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下乡日记

2024-03-08

下乡日记十四篇。

下面是句怡美编辑为您整理的“下乡日记”,什么样的范文才算高质量的呢?文档编写是我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序之一,范文在写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背诵范文可以提升写作技巧,我们会逐渐推出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内容以满足您的需求!

下乡日记 篇1

时间的流逝,白衣苍狗得令人极易陷入没有激情的日子。本以为我带着满满的激情而来能一直发光发热,却在三下乡这个五六天后便进入稳定的“咸鱼”期,慢慢的我进入了如湖面般的日子,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安稳,那么的令人想入睡,我似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实践的目的。这真的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懒惰吗?

回头了望队员的近况,发现原来不是的,一切的借口都那么得苍白无力,我只是懒惰;只是逃避;只是太弱了。

在20xx年7月18日,三下乡的第七天,我才找回了我的魂魄,找到了目标与希冀。其实过程很平淡,没有所谓的醍醐灌顶。在要去饭堂值日的时候,路上一大堆蚂蚁,它们抱成一团,又散成一片,似乎在做无用之功,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以成“咸鱼”,百无聊懒之中,是的!

没错,我蹲下来看了看,原来今日不停下大雨,路上坑坑洼洼,蚂蚁穴里头积水十分严重,蚂蚁已经无法在原来的“房子”居住了,只能迁移,抱团过“河”,再散成一片,为的就是把阵亡的蚂蚁分离。我在发呆中醒来,在“混沌”中找回自己,那曾经迷茫;那曾经失掉方向;那曾经不知要何为的我便重生了。蚂蚁为了寻找居住之地,外层的蚂蚁宁愿牺牲自我,完成大我,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房,一切偷懒借口都那么无力。我的牢骚;我的沉默;我那冗长的“咸鱼”状态,从此不再存在。我相信自己,我能!

下乡日记 篇2

和马主任一家吃过早饭已到九点了,今天我们的工作计划是上午下田收割玉米,体验农活,下午到四社走访农户,并把村里的黑板报办起来。这些也是我昨夜思考良久的。特别是作为从机关下村的干部,下田体验农活很有必要。村委马主任忙于村里的工作,三四亩玉米还在田里,所以我们决定到马主任田里收割玉米。

到了田里,我学着马主任的样子掰玉米棒子。

虽然小时候帮家人下田劳动,但是老家那边种的都是小麦、豌豆等作物,所以掰玉米棒子还是头一次。不过这活一学就会,就是一手抓住玉米棒子,另一手拿小刀在包叶上面划一道口,然后顺着那道口子剥开包叶,再把里面的玉米棒子掰下来,工序就这样简单。由于海拔较高的原因,每株只结一个玉米棒子,偶尔也有两个的,不过其中一个很小。掰了一会儿后,我的手法越来越娴熟,速度也很快了。

这时,海东农牧局科技推广站洪站长打来电话,让我今天赶紧领上昨天我给他说要办养殖场的村民马哈比,到民和县畜牧局补报家庭养殖项目。我一联系马哈比,他正好在县城。而且我们的帮扶组成员小孟从县城还没向村里出发,所以我让他领马哈比去县畜牧局。不一会儿,马主任夫人也干完家务活到了田里。随后,我们帮扶组的老谢、小罗,还有村支部马书记都到了,田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人多力量大,我们七个人每人占一个垄,一垄一垄掰,马主任负责铲秸秆,一下子加快了收割的速度。收玉米不太累,大家又说又笑地干到了中午。回头望去,身后金黄的玉米堆越来越多,腾出的空地也越来越宽,很少劳作的原因,大家兴奋不已。

下田劳动的原因吧,中午大家吃饭很香。马主任夫人给我们做的是熬饭,一个个都吃了两碗,还把一大碟子油饼吃到底了。

下乡日记 篇3

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在不断的拉近了,有些同学也敢走进了办公室和我们老师天南地北的聊起来了。而有些同学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但又不胆敢走进办公室的就在门口外走来走去,其实我也希望他们能主动走进来呢,但因为办公室地方较小,太多人进来也会弄得乱哄哄的。

上午的团培很多同学都玩得挺开心吧,不过我担任助教时候发现小组成员之间很少开口,很难得才讲一两句,其实这也是中国学生之中很普遍的现象,不过他们在不断的超越自我,因为有的同学是主动站起来讲的了。因为是在室外搞的培训,所以于我看来这个培训除了让同学感觉好玩之外,真正的要达到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不过我却对会嫦、意晴的认识更进一步了,她们在无形凳时的坚持深深的打动了我。

中午一位同学写的日记让我哭了许久,来到上坪第一次流泪。很感谢他,因为他不仅让他自己超越了自我,也让我自己超越了自我。在将他的日记读给其他老师分享的时候我一直都是泪眼迷蒙的。

下午有一节班会课。因为希望能最大限度的让同学们融成一体,同时也得到锻炼,并学会自我表现和相互协作,在没来上坪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这些班会的主题了,通过这几天和同学的接触又慢慢完善了。

结合猜想,我安排了一节自认为还是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课,将桌子绕课室围成一个圈大家围圈而坐,并在昨天就选好了班会主持人,让曼琳去准备,因为这是同学们的班会,最后应该交由他们主持。

交流环节同学们还是比较沉默,除了翠霞和智聪有上去讲,其他同学都是低着头了,我只好自己着急起来了,小可爱们小可爱们勇敢的站起来呀~~~

游戏环节大家玩得比较开心吧,不过老师们的分享环节却因为游戏拖了较长时间,各位老师都将原来要讲的内容作了调整,匆匆讲了几句便结束了。互动的效果达到了,可是某些效果于我却有小小的缺憾,不过还好,明天还有最后一节班会课,补上吧。

下乡日记 篇4

时间过得真快啊,就这样下乡的时间快要结束了,为我的报告着急着呢,阿秋萍姐姐的总结都基本上完成了,我的却一点都还没有动到。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不过还是要淡定的,等到回学校还是有时间的,现在最主要的还是不整条思路整理好,等到回到学校就可以顺畅的完成掉。

听着秋萍姐姐的会议总结,真是受益匪浅啊。要想快速做好一个调研报告的话,首先要先定好目标,然后搜索大量相关资料以供参考,从搜索到的资料里面整理出对自己调研有帮助的信息,汇总后整理出相关调查题目,然后再进行深入的调查。这样子的话可以事半功倍。

她的课题做出来的速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下乡日记 篇5

因为学校方面还没给我们安排好学生,所以我们将日程表推迟了一天,今天就招收学生并进行分班。吃饭早饭我们几位班主任就早早的搬出了桌子等待学生来报到。

记得来的最早的是家鼎,他报到后并没有走,而是一直骑着那辆车在周围转悠。我的心情其实是紧张的,一直担心来的同学很少,所以来了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妹妹时挺开心的,到了九点多来的同学逐渐多起来,心情也轻松起来。我只能尽力去记住每一位来报到的学生了,因为他们只来这里登记完就走了,也有的学生会问一两个问题,但完了就走。开始羡慕起可以带着学生打扫卫生的科任老师来,因为他们可以最早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所以在报名过程中便留心观察一些学生,看看他们,谁有可能是我们四班的同学呢。

十点多名额就满了,因为担心兼顾不过来,所以便停止了报名。将桌子搬回办公室后还有学生不断的过来要报名,其实要让自己去拒绝学生还真于心不忍,看到他们一双双渴望而真诚的眼睛下定的决心马上就会动摇。在办公室里印象比较深的是扬辉这个光着头的高个子男生,他磨了较多的嘴皮子吧,最后我让他填写了信息。

拿着所有学生的信息便开始考虑要怎么分班,那一个个学生,最后谁会和我度过这七天呢?一切都是个未知数,这时候的感觉很奇妙,只觉得冥冥之中一切都有了定数。

一直忙到八点多,才将分班的名单打印了出来。没见到大家之前一直惴惴不安,其实是很很很担心大家不愿意和我接近的。同时也希望不会漏掉任何一位同学的名字,不然会给她/他带来失落感的。

下乡日记 篇6

怀着对教育的一种神圣的情节,报名参加了平安专注为明天支教活动,并有幸成为此次活动第一批出发的志愿者。特别晨会结束后整装出发,在车上远离了城市的我们开始兴奋于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滨海县蔡桥镇大洼村的平安希望小学。

在学校对面的寄宿处简单安顿后,我们便收拾行装去学校参观和安排课程,校长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带领着我们和各个老师见过面,跟大家安排了一周每人要带的班级和课程,看过课表可以教到全校的班级,我觉得很自豪。这里的孩子们纯真的让人感动,在校园里,虽然还不曾相识,但都会冲你腼腆地笑,大胆些的会冲你喊“老师好!”我们都以同样的微笑对他们,亲切地回答着“你好”,那一刻,一种“你是重要的,他们需要你的”这种感觉强烈地萦绕在我的心头。

晚饭后大家到学校散步,站在操场上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天空干净地没有一丝杂质,迎面吹着夹杂着田野清香的空气,我快乐地伸出手去拥抱这清新的感觉。是的,我们为期一周的支教生活就要在这所小学渡过了,这些孩子,就是我的第一批学生,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教他们,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理念,和爱。明天我们就正式上岗了,即将成为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上的主角。

下乡日记 篇7

今天是快乐的,今天上午,我教了我们班的英语,这是第二天教他们了,我很开心,因为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我希望和他们打成一片。他们没有学过英语,但是他们学的很快,今天是第二节英语课,他们就已经学会了26个英文字母,而且会唱字母歌了。看着他们一个个笑脸,我很欣慰。谢谢我能有这次机会和他们相识,真是个缘分。

接着,我去送孩子们回家,她们家附近是山,听说他们山上的石头很漂亮,听起来,我想和他们去上山玩,但是由于时间不允许,就没去,由于家乡没有山,所以很向往山,好一幅夏季迷雾山景图,漂亮极了,太美了!有空一定和孩子们去山上玩。

在学校,我们几个“老师”异常的兴奋,吃饭时大家都在笑,我们一快打乒乓球,但是他们不和我打,因为我球技太烂,虽然很纠结,但是仍然想笑,不知道为什么,呵呵。

晚上时,我们开会,然后睡觉,现在已经是凌晨45分,大家都睡了,静悄悄的,很安静,写到这里,我累了 ,要睡觉去啦,明天,不,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下乡日记 篇8

今年暑假,我跟随岭南师范学院那朗社会实践队赴徐闻县迈陈镇那朗小学参加了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主要任务是义务支教。虽然只是短暂的十天,但让我学到了很多,又发现自己还缺少很多。这十天的支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这十天的教学工作、调查、交流和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对一些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对自己的认识更进了一步。我真的非常感谢这次三下乡,给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锻炼自己的平台。这十天的时光将会给我留下永恒的回忆,这次实践也会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支教结束之后,思考了很多,想了很多,也让我体悟到了许多。下面我就将我的一些体悟与大家一同分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切实加强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三下乡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在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在艰苦的环境中适应和改善环境,这才是对个人能力的最好锻炼,在三下乡给我们提供的平台上,我们要充分施展才干,积淀工作、生活素质和经验,我们只有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才能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在实践中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增强工作实践能力。

下乡日记 篇9

在大走访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力争在完成走访工作的同时提升自我。

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而我平时对国家政策、各部门法律法规掌握不够,对村民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吃不准、摸不透,妨碍了走访的效果。认识到缺点,才有助于更好的完善自我。只有加强学习、随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今后的各项工作。

同时,还要积极改进作风,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一些村民对走访活动有抵触情绪,认为只是走个过场。这里主要的原因,在于政府的公信力有所减弱,也就是群众对公务人员存在怀疑情绪。因此,从自身做起,改进作风,树立形象,就非常重要。只有以群众的要求作为要求,才能成为群众心目中公务人员的模样,树立良好、诚信的政府形象。

下乡日记 篇10

一直有一个梦想,到森山老林没有信号的地方看几天书,回归独立和自由。今天上午,托河停电,所有手机一起瘫痪,通讯基本靠走。昨天通知今天八点半在乡政府开会,到九点还没有人来,我和社区王院长到一里地外的招待所询问,才知道会议改到招待所会议室。手机看来已经不可或缺。会议紧急通知我们和社区医院暂时放弃对托河社区的引领,把鄂伦春中学调整到陶里罕村。与旗财政局共同帮助村里“十个全覆盖”工作。

沿诺敏河向东七十公里的山间平地,陶力罕村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村庄四面是秋日五彩的群山,山中林木葳蕤,几乎没有任何人为破坏,村中一条小河自北向南流向村南的诺敏河,可谓山环水抱,美丽自然。山寨里大多是七八十年代从赤峰林东来的的移民,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种,大多数人家温饱有余。磁砖贴面,蓝瓦做顶的房屋比比皆是。我是搭托河乡书记金光武的车来的,午饭在村书记刘吉柱家吃,饭后金书记给各个引领组开会,详细讲解危房改造新政策。原来只有农村户口可以享受的危房改造补助改为任何人只要同意拆掉危旧房屋就可享受三万元补助。会后,村会计带我在村里走了一遭,大概两公里。村里卫生杂草问题不少,看来还需要机械化设备。下午三点半,金书记召开村民大会,金书记讲话后,我再次宣传了“十个全覆盖”对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味的意义和价值,传达了党和政府希望每一个村民都能有出彩人生的殷切期望。动员大家行动起来,自觉主动的改善环境,从净化,美化,绿化入手,让陶里罕回归到与美丽山水和谐的新农村。

下乡日记 篇11

这个姑姥姥照样在我很小的时刻见过一次,只记得她们家很远,在农村,我立时又好奇又高兴,又可以去玩了。我跟妈妈坐上了去姑姥姥家的车。公路上的汽笛声“嘀嘀嘀”的,在不雅赏着村落的美丽风景,呼吸着清爽的空气,真令人神清气爽。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姑姥姥家的房子很大年夜大年夜,院子里养了很多若干的家禽,只见姑姥姥正在喂小鸡们吃食,那些小鸡在鸡棚里“叽叽叽”活蹦乱跳,抢先恐后地抢着吃,旁边的鸭棚里有八九只鸭子,它们就比较的安闲,“嘎嘎嘎”边走边叫,朝东边的一个角落里望去,本来,这里面还养了一只小花猫,“喵喵喵”的似乎见到了我在跟我打呼唤呢,我们紧跟着就走到了家里面,我被一个木质的大年夜大年夜箱子吸引了,房子的西南角搭建了一个大年夜大年夜大年夜大年夜的木箱子。我好奇地问姑姥姥:“这个是做什么的?”姑姥姥跟我解释说:“这个箱子是给母鸡生蛋用的,要生蛋的母鸡都邑进来,下好了蛋,来年就能孵出小鸡了。”本来还有这么神奇啊,真是太有趣了。

礼拜六的凌晨,阳光亮媚,妈妈说要带我去远房的姑姥姥家玩。

傍晚的时刻,姑姥姥说要带我们去田里摘些蔬菜,来到了菜地里,旁边的`小溪流“哗啦啦”地流淌着,路边有长得矮矮的青椒、包菜,还有一些我不熟悉的蔬菜,我还看到了一个好大年夜大年夜好长的南瓜,但这个南瓜是绿色的,我好奇的问:“为什么这个是绿色的,是还没有长熟吗?”妈妈说:“这也是南瓜的一个品种,这种是炒着吃的,特其余厚味。”哦,我终于明白了。我们摘了很多若干的蔬菜,满载而归的回家了。

晚饭开端了,我们围坐在桌前,吃着本身采摘回来的新鲜蔬菜,心里美滋滋的。

下乡日记 篇12

今天去堵汆村,一个村干部家办酒,路,依然是一如既往的烂,心,也一如既往的难受。

好在终于有了一点希望,在这个村开展四帮四促的县检察院的张检察长正积极为我们争取项目,从孔白到堵汆共17公里,这条路一旦能立项修建,可以连通孔白、索土、民族、堵共汆四个村,2269户9082人受益,相当于贯通了全乡的大动脉。

为能促成此事,不敢有半点的怠慢,赶紧积极主动和交通部门联系,努力协调,也才得知为这条路费心的人并不少,心里的那份感激真的无法言表,这种情感是局外人无法体会理解的,但愿梦想成真。有领导重视,又有那么多好心的热心的人在帮忙,一定不会让我们沿途几个村的老百姓失望,毕竟,他们渴望修路的愿望太长久太强烈了。

下乡日记 篇13

11月4日星期一 天气阴

早晨刚送女儿到学校门口,仲副乡长来电话说他到平安了。他因家在互助,所以买了一辆私家车,每周一早晨去民和的单位上班,到周五下班后回互助。所以我俩商定每周一早晨一块出发。回家赶紧收拾些东西,我们就上路了,一起前往的还有xx乡的石副乡长,她家也在平安,也是周一去上班,周五下班后回平安。

九点多时,我们到了乡上。不一会儿村支部马祥义书记也开车到了乡上。马书记搬到老县城居住已有三年了。他的儿子在内地当阿文翻译,收入不错,所以去年给他买了一辆私家车,日子过得很不错。听乡上的干部说这两年马书记工作不太积极,也很少去村里。但是自从我们驻村后,他配合得很好,基本上每天都陪我们去村上开展工作,或许是我们的工作给他鼓了点勇气和信心。他人也挺好,性格随和,办事沉稳。他早年当过多年的民办教师,但由于中途间断未能转正,因此也有良好的`素质和文化程度。

每周一早晨乡上都开例会,听取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上周的工作汇报。等xx包村干部老谢开完会,我们坐上村支部马书记的小车到了村上。这几天村民们忙着开展秋季覆膜,所以到村委马主任家领取地膜的村民很多。这两年马主任发放地膜很有经验,他说因为有些村民领上地膜后在家里偷偷积压,所以他让村民们第二次领取地膜时必须把上次领取的地膜卷轴交回来,否则不让领,这样就避免了村民们多领地膜。我暗暗为马主任的土办法叫绝,如果是我们机关干部恐怕一时还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去二社弯子走访。走到村务公开栏处时,我看见我们前些日子办的黑板报下边打了个不大不小的错号,错号刚好打在了我们驻村帮扶组名单上,一看就是个小的小学生所为。我觉得好笑,和我们帮扶组同志们开玩笑说:“看样子孩子们对我们的工作不认可啊!要不怎么在我们头上打错号”,大家哈哈大笑。随后我们就到了二社弯子。从弯子社的山梁上向下望去,大部分农家尽收眼底,东一户、西一家,破旧的庄廓杂乱无章,废弃的房舍随处可见,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破败、萧条的景象。我们去的第一户人家门口一帮人正在宰牛,忙的不亦乐乎!见到我们,他们拎着双手热情地问好。一问才得知,他家的老爷子去沙特朝觐,明天就要归来。按照回族的规矩,其“者麻其”及亲友都要去隆重的庆贺。是庆贺所以去的人要随礼,东家要大摆宴席,其规模不亚于操办一桩婚宴。这种大操大办的习俗明显加重群众负担,因此前些年政府明确反对。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干脆把前来帮忙的几位村民都召集到一起进行询问,了解各家的家庭情况,并向他们传达了开展秋季覆膜、上缴农村养老保险金等一些当前工作,对身上带有现金的,村支部马书记还就地收缴了养老金。

随后,我们又走访了冶万林等4户农户。期间我们听群众反映村医冶兆虎在给村内小孩接种疫苗时收取费用,后经群众举报、乡卫生院督促,退还了一部分,但对村内老实巴交的几户农户至今没有退,而且他的医疗技术很差,药品价格很高。于是,我们商议到村医冶兆虎家走访。来到他家时,他正在院内脱粒机上脱玉米,人很热情。粗略的看其家境,在村内也算是中上人家。屋里的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证件,都是冶兆虎的村医培训证什么的,可是有些证件上是他老婆的照片和名字,我在心里觉得很好笑,不过也没问。在攀谈中我们得知,他的工作只是开展个接种疫苗,其他的如诊断常规病、打个点滴这些他都不会,村民们也基本没人来,但是他否认药价高。关于收取疫苗接种费用的事,我们婉转的进行了询问,但是他说没收。我们离开他家临出门时,他急急忙忙的给我说:“我家上午领的地膜已铺完了,下午要去,但是没有地膜”。我心想这还了得,最近动员村民开展秋季覆膜是头等大事,地膜没了不行啊!我赶紧给村委马主任打电话说给冶兆虎领两卷地膜,马主任说让他来领。冶兆虎让儿子赶紧去领,说是领来后就下地。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村医冶兆虎是个“老狐狸”!我们走访完后见到村委马主任时,他笑着说:“今天你们上当了,人家冶兆虎早上领了两捆地膜,今天根本没有下地。他每年都是想方设法领地膜在家里积压,真正铺在地里的很少”。我们都大喊上当!没办法,当已经上了,呵呵,下不为例吧!

下乡日记 篇14

今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爸爸决定带我去乡下游玩,感受一下富有田园气息的乡村生活。

汽车带着我们一路颠簸来到偏僻的村庄—王家庄。这里因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很少有人来这居住,因此村民大多数都姓王。村里的书记是我爸爸小时候的同学,他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我暗自高兴,终于能吃到香喷喷的农家饭了。谁知这时爸爸对王书记说:“老王,今天来就是想让我的儿子在村子转一转,让他明白生活的不易。”王叔叔说:“这好办。”说完邀请我和爸爸到他家吃饭。

推开吱吱呀呀的木头大门,我走进院子小得只能容下三、四个人。房屋像个密封的盒子,叔叔家的电视机小的像一个“火柴盒”。这时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原来这个小孩是村里的一个孤儿,他的布鞋已经蓝里透白了,身上脏的不得了,手捧着碗,碗里只有半碗饭,加一小撮咸菜干。王叔叔给他夹了一块肉,小孩马上向王叔叔说谢谢。一口就把肉给吞了下去。

吃完饭,就跟着爸爸和王叔叔去村里到处看了看,然后就和王叔叔告别,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爸爸问我“儿子今天你明白有多难了吗?”“是的,爸爸我今天才看到生活是很艰难的。”我回答。我暗自想,我现在的条件这么好,应该好好珍惜,用心学习,等将来长大了为社会多做贡献。

本文网址://m.jym1.com/zuowen/13384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