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绝对小孩读后感

绝对小孩读后感(范本7篇)。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不妨阅读一下“绝对小孩读后感”,第一次读完作品后,我们会被书中的情节惊艳到,震撼到。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应该注意哪些要素呢?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激发您的创造力!

绝对小孩读后感(篇1)

想一直做个小孩

每次看完一本书,总是要想几天才下笔写一些想法,因为总觉得能够让人在过些天还记着的思想,才是作者给予我的真正礼物,不是吗?夜又深了,好安静,思想又可以自由驰骋了,我渴望自由,所以我希望一直做个小孩。这也正是我看这本书的理由。

我想做个小孩,不用戴着面具曲意逢迎,喜欢和不喜欢就那么简单的表达出;我想做个小孩,不用怀着欲望作茧自缚,想要和不想要就那么简单的握在手里。

我想做个小孩,因为我想逃出世俗的拘囿,没有假想或者真实存在的仇雠;我想做个小孩,因为我想单纯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纷扰,没有喧哗,悠然,梦寐,寒时有简衣,雨时有陋伞。

但是,我想做个小孩更多的是因为,我想让爸爸妈妈一直的年轻,不要苍老,不要皱纹,不要用他们的一圈圈年轮来换取我的成长。在我心里,总会有很多很多的伤愁。我想一直做个小孩,爸爸妈妈一直那么年轻的站在阳光下,和我们一起分享阳光里的幸福时光。

可是,在曾经的很多时候,我希望自己可以一夜长大,那个时候大概我还是个“孩子”吧,唉!不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亲情,更不懂得父母在我身上付出的艰辛,只是很偏执很自私的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我也知道,父母也因此伤过心,甚至流过泪。现在想来,自己真的是一个很坏很坏的小孩,完全可以让父母直接丢到垃圾堆里,连头都不用回的坏小孩。对不起,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从来没有怨过这个坏小孩,但是我知道我错了,真的错了。

我想做个小孩,让你们年轻。我不想做个小孩,这样我就可以照顾你们,而不是让你们牺牲你们的所有来照顾我。上天请给我们多点的时间,让爸妈当好久好久的小孩,我来照顾他们,我希望他们成为我的绝对小孩。在他们的世界里,满是阳光的幸福和温暖,满是爱的欢笑和欣慰。

爸爸妈妈,我不是小孩。爱你们,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

没有写关于这本书的感想,只是因为此时对父母的思念泛滥开来,弥漫了我的整个思想,我开始想念,开始想哭,爸爸妈妈,愿你们一切安好,康泰永远,爸爸妈妈,晚安。亲爱的小朋友们,晚安!

绝对小孩读后感(篇2)

我呆呆地向窗外的云望着,手里捧着本朱德庸写的《绝对小孩》。“对抗着大人世界的许多规矩,陪伴的是一个小孩的孤独和想象。”这是5个绝对小孩的童年,也是我的童年,思想中的想象画面是我们最好的玩伴。

我最欣赏本书的一个小孩。有着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时不禁笑出声来——讨厌。在我看来他的许多的想法在我的眼中似乎并不讨厌,只要有他的地方都会有尖叫声。捣蛋是他的专利,0分是家常便饭。与讨厌相对的是一个一年考十二个月,一个月考三十天,一天考二十四个小时的比赛小子。国文100,英语100,算术100,历史100,地理100,物理100,化学100,音乐100,考赢别人是他唯一懂得的价值。同学门都羡慕他,但他并不快乐,因为他有太多的现实。他缺少小孩的想象,缺少一种看不见的幸福。他也曾抗议过不做模范学生,但大人却是这样回答的:“你不做模范学生,我们怎么当选模范父母?”大人的回答让他无言应对。

我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比赛小子,被大人们强迫着做不喜欢做的事情,上补习班、吃不愿意吃的东西、在家里整天宅着做乖乖女……我心里虽然很难受,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想做的事情接踵而至,但是我不想失去父母,老师,以及同学亲人对我的关心期待和爱,仍然去做了这些事。我想,可能我现在已经变得有些扭曲和虚伪了,会说一些讨人欢心的话,对别人说话小心翼翼,生怕哪一点惹到他们。我有时很想成为一名坏学生,放肆玩耍,不做作业,没有任何烦恼,也没有任何压力压在头上。但我根本做不到,我很怕大家会瞧不起我,会冷落我。当我身不由己时,我常常会想起讨厌,我真的特别想拥有讨厌身上那种纯粹的快乐,可我只能做那所谓的“比赛小子”。

分数一向都是我的克星,它可以扼杀我的任何幻想,有时,妈妈为了分数也许会大骂我一顿,也许会把我直夸到不好意思。为此,我有做不完的课外作业,看不完的课课通。分数让我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就像一个难以伺候的王爷,怎么做都不满意。成绩考好了,妈妈说优秀了要再优秀;没考好,妈妈脸顿时晴转阴,她那原本就深的皱纹变得更深了。接着,妈妈的嘴里跳出一连串令我提心吊胆的话来,节奏紧凑,音阶很高,仿佛是铁锅里炒蚕豆,一个个接二连三地蹦出来,丝毫不给我喘气的机会······我甚至会奇怪,我到底是不是妈妈亲生的?我已经很努力了,她怎么就没有看到呢?我现在已经被“学习”这两个字眼儿麻木了,已经不知道快乐到底是什么味道了……

讨厌之所以能一直快乐,是因为小孩心里都有一个快乐魔法师:只要你一高兴,你的嘴巴就会冒出粉红棉花糖。只要你生气了,你的鼻子就会喷出辣味姜汁汽水。只要你开始哭,你的眼睛就会掉出冰激凌。只要你很沮丧,你的耳朵就会射出巧克力棒。快乐魔法师就是这样,把你的好心情和坏心情变得好好吃。想一想,你就会觉得什么事都可以变得快乐了。

现在,我是一个青少年,不知道能不能再被称为小孩。只要闭上眼睛,我的想象又会重新回到童年那个奇异的世界,仿佛可以直接抓住彩虹的翅膀:那个世界没有名次,没有竞争,有的只是亲切的笑容,欢快的笑声,快乐的脚步,喜欢的伙伴……一切还是那么亲近可爱。

大人一直以为,幸福是由各种看得见的东西构成的。其实,真正的幸福是由很多看不见的东西形成的,就像小孩的世界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会把事情变得好玩,好笑。小孩的心是真正地长着想象的翅膀,是那些看不见的巨大的,简单的幸福的真正拥有者。

这本《绝对小孩》画的是大人的现实世界和小孩的世界的距离,以及小孩的想象世界的无限自由。如果你已失去小孩的想象,就请你赶快抓住想象世界的飞龙翅膀,和小孩们到彩虹、星星还有云朵里寻找那种大人们看不见的幸福吧!

绝对小孩读后感(篇3)

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只有这些小孩是绝对的。我已经不是小孩了,这句话许多同龄人常常挂在嘴边,他们觉得:成为大人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可以不再受许多人的指使,这些虚假的幻想,蒙蔽了我们彩色的童心。朱德庸说:童心是不会消失的,只是被贪心所占据。于是,我一天一天长大了,终于明白,为什么不乖,却拼命装乖?因为所有大人都只喜欢乖小孩。为什么不想长大却拼命长大?因为我们被现实蒙蔽了双眼。为什么一天比一天更加无聊?因为我们离小孩越来越远。为什么小孩的世界不无聊呢?因为他们用一颗彩色的童心来体会世界。相反,大人呢,他们却用一双灰暗的双眼来看世界。

小孩的世界里,大地是巧克力,小树是棉花糖,小河是可乐,大山是汉堡,每个小孩都是幻想家,而每个大人都是教育家。小孩的世界掉进去不想出来,而大人的世界掉进去却无法自拔。正如绝对小孩所说:小孩用乐观的眼光看大人,却总是让他们失望,则大人用悲观的眼光看小孩,更加让他们失望,小孩相信奇迹,大人相信史迹。那是因为大人总想把小孩教育成和自己一模一样,相反这更是泯灭了他们的童心,让他们深陷泥潭,只会挣扎着往下沉。

当我们一天天从小孩变成大人,有一天也许会沾沾自喜的说:我是一个现实的人!你自以为自己越来越成熟了,其实,你只是越来越愚蠢了,因为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该看的却看不到。这就是父母,因为他们挣扎着,却耗费了全身的力气,明明想回到童年美好的时光,却用虚伪的言行教育小孩,总是说教小孩不要撒谎,实际上,撒谎最多的,反而是自己,但他们依然一本正经的说:撒谎了会被狼吃掉的。多么可笑的理论啊,大人们总是用虚伪的外衣把自己蒙蔽起来,却得意的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没错这确实是真正的人生,因为那些贪心正在腐蚀着那烂漫的童心。这就注定了一场又一场的欺骗,假如有一盏神灯,拿给小孩,他们会说:再给我十盏。而拿给大人,他们定会咬咬神灯的壶嘴,然后说:嗯,纯金的。结果,这个世界上小孩就成为了最富有的人,但他们失去了原有的一切,于是就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以免以后别无选择,其实读书后也没有多少选择,长大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很多价值都没被实现,从而认识到虚伪的人生与悲哀的价值观。

小孩用彩色的眼光看待世界,即便他们是色盲。被大人们遗忘掉的那个小孩的世界,等小孩们长大后也就一天天遗忘掉的那种感觉,其实永远都藏在真实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只要用心来寻找,它会永远等着你来找到它。

绝对小孩读后感(篇4)

今天,我看了一部漫画《绝对小孩》,这部漫画故事虽简单其中却蕴含着深意,让我受益匪浅。

漫画内容是这样的,刚考完试回到家的披头,回想到他这只做了四道选择题的试卷,心里既紧张又害,怕上回没考好时的“男女混合双打”浮现在眼前,让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怎么办呀?怎么办……”披头在房里来回走动,焦急不安。忽然披头看到沙发茶几上的电话,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法子。他拿起电话拨打110,颤颤巍巍的朝警察说着:“喂,是警察叔叔吗?我要报案。“什么案子?”“明天我家……可能会发生凶杀案。”“为什么是明天?难不成你有预测能力?”另一边的警察脑袋里浮现出无数个问号,心里纳闷极了。“你问为什么是明天吗?”披头此时也蒙住了,该说什么呢?只好支支吾吾的回答道:“因为……明天是我发成绩单的日子。”

看完这幅漫画,我哈哈的笑了起来。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聪明之人呢?这么好的办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出来呢?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次我考试的分数不理想,自己也如披头一样耍小聪明,偷改了分数,不想被父母打骂,但最后却被妈妈识破,吃了一顿“竹笋炒肉。”

在漫画中,何不能看出披头是一个聪明却不往学习上努力的孩子?如果他将这些小聪明放在学习上,那岂不是既不用挨打挨骂,也能让“望子成龙”的父母心安?父母也不能根据一次的失败而否认了孩子的全部,一次失败看得出什么来呢?只能认为我们只到此为止了呢?一味的埋怨,只能,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而已,倒不如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我相信,我们终将“逆火重生!”

绝对小孩读后感(篇5)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是朱德庸写的《绝对小孩》。它是一本很有趣的漫画书。

本书作者朱德庸是一位多产作家,他透彻人生百态,他的作品经历多年仍畅销不衰,引领流行文化二十载,被大陆媒体誉为"唯一既能赢得文化人群的尊重,又能征服时尚人群的作家。"

这本书中有倒霉的披头,有淘气的宝儿,有父母严格管教的比赛小子,有可怜的五毛……形形色色地概括了当今世界所有小孩的特点。这里还有严厉的父母,孩子们总是想反抗,可总是又不敢反抗。这本书中的话也特别有道理,如:小孩都喜欢小丑,大人则否,因为自己已经够像了。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老师却认为他们是一张张考试纸……,本书还反映出了中国家长一种畸形的心理状态,非要孩子拿第一不可,如比赛爸爸一见儿子没拿第一,就很不高兴,罚站等等。这本书不单纯是给小孩看的,正像作者自己说的:"这本书是给那些不想成为大人的小孩以及那些想成为小孩的大人看的!"

《绝对小孩》是一本非常好看的,老少皆益的好书,我真喜欢它。

绝对小孩读后感(篇6)

有这么几位麻烦的小孩,不正常的“披头”、不乖的“五毛”、讨人厌的“讨厌”、稀奇古怪的“宝儿”、聪明的“比赛小子”、娇气的“贵族妞”。这6个孩子每天都有麻烦,考试最后一个,他们每天都要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培训。可正是这六个小孩,竞留住了自己精彩的童年。

他们正在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比如看电视,出去玩。而我却很少有这种机会。对此我是很羡慕的。

每个孩子每天都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这些不可思议的孩子,世界上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有个小孩很爱弓着背从两脚间看物品。

特别喜欢用这种方式看他的父母。这是不是成了颠倒世界了?

还有如有些人喜欢用手插入米缸里面对米用手插来插去;地下有阶砖时,特意一格一格地跳来跳去或走来走去;用镜面反射阳光,照来照去;在市场踩着购物车行走;贴张写着“我是白痴”的纸条在同学的背后;拍别人左边 ,站在别人右边;踩别人的影子;用萤光笔油涂指甲;家里没人时,对着镜子学跳舞/演戏/唱歌;下雨的时候,拿起伞故意往雨大的地方走去,故意往水潭里踩,听雨啪啪的声音 ,感觉很爽;玩家电包装里的那张有很多泡泡的塑料膜,把泡泡一个一个按破,这些都是孩子们爱干的事儿。

《绝对小孩》这本书十分有趣,还能在恢谐后面发现自己童年时候的影子,让人回味,让人深思。

让我们翻开《绝对小孩》,映入你眼帘的绝对是惊喜!让我们跟着书中的小孩再当一回小孩吧!

绝对小孩读后感(篇7)

《绝对小孩》这本书是一本漫画书,这本书讲的小孩子的世界,梦幻的世界,一些大人不知道的世界。

我们小孩想的什么事情大人都不知道,书中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只有这些小孩是绝对。”是呀,世界上的大人是那么的不懂孩子们的世界。

小孩在生活中充满着想象,大人只在乎小孩在生活中像不像样。也许孩子是快乐的精灵,每一天都是快乐的一天,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一刻。或许孩子就是梦幻小精灵,每个白天的真实和每个夜晚的梦幻,加起来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童话故事,这件事只有小孩才懂。

只有大人会叫我们把梦幻和真实分清楚,那我们的故事就会愈来愈少了。有的小孩以为世界是扁的;有的小孩以为世界是方的;有的小孩以为世界是尖的。也许孩子们是疯狂的精灵。如果你不开玩笑,这个世界需要孩子吗?

真正的疯狂,只有我们懂得。没有界线,只有想象,就像在云端翻滚,在露水中翩翩起舞。或许孩子就是贪吃小精灵,我们的嘴巴是用来吃好吃的东西,鼻子用来闻好香的食物。

也许孩子就是精灵,精灵给人们带来快乐。

有的孩子会说:“如果全世界的大人都是我的父母,那该怎么办?”是呀,如果全世界都是我的父母的话,那我们的生活多没意思呀!那我们只能生活在监督的世界里。

我最喜欢梦幻的孩子了,就像《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安妮”一样,她就是一个懂得如何去想象世界美好的一个小姑娘。有些孩子认为,如果学校是糖果屋,老师是雪人,课本是巧克力慕斯,就不会有逃学的孩子。有的孩子会说:

“如果全世界的学校都变成我们的马戏团,那会怎么样?”我想那只会让世界没有安宁的日子吧!

本文网址:http://m.jym1.com/zuowen/163592.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