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雕版印刷作文

雕版印刷作文。

编辑通过您的要求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资讯:“雕版印刷作文”。作文能够唤醒内心深处不同的思想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写作是我们沉淀经验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的过程。想要把作文写好,是需要花费一些心思和时间的。欢迎使用我们提供的资料让您的学习更加高效!

雕版印刷作文(篇1)

今天,杭州网组织小记者们去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感受雕版印刷的魅力。我,作为一位心灵手巧的小记者,当然也会去一睹为快啦!

早上,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它挡不住我对雕版印刷的好奇,我在爸爸的陪同下,撑着伞,蹦蹦跳跳的向博物馆进发。活动开始了,讲解员——王恋阿姨先带着大家在工美博物馆各个楼层走了一遭,比较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博物馆中的一些工艺美术精品。记得十一长假里,我曾来这里参观过,但那次只能说是走马观花。这次可不一样,王恋阿姨的讲解使我感受到了工艺精品的独特魅力。在织绣展区,我喜欢上了一幅雷峰塔的双面绣。

在一块屏风上,两面绣出的图案竟然是不同的!这可比十字绣要神奇多了!“要是我也会那该多好。”我自言自语道。在工美馆,我们还近距离观察了烙画工艺和风筝粘糊技艺。小记者们围着工美大师,七嘴八舌地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有些问题连我都觉得幼稚,可大师们仍旧不厌其烦地回答着,看样子他们真的对我们很耐心。在博物馆里逛了一大圈,可雕版到底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做出来的?比十字绣、丝带绣难吗?它又是怎样印刷出书籍来的呢?

一大串问题在我脑中打转,带王恋阿姨的带领下,我们终于坐到了学术报告厅。这些问题将在下午的讲座中能得到解答。这次为我们做讲座的老师是雕版印刷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黄小建爷爷。黄爷爷拿出一打稿纸,从雕版印刷的历史开始,为我们讲述了雕版印刷文化的精妙所在。在讲座里,不仅解答了我的疑问,还让我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印刷知识。

最让人兴奋的是,今天我们还亲手体验了一回雕版印刷的制作过程。小记者们围着黄爷爷,在他的指导下,一个个完成着自己的雕版印刷作品。终于轮到我了。我先在雕版上均匀地涂上了一层颜料,接着用特制的棕刷将颜料刷均匀,然后迅速地在雕版上盖上一张宣纸,我拿起压条轻轻地在宣纸上来回按压了几回。“三二一接!”宣纸上出现了那个美丽的图案,就这样,一幅雕版印刷画就印好了!捧着心爱的雕版印刷作品,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耳边仿佛又传来黄爷爷在讲座里说的那番话:雕版印刷是一件既枯燥又费时的累人活计,但我愿意继续做下去。因为这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发明创造。

雕版印刷作文(篇2)

凝气、定神、提笔、落墨深浅、轻重、快慢、起伏一个个高难的动作

父亲是雕版印刷的传承人。虽说算不上是国家级的,但是技艺也是非常高超的。祖辈相传,到他,已经4代了。

这次,父亲准备亲手教他雕版印刷。

父亲把他带到了他工作的地方。父亲像往常一样向大伙打招呼,一边准备好用具

准备上手。

父亲把薄薄的宣纸摊开,平放在那张又大又宽的桌子上,又去了一趟地窖。为啥呢?取墨。为什么要去地窖取墨呢?取景德镇瓷窑的松烟灰,与面粉同蒸,再放入牛骨胶、醋、烟丝倒入位于地窖的长方形槽里,用木板盖上,封存三冬四夏。到时间了,才能用,用时,取一小块这样的固体,轻轻碾碎,用沸水冲开,再过滤。这样的墨啊,能保存千年而不褪色。父亲边说边取墨,倒沸水,再过滤。然后,他端坐于桌前,拿起那根仍旧留有祖辈体温的小号毛笔,在宣纸上写起字来。

他就看着。

父亲慢慢地写。从笔尖滑出一个个妍丽秀逸的小楷字。

他不耐烦了。

他去装订线装书的车间,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板印书籍,唐人每韵为一帖至今保藏。他念着。念完了,他思索起来。这些字真好看,我以后也要写出这么好看的字来。唉!不过这样写也太慢了吧,还不如打印或者快点写写难看点好呢。不过这些字是真的漂亮,是谁写的呢?无论如何我都要收藏几本。

他回到父亲身边。父亲已经写好了一整页宣纸,全是方正漂亮的小楷。

接下来,就是刻了。不过这要等到明天再刻。父亲擦了擦手,把剩余的墨拿给另一个也在写的人。

第二天,父亲又带着他来了。这次,他选了一块野梨木,很平滑。他把它放到那张桌子上,喷上一层水,又把那张宣纸平整地放上去,直到字迹清晰得印出来为止。儿啊!你看好!这会儿别走开了!好吧。父亲拿起刻刀,检查一下刀尖,开始刻。

给我一把刻刀,我来试试!他信心十足地说道。

他拿起拳刀,学着父亲,端坐在桌前,仔细地看着字的边缘,刻了起来。父亲则在一旁指导。这里要轻点刻这里要果断一点这里慢一点

渐渐地,他又不耐烦了。

爸,我不想刻了!雕版多没劲儿啊!还不如找朋友骑车去!

不行,继续刻!一开始你偏要刻,那么现在就不能放弃!雕版,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精字。每一个字,都要达到这个目的,不然,刻坏一个,前功尽弃!

雕版印刷作文(篇3)

中国有这样一门艺术:发源于隋唐之际,流传至今。它以文字为基础,打开了文化交流的大门,在中华灵魂上刻下了历史的花纹,这就是雕版印刷技术。

早在隋唐之际,我国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后来在辽、宋、西夏、金时期雕版印刷术刻书十分流行,因此雕版印刷术逐渐盛行起来。期间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中国的印刷术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参观雕版印刷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雕版印刷发展的四大基础和制作雕版的过程。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离不开四个重要的条件:文化基础、物质基础、技术基础与社会基础。

首先,雕版印刷术的文化基础指文字的发明。关于文字的起源,仓颉造字是最流行的一说。在前文字时代的人民由于记忆有限,所以用绳结、骨片、竹子等记录事情,后来人民在木头、石头和兽骨上刻的纹路,渐渐演变成甲骨文,从此中国汉字就经历了由繁到简、由圆到方,逐步规范的过程,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汉字。

其次,雕版印刷术的物质基础指文字的书写。因为文字的发明,我国勤劳的古代人们开始书写汉字,进而发明了造纸术和制墨的技术,为雕版印刷的出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再次,雕版印刷术的技术基础指盖印与捶拓。印章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技术,有阳文和阴文之分,刻的时候都为反字,印出正字。捶拓是指在石碑上紧紧附上一层湿纸,随后用拓布轻轻刷上墨,纸随着石碑凹进去的地方就不会站上墨,因而印出黑底白字。雕版印刷集合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因此广为流传,渐渐发展起来。到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我国的印刷术大大提速了。

最后,雕版印刷的广泛使用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对雕版印刷的大量需求。唐朝时期民间大量需求年画,而寺院因佛教盛行而大量需要经书,但手写工作量巨大,于是雕版印刷就派上了用场。逐渐地,雕版印刷也被运用到民间其它领域。

相对于雕版印刷发展的四大基础,我更喜欢雕版的雕刻过程。

我在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了解了雕版的过程:第一步用极薄的纸写一副字,使纸的正反面都能清晰地透出字迹;第二步对写好的字进行第一遍审稿,若是发现错别字,就要把这个字裁下来,然后重新贴上一块纸,写上正确的字;第三步,把纸反贴在一块光滑平整的木板上,使纸与木板紧紧相贴,字迹便轻松地印在了木板上,确认木板上字迹无误后,刮掉纸屑,上一遍植物油,这时眼前就有一块有字的木板了,准备工作就万无一失了;第四步是雕刻,雕刻的过程就是指把字以外的空白部分凿掉一部分,使空白部分凹陷下去,字的部分突出来。于是接下来工匠们只要按着字的轮廓,把空白的部分凿掉一层,便雕好版了。

这个过程说着简单,可实际上并不容易。工匠们需要先沿着字的轮廓刻出痕迹,然后把不规则的空白部分分割成易凿下来的小块,分多次切下。就这样一块一块地、不厌其烦地雕琢,直至切下最后一块多余的木屑。

雕完版后的整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需用刷子清洗木板表面,使其细节完美、边角平滑,才算结束。

雕版的过程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而我也跃跃欲试了。但是真要在木板上刻出整齐的字,只有技术高超、有耐心的工匠才能做到,而且若是一不小心刻错了一个字,整块木板就只能用来烧火了。

雕版印刷,所展现的技术含量与历史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当然还有它的艺术价值。看到汉字(尤其是隶书)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我仿佛进到了一个被辛勤的园丁精心打理的菜园子里,各种鲜美的蔬菜,各就各位,令我流连忘返。

雕版印刷,这项发源于隋唐之际的技术,不仅是古代扬州繁华的象征,更承载了我国古代人们代代沉积下来的智慧与经验,称雕版印刷为“历史的刻痕”,也不为过吧。

本文网址:http://m.jym1.com/zuowen/16463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