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个性句子 > 导航

盘点道德经里面失与得的文案锦集四十四条

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当代社会,一些人会把语录当做是自己的座右铭,语录是承载着名人智慧结晶的言论,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失与得的经典语录吧,一起来体验文字的力量。那么都有哪些经典的失与得的经典语录呢?下面是怡心句子网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盘点道德经里面失与得的文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盘点道德经里面失与得的文案(篇一)

1.轻易得到的不珍惜,失去了却难以忘记。

2.在物质文明的现代战场我得到了一切却失去自己。

3.得到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原来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那么多了,只怨自己从没珍惜。

4.你觉得有时候所谓失去的东西,可能你从来没有拥有过,你又怎么能找得到呢?

5.细想这些年,我失去的,远比得到多。其实,谁不是被各种情困住,即使深知个中道理,却无力逃脱。只能安慰自己,情重总比无情好吧。

6.当你很想失去时,一定要多想一想你必须同时得到什么。千万不能得不偿失。得不偿失时,无论得有多么多大的诱惑力,你千万不敢去得。

7.得到不一定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8.一路走,一路得失,到底是得到大于失去,还是失去大于得到,谁又能够说得清。

9.偶尔尝试一下改变,尽管你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些东西,但很可能,你会得到一些更好的东西。

10.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11.生活其实也很简单,喜欢的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可是很多事情,真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12.不要惧怕转变,只管你可能会因而失去一些好的货色,但你也可能会得到一些更好的东西。

13.后来我终于能明白,想要得到什么就一定要失去些什么,但是我很幸运,我终于失去了这世界上最好的。

14.得到爱的最快方式,是付出爱。失去爱最快的方式,是把爱抓太紧。

15.当一个本会安慰的人没得到别人的安慰,她便失去了安慰别人的能力。

16.没有得到,也不曾失去,所以我坦然自若。而且我收获的很多,为什么不快乐?

17.人生其实珍贵的是平凡的生活,平凡反而最奢侈。因为,当你有得到的时候,就不应该看到失去的东西。

18.能观悲喜,有觉悟的心,获得与失去都是很好。不能观照,执迷于外相,得到和失去都是不幸。——林清玄《在云上》

19.失去一段光阴,得到了一份成熟。

20.有些东西,即使一时运气好,得到了,还是会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失去的。

21.得到了不一定是好事,失去了也未必是坏事。

22.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就会失去不该失去的。

盘点道德经里面失与得的文案(篇二)

23.真实的世界不是一部温婉的童话,或许这些往事会化成最美的那朵云,停泊在记忆里,得到与失去会在这同一源头回响。

24.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是收获。得到了,才知道什么是错过。再绚烂,也不过刹那。再不舍,也止于分离。

25.其实,最珍贵的,不是你想得到还没有得到的,而是你已经得到怎么也不想失去的。

26.得到又失去,没有什么比得到过更伤人。

27.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

28.如果得到我是失去你的理由,那我一定不会让你得到,只因我不想失去你。

29.或许有人早一点得到,有些人晚一点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那个总数将会一样。

30.人最难得到的是心灵,最容易失去的也是心灵的自由。心灵看似隐藏得最深,其实也最容易受到伤害。

31.眼前的一切都是我们过去种因所结下的果。得到了是你该得到的,用不着得意。失去了是你该失去的,用不着懊恼。

32.永远不想再梦见你,无论是以得到还是失去的形式。

33.原来,我不是失去了你,我只是终于再次得到了自己。

34.大人们哭,通常是因为永远的失去,知道不可能再得到了。

35.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忙碌叫做空虚,有一种幽默是滑稽,有一种得到是失去。

36.得到的时候就幻想一下失去,也许就会懂得珍惜,即使最后真的失去,亦不会令自己措手不及。

37.过去了便没有如果。假设性的问题不好答,失去的比得到的好一些,如此而已。

38.想的太多,得到的太多,失去的也太多。

39.一切的担忧如约而至,最坏的结局让我充满勇气。得到过,也总归要失去,没什么再怕丢掉的,终于不再恐惧。

40.我得到的都是幸运,我失去的却是全部人生。

41.不要错过17,应该得到;失去的也想要自由,容易放弃。

42.爱你不是因为想得到什么,完全只是因为不能失去你。

43.转眼间今天是毕业一年了,想想这一年当中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44.生活,是一个漏斗,得到了,失去了。

JyM1.cOm品读分享

2022年最全最上头的道德经名言短句子锦集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了非常多的显要人物,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想大家应该都接触过老子的名言,阅读名言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您知道老子的的名言都有哪些吗?以下是怡心句子网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年最全最上头的道德经名言短句子”,欢迎阅读,希望怡心句子网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2022年最全最上头的道德经名言短句子【篇一】

1.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9.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11.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

1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海。

16.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7.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1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0."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2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2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022年最全最上头的道德经名言短句子【篇二】

2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4.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5.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8.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29.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30.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3.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3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

3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3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道德经》

4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道德经里关于得与失的经典句子四十九句


随着年龄和与文化知识的增长,要用到一些语录的情况还是蛮多的,语录都是饱经时间检验的劝世良言,我们好好的读一读失与得的经典语录吧,会给当下的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那么有哪些值得一读的失与得的经典语录呢?以下是怡心句子网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道德经里关于得与失的经典句子”,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道德经里关于得与失的经典句子(篇1)

1、我闺蜜说她失去了最好的朋友,但得到了爱人。

2、经历了风雨和阳光,才懂得人生真正的意义。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不强求。

3、因为我知道我会得到和失去所以我笑看得与失。

4、得到过失去过,只不过是给你上一课,对自己负责才是最重要。

5、三人生里面总是有所缺少,你得到什么,也就失去什么,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追两只兔子的人,难免会一无所获。

6、有真正失去,就没有真正得到,爱情也是这样。

7、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失去的越多,学会放手,甘愿舍弃,你才能真正的得到。

8、一路走,一路得失,到底是得到大于失去,还是失去大于得到,谁又能够说得清。

9、爱你不是因为想得到什么,完全只是因为不能失去你。

10、你一直在追求你失去的,得到的又不珍惜。

11、我不怕失去。失去什么,就一定会得到些什么。

12、得到的时候就幻想一下失去,也许就会懂得珍惜,即使最后真的失去,亦不会令自己措手不及。

13、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人生是一种平衡,你拥有了这样,必然会错过那样;你什么都想得到,结果往往会失去更多。

14、在茫然间悄声失去,又在伤害中洒脱永生。失去了你,我得到了整个世界。

15、得到的同时,就注定会失去些什么。

16、失去的是一堆赘肉,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17、回忆终究是过去,失去的我不想拾起,得到了我会去珍惜。

18、爱情的最高境界是酒至微醺,花至半开,是未得到而已失去。因为无法企及,才更让人念念不忘,流连忘返。

19、原本在得到之前我就应该学会失去过后怎么接受。

20、曾经领有的不要忘却,难以得到的更要爱护,属于自己的不要废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想。

21、风住尘香几人还,人生总是在不经意中得到,却又在刻意中失去。

22、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3、卸载永远比装置快,失去永远比得到快。

24、人生里面总是有所缺少,你得到什么,也就失去什么,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25、最终的答案就是,生命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一场旅行罢了。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这一场生命,精彩,快乐。

道德经里关于得与失的经典句子(篇2)

26、爱情是很美好的东西,有些人很容易就得到它,有些人很容易就失去它。

27、得到不肯定恒久,失去不肯定不再拥有。

28、得到在毁,失去在悔。

29、曾经得到的已失去,现在未得到的已得不到了,人生就剩一张白纸毫无色彩斑斓。

30、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不是得到就是失去。也许我失去了很多,但我相信必有所得。

31、你我本无缘全靠我死撑,得到是侥幸失去是人生。

32、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不求此生匆匆过,但求每日都成长。

33、不要太在意物质。对于得到的东西,要永远记住即使立即失去,也要保持平衡心。

34、如果想要得到的很多,却不付出或是付出错方向,那么你失去的必定是更多。

35、人生在世,不要只看到你失去了什么,而要多看看你得到了什么。

36、你完全可以独自,失去永远要比得到的要好。

37、生活其实也很简单,喜欢的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可是很多事情,真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38、在你没有资本的情况下,你想得到某样东西,就不得不失去些东西。

39、喜欢一个男人不能只看他的外面、他的财富,这些东西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

40、轻易得到的东西容易失去,轻易形成的观念容易改变。

41、太奢望得到便成了急功近利,太惧怕失去便会整日郁郁寡欢。

42、我的眼里有掉不完的泪,因为,我的心底永远都有赎不完的罪。

43、时间回不到开始的地方――对于错过,别尝试挽留;对于得到,应充满感激;对于失去,谁能保证那本该是属于你的?

44、世上,有两种东西最美丽,一种是失去的,另一种是还未曾得到的。

45、要做的得失平衡不容易,有时候失去的意义比得到更重要。

46、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欺骗的好,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47、失去的永远是自己的,得到的永远是别人的。

48、我小气,我任性,我知道自己的不好。这些年来,失去的,得到的,我都记得。

49、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要失去的却早已失去。

神仙文艺的道德经名言(50条)


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人,对于人类科学让文化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读老子的名言吧,当你觉得静不下心来的时候,阅读名言可以带给你片刻的安宁。那么您所熟知的老子的的名言有哪些呢?怡心句子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神仙文艺的道德经名言”,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神仙文艺的道德经名言(篇一)

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1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道德经》

15.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

16.治大国,若烹小鲜。

1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神仙文艺的道德经名言(篇二)

1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4.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25.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德经》

26.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本有生灭,这是周行不始的规律)(而修道之法在虚静,虚心止静可以观万物象)

28.为无为,则无不治。

2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

3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

33.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3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神仙文艺的道德经名言(篇三)

35.慎始如终,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

3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8.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39.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1.五*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4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4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

4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4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关于道德经的最佳诠释老子名言文案摘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无数杰出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此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子的名言吧,面对书海浩瀚,语林苍茫,感悟名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明智的选择。老子的的名言哪些值得我们细品并背诵呢?怡心句子网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关于道德经的最佳诠释老子名言文案》,希望怡心句子网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关于道德经的最佳诠释老子名言文案【篇一】

1.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道德经》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治大国,若烹小鲜。

6.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7.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道德经》

8.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2.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

1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7.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0.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关于道德经的最佳诠释老子名言文案【篇二】

2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2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25.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6.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2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3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道德经》

34.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6."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3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3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精选)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释:上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不分亲疏,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解释:正直的人像屈服,灵巧的人像愚笨,有口才的人像迟钝,指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显露自己。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释: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4、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解释: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

5、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解释: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

6、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解释:天地的变化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释: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解释: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解释: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释: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1、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解释: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统治者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12、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1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解释: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才能长久。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解释: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1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解释: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1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解释:道的运行方法是以柔弱胜刚强;道的运行规律是总是往相反的方向运动。

1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解释: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1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解释: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1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解释: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

20、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解释: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

2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解释: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

2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解释: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2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解释: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2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解释:当天下的人都知道都认为这件事是美好的话,那么它丑恶的一面就显现出来了。当天下人都认为这件事是善事的时候,那么它不善的一面就会展现出来。

25、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解释:智者专精少数方面,知识不算广博;而研究太多领域的人不可能达到智者的程度。

26、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解释: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27、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解释: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2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解释: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2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释: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3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解释: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3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解释: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极高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3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34、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解释: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

3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解释: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36、功遂身退,天之道。

解释: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3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解释: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

3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解释: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

39、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解释: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会花言巧语,巧言善辩的人不一定善良。

4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释:“刍”读作(chú)。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41、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释: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4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解释: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4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解释: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4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解释: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4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不置身其中方能观察事物全貌;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而能得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46、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解释:固持己见而不兼听众人的不容易明白事理;自以为是而以他人为非者,众人不彰其名。

4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解释: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

4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49、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解释: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5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解释: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

5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解释: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

5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解释: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53、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解释: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5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解释: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55、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解释: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5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解释: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明悟通达。

5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解释:狂风不会整天刮,暴雨也有终止的时候。

58、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解释: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5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解释: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6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解释: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61、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解释: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62、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解释: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6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解释: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6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释: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65、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释: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66、治大国,若烹小鲜。

解释:治理国家,与烹煎小鱼儿的手法是一样的,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乱折腾。

6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解释: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6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解释: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

69、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解释:没有了守中无为的道,就要能依靠管理者的美好品德;若品德做不到完美,需要领导者有对他人的仁慈;领导者做不到仁慈,就需要下属有忠实于事业和恩情的义气;下属没有忠诚义气,就只好用行为规范来制约。

70、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解释: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7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解释:“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72、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解释: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73、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解释: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

7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75、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解释: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7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解释: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7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解释: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不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

7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

79、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解释:“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80、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解释:他经历的越多,就越发能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越少。

81、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解释:世人都自认为自己很聪明,做的事很对,我却独自认识到我的愚笨和无知。

8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解释: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8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解释: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不以为然。

8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解释: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85、致虚极;守静篤。

解释: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8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解释: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

87、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解释: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8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解释: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8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解释: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9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解释: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9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解释: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9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解释: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9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9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解释: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95、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解释: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9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解释:做事情如果到结束时仍如开始时那么慎重,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

97、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解释: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勉励他人。

9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解释: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9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解释: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100、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解释: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离去,离去就会远去,远去后又返回本原。

10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解释: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10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解释: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

10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解释: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104、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解释: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10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释: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10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解释: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本文网址://m.jym1.com/gexingjuzi/4547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