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本草纲目观后感

本草纲目观后感。

值得一读的文章我们为你推荐“本草纲目观后感”,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与优秀的作品共鸣,产生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 这些感悟值得被记录在观后感中,看完以后我们可以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你对于如何写好作品名观后感有想法了吗?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1

文中李时珍说,他写本草纲目,是因为古有《本草》一书,自炎帝及汉、梁、唐、宋,到他,其中谬误差讹,遗漏,不可枚数。因此,他要把重复的删除,缺的补上,订正错误的。

我想说,从这点看李时珍还是个有思想,有辨别能力的人。

敢于说古之书籍上有很多问题,如缺失,重复,谬误。这比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强了。

古人尚敢疑古,怎么今人反而不敢疑古了呢?《本草》的流传,如他所说,从炎帝到明代,几千年了,写书有笔误,抄书有遗漏,流传了几年,中间还会散失。又经过多人的转录,校订,现在看到的书和古代的原著相隔时间越久就差异越大,也是正常的现象。

道德经有战国竹简本,马王堆汉帛本,流传最广的是汉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那么,哪个版本是真实的《道德经》呢?

因此,研究古书,首先确定版本,不同版本文字,解释自然不同。

那么,《黄帝内经》流至今的时间和《本草》流传到李时珍手上都有几千年了。李时珍大胆的说,流传这么久里面有很多谬误,让我来修订一下吧!竟然没有听到有人质疑,你懂不懂中医,也敢写《本草纲目》,不过这倒是和现在一样,你只要敢写中医的书,中医养生的书,没人质疑你的资质。

怎么没有人质问你李时珍,你这是数典忘祖,经过几千年检验的古人的医书,你也敢改?

怎么没有人质疑你李时珍,你说有效就有效,你说无效就无效,我们不能接受你的检验标准。

怎么国家竟然让他出版了?

看来古人比我们现代还民主,还要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嘛!毕竟现在可不让出版反中医的书籍。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社会真的进步了吗?我们现代人更理性吗?

古人尚且怀疑古人,还能有去伪存真的精神和行动,怎么到了现在,这么多号称对中医的爱好者,却一点都没有为中医清理门户的行为呢?

如果您是爱好中医者,那么,为了中医的发展和自清洁,请行动起来,与伪中医和混在中医界,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做斗争。

现在2016年12月,科学声音 节目组正在征集稿件,公开辩论。您可以积极参加,为您的所爱尽一分力。您可以指出骗子的谎言和谬论。为中医正名。

最后我要为李时珍喝声彩,也要为您喝声彩!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2

本书虽为中药学专书,但涉及范围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内容亦有很多记载。如在矿物学方面对石油的产地、性状作了详细记述;在化学方面,阐述了检验石胆真伪的方法;在物理学方面,从空气中的湿度变化,以推测雨量的大小;在农学方面,阐述采用嫁接技术,以改良果树品种的方法等。本书通过对药名的探索与考证,阐明某些汉字的字形、读音;也载述一些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药名的读音和含义。还记载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写字,吐番人用燕脂化妆等习俗,蒙古族裹于牛皮内治疗外伤方法等。充分彰显古籍经典的文辞之美:李时珍儒学功底深厚,《本草纲目》虽是一部药学著作,但文辞斐然,图画精准,说理有力,通过剧中对金陵本的展现便可见一斑,无怪乎王世贞序中开篇连续七个用典“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李时珍对中医药的发展居功至伟,《本草纲目》堪称中医药研究的巨大宝库,其中记载的信息对后世的医药学、地理学、农学、气象学、博物学等都有着积极影响。此外,他还系统整理了脉学理论和奇经八脉等,传承和发展了中医脉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著作。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格物明理、求实创新、知行合一、济世寿民、医药并重”的精神以及所应用到的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等科学方法在《本草纲目》都有充分体现,其精神启迪着后世中医药工作者不断地传承经典、守正创新,济世寿民、护佑苍生,为“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3

内容简介:全书精心挑选了120多种中草药材,文字部分分为功效、释名、药用部分、发明、医家名论、使用禁忌、形态特征、成品选鉴、实用妙方和中药趣味文化10个板块,言简意赅、通俗明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同时力求翔实严谨地为读者展现古书的精华,力图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每种药材都配以珍贵的金陵古图、逼真细致的手绘彩图和纯实物照片,立体全方位的为读者展现中草药的形态。其中,金陵古图是古刻本罕见的珍品,线条简洁、古朴大气,极具收藏价值;手绘彩图色?逼真,将植物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并配有牵线文字,对植物的花、叶、果实、根等部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纯实物照片则向读者展现了植物入药时的形态,加上对药材成品的文字描述,可以为读者赏鉴中草药提供必要的参考。最后,本书知识性与实用性并重,既有传统中医药学的内涵,又融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升华了品物的精神品质。

一次完全读懂本草纲目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全书以常用、常见的原则精心挑选了120多种中草药材,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明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同时力求翔实严谨地为读者展现古书的精华,力图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每种药材都配以珍贵的金陵古图、逼真细致的手绘彩图和纯实物照片,立体全方位的为读者展现中草药的形态。所收录的?草药材都增加了产地、采收时间等知识,并针对常见病精选了300多种家庭实用妙方。全新版块“中药趣味文化”对药材名称的由来、药材治病救人的故事都有所解读,增强了本书的文化性和趣味性。全书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类检索法,制作了一套完整的“本草”品物检索系统,便于读者阅读查询。

一次完全读懂本草纲目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开头简单地介绍了中医药的起源和历代成就,虽然也谈了如何鉴别中药材,但我想还是要靠经验,像我这种外行,光看书,是无论如何也辨不出药材的好坏与真假的。书开始先写出了药的禁忌。不过,对于像我这样的外行爱好者来说,最实用的莫过于对于那些草、花、谷、菜、果的详细讲解。书中把植物的性味、功效、宜、忌都写得很通俗易懂,并配有插图,虽然是手绘,但十分精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线描古图和成品药材的照片。另外还有动物药和矿物药好像不太用的着,不过,可以作为一种知识来学习,也是不错的。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4

《本草纲目》观后感


《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著作,作者是李时中。这部巨著被誉为中医药百科全书,涵盖了草、木、果、虫、鱼、禽、兽、矿等各种药物和药材,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我有幸阅读了这部杰作,深受触动和启发。


《本草纲目》是一本关于中草药的专著,尽管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但其中的内容仍然是深入而详尽的。作者李时中秉持着医者仁心的精神创作了这本书,他不仅具备卓越的医学知识,还是一位对草木石虫等自然物质有极高观察能力的人。他耐心细致地从观察中找寻并总结出许多药物的草本,文章语言简练却深思熟虑,让人读起来清新脱俗,受益匪浅。


阅读《本草纲目》使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这种医学形式不仅关注人体,还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中草药作为传统中医药学方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被广泛运用于疾病治疗和保健。而《本草纲目》则是中草药研究中的权威参考书籍,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在《本草纲目》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我之前没有听说过的中草药。例如,我第一次了解到了钩藤。据李时中所述,钩藤是一种能够帮助去除肝火的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功效。这种草药在中药中被广泛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疾病,如湿热病、湿热痢疾等。而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从未听说过这种草药的存在,更别说知道它的功效了。通过读《本草纲目》,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增加了对中医药的兴趣。


除了草药,李时中在《本草纲目》中还对许多动物药材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我了解到了鸡血藤,这是一种生长在南方地区的藤本植物。李时中详细地描述了鸡血藤的形态特征、采集方法和药性作用。他指出,鸡血藤具有活血、解毒、利尿等功效,可以治疗风湿痹病、痈疽溃疡等多种疾病。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动物药材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而且与草本植物的搭配使用,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阅读《本草纲目》,我还对中医药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李时中在这本书中综合运用了许多观察、实验和统计方法,他通过实际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解剖结构和药性效果等,总结出了中草药的各种特点和功效。这种研究方法虽然比较古老,但却依然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中医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总之,读完《本草纲目》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也对中医药的丰富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对于研究中医药学的人来说,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本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保健的好书。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中医药学的重要性,也对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充满了期待。我相信,《本草纲目》将会继续在中医药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后人做出更多的贡献。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5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药物学著作,也是一部知识宝库,阅读它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本书是明代李时中所著,涵盖了草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世界上没有比草药更古老的药物治疗方式了,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本草纲目》则是对这些草药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阅读《本草纲目》,我被书中对于草药的细致观察和详细描述所折服。书中记录了大量的草药,包含了对草药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产地、用途等详细信息。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在古代医药学家们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条件下,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对草药的了解相当深入。这种发掘草药的努力和智慧令人感到钦佩。

《本草纲目》重视对于草药的分类,尤其是对于相似草药的区别。通过分析草药的性味、功效、归经,李时中让读者可以清晰了解每种草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这种分类体系的搭建使草药的应用更具科学性,也为后世的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本草纲目》还通过丰富的案例介绍了草药的用途和疗效。这些案例生动详实,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例如,书中提到的黄连、升麻等草药都有明确的应用范围,而且都附上了使用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这些都反映出作者对草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在《本草纲目》中,我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中药方剂。除了单味草药的说明之外,书中还介绍了很多草药的配伍用法,这些配伍方剂对于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有非常好的疗效。这说明,古代医学家对于草药的研究不仅停留在单味草药的应用上,更进一步探索了不同草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后世开展中药方剂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阅读《本草纲目》,我深深体会到草药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价值。它不仅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更是一种土地和自然的宝藏,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媒介。

最后,阅读《本草纲目》让我深感草药中蕴含着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对生命的敬畏。为了探索草药的奥秘,他们耐心观察,实践验证,记录总结,不断完善医学理论体系。《本草纲目》正是这些医学家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使我们对中医草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使我们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本草纲目》是一部充满智慧和经典的著作,它不仅为中草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读这本书,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医的智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阅读《本草纲目》,我对中药草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中国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工作所折服。这是一部值得每个人阅读的伟大著作。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6

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时的医生,他创作了一本《本草纲目》,这部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书所不能比的。

《本草纲目》还真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巨典啊!李时珍的爸爸李言文是当地的医生,李时珍小时候很喜欢医学。长大后,因为想修订旧本草书里的话多错误,他到太医院去当医生,可是,有人说他是“草泽医生”要修本草是“狂妄”之举,李时珍的希望落空了,就辞职回了家乡。经过了27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的药物有1892种,每种药物都详细地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儿、功用和采集、制作的方法。

还附有1160幅插图,这些图形象逼真,使人很容易辨认。还收集了11000多个药方,并对各种药物的如何使用,也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得到成功。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7

《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8

《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药学的瑰宝,它是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中所著,可谓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代表之作。我在阅读完《本草纲目》后,受益匪浅,深受感动。本文将结合我的阅读体验,对《本草纲目》进行详细、具体且生动的观后感描述。


《本草纲目》是一部关于草本药物的分类和归纳总结之书。它将各类药物按照其性味、功效等特点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记录,为研究和运用草本药物提供了重要参考。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到了众多的植物药物,每一种草本药物都有详细的介绍和运用方法,给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医药知识。


阅读《本草纲目》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对各种草本药物的学习,我了解到这些药物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了很多关于草本药物的妙用。比如,我了解到桂枝能够温阳散寒,治疗风寒感冒;玄参能够清热解毒,治疗热病;白芍能够活血止痛,治疗妇科疾病等等。这些草本药物不仅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保健和美容,真是一举多得。


阅读《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我还对李时中这位医学家的学识和才华深感钦佩。他精通医学,广泛涉猎自然科学,能够将丰富的草本药物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令人叹为观止。他的医学思想独具特色,将中医学的经验和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草本药物运用方法。李时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本草纲目》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实用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性的著作,更是一部实用的工具书。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掌握草本药物的知识,还可以学会如何运用这些药物来治疗不同的疾病。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发烧、头痛等等,这时候如果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草本药物运用方法,就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减轻病痛,节省医疗费用,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


总的来说,阅读《本草纲目》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通过它,我不仅对草本药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古代医学的智慧和贡献有了更多的认识。我深深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下去。同时,我也意识到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我们需要广泛涉猎知识,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本草纲目》是一本值得读者深入研究和学习的书籍,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医药知识,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智慧。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9

相遇者众,知遇者寡。从来觉得中药凝聚了千万智慧,散发着无需赘述的美。

小时候感冒生病都是外婆抓一把草药便好,只记得是长了紫色小花的草药。珍惜这段经历,是因为当下我们被成品药占据。

这部纪录片看到很多地方,都觉得很感动。尤其是讲到巴豆至今几乎退出临床,却仍呼吁我们后人能够记得这一祛毒的功夫。在这世间,所有东西都似过眼云烟般更迭,将这些前人总结的经验功夫或技艺传授下去,虽微不足道,却是一种根本。

第一次知道制香可以如此虔诚,朝圣者的使命冥冥中赋予藏香更独特的味道。第一次知道沉香,原是如此珍贵而不可得,凝自然之气息芳华,沉香真的非常好闻!第一次知道原来花店卖的玫瑰是月季科,真的玫瑰花容温婉低调却有大益处。第一次知道茯苓依附已死松木生长于地下,吸收松木神灵之气。本草的美道不尽。

关于中药和西药的分歧,纷纷扰扰不断。中药在许多现代人眼里或许是不够科学严谨的动植物罢了,却融入几千年来先人的勇敢和学问。中药确实应该来一场历久弥新,她有她世间独一份的美。

从此,愿你道路漫长,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愿你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愿你心上没有补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这,便是中华本草教我们的事。

真心感谢这部纪录片,太美,希望更多中国人可以看到,意识到中医药文化之于我们的意义,坚守住这份珍贵的传统文化。好片真的值得宣传。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10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方面的巨著,由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中所著,共30卷,收录了大量的天然药物及其使用方法、功效、配伍等详细内容。这本书在中国古代医学界具有很高的地位,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名普通人,读完《本草纲目》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叹服于古代医学家们所做的努力。他们以一种极其科学的方法去记录植物、草药,从而发现了很多药用的天然植物,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让我对中国传统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本书中,许多我们平常听说的中药,例如人参、黄芪、川芎、当归等等,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详细的介绍。对于我来说,这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中药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在这些药材的介绍中,不仅仅是说明了它们的功效和用法,还涉及到它们生长环境、采摘方法、切片规格,以及配伍如何搭配等方面,让人看到古代医学家对药材的挖掘和使用实践的严谨态度。

书中还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描写,例如书中提到女子的乳汁可以治疗孩子的疝气,而女人要避免过食辛辣和生冷的食物以防止汁液不足。这样的描述让人们不仅了解到这个病症及治疗方法,还能想象出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姿态。

阅读《本草纲目》,还让我明白了中医与西医在诊疗方法上的差异。中医治疗注重整体性,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西医注重的则是药物的直接作用,以及疗效的验证。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就有了不同的诊疗方式和思路,这让我更尊重并理解了中医的价值与重要性。

总体来说,通过《本草纲目》的阅读,我深刻意识到了中医药治疗的卓越性与价值。同时,我也痛感到了时间的恒久不变,伟大的文化遗产象更像温暖的日光,长久的、无穷无尽的照耀着人们,永不消逝。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11

中国中药是国宝之一。提起中国药李时珍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他从小学医,在最初行医的十几年中,他发现古代介绍本草的书籍中,有许多说法互相矛盾,对一些草药的描述也不一致。他下定决心要重编著一部本草书籍。35岁那年李时珍开始着手此事,在编写过程中最让他头疼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许多药物生长情况的分不清楚,所以他下了农村,搜集民间难言,观察和收集标本。除了湖北和广东外,李时珍还来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好多地方,他每到一地,就虚心向那些采药的、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教,大家也向他介绍自己知道的都介绍给他,比如芸苔,是汉病常用的药。芸苔空间是什么样子?《神农本草经》说得不明白,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农,在他的指点下他知道了,芸苔就是油菜于是他就在本草钢目中将这种药物一清二楚地解出来了。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尊重。

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尤其是“发明”这项,主要是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这就更加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本草纲目》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向以中国风作为自己音乐风格的周杰伦也曾经唱过一首以《本草纲目》为题目的歌曲。通过歌曲的传播,我想《本草纲目》在各地的影响会更加的深远。

本草纲目观后感 篇12

漫长而炎热的假期,难免使我们觉得厌烦,但是有一本有意义的书陪伴你度过,那就不一样了,为了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充实假期生活,我去书店了一本书籍——《本草纲目》,这本书内容趣味丰富、深奥、实用深深地吸引了我,并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是无限的。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杰出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针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花了将近30年时间而写成的。它是东方药学巨典,具有“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的美誉。

《本草纲目》一共有52卷,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水、火、土、草等16部62类;附药方11096则;附图1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明叫纲,名字注释叫做目,其次集解、辨疑、正谈,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根据祖国药物学著作的传统名称,仍以本草命名。

读了这本书,我惊奇地发现医学界竟是如此神奇,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平凡的物体竟可成为治病的良药。比如水部中的露水,书中这样注名着,露是阴气积聚而成的水液,是润泽的夜气,再道旁万物上沾而成的,味甘,性平,无毒,秋露水凛成夜晚的肃杀之气,宜用来煎润肺的药,调和治疥、藓、虫癞的各种散剂。想不到吧,平凡的它们,却有不平凡的医疗作用,相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平凡的物体等着人们去发现它们的价值,那将会带给我们另一个惊奇。

从这里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中注意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发现很多东西,同样也可以解决很多疑问。再刚刚露水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书中记载的任何药物,他都有有注明有毒或是无毒,这跟人差不多有善恶之分,提醒我们用药要注意,就像我们生活中要小心与人打交道一样。

《本草纲目》里还收集了很多有医疗作用的花草树木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它们有些长得很漂亮,有些长得很奇特,也有些长得很渺小……它们还解开了很多疑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活中,有些我只知道它们的名称,却不知道它们的样子,比如冬虫夏草、海藻等等;而有些,我只知道它们的样子,却不知道它们的名称,又比如金毛狗脊等。这样一来,我有增长了对植物的见识。

在这里我也给自己提了个醒,那就是,对事物的了解和对问题的认识,不可以不清不楚,那样,就会使心中的疑惑越积越多,不知道到哪天才能解开,或许永远都不会解开。

《本草纲目》它又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读完了它,每一次的回味都能让人懂得不同的道理,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让人有方向的前进,把这些道理当作做人的原则,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读了这本书,使我对医学越来越感兴趣,也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赞美这本书,它不愧为医学宝库。

本文网址://m.jym1.com/zuowen/137072.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