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戒烟读后感

2024-03-31

戒烟读后感(优选十一篇)。

戒烟读后感 篇1

记得初中时候就开始抽烟了。怎么开始的?好象别人抽了,我就跟着抽了。这么也应该算是时尚了吧。  当时人都比较呆呆的。人家这样,自己也就这样(也算从小就是时尚一族了!)。后来,大家(同学)整天打牌,赌博的那种;以至再到后来什么都可以去赌。现在赌徒的性格应该是哪个时候养成的吧! 有了赌,就没有抽烟了,算是戒了。其实那个年代,就那么几个零用钱,能省吃减用剩下几个发展一下兴趣就不错了,当然不会是那么全面的,来个五毒具全!“找个PLMM捶捶背、叼着带过滤嘴的香烟、打着麻将”。这种生活在那时是不可想象。另外,当时还小,还不知道“ 女人真是个好东西!”。不过,对于一个初中生,当时也没有这种时尚。 等到上了大学。乖乖珑缔东!还是真是一个多资多彩的世界啊!那压抑的多年的,终于可以释放了,我是成年人了吗!玩个痛快!吃个痛快!赌个痛快!最大的发现莫过于知道“ 女人真是个好东西!”,就从我第一眼见到她开始。天空在旋转,空气在凝结,没有声音。寂静!只听见心跳的寂静!一段恋情——我生命中第一段恋情;一段我最重要的恋情;一段维持了4年的恋情,开始了。大学生谈恋爱在当时还是时尚的。 该散的还是会散的。在最后一次努力(很形而上学的那种)后,我被好友拖走,搞酒;其实不如说灌自己来得更恰当。在大量的酒精作用下,晕乎晕乎的,一切都不想,大脑象是个空白:“天空也在旋转,空气也在凝结,没有声音。寂静!是只听见心跳的寂静!”。朋友递上一只烟,我接过来,烧了起来。大放厥词:“酒是个好东西啊!”“烟也是个好东西啊!”。 那一年,许多朋友都分手了,大多数是在大学谈的。我们潇洒的围坐在茶馆与酒吧,“茶我要糯米茶;酒我要82年的波耳多,不加冰;拿包五彩缤纷;没有?就555吧、扁特醇的!”其实,(我们)能懂什么?玩的就是味!“PLMM你不要看我哦!我是狼,夜晚吃人的狼!”。在放纵与失恋的主旋律下,未尝不能掀起一场时尚了? 大起后大落,痛苦后的平静。那些沉淀下的是真理,还是本身的别无选择:“男人以事业为重!”。多年了,“做个事业有成的男人”我一直以此为任。 当我们追求什么的时候,会学习到很多(其实无非就是懂得理智的思考而已)。 可是时尚能够让我们理智的思考?那一瞬的悸动和那一刻的寂静,可以吗? 现在我不抽烟了,不过不是绝对的;就是那种不带烟、不带火的那种人。在晚上9点半以后,在氛围比较好的酒吧里,耳中听着那些我喜欢的歌曲,我会点上一根,狠狠的吸上一口,“让天空去旋转;让空气去凝结;没有声音。寂静!寂静!那是只听见心跳的寂静!”。或许,这在不久也会成为一种时尚!

 注:“ 女人真是个好东西” 引自4月30日麦香红茶的《在抑郁的天空下纵情》,版权所有哦。

另外,夏侯雨琴的文章不错,大家可以去读读。

戒烟读后感 篇2

看这本书我睡着了好几次作者翻来覆去翻来覆去都是那些话可能一段有用的话(相对来说较为经典的话)在书里重复了不下五遍看完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给他讲述

如我所料无非就是给吸烟者心理暗示至于有没有用我确实不知道想让他自己一字一句的来看这书里太多赘述了可能看一些他就放弃了所以我也不知道我给他转达是否有用或者说我转达的中心思想对不对看书评都说戒烟成功了我真的挺怀疑的

1.吸烟不是一种享受,它没有任何好处

2.吸烟不是一种习惯,它是尼古丁上瘾

3.之所以无法戒烟成功,是对自己是否戒烟成功永远持有怀疑态度

4.之所以怀疑,历来受周遭的影响觉得戒烟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

5.减量戒烟法和意念控制戒烟法万万行不通,在未吸烟的时间段,只会让你一直期盼、渴望下一根烟的到来

6.永远不要指望明天再去戒烟,或者未来的某一天,应从你决心戒烟的现在开始

7.戒烟不会让你失去什么,空虚感、放松享受的心情、集中的意识、缓解压力都是假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觉,就好像是你忍受的噪音突然停止了,你以为这是放松了,其实你原来就跟放松,这是理所当然的状态,你却认为是它带给你的

8.任何吸烟的人都不是因为喜欢烟味,习惯性的抽烟下意识的去抽烟让他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喜欢或者习惯

9.戒烟保持在三周之内就可以放心的确定以及已经戒烟成功,其实戒烟从你熄灭最后一根香烟开始,无需去怀疑。

10.你必须主动去抗拒周围的洗脑作用,屏蔽那些吸烟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在心里给自己暗示,其实很简单,戒烟是你自己的事情,没有人能够干扰你,你决心戒了自然就戒了,那又何难呢。

1

戒烟读后感 篇3

加工科缸体二班陈丰昌

你建议我读这本书时点支烟。这真是个好主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每抽一支烟都很担心。——题记

读一本书就能戒烟?别开玩笑了!作为一个苦于戒烟无门的资深烟民,看到这本书名字的瞬间我第一感觉是怀疑,然后就是极大的好奇,看一本书真的能戒烟吗?

带着怀疑和好奇,我仔细阅读了这本翻译成38种语言的国际畅销书,销量超过1000万册。

这本书的作者是艾伦?卡尔。1958年,他是一名出色的会计师,但强烈烟瘾让他每天必须要抽一百多支香烟,这让他感到十分绝望。

他通过各种方法戒烟,经过长达二十余年的无数次失败经历,终于在1983发明了最简单有效的“快乐戒烟法”,成功率高达90%。随后,他离开会计岗位,在全球45个国家的150个城市开设了戒烟门诊,并努力帮助世界各地的吸烟者摆脱苦海。

香烟致害的罪魁祸首是尼古丁,俗名烟碱。它是烟草的重要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肾髓质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尼古丁和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增加了神经递质的数量,增加了大脑中的多巴胺,并产生了大脑空虚感。

通过吸烟等方式提高浓度后,缓解了尼古丁快速代谢带来的空虚感,给人一种吸烟能给人信信的错觉。

为什么戒烟这么难呢?因为拖延。每个人都说我迟早会戒烟,但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最后,我们会怀疑失望中的意志力,沉溺于拖延中。戒烟是一场修行,检验的是我们的自控力,也就是自我约束的能力。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戒烟。做任何困难的事都需要毅力。

吸烟的成本也相当高,可以说是一项高性价比的投资。每天吸20支烟的人,一辈子花在香烟的花费多达10万元以上。然而高昂的花费换来的是什么呢?

这是一层附着在肺片上的黑色焦油,黄色的牙齿和口臭,以及对公共环境的污染。

所以为了积极响应公司创建“无烟工厂”的号召,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烟民朋友们一定要立下决心戒掉烟瘾。同时,我希望这本书能为那些努力戒烟的吸烟者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健康生活,从戒烟开始!

信不信,只这两步就能帮你戒掉烟!

小黄为了这本书,我被书名吸引打开了它。因为亲人中有几位资深烟民,一边吞云吐雾一边感叹戒不掉的苦恼,我想如果能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他们既不受痛苦又能将烟戒掉该多好呢。

“我说最近一次戒烟差不多是在两年前,强忍了六个月,终于还是无法抗拒烟瘾的折磨,我当时大哭了一场,心想我这辈子可能都没法成功戒烟了。为了禁烟,我付出了很多,也忍受了很多,但这样的付出和忍受让我的信心逐渐低落,因为我知道,因为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再试一次。”瞧,这是不是吐露了广大数烟民的心声呢?

这篇文章来自亚伦卡尔,这本书的作者。他抽了33年烟,每天抽100支烟(5包烟!!)。他说有一次受外伤的时候,发现从伤口流出来的血液居然是褐红色的,可想而知香烟对他的伤害有多么大!

在1983年时一个偶然他发现了“轻松戒烟法”,从此告别了烟瘾。那么,让我们看看,什么样的神奇方法能让这样一个几十年来一直吸烟的瘾君子摆脱香烟的束缚呢?

书中提供的戒烟方法有以下的特征:

即时见效;

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

**苦,无戒断症状;

不需要意志力;

不使用冲击**;

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

不会增加体重;

效果持久稳定。

多么诱人的方式。作为一个吸烟者,你不想试试吗?

有些人会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一本书能戒烟吗?开什么玩笑!可您千万别小瞧这本书,正是它让世界上1000多万烟民,成功地将烟戒掉了,并且是彻底的。

坐过高铁的朋友们都知道,火车在车站停留时间只有一分多钟,到时会有一些人提前聚集到车门口,只当车门一打开就急忙窜下车,边走边点烟,深深地嘬上一口,恨不得一下子将整根烟吸完似的。然后在乘务员的一再催促下,极不情愿、恋恋不舍得将手中的烟扔到地上,狠狠一踩,然后迅速上车。这种情况您说是谁控制着谁呢?

不言而喻当然是人被这种化学物质控制着。

提起关于吸烟产生的危害,大多吸烟者都心知肚明,可为什么还都乐此不疲呢?它总是为自己找借口,总是认为你是个特例。那些肺癌、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与你无关。说起戒烟,大多烟民会说,“张学良吸烟,人家都活到100多岁了”等等诸如此类的特例。

樊登老师在讲解这本书时就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开车逆行不一定一次就被撞死,也可完好回来;并不是所有逆行的人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毕竟逆行的风险是很大的,你会因为一次无事而天天逆行吗?同理,吸烟的风险也很大,可吸烟者就是靠着麻痹自己和侥幸心理,每天都在和健康行为“逆行” 。

笔者列举了戒烟的诸多好处,唤醒了吸烟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

戒烟8小时后,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恢复正常,血液中氧含量恢复正常;

戒烟24小时,心脏病的发病率将大大降低;

戒烟48小时后,神经末梢开始再生,嗅觉和味觉能力更加灵敏,行走更加容易;

戒烟2-3个月后,血液循环改善,肺功能提高30%,呼吸更顺畅,夜间睡觉不打鼾(打鼾即呼吸停止)。);

戒烟6~9个月后,咳嗽、鼻塞、乏力、哮喘等症状相应减轻,呼吸道纤毛再生,肺部清洁、减少感染能力增强;

戒烟一年后,患冠心病的风险是吸烟者的一半。

醒醒吧!我们为什么还要对这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继续坚持到底呢!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您为何不试试这个“轻松戒烟法”呢?

作者认为吸烟就像被两个毒虫缠住一样。如果你能迅速消除它们,你将彻底摆脱吸烟成瘾的束缚。

先从小毒虫说起吧。小蠹虫就是指尼古丁,可不要小瞧尼古丁啊,请特别注意:尼古丁就是毒品,吸烟就是在吸毒。将一支烟里所含的尼古丁提取出来,并注射到人体内,人当场就会死亡。

吸烟时尼古丁70%是被肺吸收了(没有进入血液),其中1/4的量在几秒之内,会快速进入到大脑,它将大脑激活,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由脑内分泌,吸烟、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的”这种感受的由来。这种产生愉悦的刺激,烟草带来的反应速度比***还快。如同“水中花,镜中月”一样,尼古丁在人体内代谢非常快,吸烟半小时以后,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会下降50%,再过半个小时就会下降到25%,随着尼古丁在身体快速下降,多巴胺水平也会快速下降。

为了寻求多巴胺水平的上升,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持续地进行吸烟。烟瘾会因此越来越重,从开始的一天几根,到一天一包,甚至更多。吸烟带来的短暂愉悦快速下降后,吸烟者受不了情绪上冲击,吸烟的次数及烟瘾深度会越来越增加。

尼古丁具有毒品的特质,但它容易戒掉(不像***就不容易戒掉)。

切记,这只小毒虫也就是尼古丁,只要在5至21天之内不去碰它,你能从生理上完全将其隔离了。

再说大毒虫,就是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由一些错误观点(为吸烟找理由)构成的。

第一点:吸烟能缓解压力。事实是,用吸烟来缓解压力的话,你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当潜意识里包含着自责时,自我评价会越来越低,相应吸烟者所承受的压力水平比正常人要大。吸烟能缓解压力,没有一点科学上的根据,它只是吸烟者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而已。

第二点:吸烟可对付无聊。吸烟本身就是件无聊的事,他怎么能对付无聊呢!生活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儿去做,干嘛要用无聊来对付无聊呢!

第三点:吸烟可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大家从新闻报道上可以看到,各个国家的首脑人物,在开会或讲话的时候有几个是叼着香烟的呢?难道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吗?

第四点:吸烟可使人放松。这也是自己欺骗自己的方式之一。

放松是自己内心的事情,如果想放松就放松,不是靠外在的东西进行放松的。科学证明,尼古丁具有兴奋作用,它会导致心率上升。所以说世界上最不容易放松的人就是有严重烟瘾的人。

人们会说当吸烟者感到易怒易暴时,点上一支烟就好多了。这种现象的实质是饮鸩止渴!想通过吸烟来放松,结果是越来越不能放松,越来越离不开它。

一天中大量的时间用来吸烟了,何谈放松呢!

第五点:吸烟有利于社交。如今谁还会将这种低级别、基础的社交行为搬到台面上来说事儿呢?

真正正规的社交场所,不会是烟气熏天的。试想一位牙齿黄黑、难遮口臭的人在大型的社交场合中会受到几人的欢迎呢?

当今的社会大环境对戒烟非常有利,大家越来越认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是对自己没有约束力的人,是一个不管不顾不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人。看到这里你还会为了图一时之快做那个被大家鄙视的人吗?

从心里上化解了这些错误观点后,这两个毒虫也就被全部杀死,同时烟也就戒掉了。

快乐戒烟法的核心就是:

第一招:我决定从今天开始不抽烟了。(戒毒,就是要立刻显现,跟毒品断绝关系)

第二招:不要质疑我这个决定,开心快乐的去面对这个决定。(从心里想自由了,不被香烟束缚了,不是被尼古丁毒害了)

大家都知道不会给宝马车加90号汽油,因为劣质的油会将车的心脏——发动机损害。可吸烟的人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健康,每天都给自己加“90号汽油”呢?自己的健康可比宝马车贵重多了,因为人生只有一次,生命不可重来!

为了使“轻松戒烟法”更加行之有效,书中附带几个小窍门儿:

在初始戒烟时,当烟瘾难忍时,就好比小毒虫在向你招手,你就想我得饿死它!饿死这条小毒虫!能饿一天就多一天,最多超不过21天,你的生理毒瘾就跟它彻底决断了。

特别想再吸一口的时候,你就想象着如果这一口吸下去,小毒虫立刻就会活蹦乱跳,并且一下子变大变成巨兽一样,不容易将它打倒了。所以还得坚持不去碰它。

当看到周围的人吸烟勾引你的烟瘾时,你要从心里产生慈悲心,感慨他们还没有深切认识到吸烟的坏处,还沉溺在尼古丁的毒害中不能自拔。你要同情他们,怜悯他们,用慈悲之心帮助更多的人。

多接触那些戒烟成功的人,多想正面的例子。在5至21天的阶段,鼓励他再过几天就好了,只要坚持到底,将生理上的烟瘾戒断之后,心理上慢慢疏导就成功了。

最后将精华总结一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吸烟不是习惯,尼古丁就是一种毒品,吸烟就是吸毒;戒烟就是打败两条毒虫的过程,首先饿死小毒虫(尼古丁),然后再杀死大毒虫(心瘾的);戒烟只是与毒品断绝了关系,其他没有放弃任何东西;最核心的错误观点就是吸烟是一件好事,请注意吸烟本身不是一件好事。

真心得希望读到这些文字的“瘾君子”们,从此能与“尼古丁”彻底决裂,同戒烟成功者们一起,享受戒烟以后轻松、健康的生活!

戒烟读后感 篇4

这书能帮你戒烟很有意思。作者指出吸烟者只是把自我虐待以后得到缓解的过程错认为享受,这跟叔本华的幸福论倒是挺符合。作者做出了以下论断:人们是因为吸前一根烟时尼古丁中毒并在之后的30-60分钟出现尼古丁戒断症状(不表现为生理疼痛,而是心理空虚和压力),从而导致下一根烟,再下一根。。。明白了这个机制,你就知道戒烟该在你熄灭最后一根烟时就开始了,而随着你不吸烟的时间越长,你体内的有害物质就越来越少。每一天的无烟都会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清洁。

当你又准备开始点烟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好不容易净化了一些的身体,难道又要开始用烟去毒害它么?只需要克服前两三周的戒断反应,自己的身体就会完全戒除尼古丁的依赖。但是心理的依赖会一直存在,这就需要长期的心理暗示来抵制,特别是对第一根的警惕。

吸烟是戒断效应加心理暗示,喝酒,喝咖啡,吃辣又何尝不是呢?这些东西过量摄入都会有副作用。或许只要心理上打定主意,就可以完成戒除。但往往就是这个理由比较难找,常有的借口是:人总要有点爱好的吧,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活着干嘛,另外就是我的瘾也不重没啥问题(直到变得严重时无法戒除),另外就是示范效应(大家都在吃喝,好像没问题),不吃喝的人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哎,为啥我不跟男神女神级别的人比比呢。

戒烟读后感 篇5

爸爸最爱抽烟,每天坐在沙发上,跷着二郎腿,叼着一支烟,显得悠闲自得。烟灰缸里都是香烟头,房间里“烟雾腾腾”。我和妈妈想了好多办法让爸爸戒烟,爸爸也想戒,但都是无济于事。最后,妈妈来了个“撒手锏”:如果爸爸一星期内不抽一支烟,一个月卫生由妈妈打扫,要是爸爸在一星期抽一支烟,卫生打扫就由爸爸承担了。于是,爸爸的戒烟就要开始了。

开始,爸爸买了许多零食,他一会儿嗑瓜子,一会儿吃薯条。有时候薯条竟成了爸爸的香烟,你瞧:手里夹着薯条,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有时还用手掸掸薯条,一看随即把薯条狠狠地塞在嘴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知道爸爸的烟瘾有来了。

有一天,爸爸带我去逛街,走过一家香烟店,爸爸的脚步慢了下来,我拉拉爸爸,爸爸又走了几步,指着花坛说:“然然,你去看看菊花。”我高兴的跑了过去,过了一会儿,爸爸满面春风的向我走来,突然,我闻到一股烟味。噢,我明白了!爸爸笑着向我做了个鬼脸,说:“乖女儿,这是最后一次,别告诉你妈妈,好吗?”爸爸装的真可怜,我还是答应了。

有一天,爸爸还是被妈妈“逮”着了。星期天,妈妈上外婆家去,爸爸便大方的抽起烟,一支接一支,好像要把几天的烟补回来。没想到,妈妈突然出现在眼前,爸爸扔烟也来不及了,急忙赔笑脸:“这个月的卫生还是我来!”妈妈又好气又好笑的说:“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唉,爸爸戒烟失败了!

我的爸爸抽烟十分凶,人称“烟圣”。他一天要抽两包烟。每次走过他身边就闻到一股烟味,很难闻。我对爸爸的抽烟行为很生气,但内向的我怕爸爸生气,总是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爸爸咳嗽很厉害,检查得知他是慢性肺炎,医生建议戒烟。爸爸抽了这么多年的烟,让他一下子戒了,这比登天还难。就这样他还是抽着,咳着。

一次家长会上,老师让同学们给父母写一封信,我这样写道:“爸爸,为了我,为了我们这个家,更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请把烟戒了吧!”听妈妈说爸爸看完信后,想了很长时间,决定戒烟,为了女儿,为了这个家。

母亲看他戒烟不易,制定了一个可行性方案,让爸爸每天少抽几枝,慢慢减少量。这个方案得到了包括爸爸在内的全家人的赞同。一年以后,爸爸完全把烟戒了,妈妈特意做了一桌好吃的大大庆贺了一番。席上,爸爸喝着妈妈为他备的二锅头,眼中充满了自豪和希望。我感觉好幸福啊!

爸爸戒烟让我想到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慢慢地稳稳地去做,否则就有可能半途而废。

戒烟读后感 篇6

抱着尝试来读这本书,说实话,我很怕,我怕读完之后,并没有出现神奇的效果,我依然是烟不离手,花钱往自己的肺里灌输致癌的焦油,让自己的微血管堵塞, 想告诉男性同胞最现实的就是,真的会影响性功能的,虽然我觉得自己的性功能非常良好,可是谁也不希望自己提前阳痿或者是早泄。其实灭完最后一支烟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感觉那会是最后一只烟,可是启示性的那一刻就是这样到来了,虽然第二天9号因为戒烟戒断症非常的严重,那种类似于饥饿的感觉非常不好,不过还好,感谢主,2月10号和2月11号虽然也会想起来抽烟,但是自己真的会感觉到,抹掉吸烟的那个念头真的很容易,不再像以前那样如刮骨疗伤一样的了。

戒烟后马上能感觉到的好处就是,不赖床,不嗜睡了,心情明显轻松了很多很多,绝对不是心理作用,是实实在在的,脑子明显比以前清醒很多,尽管这两天是阴天,可是心情依然很舒畅,再也不会出现心情莫名其妙的烦躁,到处找烟的感觉了,而且出门不需要看有没有带打火机和烟,负担轻了很多。

如果有人来看到这篇日志,不需要提前戒烟,正如书中所说,你要保持自己近期的吸烟习惯来看下去就好了。

祷告:主啊,我的确有许多缺点、短处和恶习,但是借着天天享受你,在你身边,你的生命就能吞灭我一切的缺点和短处,并把我的心思、意志、情感、和一切的美德全拔高。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2

本书作者说他的戒烟法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化学品上瘾症,比如酒瘾,毒瘾。我想把它进一步推而广之,是否可以戒断所有的瘾呢?佛经说,色香味触法,都是我们执著的尘,只要我们执著于对其中任何一个的渴望,那么哪一个不是瘾呢?比如有些人对食物不能抗拒,哪怕不饿,也总想放点什么到嘴里,这不也是瘾吗?比如男人的好色,见到合意的女人就想到性,不也是瘾吗?既然所有的瘾都来自心里,来自渴望,那么只要改一念,瘾就可以消除。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呢?因为我们被洗脑了,很多观念被根深蒂固地放入我们的脑海中了。比如说性欲,佛家说是淫欲。佛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好多人给自己找借口,给性行为划分为合道德的,不合道德的等等,其实,佛不是说了吗,重要的是淫的那个心不除,尘不可出,和其他因素没有关系。现在整个社会,铺天盖地,都是各种性的信息,而且都是同样的信息:性带来快乐!从小我们就被洗脑了:性是一种快乐。快乐到什么地步呢?快乐到青少年可以为了偷食禁果而采取各种手段,快乐到某些人不惜违背别人的意志而去强奸!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性欲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如果你没有从中感受到快乐,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其实,下一次你再做爱的时候,应该好好问问自己:“你到底哪里感觉到快乐?身体上?心理上?还是你自以为是快乐,根本就没有想过。如果是这样,你也是性念的奴隶。”

昨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我上次心室(识)解构课的小组长的一段文字,很有意思。摘录如下:

我是性念的主人

未遇到心室(识)解构以前,我完全是性念下的奴隶,每天在性的幻想与沉迷中度过、被它控制不能自拨。总是渴望与每个合我意的人发生点什么,当功课做到一定阶段以后我清楚的看到那只是我的榜首念。于是我决心超越,每次淫念的思想粒子一聚合,我就迅速看到它并瞬间粘连瓦解,无数次不断超越之后,我已经完全是它的主人,想与不想做与不做到与不到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下。放眼看人类,人类历史就是男淫加女淫生个小淫。一切的一切都是性的延伸,只是不敢承认而已。

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些欲望,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什么乐趣?”怎么会呢?世界如同一个监狱,如果你有了钥匙,你可以随意进出。而监狱里面的犯人没有钥匙,出不去,只能自我安慰说:“这监狱有吃有喝,有美女,挺好的,出去干嘛!”所有求道的人要的都是这把钥匙,而这钥匙就在你自心中。所以得道之人可以酒肉穿肠过,美女不留心。然凡人以此为借口,不过是徒然自害!

佛说这世界都是虚幻,不要执著。可见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物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同样的道理。人类的所有纷争不就是来自于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吗?只是这个法制社会告诉我们:你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不能损害别人的欲望,那么就是合法的,合理的。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根上去拔除这个渴望呢?说拔除好像挺难!其实,一旦我们知道了真相,拔除就是改一念而已。但拔除的确难!唯一的阻力就来自我们自己,不愿意!为什么不愿意!?还是被洗脑了,执着于一些东西。

上瘾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填补空虚感。所有上瘾的人,不管是对食物,还是毒品,都是一样的,他们空虚,他们受不了这空虚。其实,空和虚难道不是道家和佛家追求的吗?开悟不就是要体证空性吗?可是,真感觉到空的时候,我们却害怕!恐惧!其实,只要你去拥抱这份空虚,接受这份空虚,很多时候执著就放下了。像林老师告诉我的:享受孤独!享受寂寞!

所以为什么为道日损,就是我们从出生就在做加法,而回归本性却是要做减法。修行就是在反洗脑,或者说用一套与世俗相反的理念来重新洗脑。何谓顿悟?就是立刻转念,彻底转念!何谓渐修?就是来一念,照一念,放一念!不停地洗涤,洗涤的多了,就形成条件反射了。洪老师功课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最后还是回到这本书吧,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向所有的烟民朋友及其家人推荐。看了它,非烟民可以更好地理解烟民,可以知道怎么帮助你家人中的烟民朋友改变。我父亲曾经是30多年的重度烟民,多次戒烟而不果。直到医生给他以警告(只是警告,而非最后通牒),他一下子就戒了,没有任何过渡。我问他戒烟身体痛苦吗?他说一点也不。我问那为什么之前戒不了,他笑笑,无言以答。我替他答吧:因为生命是他的榜首念,当吸烟还没有威胁到这个的时候,他就不愿意戒。一旦触及他的榜首念,他就轻易地戒了。但是,他并没有看清吸烟这一幻象的实质!

到底哪一点会触动到烟民,让他戒烟呢!?很多因素都有可能,但这本书讲述的是最根本的方法!所以,试试这本书吧!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3

这一本书断断续续地读了快一个月,实在是因为它并不好读。首先,这绝对是一本心理学书籍,而不是大众娱乐性读物,所以不能像看小说那样兴趣盎然。其次,书中充满了重复,以至于你会觉得自己一直在绕圈子,所以要么会不想拿起这本书,要么想放下这本书。第三呢,是我在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烟以外的所有瘾的事情,所以每读一段,都要停下来,用其它的瘾替换烟,来想想是否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而且,基本如我看之前的预期,只是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

首先,来谈谈吸烟吧。人为什么要吸烟?烟民可能会找出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但其实理由只有一个:想吸烟。为什么想?因为他已经尼古丁上瘾了,这一点有的烟民(比如重度烟民)知道,有的自己还不知道(比如轻度烟民和社交性烟民)。但其实他们只是在瓶子草的不同部位而已,但结局是注定的:就是滑向底部,被吞噬,但滑落过程中的速度不同而已,以至于有些烟民至死还不知道自己被控制和奴役了。什么是上瘾?就是你自己不能控制,此时不是你使用烟,而是烟使用你。那么本书作者的戒烟法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告诉你:瘾是幻相,戒烟其实很容易,没有烟你什么都不缺,而恰恰是烟给你带来了所有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瘾是心理上的,不是身体上的,所以它带来的快感和戒断它的痛苦都是虚假的。所以只要念头改变了,戒烟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而如果念头不改,对烟总有渴望,那么即使依靠意志力把它戒断,心理上还是缺失的。因为你会觉得自己被剥夺了某种快乐,但其实只要你认识到你想象的快乐是虚假的,这个陷阱就对你显而易见了,你还会掉进去吗?所以,戒烟最主要的是戒掉对香烟的渴望!

戒烟读后感 篇7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600字!

八年的烟龄,也许对于众多烟民来讲这个时间并不长,但确确实实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戒掉了烟。无痛戒烟是真的,现在已经不抽烟十个月左右了。

书中对吸烟者的内心描述得十分具体和贴切,也并未强调吸烟的害处。没有让人使用自控力戒烟,更没有用恐吓的方式让人戒烟。总之看下来有种被陪伴、理解的感觉,也是一个跟自己对话的过程。

当然,书本身是有它的不足之处,要看你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去看这本书,如果是当做一个文学作品去看的话,可能它称不上是什么上乘之作。如果把它看做一本工具书,还是很有用的。不能够确定每一个看书的人都能够有所收获,但于我而言,这是一本非常有益的书。

最近看书陷入了比较迷茫和纠结的阶段,看到许多人评价某一本书没有用,不够好,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读这样的书。在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这本书,也会有很多人去说它没用。突然就释怀了,开卷有益。凡事太追求结果,会有些急功近利吧。有的事情,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太过于在意某本书某个电影的评分,就会失去读书看电影本身的乐趣,人本来就是多样的,而且是方方面面的多样,不必要求自己和所有人都一样,也不必追求标新立异。探索自己是一个很愉快也很痛苦的过程,喜欢,想做,就去行动。不要想得太多。不苛求有用,不苛求大同,扪心自问,舒服就好。

说了很多和这本书没关系的话,也因为是挺久之前看的,当时的心情和体会也不能完全描绘出来了。

也不能算作是书评了,当作个日记发吧。

戒烟读后感 篇8

读《帮爸爸戒烟》有感

今天我读了《帮爸爸戒烟》。本文讲述的是:以前,我的爸爸很喜欢抽烟,每吃过饭,就躺在沙发上,拿着点燃的烟,开始“吞云吐雾”。

爸爸在享受,可我和妈妈却难受极了,在咳嗽。我们经常劝爸爸不要抽烟,但爸爸就是不听。我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放学后的一天,当我回家看一看,我发现我父亲不在家,所以我把我父亲的烟都藏起来了。妈妈看到了就把它扔进了垃圾箱。爸爸下班回来吃晚饭去买烟,但找不到,所以他坚持要我买烟。

我不想去,可爸爸说:“去不去,不去我揍你!”我只好拿了钱走出家门。

所以我想:爸爸不听我们的劝阻,怎么能让爸爸戒烟呢?突然,我想到了有一次在新华书店时看到一本书叫——《吸烟的危害》。

我撒腿就往新华书店跑,找到了这本书,付了钱,连忙向家跑去。走到家门口,爸爸问:“我要你买的烟呢?

”我说:“别急嘛,先看看我给你买的书吧。”爸爸也是个书迷,就答应了。

爸爸看了以后,爸爸终于低头认输了,答应不再吸烟,从此以后,爸爸再也不吸烟了,口袋里也不再放香烟和打火机了。妈妈不再为爸爸抽烟而烦恼了!在书中,为了他的健康,我帮助他父亲改掉了坏习惯。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照顾我们的父母,让他们更健康。小贴士: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的体现。

写作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学生积累知识,提高阅读效率。离不开平时对身边事物的观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更应该了解外面的世界,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勤快的练习,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戒烟读后感 篇9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500字!

我戒烟很多次,但我有幸是5年后读完的。

分享下对我帮助最大的:1.确实不吸烟很快就会对尼古丁的需求减弱,甚至没有。真的用不了一周。2.戒烟最难的是心理戒断,出现各种情绪、经常抽烟的场景、他人抽烟的刺激下,非常忍不住想吸,这时候,我会用这本书里说的暗暗对自己说,我不需要吸烟,吸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消除不了任何情绪,对社交并没有帮助。我不吸这支烟,对我没有任何影响。继续保持,之前做的不是很好吗?

我就这么轻松的戒烟~哈哈哈真的很棒。我抽烟17年了,反反复复的戒烟,复吸。我觉得正好是这时候看到这本书,是我反复戒烟,我已经有一些心得体会,我已经知道,我可以几个月可以一年都不抽烟,我知道其实没几天我不抽烟,我就会对烟味道反感,但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复吸了。我只是那时候觉得,我需要一支烟。但这本书告诉我了原因,所以现在,没有什么时候能让我觉得我需要一支烟,那我也不会循环往复下去。

没有这一支烟,一切真的都非常好。

ps:这本书废话挺多的,但也是因为废话,才能读下去,如果上来就是大道理,那肯定被戒烟的人丢一边儿去了。其实什么道理都懂,不是吗?

戒烟读后感 篇10

《这书能让你戒烟》,书名起的真不错,然而这本书能不能让抽烟的人戒烟呢?读这本书,一是好奇,二是真希望能通过本书的理论说服身边的烟民戒烟,但我粗略地看完,还是觉得一本书让那些烟鬼戒烟,还是天方夜谭的事。非但这本书不能,任何书都不能。书毕竟是书,只能跟你讲道理,改变你的思想,进而影响你的行为。很多人从学会抽烟的那一刻起,何止听过太多太多抽烟有害的道理?不过,这本书有特殊的讲道理技巧。跟别的戒烟理论不太一样。它给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你指望我提醒你,吸烟是多么有害健康,多么浪费金钱,多么不可救药,那我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的方法,原理完全不同。或许某些话让你难以置信,但等你读完这本书时,你会对全书的内容深信不疑。\作者如是说。首先,作者认为,抽烟本身是件痛苦的事,不能带来任何愉悦。这和我们的日常认知完全不同,我们承认自己烟瘾戒不掉,但同时也宣称抽烟真的很享受。戒不了烟,是割舍不了这种神仙般的享受。但这本书告诉我们——没有享受,完全没有。然后作者又提出,戒烟,并不会让我们失去任何享受,——因为香烟本身并不创造任何快感。\请务必牢记一点,你不会有任何损失。\由此,引出了作者的第二个观点:烟瘾所带来的痛苦,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不痛苦。\戒烟并不能导致痛苦,尼古丁戒断反应也不能。痛苦是犹豫和怀疑的产物。\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吧,戒烟时受的绝大多数痛苦,都是自己与自己的斗争,以及斗争失败后的沮丧。\下定决心不再吸烟,就已经意味着戒烟成功。生理上的尼古丁毒瘾并不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而且毒瘾消散之后,你的生活还会更美好。\全书到此为止,作者的干货也就差不多都抛完了。另外作者还讲到一个问题:对于抽烟者来说,抽烟的原因除了烟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习惯。真正意义上的习惯,比如干活儿前抽一根,等人的时候抽一根,饭后抽一根,等等。对于抽烟者来说,这种习惯确实存在,而且很难跟戒烟反应区分开来。其实这才是戒烟最大的难点。因为作者也没给出好的解决方案。尽管关于这个问题书中洋洋洒洒写了一整章,但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别抽\。说得再详细点,就是告诫吸烟者:我其实并没有这个习惯,在这个场景下我其实并不需要抽这根烟——这说了等于没说。不是吗??所以,尽管作者再三强调他的戒烟方法轻轻松松,不需要依靠意志。但戒到最后,决定成败一击的还是意志力。这世上没有绝对轻松的事情,要做出某种改变,总要付出某种代价。不过总体而言。作者的理论还是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令人信服的。《这本书能让你戒烟》毕竟只是一本书,他不可能创造出太大的奇迹。对于那些有强烈戒烟动力,并且多次尝试传统戒烟方式却屡战屡败的烟友,这本书值得去看一看——反正已经失败了那么多次,那就试试新方法吧,大不了再失败一次,对不对。万一呢!

戒烟读后感 篇11

今天我读了《我帮爷爷戒了烟》,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我最不放心的就是爷爷,他瘦黄的脸上看不到一点红润喉咙里还长发出“拉风箱的声音”。到晚上,急促的气喘和连续的咳嗽更是这么得他无法入睡,这都是他抽烟太多的缘故。

爷爷的烟瘾特别大,是个有名的老烟枪。他从不抽烟卷,而是用一杆黄里带黑的烟斗抽自己的烟叶,抽起来一袋接着一袋,烟斗里还发出滋滋的向声呢!

去年寒假,我到山东老家过年,见爷爷的气喘病又犯了,咳嗽起来,那满带皱纹的脸涨的发青。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下决心帮爷爷戒烟。

正巧,我看到一张报纸上有一篇《吸烟有害健康》的短文,立即在标题下划醒目的红杠红杠,并把它剑侠俩,贴在爷爷的床头上,趁爷爷不注意,就把他那杆黄里带黑的烟斗藏进书里。心想,这下爷爷可抽不起来了。

然后,我想没事一样跑出去玩了,谁知,当我回来的时候,看见爷爷正在抽机子的烟,一见我来了,急忙站起来说:“好孙子,你可回来了,烟斗一定是你给藏起来的,快给我吧。”“不给!”我一本正经地说:“你看你咳嗽得那个样子,赶快把烟戒了吧,报上说知只有戒了烟,你的气喘病才会好。”爷爷说:“报上讲的道理我都懂,我这身子也是抽烟害的,可我这吃哦咽了几十年了,也戒过多少次都没有戒掉,现在都这把年纪了,就不想戒了。”“不行!”说着我伸手抢走爷爷手上的纸烟,踩在脚下,生气地说:“你要在抽烟,我就不喊你爷爷了。”爷爷见我生气了,连忙拉住了我的手,无可奈何地说:“好孙子别生气,我不抽还不行吗!”听了这话我的脸由阴变晴,帮爷爷戒烟的决心更大了。从那天起,爷爷开始戒烟了,爷爷真能戒掉烟吗?

不知道帮助爷爷戒烟能否成功,干事我已经下定决心了,爷爷不戒烟我一定不会同意的,帮助爷爷戒烟可是我最大的工作了。

本文网址://m.jym1.com/zuowen/14038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