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赏识教育读后感

2024赏识教育读后感经典。

我已经把作品这本书读烂了,特别后悔没有早点知道它。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人性的深刻和复杂,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赏识教育读后感”,以下只是提供一些参考资讯请大家关注!

赏识教育读后感(篇1)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用传统教育中巨大的鉴赏力,把女儿周婷婷从一个有同情心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中国第一个聋哑大学生。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

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言行所采取的赏识和鼓励的态度,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可以重塑儿童的健康和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的长处和潜力,使他们最终成功。

读这本书之初,我以为它只是一本单纯教育孩子的书,但读完后,我感到深深的感动,甚至影响了我对人性的看法。作者所提到的“赏识教育”,其根本就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渴望得到赏识。“凡能赏识处,便能见真爱”,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可以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感。

在阅读过程中,有这样一段使我感触颇深:记得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老师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

”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就说:“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

”爸爸说:“我肯定不会做象你这个年龄,这么难得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

读到这里不由得使我想到,换了其他家长“十道题只做对一道时”可能两记耳光早就过去了。错一道应用题还情有可原,错九道那就不可饶恕。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孩子哭大人叫,乱作一团。

什么也干不下去。更无从谈孩子会喜欢数学,成绩优异。对数学不反感就已经不错了。

周弘先生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欣赏孩子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我们何不拿起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

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那些不关心世界的孩子。我们需要更多的教育欣赏。如果我们的老师能用爱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纠正孩子的缺点,我们的孩子可能是另一种方式。“你能行”,“你真棒”, 在老师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

这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使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赏识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作为老师应该学会赏识孩子。

真诚地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在学习中,我也意识到,如果我只是滥用赞美的语言,就无法达到欣赏的神奇效果。因为,欣赏就是允许失败,相信孩子的潜力,相信他会做到的。

孩子就会像植物照射到阳光那一面,努力的生长。要能了解孩子的内在,才能真正的作到赏识! 相声《小偷公司》里的那副对联: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放在教育中是绝对适用的。为什么不能再一次相信孩子呢?试着对你的孩子说:

太好了、真棒,、你也会看到奇迹的。

欣赏识一种心态,是一种激励。如果我们都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更积极、更积极地看待生活、人和事。当我们有了欣赏的态度,我们就不会被生活的挫折和痛苦所困住,而是能够拥有一种超然的享受能力。此书真是值得身为教育者的我们细细品味,用心咀嚼,加以内化,希望以后能够藉由赏识,多多欣赏、了解、体会小孩的感受,不要妄下断语而伤害到孩子。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只要用心去心赏,就能发现金灿灿的宝石和更加灿烂的阳光。

赏识教育读后感(篇2)

观看过周弘的《赏识教育》,作为一位教师,一位母亲,让我对孩子们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在这个讲座中,他主要是从如何对待孩子这方面去论述教育,从对待孩子的一种态度,一种赏识的态度。

一、要懂孩子。

要从孩子的思想程度去考虑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很无聊的事情,在孩子眼中就变成有趣的事了。因为我们跟孩子的思考角度不一样,要想懂孩子,必须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自问自己,在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了解孩子有多少呢?听了讲座,让我知道了懂孩子的重要性。

二、对孩子的态度。

周弘老师,虽然他的女儿不会讲话,可以说是比一般的孩子要差,但是他却千方百计地找出一些事实来证明他的女儿就是天才。最后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告诉自己的女儿说,她是跟海伦。凯特是同一天生日,他告诉他女儿,说她就是海伦。凯特的投胎转世,女儿一找书看,发现自己的生日比海伦。凯特迟了两天。而他爸爸却告诉她,她妈妈生她的时候难产,所以拖延了时间,她的生日和海伦。凯特的生日是一天都没差。顿时,周弘让他的女儿找到了一种神童的感觉,从此他的女儿便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也在她的心里埋下了要当天才的种子。看到这里,让我们懂得要给孩子信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看你如何教育。我们老师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些地方不如其他孩子,而从此以后对他“另眼相看”。我们用十二分的热情来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等到更好的发展。

三、找感觉、尝甜头。

对于孩子,要抱着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来的心态。要允许孩子失败,承认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要善于使用你的大拇指,要够朋友,要成为一个孩子王。

四、满足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

要看得起孩子,创造赏识。要经常夸孩子,当你天天说他好的时候,说多了,他就自然会变好了,让孩子在激励中长大。

一个人的命没有好坏,一个人的思维有好坏,但无论怎样都不可以说孩子笨。如果你一遇到孩子犯错,就骂他笨,总有一天会如你所愿,真的变笨了。其实孩子的粗心就是未来的细心,孩子的失败就是未来的成功。

孩子的成功很多时候来自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如果你说他行,他心里就想着自己行,也努力这样去做,最后也就行了。如果周围的人说你不行,本来行的,被周围的人说多了也觉得自己不行,最后也就放弃了。多说孩子行,孩子就会行。

赏识教育读后感(篇3)

读罢周弘老师撰写的《教你赏识孩子》一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回想起来,当我的父母教我的时候,他们使用了许多和书中提到的相同的方法。不觉得油然感到自豪,为我能有这样的父母而自豪,虽然我的父母没有给与向我同龄人的大把大把的零花钱,虽然我的父母没有给与向我同龄人生活的奢华,但我却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由他们给我的信任、尊重、理解,时时刻刻给我激励,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给我提醒,用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对待我的不足,我觉得我生活、生长的非常快乐,我感到自豪。

我能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骄傲。

现在我已是为人父,深感要向我父母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是多么不简单啊!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尊重。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欣赏孩子,尊重孩子的生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是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

尊重孩子为人,但不能把家庭和单位积怨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没有抵抗力,对孩子发泄是最安全的。其结果可想而知,教育难以公正。把孩子当作上帝,尊重孩子的人格。

当你为孩子的生活感到骄傲时,你的怨恨就不会产生。对于此我深有同感,我的孩子才刚过一岁,正在蹒跚学步,咿呀学语,每一天你都会从她身上找到闪光点,会爬了、会站了、会扶着东西走了、会放手走了、会叫妈妈了、会叫爸爸了、会听**扭了等等,每次都会笑着惊喜地跑过去,抱起她亲一口。此时是多么自豪啊!

创造了这么一个可子的“小精灵”。

同样的也应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发现自己的优势,不断给予肯定。正所谓“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四(5)赵志文同学,学习不太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上课也会捣乱。为了保证其他孩子能正常学习,不受影响,和他谈谈。每次都避开其他孩子与他单独谈话,这首先给他留了面子,谈起来十分顺畅,用婉转的语言指出他的不足,希望他尽早改正。

在发现他的优点时,在全班中进行表扬。后来,他逐渐摆脱了这些坏问题,对计算机科学产生了兴趣。这让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面,但你用哪只眼睛看。

赏识教育读后感(篇4)

读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一文后,感受颇深。

赏识教育就是要发掘儿童的才能,关注儿童的优势和长处,充分肯定并不断加强。把小的优点逐步放大加强,逐渐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唤醒的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作为我们家长,在这个方面说说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的确很难,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错误,屡教不改的缺点时,是不是应该先冷静下来,把它们看作是未来优点和希望的起始点,相信他们,期待他们,你种下的希望会是满山最绚丽的那一朵。让我们学会赏识,学会赞美成为孩子走向成功的呐喊助威者,希望所有的孩子在赏识中快乐成长,希望所有的孩子在赏识的过程中走向成功!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不好的孩子需要欣赏,欣赏识他们越来越好;不是说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让坏孩子越来越糟。

所以,请大家时刻牢记“赏识”二字吧!让孩子的生命状态舒展,因为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使父母成为教育者,使孩子发扬光大,发挥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父母和孩子和谐相处,成为朋友,共同成长;赏识教育是一种让孩子快乐,让家长每天赞美的教育!

牢牢记住赏识教育的原则吧!

相信孩子-学会崇拜,学会骄傲

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征求意见

了解孩子-学会感恩,学会陪伴

启发孩子们-学会探索,学会分享

孩子的宽容: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和分享

2012-6-27

钟玉帛的家长:钟永贵

****:139 ********

2012年6月27日

钟玉帛的家长:钟永贵

****:139 ********

赏识教育读后感(篇5)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学习的好书。

作为一名老师,我首先应该先做好母亲。书中教我如何做一位称职的母亲。作为父母,我们要多与孩子沟通,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让孩子知道,我们不仅是父母,也是朋友。

“一盏灯,一辈子”,如果父母能为孩子点亮一盏心灯,照亮前行的'路,他们就不会迷失方向。不要害怕孩子会犯错误,如果孩子有能力承担错误的后果,就应该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并要求他们沿袭自己的理想。父母的建议也许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孩子自己的做法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能让他们的心智日趋成熟。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受到挫折,当孩子受到挫折时,父母应冷静友善地帮孩子渡过难关。既要告诉孩子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应做好思想准备,又使孩子从战胜挫折中体会到快乐和愉悦的心理,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给孩子信心和力量。

常识关注心灵,孩子永远是好的。常识包括表扬,又超越表扬。常识生命,善待生命。孩子因为生命被常识,内心充满安全感与幸福感,孩子生命状态良好,正是我们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让宝贝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为母亲,以后多常识自己的孩子;作为老师,更要多方面常识那些可爱的宝贝们。用爱去理解,同样他们也会用爱来回报我们。

赏识教育读后感(篇6)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周弘是中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当时是非常先进和有影响力的,成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弘赏识教育读后感》一书,是以周弘的教育思想为主线,来探讨教育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的一部著作,让人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人类进步的无限潜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周弘教学法的种种特点,以及其对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周弘非常注重赏识教育。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特长和潜力,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其次,他强调知识的传授需要有针对性,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此外,他还非常看重教育在塑造学生品格方面的作用,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塑造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公民。这种思想,今天仍然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领悟。

本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赏识”。所谓“赏识”,就是让人们看到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而非只关注他的缺点和不足。赏识的力量非常巨大,能够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讲真,这种赏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一些赏识,以便激励自己持续前进。所以,教育者也需要学会赏识,如果一个教师总是批评学生的话,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最终可能导致学生放弃学习、脱离教育。

我的教师生涯虽然不长,但我也深有感触。我曾经遇到过一些很优秀的学生,但他们并不被重视,只被视为那些“属于天赋”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仅有卓越的天赋,更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他们最终可能会走向不归路。反过来,有些“笨学生”在得到老师赏识之后,突然有了巨大的进步,这就充分说明了赏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总之,周弘赏识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这套教育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学校教育,还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管理工作。我们都需要懂得赏识和引导别人,不要总盯着别人的软肋,而是多关注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也能够让团队更加和谐,发挥更强大的合作力。

赏识教育读后感(篇7)

闲暇在贺老爸老妈领着儿子在动物园玩时,老爸看着外孙提醒我说,孩子得赏识,不能打骂,给孩子树立信心,你们小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

不久翻出好久之前一的一本书《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模式,但已经过时了。看这本书的出版年代,初版是2000年,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正是对教育重新开始重视的时候,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导致了中国普遍的家长制风格,而这本书却提出对孩子要捧而不是压,鼓励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喜欢上学习,由兴趣引发成绩的不断提高,尽量地博览群书,开阔自己的眼界。多看书,就能多了解情况,掌握更多的信息,了解最新的教育动向,不会鼠目寸光,眼光只放在自家孩子身上。正面、反面的都了解一下,孰优孰劣,比一比就知道,或者说各有千秋,那么我就取精弃粕。每个孩子都是个体,没有一种教育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在不断的摸索中,提炼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才是目的。紧跟潮流,才能跟自己的孩子有共同语言。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动向,首先你得跟孩子交流,孩子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而要交流,那么首先你们得有共同语言。所以做家长的也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紧跟时代的潮流,看看最近在流行什么,俗话说,一年一个代沟,等代沟真形成了,要消除就比较难了。小孩子中间潮流动向很快的,不要说你家孩子在热议僵尸和巴拉巴拉小魔仙,你不但不知道这些东西为何物,还要跟他讲什么猫和老鼠这种小儿科的(当然在一代人心中这是经典,但在另一代人心中却未必如此),他对你说的我看兴趣不会很大。或者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一下问题,玩一玩他玩的游戏,或者你就会理解那些你认为幼稚到极点的游戏,也有它吸引人的地方的。你理解了孩子理解的东西,那么你们就有了共同语言了,你说的话在他身上才能有起效果的作用了。

赏识教育读后感(篇8)

读罢周弘老师撰写的《教你赏识孩子》一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细细回想一下原来我的父母在教育我的时候,运用的方法很多都和书中所提及的方法雷同。不觉得油然感到自豪,为我能有这样的父母而自豪,虽然我的父母没有给与向我同龄人的大把大把的.零花钱,虽然我的父母没有给与向我同龄人生活的奢华,但我却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由他们给我的信任、尊重、理解,时时刻刻给我激励,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给我提醒,用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对待我的不足,我觉得我生活、生长的非常快乐,我感到自豪。我能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骄傲。

现在我已是为人父,深感要向我父母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是多么不简单啊!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赏识孩子,尊重生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快乐,这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

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尊重,而不能把家庭和单位里积累的怨气发泄到孩子的身上,孩子毫无反抗能力,对孩子发泄最安全。其结果可想而知,教育难以公正。把孩子当作上帝,尊重孩子的人格。当你为孩子的生命感到自豪时,你的怨气就无从产生了。对于此我深有同感,我的孩子才刚过一岁,正在蹒跚学步,咿呀学语,每一天你都会从她身上找到闪光点,会爬了、会站了、会扶着东西走了、会放手走了、会叫妈妈了、会叫爸爸了、会听音乐扭了等等,每次都会笑着惊喜地跑过去,抱起她亲一口。此时是多么自豪啊!创造了这么一个可子的“小精灵”。

同样的也应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是要花费精力,找到他们的优点,不断给予肯定。正所谓“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四(5)赵志文同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闹课堂。为了保证其他孩子能正常学习知识不受其影响,找他谈心。每次都避开其他孩子与他单独谈话,这首先给他留了面子,谈起来十分顺畅,用婉转的语言指出他的不足,希望他尽早改正。在发现他的优点时,在全班中进行表扬。后来逐渐改掉了坏毛病,对计算机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使我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可子的一面,只是你是用哪一只眼去看。

用赏识教育让孩子在舒展的状态下学习效率可以成倍提高,孩子可以快乐地成长。每个家长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潜能。或许你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牢牢记住赏识教育的原则吧!

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

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

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本文网址://m.jym1.com/zuowen/14448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