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妖猫传观后感

2024-01-16

妖猫传观后感模板。

写好一篇作品名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观影之后,我感到很有意义,通过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我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会更深入,要找一篇好文章我们向您推荐《妖猫传观后感》:“妖猫传观后感”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作品,通过它我深入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希望您能经常来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态以及时做出处理!

妖猫传观后感【篇1】

我周二看了两遍《妖猫传》。上午一遍,下午一遍。

这部电影是一场梦,陈凯歌是造梦人。

我还活在梦里。闭上眼,面前还是那奢华繁盛的长安城,空海与白乐天的声音依旧环绕在跟前。

我曾在毕业论文中写到初唐人杰们呼之欲出的豪气,譬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作:但愿长江送流水,江月年年望相似。最近丧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人生总是了无生趣,生命转瞬即逝。而张若虚内心格局之大,在于他对整个生命力量有足够信奉,个人生命转瞬即逝,生命本身却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夫复何求?

而到了盛唐,更是辉煌灿烂华丽无比。

在我们所熟知李白版本的《将近酒》中,最后一句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是诗仙,他当有如此气魄,但同样,也是那个时代给了他如此放肆的资本,可令他成为千古万世人们心中永不衰竭的传奇。阿部仲麻吕在影片中说李隆基是宇宙之王,天真赤子。而我来看,天真赤子这四个字,李白更当得起。

在影片中,辛柏青所饰演的李白可以说是十分惊艳,陈凯歌说辛柏青为这个角色下去准备了好几月的时间。其实他的戏份不多,就是几场与高力士与杨玉环的对手戏,以及写《清平调》这首诗的戏份,但场场都不会让你忘记。而写诗过程当中那七秒的哭戏,那当真是感动,灯光逐渐照在他的面孔上,镜头拉近,你会因为那首诗的美,李白写诗时肆意蔓延开的情绪,因为一个人的才华可以绽放,因为诗是假的而情是真的,感受到同样的激动,浑身战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四句诗,就是美本身。

有了这个角色,这部电影的基调才更加落实下来。

我个人十分喜欢李白的诗,一般来说学写诗的人都知道,要学,杜甫才是最好的选择,他的诗功底十足,内容深厚,是可慢慢模仿的类型,而李白,却是个天才型选手,是不可效仿类型。

曾经在课堂时不大关注诗词,而离开高中校园之后,反倒是为其性情,才华所吸引得满满的。突然想起李白版本《关山月》前四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且不说边塞诗本身独有的魅力,就单单“明月出天山”,这一句,就印证了余光中所言之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白嗜酒,而酒这个东西,我越想越觉有趣,古今中外史上,酒文化一直延绵下来,从未衰竭过,其中原因,我胡乱揣测一下,可能是因为酒能见人心吧。

陈凯歌真是拍出了我心中的大唐盛景。

我心里的大唐,是以红色为底色,五彩绽放的模样。不同于秦汉的古朴色调,宋的金黄典雅小清新,明清的清浅色,唐的明亮,盖过了任何时期。

唐时女子的妆容是真有蛾眉妆这一说的,这个时期的蛾眉妆,短而阔,模仿的便是飞蛾翅膀,也就是刘嘉玲版武则天的妆容。

《妖猫传》中只有“放肆”二字台词的宣传组成员赵婷,也是蛾眉妆,真是有趣,原本我认为奇怪的造型在看多了之后却也习惯下来,也不觉得奇怪了。流行趋势也这样,始觉怪,看久了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接受,可能自己还会慢慢去尝试,认可。包括在影片中几乎所有穿着女性着装的演员们,头上必有大花装饰,依旧以大红色牡丹为主,而迎面走来的诸多唐时女子,皆是婀娜多姿,顾盼生情。

妖猫传观后感【篇2】

云想衣裳,花想容,你如繁花永不落,三万繁华,十丈红尘,不及你身着红衣回眸百媚生。

他曾为她作诗,受尽寒冬夜里苦苦作诗跪求椅子的折磨,只为完成这一份心血。片片雪花落于他丝薄的青衫化成了水,却不及他心中那一份执念。因为你是白居易,因为三十年过去了,任然心系贵妃的只有你。是啊,他为她而痴,为她而狂,为她耗尽心血终成《长恨歌》,他宁愿名低于李白,却不愿他人言语《长恨歌》有假。尽管他知道那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可他还选择了自欺欺人。他可是那个自称无情无义、无法无天、只认诗不认人谁也不见的白居易啊!亦是他把所有的情都给了杨玉环?又有何人知晓?

他曾宠她爱她,他在太液池内注酒七千斤,整个花楼外植牡丹十万株,万方来朝宾客如云,只为用这场极乐之宴庆她生辰,只有敢拿一朝盛世去换一个能和她比翼齐飞的女人,那才是李隆基。这个以驾驭所有人为极乐之乐的帝王却是处处顾她;倾墨赋诗赠予她,惊羡红裳只为她,以王之名守护她。他让她成为人人羡慕的令人称奇的女子,也让她的结局让人潸然泪下。强盛时,她是帝国的象征,危难时,帝国不再需要她。她的生命最终在哭泣中殆尽,只留下他与她所赠信物为伴,渐渐终老。

他不曾忘却她的容颜,他知道,她终究还是没能逃过那个有关她的劫。他不畏被打断一条腿也要拼命护着她。他不在乎何为昔日的白鹤,因为他只在乎她。他深知,自己只是被父亲卖了的白龙,只是那个配不上贵妃的白龙,只是那个会幻术的白龙。可他终是不愿意见她身体如花般凋零,便替她受去了那噬骨的毒痛,化为黑猫,长久伴她。其实他的心里也是明白的,他爱她,从第一次落簪时就开始。他爱她,认真执着,从始至

她不是什么仙人,更不具什么魔力,可他们却都在她面前屈服。当然,不只是她倾城的容貌,更不是她贵妃的头衔,还有什么,只有他们知晓。

流年过往,芳华已逝,红尘散尽,繁华也尽。可你一如既往如同繁花,永不落。

妖猫传观后感【篇3】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自瑶台月下逢。”月光下的女子轻念,随风起舞,姿态美好,星光如水般地撒落在她的周围,使她宛如九天瑶台上的仙子,惊艳了时光。小雨,这样说话知道吧。不知成了谁,心中的白月光被人铭记。却也由此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剧。待繁花落尽时,只剩下空空地叹息。

杨玉环遇到的第一个影响她一生的男人是黄鹤,她不知这个人是她的生身父亲,是他杀了自己的父母,让她寄人篱下。

黄鹤想要复仇,恨唐玄宗因玩笑而害死了自己的妻子,所以玉环成了他手中的工具。“有什么能比让大唐皇帝流着自己的血脉?更能让大唐颠覆的事呢?”于是,杨玉环嫁给了从未谋面的寿王。当她接受了寿王时,寿王失宠,黄鹤与虎谋皮,与高力士一起将她送入了唐玄宗的怀中,杨玉环没有选择,成了宠冠后宫的杨贵妃。但可能是命运的捉弄,杨贵妃直到去世也未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在世人看来,唐玄宗是极宠爱杨玉环的。唐玄宗也是在杨玉环人生中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玄宗想要爱情,不顾伦理道德地强占杨玉环,对他来说,杨玉环是爱情的化身。世人皆道杨玉环是最幸福的人。唐玄宗为她在太液池注酒七千金,在花楼外种牡丹十万株,万方来朝只为庆她生辰,兄弟姐妹皆是位极人臣,风光无限,她被万人所羡忌。可谁又能看到那繁华之下空洞的灵魂?唐玄宗是王,即使再宠爱杨玉环,他依旧是王。对他来说,杨玉环更像是王权的象征。他爱她的美貌和身段,却从未考虑过杨玉环爱的是什么。她从来都不想要那些风华,有谁知道她曾多次面对那些牡丹潸然泪下,有谁知道她多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逃离这华美的笼子。

直至历史来到了马嵬坡事变,我想,杨玉环看着自己兄弟的尸体和面前这些谈论自己生死的人,心中一定是麻木的。生死从来都不是她能决定的。可当她被埋入土中,在这十几年的无边黑暗中醒来时,只能绝望地抓着石板,陷入无边的虚妄中。所以即使在十几年后被人挖出,她也只剩下了一副躯壳,就算穿上最奢华的服饰,仍是改变不了她已逝去的容颜和花白的头发,还有那快要消散的灵魂。

此时的唐玄宗早已失去了对她的爱慕,他心心念念地只是那个艳绝天下的杨贵妃,并且因为黄鹤,唐玄宗终是没有寻找被带走的杨贵妃。

白龙爱杨玉环,他看到了她的痛苦与挣扎,他终是未能忍住,带走了她,那是杨玉环第一次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但他也不爱杨玉环,他明知杨玉环爱的不是他,却仍然强行地占有了她,带着疯了的她颠沛流离了十一年,他每夜每夜地看着已然老去的杨玉环跳着“霓裳雨衣曲”,却是不知她早已从那虚妄中醒了过来“也许疯着比醒着好”。杨玉环轻念,她早已不在乎身边的人是谁,自己的人生从未属于过自己。可笑地是,白龙在临死前才发现自己同样是黄鹤的孩子,自己对于杨玉环的爱情可能更多掺杂着孺慕之情。而这份变了质的亲情囚禁了杨玉环十一年。

而对于同样爱慕着杨玉环的丹龙,我恨他的懦弱与自卑,他不敢奢望杨玉环爱他,于是他在带走杨玉环离开皇宫后逃走了,与杨玉环生生蹉跎了十一年。但我同样也感谢他,他在十一年后终是对杨玉环说出“请让我陪你度过剩下的时光”。他给了杨玉环人生中最幸福的阶段,虽然只有一年,但在这一年中,杨玉环可以跟自己最爱的人畅游天下,展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杨玉环去世时是带着笑的,只要这一年,这一生的悲哀都不值一提。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马嵬驿事变三十年后,享誉后世的白居易创作了《长恨歌》,但他的杨玉环是与唐玄宗深爱一生,生活荒淫的杨贵妃。“因为你是白居易,因为过了三十年,仍然心系贵妃的只有你。”可那又如何?他就算明白事件真相又如何?他选择了“自欺欺人”,他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个奢迷的假象,而对他来说,杨贵妃更像是用来批判君主的工具,而忽略了她自己本身是否想要这些荣耀。

杨玉环这一生,被太多的人爱过,但这些爱她的人却一步一步地将她推入深渊,她不是仙人,她不需要他们的爱,她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份自由,却从未掌握过自己的生命。

世人皆歌颂杨玉环的爱情,可爱情下的她是多么悲凉,繁花已谢,伊人已往,唯有华清宫外的牡丹依旧盛开,彰显着昔日的荣光,众人欲见伊人面,奈何繁花已凋零。

妖猫传观后感【篇4】

这本书作者耗费了17年之久的心血写成都不是让我最震惊的,而是作者梦枕貘是日本人!!!

能如此耗费心血来研究唐史,研究唐朝的每一个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真心让我敬佩。虽然故事是魔幻色彩类型的,但我觉得里边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线写的真的很透彻。对每个人物的描写我都印象深刻,有血有肉。

可是历史上真正的杨贵妃活得快乐吗?

在玄宗身边真的是牢笼的禁锢吗?

玄宗那么沉迷于她,为什么贵妃不可以好好劝皇上当个好皇上,不要乱了朝纲,不要忘了整理朝事呢?只要贵妃好好相劝,我想玄宗一定会听的吧,毕竟是自己最爱的女人说的话。

是贵妃没劝任由事情发展,还是劝了玄宗没听最终贵妃放弃劝说了呢?我但愿是我想的后一种,因为我不希望贵妃成为那个罪人。

故事的最后也算是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结束了。一切似真似假,如梦如幻,结束了。

妖猫传观后感【篇5】

看这本小说时,就觉得很神奇,作者的文章既恢弘大气又有点野史的风味,看完全书才知道作者是日本人,这本书也是他花费17载才完成的。

当初看了电影版妖猫传,觉得电影里面的剧情有点衔接的不好,看完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听说原著更好看,一直没找来看。也是一个契机,才开始读这本书的。(总的来说,影版更唯美一些,剧情是想让大家都舒心,是爱恋之悲,书版是想让大家都揪心,是爱恨之错)

主角是一个来自日本的和尚空海,对于这个主角,我感觉自己的见解可能太小众。他是一个以宇宙观看世界的人,他认为芸芸众生都是空,人心也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人爱皮囊的貌美,别人说他是色,但这美却能撼动他的心;有人道灵魂才是真美,可没有人能给灵魂美一个定义。与我与他,这一切都是自我内心的感受,这一切皆是空)虽然他明白这万事万物的一切皆为空法,但是他也有着迷人的社交能力,他心向宇宙,但身入世俗,这貌似不和的两者在他身上完美结合。感觉空海总是能够将困扰世人的七情六欲撇除身外,总是站在一个清醒的角度,就像是,有点上帝视角的感觉,却又拥有人间烟火的家常味道。这个角色,我可能要揣摩好久好久才回明白的吧,

再来说说书中关于杨贵妃的故事吧。对于这段历史,我了解的不多,大多都是从影视剧里面知晓的。作者写的是魔幻题材,但是书中对于杨贵妃一生却是众多想象和猜测(私以为中国作者不会将这段人生描写的这般,我们可能也会常常想贵妃的故事啊,加入自己幻想的故事情节,但大多都是以帝王权全来想象的,作者却是以爱恨情仇来切入)。

(!下面剧透高能!:黄鹤因玄宗痛失爱妻,他便有复仇之心,他遇见一女子貌似他已逝妻子,用法术蒙其心智,生下两个孩子,一个是杨玉环,一个是白龙。他原本只想复仇,但因为利欲熏心,想让他的血脉成为唐朝皇帝,于是他操控杨玉环,让她成为寿王的妃子,又因寿王失势,便让玉环成为玄宗的贵妃。随后借势在大唐王朝各地撒下人心揣测猜忌的种子,致使安禄山叛乱。马嵬坡他是真的想救玉环,却因为高力士从中作梗,玉环于墓中发疯。白龙和丹龙携贵妃出逃,皆因两人虽身为黄鹤弟子却均爱慕玉环,二人原本协定一决,但丹龙逃跑。白龙拥有了玉环,却因玉环爱的是丹龙而心痛不已,为逼丹龙现身,白龙便化黑猫作祟于马嵬坡的那些前朝旧事的恩怨中,扬言让大唐王朝覆灭。最后知道真相的他们眼泪都掉下来:-I!!!华清宫一聚,白龙知晓身世后自杀,黄鹤被玉环所刺,又不愿让玉环背上弑父的骂名而自刎,玉环也想自尽被丹龙劝下,二人远走,后玉环去世,丹龙留世漂离。)玉环没有错,她只是美色倾国,被父亲当做利用工具,被皇帝强行纳入后宫,被朝野当做红颜祸水,她的一生不是属于她自己的,就算疯了之后,也是被白龙以爱的名义囚禁在身边,真正属于她的,也就是最后和丹龙在一起的那一年吧。纵然很多人爱她,但她真正获得的爱却只淼淼一瞬,可悲可叹。卿本佳人,奈何至此。

如幻似梦的一场空啊……

妖猫传观后感【篇6】

这样的人让我惋惜

伴随着民众的欢呼和那几近疯狂的人山人海,她——一袭白衣,衣袂飘飘。就像神仙般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荡着秋千,从天而降。人群沸腾了,众星捧月般地注视着她……

天生丽质难自弃

我不了解历史上的她是什么样子,我只知道电影中那个如泡沫般悲哀的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是李白所做的《清平调》中所写的诗句,本不是为她而写,只是李白酒后一时诗兴大发,用此诗来批判当朝沉迷女色,不理朝政的皇帝罢了。

看见了她,是在极乐之宴上。当时,李白被她的美摄住了,原来那句诗简直是为她量身而作。她的气质,美丽非常人所能想象。不正应了那句“天生丽质难自弃”吗?她说,她很喜欢这首诗。可是,她的眸子里却藏着一抹轻愁……

自古红颜最薄命

是的,她很美,美得令人抓心,凭谁见了她都会被她吸引。就连那个倭国人阿布仲麻吕都成了她的忠实粉丝。可是美又怎样?最终却背上了祸乱朝纲的罪名。

安禄山起兵造反,与一个弱女子有何关?沉迷于酒色歌舞中的唐玄宗难到就没有责任吗?说什么红颜祸水,说什么祸国殃民,人们将所有的错都归咎于她。她只是沉默,长叹……

最是无情帝王家

马嵬坡上,香消玉殒。

我知道历史上的她是被唐玄宗一条白绫赐死,却没想到电影中她死的是如此让人愤愤难平。她爱她的陛下,陛下却骗了她。他让她义无反顾选择大义,用她的死来平息兵变。死就死吧,还要虚伪地骗她说会醒过来,会无恙,因为她是他的最爱!

她心里最是清楚,她知道皇上这是在骗她。但她还是喝下了那杯毒蛊。那样欣然,那样从容。仿佛她不是去赴死,而是去完成一个使命。

然而,纵是死,也不让她痛快。先是喝下毒蛊酒,然后再被金针扎睡,虽然过不了多久自己会醒来,可是棺材却被钉死。可怜的她在棺材里被毒蛊折磨醒来,用手使劲挠棺材,十指挠的鲜血淋淋,最后活活被憋死。

最是无情帝王家,说什么爱她,其实更爱江山。

看完影片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无论是历史中的杨玉环,还是《妖猫传》中的杨玉环,都让我为之惋惜。

她生在极盛之时,却凋零在唐朝衰亡之际……

妖猫传观后感【篇7】

这不是部看了就忘的爆米花片,看时觉得很难代入,大部分时间都非常出戏,但全部看完,回味完整情节却发现非常有意思,一切都理顺了,居然是个完成度非常高而且非常美好的故事,次片有太多细节,在解读后,我对此片故事内核和立意的喜爱居然超过了画面。

故事开始时,安史之乱已有三十年,此时的唐朝精气神已然不在,故事前半段的唐朝,君王无威,臣子无骨,繁华中伴随浓浓诡谲之气,毫无煌煌大气,盛唐似乎已成为另一个世界的传说甚至美丽的幻觉。在这种大环境下,主角白乐天登场,他是个盛唐精神的仰慕者,为了追随和歌颂盛唐创作长恨歌他愿意付出一切,顶风冒雪苦求一字,屈才当一个书记官,只为能描绘他心目中的盛唐。什么是盛唐?白乐天是个诗人,他心目中盛唐象征是一段真挚的爱情-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千古奇恋,他深信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是真挚的,也深信诗仙李白对盛唐对杨玉环的赞美是真实的,在不断臆想中他也成为了杨玉环的仰慕者。他的半生为了这段爱情而活,但他内心其实一直是担忧而困惑的,他担心那段爱情并不真挚,毕竟杨玉环之死是个死结。白乐天的设定是一个非常单纯的纯粹诗人,他很唯心的把盛唐和那段爱情画上了等号,如果这爱情是假的,那盛唐就也只是幻觉,这对他意味着整个世界观和信念的崩塌,他的人格不允许他歌颂虚假的美好,他会选择直接烧毁耗费半生的长恨歌。寻找盛唐就是本片贯穿始终的第一条主线,被歌颂被传唱的盛唐是否如传说般美好值得仰慕?

妖猫是一个线索,他指引白乐天和空海寻找这一切的真相,妖猫借阿部仲麻吕这个倭人展现了他看到的盛唐以及杨玉环和李隆基。表面看,盛唐之包容大度,古今未有,李隆基乐于与天下人分享杨玉环之美,阿部这样的倭人也能中进士为官,极乐之宴之奇幻瑰丽匪夷所思妙之巅峰。然而这一切其实虚假如幻术,包容之极其实乃为超然蔑视,正如片里旁白所言,李隆基自视为宇宙之子,一切都是他的私有物乃至玩物,自己才是宇宙中心,盛唐的一切都是他造就的,所谓包容都是他的施舍。

极乐之宴展现了盛唐风采后就是发掘杨玉环死亡之谜了,这时我才发现了本片的第二个拷问,世间有无真挚的爱情?杨玉环死亡真相是非常可怖的,几乎摧毁了白乐天的信仰-顺境之时愿意为杨玉环献上帝国的李隆基在逆境下背叛了杨玉环,背叛了他们的爱情,用最残忍的方式终结了杨玉环的生命。失去真挚爱情守护的杨玉环是那样的脆弱,像美丽的泡沫一般。难道世间没有永恒真挚的爱情,没有真正坚定真诚的信仰吗?杨玉环如此,盛唐精神难道也是一样?这应该是白乐天得知真相时的泣血哀鸣。

不过,万幸的是,世间居然有白龙这样的奇男子存在,他因为杨玉环几句话的善意就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她。断腿,背师,断友,为了守护杨玉环的遗体不惜被千蛊所咬甚至化身为妖猫。痛恨李隆基的背叛而折磨其几十载,甚至追责金吾卫首领的三代子孙。得知白乐天著长恨歌后不忿杨玉环之遭遇又引领白乐天知道这段爱情的真相。

李隆基之爱是视其为私有物,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白龙之爱则是横跨无尽岁月历经万难守真如一的守护。最后,本片的结尾,白乐天欣然决定长恨歌一字不改,因为世间有白龙对杨玉环这样的真情在,值得千古传颂,曾经有这样的守真如一存在,那盛唐就自然真实存在,值得万古敬仰。

我热爱这个故事,作为一个非常轴,哪怕三十岁还喜欢分清对错黑白的人,我喜欢这个执着求真的故事,我希望这世间如同这个故事一样,即使有再多乌云诡谲,但终有真诚存在,美好存在,盛唐真的存在。

妖猫传观后感【篇8】

今天蹦去看了猫妖传,就一个感觉,大导演的作品就是不赖,没有拖沓的剧情和尴尬的感情戏。全程看下来就觉得很流畅,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点,因为怕漏看了就少懂了一处伏笔。没错,这部电影里面处处是伏笔。插叙的结构方式虽不新颖,但是一般能构造的让观众看着不会觉得困惑甚至是急躁的想回归主线,可以看出编剧的功力真的不是一般的高。以前我是不信,近期才领会到任何一个有丰富经验与才华的创作家的一部全力作品都能给其他任何领域的创作家带来无限的灵感与取之不尽的精华。要我给这部影片打分的话,8.5分。

先从剧情结构与人物构造来说。故事一开始,是一名女子在一处很美的(好吧,实在找不出啥形容词了)大院中遇见了一只会说话的黑猫,他告诉了她,院子的一处有钱。会说话黑猫一出场,点题的剧情自然就开始展开了。然后是皇帝病重,空海(是叫这个名字吗?不太记得了,我关注点是他的面瘫加双眼皮)入宫,白居易出场。这两人就是主角了。一开始挺让人困惑的,一日本和尚和一个满怀抱负的`大诗人天天守在一块干什么,我唯一的感受就是,白居易一直在提着衣服跑来跑去,真的是跑!也许是导演觉得白居易这种放荡不羁的大诗人用提着裙子跑这种姿势更能体现人物性格,嗯,他们做到了,就像他们用硬邦邦的走路方式加眼睛几乎不会眨的动作展现了一个日本和尚,不对是大师的沉稳与深晦。两个主角性格鲜明一热一冷一躁一静,很容易碰撞出火花。接着,便是二人为找出猫妖直至从探索猫妖转为解密杨贵妃死之谜。这中途,有过一个伏笔人物和一个转折剧情。用幻术的卖瓜大叔,这就是一个伏笔人物,有故事的能人往往大隐隐于市,虽然这是老梗,但是放到这部剧中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原因是,第一,这个能人有着让人悲悯的过去,第二,多重身份让人物显得更加具有传奇色彩。而转折剧情就是白居易在猫妖口中得知了杨玉环死去的真相,一面否认猫妖直言一面怀疑自己。空海说出了猫妖之所以会只对着他念出了李白之作云想衣裳花想容。便是因为猫妖看到了他的长恨歌。长恨歌在这部电影里有着什么样的分量呢,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追逐之物梦中堡垒,长恨歌就是那个梦中堡垒。它是白居易渴望超越李白的理想与寄托。因为猫妖的真相,打破了梦中的堡垒,这个打击对于白居易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他从不敢相信的崩溃到不甘于此失落再到重新振作接受事实继续寻找真相。这一转折对于剧情来说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一来立体了人物性格,不再是单词的放荡诗人,而是一个会为了挚爱之作如痴如狂的追梦之人。二来,人物情绪的高潮很好的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这种安排不会很突兀,而是让观众体会到主角发现真相到确定真相显得很自然。原版真相是通过一个叫阿部的日本留学生(我猜该是这个身份)的日记,这本日记成功的打开了30年前贵妃之死的真相解密大门。

剧情发展到了这里,已经属于中期了,这一段回忆篇,虽然只有一个场景_极乐之宴的展开,但是已经足够,因为这是杨贵妃地位极盛至衰的折点。这一结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极乐之宴中有两个人是知道,一个是杨贵妃自己,另一个是李白。李白这个人物的构造很是高深,台词不多,场景很少,但是就是那极少的刻画,却让这个人物深入人心。能说服只为皇帝更衣的高丽士为其拖靴,可见起口才与胆气。无奈为贵妃作诗时那眼角的两行清泪,一开始我实在是不懂的,后来看完整场,又是懂了点却不敢深思,因为我猜他大概是看到了贵妃的“未来”。这种立体且复杂的人物一旦彻底展现在观众面前,无疑是给剧情加分的,同时也为后来贵妃的遭遇埋下伏笔。说到这里,其实我很想谈谈白鹤少年组合,因为这个组合带来了另外一条感情线,也是一条很经典的感情线。但是不行啦,好晚了,我得睡觉了,就只能先到这,如果明天起来我还记得剧情以及灵感都还在的话,我就继续分析白鹤少年组合哦~艾玛,其实我还想吐槽吐槽李隆基的变态爱情观的。

妖猫传观后感【篇9】

作为一部全新制作的国产奇幻动画电影,《猫妖传》在上映后迅速引起了关注和热议。影片以徐震扬小说《猫妖传说》为蓝本,讲述了普通少年与异世界妖族之间的奇幻冒险故事,整部影片包含大量的惊险刺激的场景,同时也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呈现了一部扣人心弦的佳作。

首先,作为一部讲述一个普通人穿越到异世界的故事,《猫妖传》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是简单的奇幻冒险。影片中充满了思考人生和对人类关系的揣测,尤其在主角与妖族之间交流的场景中,讲述了人和妖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的深层含义。当主角和猫妖之间发生冲突时,他们经常会停下来,试图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愿望,这种人文关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观众不仅仅是享受了影片带来的冒险刺激,更是对人性和生命进行了深度思考。

除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影片画面的精美也是极其瞩目的。从角色设计到背景设置,都彰显出了《猫妖传》的想象力。特别是在猫妖界的场景中,繁花似锦的世界,奇特的建筑结构和细腻的场景描绘,令人眼前一亮并且感到震撼。而且,影片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惊险场景,如跨越独木桥,逃避惊险的追杀,以及与恶势力进行生死搏杀等等,每一次冒险旅程的开始都有新的挑战等待着主角前进。而这些场景都使用出色的动画技术和流畅的特效完成,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效果让观众感到与主角共同体验了整部影片的冒险。

总的来说,《猫妖传》是一部精彩的奇幻动画电影,不仅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同时还呈现了绝好的视觉效果和场面刺激。对于喜欢奇幻冒险的影迷来说,《猫妖传》绝对是不容错过的佳作。这部电影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平以及市场的发展潜力。

本文网址:http://m.jym1.com/zuowen/12145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