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世界未来读后感

世界未来读后感通用。

关于“世界未来读后感”的一些重要信息,编辑为您挑选整理了一些,这本作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有用心去读、用心去写,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其中的认真。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

世界未来读后感 篇1

若说和多年前比起来,变化不算太大的,应该要数课堂了。现在的孩子们和我们当时一样,也还是要背着书包去上课,拿着本子做笔记。不过,现在老师上课,黑板和粉笔用得少了,课件PPT用得多了,很多光靠嘴上说表达不清楚的,也都有了形象的图案来辅助学习。

而在未来,高科技会进一步走进课堂。3D投影仪把二维图片变成三维模型,孩子们不再需要凭借空间感想象立体的实物。3D打印机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模型,并拿在手上仔细观察,而不是在课堂上浮光掠影地看一遍,就要匆忙地递给另一个同学。虚拟专区甚至可以让孩子们走进所学的知识当中,尽情地在其中畅游。

当然,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书包太重背不动了。因为薄薄的平板里已经包含了需要学习的全部资料,而做笔记的小本子也换成了数字练习册,可以反复记录,还可以同步上传给老师批改。

上学的时候经常写作文,谈的就是未来的世界。你那时候梦想中的未来,现在实现了吗?关于未来你还有什么美好的设想?

世界未来读后感 篇2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名叫《世界未来》的课外书。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类的未来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和平、友谊和科学发展的光明未来;二是战争、死亡和毁灭的未来。

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特别是书里描绘的战争场面太可怕了!合上这本书,我眼前似乎有一幅枪林弹雨的战争场面,一想到它我就感到害怕。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步枪和机关枪,造成1000多万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更大,涉及数十个国家的10亿多人。战争肆虐血腥,造成5000多万人死亡。

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中国人牺牲了近200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在日本的两个城市投下了原子弹。一瞬间,这座城市变成了废墟,超过10万人成为受害者。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啊!

那么未来的战争将是什么样呢?现在科学越来越发达,战争武器也越来越先进,有导弹、火箭、原子弹、氢弹、化学武器、激光武器、……想到这,顿时在我的脑海里出现许多悲惨、可怕的景象:人们在互相残杀,许多人在血与火中搏斗,在枪林弹雨下生活,我们少年儿童不能上学,无家可归,人们的尸骨到处可见。

我想得越多,就越觉得发抖和寒冷。就像导弹和火箭飞过我的头顶。原子弹的蘑菇云笼罩着地球。天空昏暗,树木被烧毁,花朵枯萎,动物死亡。这时,我感到自己的整个躯体也僵直了……

战争真可怕,我们要制止战争,消灭战争。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早上,我们高兴地拎着书包上学。在假期,我们和

爸爸、妈妈去公园游览,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我多么希望世界上没有战争,人民永远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一个少年的愿望,也是全

世界少年儿童的心愿。愿世界儿童团结起来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世界未来读后感 篇3

人类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以为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永远不会变成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外。正是这种傲慢和自大摧毁了人类的一切。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一百年以后的子孙们,以为毁灭和灾难永远都是后世人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及时享乐派,但是更深远的看来,不过是一害千年的典型。只有在这场大灾难之后,人类才能醒来,发现自己是错的,是愚蠢的。

然而,即使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但最终有了生命,人类也会繁衍生息。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温室效应,也都知道是二氧化碳排放是牺牲未来赢得今天的发展,但是没有人做出有实效的事来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少部分环保主义者无力的呼喊,各个国家都在攀比发展,抢夺资源,这与影片中的海盗是没有区别的。所有人互相影响,无法停止,不顾及对地球的影响,悲剧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成的,只怕《未来水世界》中的悲剧变成现实。

如今各种废气、尾气甚至酸雨已经在警告我们,面对如火如荼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一旦大气层的漏洞形成一定的规模,让紫外线无阻挡的长驱直入,那么恐怕影片中预言的两极融化的厄运恐怕真的要降临到我们头上,到时人类的后果不堪设想,所希望人们都行动起来,不要为了一时利益忽略了长远的发展,保护环境为先,珍惜现在的一点一滴。

人类一次次的为自己敲响警钟,无论是《未来水世界》《后天》还是《2012》,如果人类还将如此傲慢,将一切付诸笑谈,不正视环境问题,那么《未来水世界》将是我们的明天,《2012》终将不会遥远。

但是人类仍然有希望,就像电影结尾,当他们绝望时,一只海鸥停在船头,让他们点燃最后的希望,最终找到一片美丽的土地。

财经系10会计4班

李欢学号***

世界未来读后感 篇4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货币金融学

读《动荡的世界:风险、人性与未来的前景》感悟

—— 阅读·思考·交流 ——

学生姓名:刘金明

学号:***

上课时间:周四晚上10、11、12节

****:137********

任课教师:唐莹

2017年12月14日

目录【心路历程】1

【关键词】1

【正文】1

一、《动荡的世界:风险、人性与未来的前景》1

1.书籍简介1

2.作者简介2

二、读书笔记(四问四答)2

1.本性是什么?2

2.危机何来?3

3.文化对经济产生影响?3

4.什么样的模型才是完美的?4

【回顾反思】4

【谢辞】4

感谢每一个帮助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5

【字数统计】5

【心路历程】

最开始是因为老师留了一些书,要求任选一本阅读并写一下感受,纵观全部书目,只有《动荡的世界:风险,人性与未来的前景》这本书文题最长,处于学生得分角度,应该最好写。简单看了这本书的背景资料,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大人物(在作者的介绍中提到)。作者具有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书中第一章,作者就直言恐惧与狂热,风险厌恶,时间偏好,从众行为,依赖倾向,互动倾向,竞争倾向,价值观,乐观主义倾向,珍惜亲人的心里倾向,自利倾向,自尊倾向等心里倾向对经济运行会有影响。笔者还就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了论述,并对当前的经济运行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不一样的风景。因为这本书很长,所以并没有全部读完,中间很多章节读的比较简略,不过对于作者“文化心理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的观点着重研究分析。这也对我现有的知识和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下面的部分中,我用所学的知识来研究作者的观点。

本书各个章节中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术语的专栏,这些专栏通俗易通,结合书中论述的内容,我就对经济与金融的运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我收集了部分对网络的评价和介绍,以便进一步加深对本书的理解。

【关键词】

格林斯潘,2008年金融危机,动物野性,文化,模型

【正文】

一、《动荡的世界:风险、人性与未来的前景》

1.书籍简介

本书汇集了格林斯潘卸任后的工作经验和对经济、金融的思考,。

2.作者简介

格林斯潘(alan greenapan)(alan greenapan)曾经为美国六朝元老,并且都是担任美联储主席这个经济界至关重要的职位,可谓是大名鼎鼎的经济界人物。他1926年3月6日生于纽约市。197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4-1977年**经济咨询委员会主席。1977年起担任cbo顾问,有线电视总公司、摩根公司、食品总公司、莫森信托公司、飞马公司董事。他于1987年8月被里根任命为美联储主席。

1991年7月,布什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1996年2月,克林顿**提名他连任美联储主席。2000年1月,克林顿再次任命他为美联储主席。

2004年5月,小布什提名他为美联储主席。他被称为全球的“经济沙皇”、“美元**”,无论走到**,都会在红地毯上受到国家元首一般的接待。他的公文包里藏着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引擎”的秘密,许多人将其与美国**的核按钮相提并论。

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他英国骑士的称号,骄傲的法国人授予他法国荣誉勋章的最高荣誉。人们称他为经济学大师、预言家、魔术师。

二、读书笔记(四问四答)

1.本性是什么?

作者在书中分析动物精神和人类本性时,写到:“作为动物精神的重要成分之一,恐惧是生命、肢体和财富在遭受威胁时的自然反应。这种情绪绝对是先天具备的,没有人例外”。

笔者认为,理性调控下的动物精神对宏观经济决策及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作者分析认为自启蒙时期以后,理性思维是推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此“非理性”就不会生产出任何东西。但恐惧、狂热、从众心理、竞争动机和时间偏好等心里倾向会影响经济运行。

作者在书中简要论述了恐惧与狂热,风险厌恶,时间偏好,从众行为,依赖倾向,互动倾向,竞争倾向,价值观,乐观主义倾向,珍惜亲人的心里倾向,自利倾向,自尊倾向等心里倾向。并对这些心里倾向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作了一般性分析。

这一观点正是与微观经济学和中间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消费者偏好和心理分析对供求的影响,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关。据个人学***举个例子,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如果社会中消费者偏好增加,社会对某商品消费需求上升,造成供求失衡,从而导致社会经济产业调整,以房地产产业最为显著。

2.危机何来?

第二章回顾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消息发布后数小时,此前一直认为接近于无风险的货币市场**即出现了抛售现象,数天之内又出现普遍的**信贷资金紧缩,从而引发了世界经济的螺旋式**。”作者又在第二章中直接说明自己没有预见到危机的严重性。

此外,笔者认为,鉴于历史的不断重复,经过多年的经济稳步扩张,最终将遭受毁灭性的金融危机。

第三章**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特点。“金融危机的特点是债券发行呈现出递进式的困难,首先是长期债务,然后是短期债务,最后是隔夜债务。长期不确定性和风险总是高于短期风险,因此风险溢价几乎总是随着金融工具的到期而增加。

”作者又通过解释“杰塞尔悖论”对金融危机本源进行分析,最终认为08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化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有毒资产”,其根源可以追溯偶倒冷战结束后的那段时期,全球进入了竞争市场经济。

笔者认为,地缘政治事件最终导致长期市场利率和房贷利率大幅下降。而由于二次利率的下降,导致了全球住房问题。过去10年的房地产通胀具有典型的疯狂泡沫的所有特征。

作者又对“房地产泡沫问题”深入**,也发掘这就是经济危机的本源之一。

除“两房”的过度需求外,2007年泡沫达到罕见的原因还在于互联网泡沫和1987年的泡沫对美国以及世界经济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人们陷入乐观陷阱之中,再次紧扣第一章人性相关。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

3.文化对经济产生影响?

作者在书中写到:“或许是因为文化***响、消费信贷不足,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应对措施等因素,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受到限制,没有跟上收入增长的快速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从1999年占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23%上升到2007年的33%,远远超过投资增长率。

鉴于世界其他地方的投资都不足以吸收这样大的储蓄,全球长期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在2000~2005年大幅下降”。作者认为,文化对我们选择何种经济体制来追求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着特殊的影响。文化关系到我们对日常生活挑战的很多直觉和***应,其中包含若干行为准则,使生活中许多复杂的日常决策变得像自动驾驶一样,会被下意识执行,从而免除了生活中大量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文化可以是包罗万象的,就像许多宗教一样,它不仅仅是附属关系的一个外围因素。除了欧元的历史给出的突出证明外,经济文化发挥作用的例子也无处不在。

这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则:一定形式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一定形式的文化,一定形式的文化对一定形式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反应。也跟第一章中人性的观点紧密相扣。

因为一定的文化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进而产生不同的人的个性,不同的人的个性也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这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反应。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作者还将文化纳入经济模型,这将在下一段介绍。

4.什么样的模型才是完美的?

在最后一章中,笔者分析了经济模型,但格林斯潘没有给出具体的模型,只是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思路。在作者看来,有效的经济模型不应当假定绝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完全理性的,也不应当假定所有的结果都包含在可**的正常分布曲线当中。经济学家未来的挑战在于,用新的数据来建立更有现实**意义的测量工具,把**重点放在那些给金融体系和经济带来最重大危害性的领域。

这个模型将包含若干变量,将反映长期经济稳定型背后隐藏的真实人性,其中应该包含时间偏好(和利率),股权溢价,公司市盈率,以及自19世纪以来的私人储蓄率等。它们反映支配商业周期运转的恐惧与狂热倾向的外围边界。

此外,还有些非先天的稳定趋势,例如社会福利支出与国内总储蓄占gdp的百分比之和。**要涉及的其他稳定性因素还包括:劳动力规模和平均工作小时数等。

这样的模型中还应该包括有可能度量和**系统性人类行为和公司文化的公式。

【回顾反思】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不一样的风景。这份读书笔记总体讲述了作者的大致观点,但是没有对作者的详细解释进行深入讨论,这部分仍需要加强。另一方面,读书有些部分比较粗略,后期介绍和收集资料才进行补充,内容上需要加强。

因为这本书很长,所以并没有全部读完,中间很多章节读的比较简略,不过对于作者“文化心理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的观点着重研究分析。本书各个章节中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术语的专栏,这些专栏通俗易通,结合书中论述的内容,我就对经济与金融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文浅情长,请您见谅!

【谢辞】

感谢每一个帮助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字数统计】

全文共计

原创文本

引用部分

其他部分

世界未来读后感 篇5

在星期天里,我看了一本名叫《世界未来》的课外书。书里告诉我们,未来的人类将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和平、友谊、科学发达的美好未来;一种是战争、死亡、面临毁灭的未来。我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特别是书里描写的战争场面太可怕了!合上书,我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幅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场面,一想起来我就觉得害怕。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了步枪,机关枪,死亡了一千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更大,几十个国家,十几亿人被卷入战争,战火纷飞,血流成河,死亡了五千多万人。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中国人牺牲了两千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在日本的两个城市投下了原子弹,一瞬间,城市变成了废墟,十几万人成了受害者。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灾难啊!

那么未来的战争将是怎么样呢?现在科学越来越发达,战争武器也越来越先进,有导弹、原子弹、化学武器、激光武器……想到这,顿时我的脑海里出现许多悲惨、可怕的景象,人们在互相残杀,许多人在血与火中搏斗,在枪林弹雨下生活,我们少年儿童不能上学,无家可归,人们的尸骨到外可见。我越想越感到浑身发抖,手脚冰凉,就好像导弹、火箭正在我头顶呼啸而过,原子弹的蘑菇云笼罩在地球上空,一下天空暗淡了,绿树烧焦了,鲜花枯萎了,动物死亡了,这时,我感到自己整个身体僵直了……

战争真可怕,我们要制止战争,消灭战争。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下,清晨,我们高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假日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上游乐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多么希望永无战争,永久过幸福的生活。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一个学生的愿望,也是全世界儿童的心愿。愿全世界儿童团结起来,反抗战争,保卫世界和平。

本文网址:http://m.jym1.com/zuowen/122306.html

上一篇:感恩母亲作文

下一篇:2024年祝福语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