

第五,创新持续性。创新未必能在当下即刻体现价值,短视行为不可取,但若一味追求创新而导致创新研发与实际产品脱节,也是一种浪费资源。创新更不是某个项目、某个时间段的特定行为,事实上它应当成为每个领域、每家公司持续的日常化行为。3M公司允许每位技术人员自由支配15%工作时间从事个人感兴趣的研究,同时,3M也十分注重技术向实际产品的控制,拥有一整套成熟运作的NPI产品商业化流程,公司每年35%的收入都来自于近5年内开发的新产品。谈到复利时,人们总会感慨时间的巨大魔力,对于创新亦是如此,创新的持久化和制度化无疑是基业长青的基础。

第六,revolution和evolution.并非颠覆式的创新才叫创新,有些极其成功的创新反而来自于看似平凡的技术,这就是first to do it和first to do it right之间的区别。触摸屏技术、滑动解锁以及siri都非苹果首创,甚至有些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直到苹果把它们装进了iPhone这样一个可以被揣在口袋里的东西中。而粘性无法长久持续的“失败”胶水华丽转身,成为身价10亿美元的黄色便利贴,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

第七,管理创新培育技术价值。对于公司而言,创新的意义在于面向用户服务、创造持续价值,不仅指提升服务质量,还意味着更广泛的服务、新层次的消费群体或者广阔的新市场。仅当创新具备这一深层含义,才是有价值的创新。在公司战略上应当捕捉市场趋势、明确发展方向,在内部做好技术和运营模式的准备,通过管理,或举多部门众人之力集中力量完成大项目,或将小事做得更精致、更具效率,最终在消费者和用户层面呈现更优质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公司都在鼓励创新和试验,但是有创新意愿并不等同于创新的真正实施,大公司管理应当寻求理念和细节两方面创新,以宽松人性化管理培育创意土壤,重视技术人才以激励其创新。好的管理甚至能让人忘却被管理,正如满意的用户往往都是沉默的。管理创新的精髓不在于管理出彩,而在于其真正服务于最终取得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以及支撑产品的技术研发和组织生产方式。

有人问:要改进一个灯泡,需要多少设计师。设计师说:等一下,我们要改进的必须是灯泡么?他们在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界定思考问题的方式,而我也相信,要攀上浪潮之巅并引领浪潮需要一种由“小”而“大”的优秀基因,“小”到明白什么是真正好的设计?“大”到预见下一个大未来是什么?

至于下一个大未来,“智慧地球(Smart Planet)”――IBM给了我们一个可能的答案。smarter ideas for smarter cities,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与之对应的物联网、云计算必将是未来发展大趋势,“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促进世界更全面地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所有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将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企业也因此获得更智能的洞察”.无论哪个行业,无论是否认同,大势就在那里,世界正在变得更小、更扁平、而且更智能,任何垄断模式都不会持久,唯有植根于开放、合作共生,提前布局、应势创新,才能占据主动、有所作为。

下一波浪潮已经在涌动,ARE YOU IN?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10

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读书报告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姓名 : 姚思祖学号:2014130294p>

说明一、“读书报告”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中外优秀文化书籍而撰写的读书笔记与心得,要求内容真实,严格杜绝抄袭与剽窃。发现抄袭、剽窃的,视情节轻重,取消学分,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罚;

二、阅读书目依据教师指导和学生兴趣与爱好而自行确定,既可是博雅类书籍亦可是专业类书籍;

三、“成绩评定”是指教师对读书报告内容及撰写质量进行评分,统一采用等级制,按a、b、c、d、f五级进行评定,f为不及格。

四、报告要求以打印稿形式提交,题目为黑体二号字,正文为仿宋四号字,也可用手写。

五、内容不少于。

这个寒假,本人阅读了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这是一本关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史的书,列出了该行业各个时期的行业领袖。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我认为这本书使我对it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

对于书中列出的公司,我最了解苹果的历史。对于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我相信每个人都比较熟悉。对于苹果的产品,我首先联系了iphone。

2010年,当手机市场还是诺基亚的天下时,我仍然记得塞班系统仍然是主流系统。苹果手机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操作系统和流畅度都是一流的。我用了一次后,我就爱上了这种手机。

它给我的感觉就是创新,与众不同。创新是苹果发展的源泉。苹果的产品总是让人耳目一新。新颖的ui界面着实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一家公司都会衰落,不管它曾经多么辉煌。其中原因,吴军博士表达得很清楚。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符合当时的一些新兴技术,而每一个新兴技术都是一个浪潮,踏上这股浪潮,公司也可以在未来几十年里顺利发展。

例如,at&t公司就是顺应了话音通话的这个潮流。随着发展,一种技术会得到改善或者替代。如果一项技术被取代,它的市场将会萎缩。

如果依靠生存的公司不能及时改变技术,那么公司也会衰落。现在,传统的语音业务逐渐被网络语音业务所取代。以前,我需要一个**才可以与朋友通话,而且需要付高昂的话费;现在,我只需要一个手机通过社交软件就可以跟亲朋好友通话了,而且不用付额外的费用。

因此,**业务将逐渐被网络语音业务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斯坦福大学的一章,它将斯坦福大学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比较。斯坦福大学远离华盛顿的政治中心,更靠近硅谷的新兴技术中心。所以,斯坦福大学比较重视工业运用,在实用方面比较在行;相比之下,哈佛跟麻省理工大学就更加注重理论研究,主要是因为它们获得国家的资金更多,国家没有企业那么重视技术的实用性。

回顾过去,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改革创新是深圳的基因。深圳大学作为深圳第一所大学,是城市创新的源泉。深圳大学周边有商业园区和高科技园区,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现在,创业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如果你想成功,你需要有一个好主意,在市场上有创新。最近,我的一个哥哥辞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去卖一种自动扫地机器人。我觉得这对师兄来说是个好的决定,但还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但如果年轻人不走出去为自己的未来取得突破,那么这样的年轻人太无聊了。

本人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这是个学习面很广的专业。信息时代已经开始了大约30年。根据过去的经验,信息技术还可以有30年。吴军博士书中写道,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如果跟上了一个浪潮,那么接下来的几十年会过得比较舒服。

本书对本专业学生的课外知识起到了补充作用,对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着模糊的概念。

吴军博士在书中也时常有写道自己身边的例子,这给我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吴军博士的叙述比较直接和简洁。即使是一个it新手也能理解一两个。

一开始,我对我的专业不太了解。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我在选择专业时感到困惑。大学一年级,我稀里糊涂地混过去了,没有考虑太多。

直到上学期,我才接触到一门相对专业的课程,类似于模拟和数字。随着第一次动手焊一个音响,我发现这是一个很有乐趣的专业。拿着成品的乐趣是无与伦比的,或者就像孩子得到他想要的玩具一样。

吴军博士的书中介绍了许多企业的趣闻轶事,使我更加感兴趣。曾经有人说过:任何一件事情,你只要花上一万个小时就可以成为专家。

但是,我觉得花费时间的前提是兴趣。这本书使我对信息技术更感兴趣,我将像在地下车库工作一样开创自己的事业。

这是我寒假读的第一本书。一开始,我对它不感兴趣。渐渐地,我的心平静下来了。我想好好读完这本书。从书中,我体会到了技术的浪潮。

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一群又一群的弄潮人在时代的浪潮中发光发热。作为一个信工人,我也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社会的进步很大一部分跟我们信工人有关。纵观全国,国家正在大力支持高新科技,对于集成电路更是投资了巨额资金。

作为一个一直都不爱读书的人,很开心这个寒假可以静下心来读几本书。《浪潮之巅》是本有趣的读物,它使我对我的专业更加了解。同时,它也让我更加喜欢这个专业,更加有兴趣。

“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他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并且鄙视的将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个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举起,并把他们送进英雄们的天堂。

”吴军博士在最后应用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这段话。我粗鄙地理解为:幸运女神眷顾敢于拼搏的人。

美国人因为敢为人先,不怕失败,所以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在美国首先推出。但是,我们90后也是一群有理想,敢于拼搏的人,我们有自己的理想。美国的时代终将结束,中国的时代正在走来。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11

《浪潮之巅》读后感3000字:

最早知道吴军博士,是通过他当年为谷歌黑板报所写的连载《数学之美》。复杂的数学模型,在吴军博士笔下变成清新、流畅的文字,数学之美跃然纸上。让人读之,如品香茗,回味隽永。

如果说,《数学之美》体现了吴博士的科学精神,那《浪潮之巅》则展现了吴博士的商业素养。

开篇寄语,吴博士就开宗明义: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到几十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对于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高屋建瓴,气势恢宏。让人不由得心潮澎湃。

缘起:

基于《数学之美》的好感,多年前我就买下了砖头厚的《浪潮之巅》摆在案头。依稀记得也曾读过几章,不久就放了下来。

前几日,在公众号读到一篇文章,介绍高毅资产的基金经理冯柳的投资体系。在文章中冯总谈到了“关于如何建立每个人自己的认知”的看法:

“关于读书,个人觉得先读传记和案例,再读理论书为好,否则就容易教条,也吃不透理论,先有故事底子,再学理论的过程就容易串联引申,比较容易产生效果。所以我一向是建议别人先学史再学哲的。”

这让我想起了书架上吃灰已久的《浪潮之巅》。

说来惭愧,作为IT行业从业十多年的老兵,尽管对于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等IT界的著名公司耳熟能详,但说起各大公司的发展历史、重大节点、商业模式、竞争态势等不由得一时语塞。

于是抽出每天早上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后的各一个小时,开始肯砖头。

这一读,竟放不下来。直至今日,完成最后一章的阅读。

几点感受

1.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

无论是半导体产业,软件产业,还是互联网产业,科技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颠覆是产业发展的根源。每一家引领潮头的公司都是很好的把握了这两点。而短暂辉煌的公司、或者退出历史舞台的公司,作为过时生产力的代表,本质上是败在了这一底层逻辑上。

2.人才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与基石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核心高管、特别是领军人物的眼界与执行力,另一方面是大量高素质、忘我工作的员工。

每一家伟大的企业,都有着极其优秀的领军人物,像微软的盖茨,苹果的乔布斯,通用电气的韦尔奇,IBM的郭士纳等等。他们在位的时候都是企业高速发展或者重新振兴的阶段,他们都带领着企业走向巅峰。

高科技企业,最大的资本是人力资本。很多企业能够逆势而上,是抓住其他公司的失误,从而获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加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读后感.像贝尔实验室、IBM实验室、惠普实验室、SUN的研发部门等都经历过大规模的缩减和裁撤,所富裕出的人员广为新兴公司所吸纳,成为后者快速扩充研发、工程部门的契机。

3.教育和资本是基础和土壤

世界一流的大学,像斯坦福,为硅谷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多元化、科研与商业并重的教育体系,让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创业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与此同时,对失败的宽容,让创业者轻装上阵。

另一方面,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到并购与上市,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为各个阶段的创业者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弹药。

4.激励机制与新型雇佣关系

以股权和期权为代表的激励机制,让优秀的人才敢于冒险加入新创立的公司。期权的收益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让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定,形成利益共同体。不同阶段加入的员工,由于行权价格的差异,更合理的进行利益的增量分配。

开放的文化,更加扁平的管理结构,让有创意的员工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因而工作也更有干劲。这里面,思科公司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创业的做法让人印象深刻,这代表了新型的生产关系。

5.自然形成方能经久不衰

最难能可贵的是,上诉几点是在近百年的历史中逐渐的、自然而然的在硅谷周边形成的。期间,经历了世界大战和数次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硅谷不但没有衰落,反而一次次走在科技浪潮的巅峰。

信息产业的规律

整本书中,吴博士一面介绍各个引领浪潮的弄潮儿,一面在总结信息产业的规律性和代表性的商业模式。在这里,我做个简要的摘要,不做过多解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原文。

1.摩尔定律

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

2.安迪-比尔定律

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将会被软件的升级全部吃掉。所以,用户才会有购买新的硬件的动力。

3.反摩尔定律

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4.70-20-10律

当某个领域发展成熟后(而不是群雄争霸时期),一般在全球容不下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老大是这个领域的主导者,通常占据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场份额,并且制定了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老二有自己稳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份额,有时也会挑战一下老大。剩下的企业则只能占到10%甚至更少的市场。

5.诺威格定律

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后,就无法再使市占率翻番了。所以,必须要去寻找新的增长点。

6.基因决定定律

公司的基因的决定作用是如此之大,使得很多跨国公司都无法通过改变基因来成功转型。当然,也有一些例外。

信息产业的商业模式

接下来,我们简要概述一下信息产业主要的几种商业模式。

1.Google的广告系统

传统广告有三项主要的成本:

1)运营的费用,比如报纸的纸张、印刷费和发行的成本;

2)批发或零售的费用,包括给广告批发商让利或支付广告销售人员的工资等;

3)订单处理,各种对于广告订单的管理和安排如何刊登或播放广告。

Google打造了自动的广告系统来大幅削减传统广告的成本:

1)不需要有人参与的广告设计,搜索广告全部是文字;

2)根据搜索内容,自动匹配广告;

3)自动收费,并控制广告投放节奏;

4)识别恶意点击,无效信用卡和银行账户;

5)自动修复并容错。

这使得除了运营成本,Google削减了传统广告中的其他两类成本。使得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能够容纳海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在全球性媒体上做广告。

2.eBay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eBay将美国自家前院的跳蚤市场搬上了网,亚马逊从图书开始做起了网上商店,它们都是电子商务的代表。在中国,它们的模式和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支付宝”很接近。

网上购物,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1)大量在线商铺的建设与运营,背后是云计算;

2)在线交易的完成,背后是电子支付;

3)欺诈行为的识别,背后是反欺诈的监控;

4)商品的线下交付,背后是现代物流;

5)交易的欺诈和商品的丢失,背后是保险的支持。

有了这些,消费者就可以放心在网上购物了。

3.戴尔的虚拟工厂

传统的制造业需要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7个环节才能收回投资,获得利润。

聪明的企业能够直接减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计算机制造商戴尔,它将上述7个环节减少到两个。

1)戴尔不设工厂,全部由OEM代工;

2)产品设计外包;

3)原料采购,和芯片和外设厂家谈好协议,由这些公司直接发货给OEM工厂;

4)生产好的产品由OEM工厂直接发给客户;

5)销售上做直销。

所以,戴尔除了牢牢控制住订单处理和零售(主要是市场推广)这两个环节外,将其他成本降到了最低。

4.腾讯的虚拟物品和服务

当社交网站发展到一定规模,它们的用户在虚拟社会中所花的时间多到一定程度并且对社交网站产生依赖时,虚拟社会中必然会出现虚拟商品。然而,能够成功的销售虚拟商品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1)虚拟商品的使用价值。

2)用户不但消费虚拟商品,还能够创造它们。即凯文·凯利所说的“产销者”。

腾讯的虚拟社区Qzone,提供像种菜这样的网络增值服务,就满足这两点,成为腾讯的“印钞机”。

最后,好的商业模式非常像“印钞机”:

1)每增加一份营收不需要多雇佣一个人;

2)横向扩展业务,比如从一个地区扩展到另一个地区,无需很多额外的工作;

3)不需要消耗过多的原料和成本。

未来的思考

在全书的最后,吴博士提出了一个大课题“下一个Google在哪里”。书中谈到这么几个新领域:

1)新能源:太阳能或者核能;

2)生物和制药技术:基因和干细胞技术;

3)新绿色农业

4)电子商务

5)无线业务

6)云计算

并特别关注了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着重关注了阿里巴巴和腾讯。

对这一点,站在数年之后的今天,我个人的看法是:

1)太阳能

2)电动汽车

3)5G

4)物联网

5)大数据

6)云计算

这也是,接下来我会重点关注的领域。

最后,推荐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都去读一读吴博士的力作《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12

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一般的公众来讲并不陌生,但倘若认真的去思考我们对这个产业的认识,阐述这个产业的发展规律。似乎又会们觉得它离我们很远。即使朦朦胧胧的可以说上几句,肯定自己都无法认同。这就如同我们隔壁房间的同事,认识,很难说了解。

让你了解这个产业,但不是精通,这是看《浪潮之巅》时最初的感受。从AT&T到IBM、从摩托罗拉到英特尔、从苹果到微软、从雅虎到谷歌,书中介绍了这些公司的发迹、成长、成熟、又或是衰落。对于我这样一个离高新技术产业很远的人来说,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与流畅的文字是帮助我坚持读下去的最大动力。一直认为好的工科生在文字表达时会有极强的逻辑性,而所谓文字的逻辑,其实无非就是写字的时候知道自己写过什么,同时也知道自己该写什么《浪潮之巅》读后感。听起来不难,做起来不易。但我认为这是作者文字最大的魅力。

其实这些公司的介绍,在网络上可以找到的篇幅不计其数。但作者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亲身在这个产业中,甚至在他所写到的公司就职过。文章中很多他所提到的名字,不仅仅是他的同事,有些甚至是他的朋友。你可以想象一个身处其中,且认真思考过自己所处的环境的人,写出来的东西,与依靠文献和数据记载攒出来的文章之间的差别。甚至当我看到作者说“这其中的的原因,现在还不方便透露”时,会会心的一笑。我的理解也许背离了作者的本意,但这种有些“卖乖”的表现却还算让人信服。

当然,如果这本书仅仅是罗列了各种公司的发展史,便不是很值得推荐。毕竟短短半个多世纪的事情,上谷歌百度就可以知晓,甚至记载的细节更为准确。但作者在书中还透露这另一个目的,也是我在阅读中慢慢体会到的,通过不同公司的发展兴衰,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周边领域,包括金融、风投、科技发展以及种种影响该行业发展得到因素的介绍,作者更大的野心在于宏观的介绍、分析这个产业产生、发展中的一些规律,并对未来进行一番窥探。他从wintel体系的建立,到苹果开创谷歌光大的移动终端领域的发展,再到整个产业网络化条件下的发展趋势,一一进行了阐述。实际上帮助读者认识到了我们所看到一件件软硬件产品在产业中的相互关系,他们从何而来,去向何处。

此外,作为这个产业发展的产物,商业模式的变革在该产业中,甚至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也进行了探讨。

一本500多页的书,起初会当做一本公司介绍来看,越读越发现,这其实是一本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发脉络的书。如果你过去经常关注谷歌黑板报,或许会对作者的名字有所印象,曾经就职谷歌,目前发展于腾讯(最开始我觉得作者的职业生涯似乎在倒退,但是读了他在书中的阐述,才发现,无论对错,这是他有目的的一部选择)的吴军。听起来这个名字像是买手机的,但实际上他卖的远远超过了一件商品。

本文网址://m.jym1.com/zuowen/11964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