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教学革命读后感

教学革命读后感十一篇。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1)

我来读《教学革命》之感悟(一)

---尹秀霞

从洋思中学回来,一直在细细品味洋思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尽管是相隔了10年,第二次走进洋思中学,还是感慨颇多。与十年前的洋思中学相比变化的是校园,面积大了,楼层高了,但课堂教学没有多少变化,依然是平实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没有任何花样的一节节课,用赖培根的话说,依然是“这是一堂注定要让喜欢热闹的观众打瞌睡的课”,依然是“这是一堂与时下许多新课堂、新教学格格不入甚至相互抵牾的课”。但正是这样一个班级创造了奇迹,不仅在洋西,而且在河南永威。

这一切的奥秘就在蔡林森的《教学革命》里。一口气读完,掩卷沉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推广绝不是一个偶然,而是教学革命的必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蔡林森精神

蔡林森,一个倔强而朴实的老头,一个文凭并不高的一所农村中学的校长,一个被老师们称为“幽灵”人人怕的老校长,只是因为“苦”字当前,便有了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产生,便有了教学上轰轰烈烈的一场革命。他可以在学生宿舍里住很多年,和孩子们一起起床、洗漱、跑步;他可以自学,获得许多学科的学士学位;他一年能听1000多节课;他,退休后,68岁的高龄还每天穿梭在课堂上……可以说,没有蔡林森的吃苦,就没有蔡林森的今天,而没有蔡林森,就没有洋思的奇迹,更不会有永威的崛起。蔡林森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精神的象征。

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洋思人、永威人、千千万万的教育家和我们。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产生的奇迹

请看以下几组数据:

1、洋思中学从1982年的8个班500名学生到今天的60多个教学班近4000名学生,发展是迅速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三流的生源入学率、合格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年年100%。

2、2006年10月,蔡林森加盟了河南沁阳永威学校,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永威学校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由原来的初二英语平均成绩24分,实验班平均成绩50多分,初一英语平均成绩60多分,初三数学平均成绩实验班52分,普通班25分,初三化学平均24分等现状,到2007年学期末就达到了初三几门功课的平均分都为全市第一,初一年级教学质量全市一流,一个几门功课总分只有72分的初二插班生中考竟然过了高中录取的分数线。2009年底,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均排名第一或第二。

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组组真实的数据告诉了人们无论是哪一学科,哪一年级,只要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会取得令人刮目的成绩,我们还会有什么疑惑吗?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也取得了传统课堂无法达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非常实用的应用价值。

1.可以大范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首先,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真正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极高。

其次,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堂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能够既“培尖”又“补差”,使每个学生学会了学习。

2。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以育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如读书的能力,思维的能力,说话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能力等。同时还能有机地渗透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养成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品质,紧张不拖沓的习惯,培养了自信心、责任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等等。

三。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规定,课堂上要有不少于15分钟的当堂训练时间,可以让学生紧张、高效地学习,学生学的紧张,老师讲的少,当堂独立完成作业,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预习作业并没有做得很强的要求,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发生在课堂上,无疑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会取得高效的成绩,我们学校与洋思比,与永威比,都有着他们没有的优势,那就是雄厚的师资,我们采用了该模式,不是会走的更快吗?

我来读《教学革命》之感悟(二)

已毋庸置疑,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简便易操作又很实用有效的一种模式,但这个模式的产生不是凭想象、标新立异想出来的,它是洋思人长期实践,不停探索,创新,并不断完善形成的,它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使遭人怀疑,甚至非议,嫉妒,它照样存在,并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纳并采用。

回顾洋思模式的产生,是蔡林森校长发现老师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一直不停地在讲,下课还有时还在拖堂,而孩子们的作业却压到了课后,作业本上找不到错题,几乎全班同学的作业都是一致正确的,但是考试时成绩却有一大半不及格,后来经过调查,很多作业是学生抄袭来的,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不仅仅是洋思有,只要在课下完成作业就无法保证作业的质量。于是,蔡林森校长决定要求在课堂上一定要当堂完成作业,宁可课堂上独立完成一道题,也不能课外不独立完成几道题。提出这一要求时,遭到一些教师的强烈反对,他们公开提出这样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然而,蔡校长决定从打假工作一开始就开放课堂教学。因此,规定每堂课必须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作业,并以此为评价依据。后来,蔡校长就发现仍然有部分老师不能做到,于是,他把每节课的45分钟的钟声改成了中间30分钟时敲一次钟,而且他会亲自去敲,以便警示老师们该到了做作业的时间了。

之后,蔡老师会迅速站在教室门口,检查是否有老师做不到。经过一段时间,洋思中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们也尝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甜头。这是洋思中学课堂改革的初始阶段——课堂作业。

为了能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则就必须减少老师讲授的时间,开始,老师们让学生课前预习,只要学生会的老师就不讲了,老师只讲学生不会的。后来发现课前预习占用了学生很多时间,并不能真正落实课前预习的效果,于是改为了学生课上看书,看完书后检测,也会就有了“先学后教”的探索。1992年,泰兴市教育局局长邵海清指出:

把学生看书后的“老师教”改为“兵教兵”,即学生教学生,最后老师补充讲。后来,各方专家以及**相继撰写并报道了洋思的教学改革之路,肯定了洋思中学的做法,于是,洋思中学创造出各门学科的具体操作方法,在初中阶段形成并完善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后来,蔡林森校长退休后加盟了河南沁阳永威学校,继续在小学和高中阶段探索、运用并发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总结了小学各科的教学模式,如小学数学的“四个一”模式,即看一看(看例题)、做一做(仿例题,做习题)、议一议(生讨论,师点拨、归纳)、练一练(当堂完成作业);小学语文的:“几个比”模式,即比读书、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同时在高中阶段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下狠抓“三清”工作,使各年级,各学科和不同课型都有了突破,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回想,这一学期我们学校推广以来,很多老师也有过很多的顾虑,这很正常,但我们只要拿出洋思人的坚持不懈,执意改革的精神,借鉴洋思经验,认真学习《教学革命》这本书,把洋思模式的精髓学到,活学活用,落实到每一堂课中,相信不会用很长时间,就会取得骄人的成绩的。

我来读《教学革命》之感悟(三)

翻开《教学革命》这本书的扉页,一幅对联“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映入眼帘,这也许就是对蔡林森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最真实的写照。无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简单易操作,并且效果好,但起步的时候却是相当的艰难,但洋思中学“却终以其卓越的教育精神、教师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出了奇迹,这是自信、自然、自主、自生的奇迹”。(摘自南京师范大学导师杨启亮《以自主学习为根本的教学革命》)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又符合科学,富有实效,它有先进的、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等原则,也以哲学理论做基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它是如何体现这些原则和规则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不仅仅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也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更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教师成了组织者、策划者和引领者,而每一步的学习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地学习,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真正地发挥了出来。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解决了优生和学困生的差异问题,在课堂上,所有学生同时进行学习,然后优生去帮助学困生,通过“兵教兵”的方式,让优生帮助学困生改错,并讲清问题的“所以然”,这样不仅使优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体现了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原则。

同时,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检测过程中,主张让学生先模仿例题做类似的习题,不要拔高,在运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不断地反馈矫正,充分暴露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和反馈矫正原则。

无数的事实证明,知事实于实践,只有从实践中学习,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中的“先学”,就是指学生先实践初步形成认识,“后教”也是让学生实践,加深认识,再通过“当堂训练”完成作业,达到举一反三,进一步加深认识,这样每一步都让学生实践,从而形成认识,逐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2)

第一篇:《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当我收到这本书时,我有点吃惊,因为它就像雨点及时落在我口渴的土地上。我捧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那样的打动我,似乎它是专门为我准备的一样。

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滋润着我干渴的心田,也让我陷入了沉思》……

面对作文,学生常常感到作文无话可。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很高,但实电视、电脑、书籍、报纸和杂志似乎有很多接触信息的机会和方式,其实孩子的生活体验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好,生活体验也相对单调。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即便休息日,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游览,但由于孩子们还不太会观察,不太会思考,所以并不能把所看的东西,转化为深刻、细腻的精神体验,从而为写作提供生活的源泉。

而且,孩子们总是看着身边的人和事。他们的注意力大多被繁重的工作所压制,被新事物所吸引,很少被观察、思考和体验。面对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管老师的“内视”法,值得我们借鉴。也就是说,让自己像一面心灵的镜子,用镜子来审视人生,并在镜子里仔细地审视人生。

管老师的“绝招”一是“推想法”:闭上眼睛,从早晨开始往后回忆,或者从此刻推移到早晨,一节课一节课的想:今天我哭过了吗?

今天我笑过了吗?今天我后悔了吗?今天我做错作业了吗?

今天我争论过了吗?今天我学到新的东西了吗?今天我的同桌有什么故事?

... 每一个能捕捉到的问号都是值得记录的。

二是“静默法”:闭上眼睛,安静的坐着,只注意呼吸,不管其他人。人,以安静思想就活跃起来,你越是想静下心来,一天的事情就越蜂拥而至。

这些跳出去的东西往往是内心深处深为关注的东西,有想法的东西,以及值得记录的东西。

这就是“内视”,是一个写作学、作文教育学的重要概念。管老师这样阐述“内视”的意义:它依傍的不是眼睛,更是心灵;他关注的不只是外在的事物,更有丰富的内心。

不管事情有趣与否,都值得记录下来。归根结底,决定因素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心灵的感受。

这是指教育的本质(构成的本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心灵的发展和人的灵魂的培育。就作文而言,经历的同样的事,为什么有的同学滔滔不绝,有许多话要说、要写,二有的学生却觉得无话可说、可写,关键在于能不能、会不会将外在的客观事物转化为内心的主观感受,有了内视的习惯,就像给生活安装了一面明晃晃的镜子,镜子里毫末可见,镜子里的自己格外清晰,喜怒哀乐都可以回味,都可以表现。

学会了内视,就会觉得写作天地无穷宽旷,就会发现生活真的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字不竭的源泉,就回去关注自己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把心灵的世界捕捉下来,呈现出来,就会觉得写作是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呼唤的,作文源于生活,直达心灵。

从《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我看到了一个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管老师,更看到了一个乐观、勤奋、上进、探索,会培育生命的智者。

第二篇: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

潘美香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系统》,对于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指导方法充满了敬叹。在此之后又有幸聆听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讲座,更是感触颇深,对于管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过程的详细细节更加期望深刻了解。开学后学校领导为我们购买了管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

通过阅读,我对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有了深刻的了解。本文提出了作文教学的骨结构体系、动力体系、动力体系、保障体系、训练体系和理论体系。这六个系统切近当下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全书没有什么理论说教之的枯涩呆板,有的是作文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操作实践感。

管老师是一个能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做得更大、更长、更深的人。他在教学中处处注意这一点。在教学上,到处都很详细。各种制度都是有条不紊地制定和师是的,这对他所教的孩子是有利的。他的作文教学颠覆了传统偏重于学科知识、教师指导、课堂作文和作业的作文观,创建了“写作——发表——对话”的新作文教学模式,并建立了一整套以《班级作文周报》为中心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我不仅惊叹于管老师作文教学模式的完整性和彻底性,更为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而欣喜,这对教学实践非常有益。

一、作文是表达的需要

关之琳认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演讲,是一种自我表达和交流。文章中这一段话意味深刻“语文教学实践中,首要的不是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也不是使人成为使用语言工具的熟练工匠,不应充斥着名目繁多的机械的训练或表面热闹的所谓的语文活动,唤醒他们的语言表现欲和对言语表现的热爱,让煤炭驾驭语言,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和言语创造的乐趣。”为此,管老师创办了《评价周报》,从确定出版日期,到录稿规则、排版细节,从三大动力系统,到十四大助力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以及每一个里面生发出来的细枝末节的注意事项,在此期间管老师那种类繁多催人奋进的金点子,真是周密详尽,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不停地更新、完善,以期为孩子们创设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关注内心“找米下锅”

管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达到目标,想方设法为学生架桥铺路,帮助学生达到目标的信心和决心。自己在教学中曾经也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要让自己有一双慧眼,但大部分学生总是认为实在没什么事情可写,写出来的作文不是无病呻吟,就是生搬硬套。但是管老师的作文教学较好的解决了作文教学的动力问题,为了解决“作文无米”的问题,他教给学生两个“绝招”:

一是“推想法”。闭上眼睛,从清晨开始记起,或者从此刻向前走到清晨,一次想一节课,一次想一节课:我今天哭了吗?

今天我笑了吗?今天我后悔了吗?今天做错作业了吗?

今天我争论过吗?今天我学到新东西了吗?……——凡是能捕捉到的任何一个问号,就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

二是“静默法”。闭上你的眼睛,静静地坐着,深呼吸,随便什么。人,一安静,思想就活跃起来,你越是想静下心来,一天的事情就越是蜂拥而至。

这些跳出去的东西往往是与心有着深刻联系的东西,有思想的东西,以及值得记录的东西。他把这样的方法,称为“内视”。他认为“内视”依傍的不是眼睛,更是心灵;关注的不只是外在,更有丰富的内心。

事情毫无意义,值得回忆和记录。归根结底,决定因素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心灵的感受。学生有了真正的内心的真实感受怎么会“无米下锅”?学生发现和积累材料的能力会越来越强,生活意识会越来越强。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3)

为了更好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前段时间我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

本书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成长过程,讲述了作者蔡林森作为人民教师的艰难成长过程。这部分的核心词就是“吃苦”,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教师,吃苦才能建成名校,吃苦才能终身幸福。第二部分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这种教学方法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学好,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

第三部分是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第四部分是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细节,第五部分是教学方法的操作方法,第六部分是教学方法的总体推广,第七部分是相关专家的点评。

刚拿到这本书我就稍稍做了翻阅,发现它很适合现在的初中教学,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方。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有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操作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6个环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的“先学”与“后教”环节是值得我们去学***践的。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4)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自主性。在一节没有任何花样的课里,“永威人”如是说:课堂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只有老师的不讲,学生才能真正地学!

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理解和运用知识是课堂上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大量的练习,很难说你了解多少,更不用说形成能力了。

这就是蔡林森经过20多年探索实践、在思洋中学开花结果、又在永威不断丰富创新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所呈现的“另类”课堂风景。

经典的先学后教的模式基本分为4个模块,8个小环节:辅助环节(约一分钟),先学(约15分钟,包括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后教(约10分钟,兵教兵、师生讨论),当堂训练(约20分钟)。从这种教学模式不难看出,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全班教师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讲讲,教学模式的几本理念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时间。

从长远来看,学生的思维应该得到多大的提高,他们的**意识应该得到多大的发展?长期接受这种方法训练的学生将有不可估量的前途。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5)

1初中信息技术**

教是为了不教之我见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

摘要:“教是为了不教”一直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并付之于行动的方法。通过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并结合实际教学,本人觉得要实现“《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

初中信息技术**

教是为了不教之我见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

摘要:“教是为了不教”一直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并付之于行动的方法。通过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并结合实际教学,本人觉得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要从备课中做好引导,以学为主;在课堂中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创造积极学***围;在反思中提炼经验。

关键词:备课上课反思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中讲的教学方法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让学生自己先去了解教材、多动脑筋,初步认识所要的事物,同时产生疑问,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对学生没有理解或领会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对学生已经理解的内容就可以少讲和不讲,从而节约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疑难问题。”让学生多动脑筋,自己找方法去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才能主动。

“调动学生学***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育中老师越俎代庖的状况”,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中所讲的方法与“教是为了不教”有异曲同工之妙。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我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 备课

1、备学生。学生们正在学习。如果老师花太多时间讲,学生就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将自主权交给学生,不要怕学生不会做,制订符合学情的任务,提出问题,层层递进。

由学生自己找资料完成任务。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学习,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力”的真正内涵。教师可提供多种自学的途径和资料。

比如书本、教师自己完成的知识课件、网络等任务。并准备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

通过好的同学的带动,有问题一起讨论、解决能带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教师是引导者,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引导他们一步一步解决问题,而不是给学生答案。

2、备突发情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包括熟悉教材、学习新课程标准、收集资料、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习情况、准备教具、进行课前实验、选择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设计。

环节类似,内容却每个人都不同,很多教案里面老师会写教一步,学生练一步,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的都写上去。可往往学生回答的答案会偏离老师写的。现在在课堂上,我们谈论的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玩。有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是情。

一些教师会把学生逼向自己想象的方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考虑学生可能会答的所有问题。如果学生的答案不在列出的范围内,我们也应该考虑对策。侧重于启发、引导,培养能力。

3、备“集体课”。 网上的一则报道让人忍俊不禁:某学校开展对外公开课,五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节课,听课人听到的都是同一个模子:

同样的意义,同样的话语;同样的讨论,同样的话题;同样的过程,同样的语气。大家感到纳闷,询问后才知,这是之前集体备课的“成果”。这样的集体备课完全违背了个性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有些一个人就是一个年级,这样的集体备课就可以是个人先写好教案,跟同组或者不同组的老师一起**,吸取其他教师的经验,改正不恰当的地方。特别是哪些地方应给学生自学的,哪些地方要讲的。

二、上课

1、相信学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虽说学生的知识不及老师的丰富,但是这么多个学生总有让人惊喜的地方。相信他们让他们这么做,他们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比如教在**上加文字这节课时,让学生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根据图意配上相应的文字。很多同学都是在**上写**所呈现的场景,比如是一张海底世界的图就配上“海底世界”的文字(这也算是完成了任务,只要能添加上文字并设置一些简单的效果)。有几个学生能够匹配对话文本的效果,实现对话文本效果的工具选项在多种选择中处于如下位置。

说明这几个学生是有认真认识这些选项的。也算是对知识的一种延伸。教师可以以这些学生为例,鼓励其他学生在做任务时更加小心。

2、调动情绪。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影响。老师在课上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去**,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把任务展示在那里就好了。

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比如在上word的**搭配这节课时,以美食**作为“诱饵”,学生一看到**马上就说这个我喜欢,那个我也喜欢。一个个小馋猫的样子。

然后老师趁机就说“你们现在就是饭店老板,为你们的招牌菜做一个宣传页面。看谁的能吸引到最多的顾客”。完成后先通过小组评选,再进行全班评选。

最后老师说,“这道菜我平时只是偶尔吃,看了你的宣传,我觉得我已经爱上它了”。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为了力求做到好的效果,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学生在做时,老师在旁巡视,发现好的予以肯定,不会的给予指导,参与到学生当中。

学生有存在感和成就感就会主动的去学。

3、端正教态。学生喜不喜欢这门课,有时候会跟老师的教态有关,如果上课身心投入,板书工整,讲话有力,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辅以姿势说明,用良好的形象和恰当的举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就能将学生带动起来。今天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敬畏了。他们更喜欢能加入他们并有爱心的老师。

如果你是一个幽默的老师,学生们会更喜欢你的。

信息技术的课往往在不同班级上一样的内容。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即使同一个班级不同的状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状态。

如果你的态度是积极的,学生会受到激励。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的,学生也会这样。比如本人感冒以后,声音嘶哑,自己的状态也不是很好,学生就没有那么高的积极性。布置的任务也没很好的完成。

4、讲不足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能完成的是不必要的。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做不到,老师会在参观过程中给予指导或通过小组指导完成。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通常对学生的计算机进行控制,如果控制时间过长或次数过多,学生会感到厌恶。

在课堂上做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操作。既然学生会结束了,就不必谈了,学生们对听也不感兴趣。当大部分学生不会时想要寻求答案,老师再讲的话就比较好。

5、适时装傻。每个班级总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差一点,学***没那么足的。本人在上课时会对这一部分学生多关注一点。

看到有不错的就说,“你这个不错,老师在准备这课的时候都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做,你跟我说说”。学生一般都会积极的说怎么怎么做的。我装傻让他们说出来。它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启发他们的思维。

老师再根据学生做的提点适当的意见,学生会很乐意的接受。

三、反思

课堂反思是我们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手段。

一。课堂反思要及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记录不好,我们会很快忘记很多。课堂反思不限于课后。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发现一个问题,或想出一个好主意,或学生反映出一个更好的效果,他或她可以立即写下来。如果没时间,可以用关键词的形式记录,以便于课后回忆。

2、课堂反思要反映实效。学生是否真的有做到自我学习,有没有解决问题,老师是否讲得过多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任务的设定有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没有通过自我努力完成任务。有没有根据不同的班级调整相应的讲课内容和方式。

比如有些班级喜欢老师和风细雨的讲话方式,有些班级喜欢老师充满激情的讲话方式。有些班级适合鼓励法,有些班级适合激将法等。

3、课堂反思要有解决方案。在课堂上有闪光点也会有不足点。对于好的东西我们应该保留,并且加以完善,不好的要找出原因,并分析原因,最后找到改正的方法。

学***技术不是单纯的教学生操作方法,而是通过情境的设置解决问题,还会涉及其他学科。比如在教**的简单处理这节课。有学生说无聊。

问“是不会做无聊吗?还是对上课讲的没兴趣?”。

回答说“都不是,是因为我自己做不出好的结果,我不知道这个做出来好不好看,自己也不会欣赏,只是把效果做上去。”学生回答的也是我们老师的问题,没有美术基础,可能我们老师自己也不一定能做出多好的作品出来。不要认为这是信息技术课,这个美术问题跟我们无关。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学生体会不到学***趣,怎么还会有兴趣呢。当然,这个欣赏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但是我们也可以做些努力。可以请教美术老师,从色彩上、用途上、效果上等进行指导。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6)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论在当前已被广大教师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但由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旧的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时而还在影响着我们对教学改革的进程。如何放手,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是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这个暑假里,我沉浸于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和探索、帮助学生在克服困难上下工夫,这种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老师应该讲的一些内容必须清晰准确。当然,教师要结合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训练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加强训练,使学生能迅速弥补不足。

快开学了,我的脑海经常浮现“先教后学”的理念。如何在开学后能更好地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呢?

首先对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引导--学练--堂堂清”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

遵循的原则:凡是能使学生学习变好、能使学生习惯好转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强化,但千万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础上动作过大,否则学生、老师都吃不消,循序渐进,使这些方法和制度逐渐加强。

其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

但有些老师总认为自己不说话,学生不能,不说话,学生总结不全面,这是错误的。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

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再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好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必须分析课程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设计指导内容和过程。即使课堂上的设计不一定符和实际,也必须精心设计,因为这是有针对性目标的第一步。

课上的巡回指导和提问会使感到劳累。课下的辅导和作业更需要的细心和奉献。

另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每节课刚一上课,老师就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用语言的形式告诉同学们,同时提出3-5个问题让同学们看书后解决。问题显示在屏幕上或写在黑板上。然后学生们花6-15分钟阅读课本。

在这些过程中,数学或物理化学老师可能还得在黑板上做几道练习,为表演做准备。看完书,让学生先做板子表演,或者先解决问题。

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受益匪浅。教知识很重要,但教有用的习惯更重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策略意识是现代教学的目标,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自我意识的重要依据。

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先学后教模式的精华,着重教学目标的展示,让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以学生思考为主,让他们积极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这里的人才。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7)

暑假里终于有幸的拜读了《教学革命》这本书。结合实际谈谈读了此书之后的感受。

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必须革命。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在我们学校得到了印证。根据学科、课型、学生基础和学段,推广和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开学初王校长在会上就鼓励我们这样做,一学期下来孩子和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这本书名既然可以把教学与革命放在了一起,足以见得他在整个社会的轰动,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满可以让我们全体教师学习受用终生,让我们的学生接受到更适合于中国国情,更适合于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的道路,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广阔的课堂天地将自己的才学发挥的淋漓尽致。

有了蔡林森的教学模式,加上王校长先进办学理念的引导相信志广中心校老师会很愉快很迅速的接受他,把我们的学校真真正正的办成五常名校。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8)

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当代着名教育家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蔡林森编写的《教学革命》这本书,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和五个篇章,向读者详细地阐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以及它的推广应用。他的教育、教学经验概括为三句话:

1、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2。教师进入课堂的任务不是说话,而是组织学生学习。3、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在其成功的过程中,一些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吃苦”精神

本文的开篇,作者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其中的关键词便是“吃苦”。他认为:“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教师,吃苦才能终身幸福。

”一个人要想有作为,就必须具备能吃苦的精神。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高尔基苦难的童年为人熟知。安徒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时也说:“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的生活才会有成就。

”二、“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作者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基本理念是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80%的学生在校时间在课堂上,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是学生在校的主要生活。因此,学校课堂生活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如何在35分钟内实现高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学校每一位教师每天都在研究的课题。

一、真正的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责任不是教,而是教学生如何学习。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学生虽然有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但他们不敢走过场,这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此观之,在我们的脑海里应来一场转变教学观念的革命,彻底的、真正的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的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即树立以生为本,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体,是实现自己潜能的主人的教学观;真正的树立起学生“自主、合作、**”的有效学习观。在教学中,新课标要求,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且真正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服务。

二、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途径。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艺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吃透教材,牢牢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而不能让学生自学了半天,还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学到了什么?丧失了学***。

洋思中学在规定中明确了要求。每周初,备课组组长带领同年级同一科目的老师集体备课。这时,老师们思考得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最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下周我们共同研究每各课时的教学计划时,主要确定学生自学的范围、内容、方法、时间和要求。此外,学生在自学中可能遇到哪些难题,可以设计什么样的现场试题,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可以说,教师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二)、要保证学生在课堂里有充足的时间“学”和“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最后达到“会学”。学生要具备“会学”的能力,不通过多练,是难以形成的。

因此,要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练的过程,让学生“当堂训练”、“练在课堂”。洋思中学在改革的初期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间不低于20分钟”。

其目的不是机械的遵循这个时间规定,而在于真正理解新的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能根据“学情”活用、变通、创新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和“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促进了学生的整体提高,这样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带劲,就会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因此,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每节课35分钟教师的“教”只能在多少时间以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时间,长是长,短是短,把握教学的闪光点,灵活组织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不断激发课堂的高潮。

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让我们把目光从自己转移到学生身上。同时,学生是独立的、个性化的个体。怎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我们需要考虑一下问题。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9)

他解释道,这些成果**于他最初始的信念:“教,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就逼着自己要学。”,“不停地吃苦、自学,教好了学生,同时自己学到了本领。”

我想每个教学工作者都有此体验,教学并不只是负担、压力和烦恼,而更多的是一种兴趣,教学中,教师多了学***径,学到了本领,领略到知识的乐趣,进而铸就一种情怀,成为一位被学生爱戴的教师。蔡林森的努力启示我们,学习教科书不是空谈,也不是别人强加的要求,而是每个教师角色的驱动力,是人民教师一切工作最真实的开始和最持久的归宿。蔡林森、魏书生和我们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这样。

教学之法有人会因为:“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而一脸茫然,但蔡林森却化繁为简,将所有方法都简化在一个中心阵地——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四十五分钟教法的高低差别,可谓天地之别。现在普遍教法是,教师先领悟知识点,再直接讲给学生听,教师先教,学生后学。

这固然好,但也会造成学生很少突破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而**老师所说的话,使大多数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难得到激发。我看到了一个生活中教书的例子,值得深思。

一个祖父教孙子学习,祖父并不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仅是初中毕业,更别谈教学的才能了。但爷爷每天做的事就是拿起孙子的书和他一起学习。爷爷不明白的地方,请孙子、孙子为爷爷解决问题,就这样,孙子得到了幸福感和成就感,从而学习得很认真。

遇到自己也不会的问题,孙子第二天带到学校向老师请教,其间必是认真理解,再回去讲题。久而久之,孙子在讲题的过程中开启了学***,获得学***趣,树立求学的信心。最后,在爷爷的追问下,孙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爷爷的方法是颠覆老师先讲解,学生先学习的观念。

爷爷教学方式是个例,蔡林森先生却将这种思路形成理论,带进了课堂,掀起了一场教学革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他带领他的教师团队创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学奇迹,起初洋思中学、永威中学都是默默无闻的小学校,在蔡校长的引领下,都转变为全国名校。

蔡林森先生自己解说:理念的形成是源于他小时候坎坷的求学经历,因为家境困难,蔡林森小时候无法和其他学生一样正常上学,先自学、再去问老师的无奈之法始终贯穿着蔡林森学习生,而他却在“先学后问”的模式下受益良多,因而他的成绩在学校一直都是出类拔萃的。当他成为教师以后,他也决心将自己的这一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教学模式,进而推广到所有学科。

我们可以想象,在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中,思维的创新、方法的探索、细节的处理都是难以想象的。下面就是永威中学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指导下形成的一堂成熟的课堂过程,也是永威中学所有课堂中的一堂普通课:

上午8点,上课铃响过,准时开始。

不像公开课,没有任何的“热身”,直接进入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15章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

随即,多**出示:“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2.能够准确地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进行计算。”

学***就是教学目标。

确认每个学生都看完之后,刘老师没有开讲,而是请大家自学:“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立即紧张地自学。” 以下是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41页至第142页练***的内容,注意: 通过解答第141页“**”中的问题,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例1是如何运用这个性质的?

六分钟后,我们需要测试您使用此属性的能力。

学生们立即全神贯注看起书来。老师轻轻地,慢慢地巡逻,偶尔弯腰,轻轻地督促个别学生注意。大约过了5分多钟,自学结束。

老师还是没有讲,而是要“考”大家:做课本第142页的4道“练习”——

(1)b5·b;(2)10×102×103;(3)-a2·a6;(4)y2n·yn+1。

2个学生(均为后进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练***错误。

这是“检测”,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检测他们自学的效果如何。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10)

“先学后教”促素质教育实施

在暑假,有幸拜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感受颇深,他详细介绍了“先学后教”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会学、学好;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还具体说明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思想细节和操作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读了他的书,让我对课堂教学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一直以来教师都在寻找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读了蔡林森的《教学革命》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先学后教”确实是实现素质教育,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为一个生命形式活跃的人,与无生命的物体、活的动植物有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只有提高了这种能力,学生才能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终身受益。而蔡林森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正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提供了减负与提质并行的轨道。事实证明它是可行的正确的。

、在书中,蔡林森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的章节中提到:为什么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本人对这个内容体会也挺深的。

首先,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立足于教育,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阅读的习惯,培养了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口语能力、自学能力、反思能力、自我纠错能力等多种能力。

与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相比,教师的初衷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方面的能力,但效果不太理想。课堂上老师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不把课本上所有的内容面面俱到地讲一遍,就感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知识点。这种不注重实效地“满堂灌”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一些能力,但不是为了每个学生,只是为了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学生不愿意读书或思考。看来学习是老师的事,而不是他们的事。他们只是在听。因此,要按照蔡林森的主张,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自主探索、发现、解决、学习、合作、发展,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

其次,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机地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渐养成了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紧张、快节奏的习惯,磨练意志,形成耐心做事等品质,培养了自信心、责任感、独立自强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以及严守纪律、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许多素质是在父母和教师的教学和培养中形成的。由于受几千年习惯势力的影响,许多中国父母溺爱孩子,事事安排,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和胆小。在实际教学当中,老师们也生怕学生不会而“满堂灌”,因而造成学生学习不主动,也嫌老师讲得太多而容易分散注意力。

而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不依赖老师,充满自信,由旧知而获得新知,对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创新。这种教学方法教会学生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再者,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因为能够当堂完成作业,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运动时间,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培养特长,达到全面发展。

给学生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我们扪心自问,学生“减负”了吗?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很大一个原因正是低效的课堂。课内不够课外补是很多老师的“法宝”。

由于害怕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们没有把课堂内容改成现有的,所以他们为学生们安排了大量的课外作业。此外,辅导班没有针对性的辅导。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将“减负”真正落到实处,潜心打造“40分钟高效课堂”。整个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的自学来完成的。教师已经从最初的讲师变成了组织者和向导。教师只讲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内容,学生掌握的内容不再重复。

蔡校长的话说,老师的任“是把学生引上自学的高速公路”,因此,学生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像考试一样紧张。作业当堂完成,课后自然无需作业,真正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因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可以“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不愁学生掌握不好知识。

“四清”应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教学习惯,每个教师都要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把自己的教学账结清,让学生真正能减负。

当然,无论我们学过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都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来适当运用。正所谓教无定法,蔡林森先生的“先学后教”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构建高效课堂的模式,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来尝试,让课堂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阵地。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习《教学改革——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是教师素质提高的良好途径,研读蔡校长新著的最大收获就是认识到教学必须革命! 。

教学革命读后感(篇11)

一、“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

二、“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

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在这三个环节之前,有一个一分钟左右的辅助环节。辅助环节包括: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辅助环节就像高速公路的“引桥”,主要环节好像“高速公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了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让老师灵活运用,上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学生自学。

“先学后教”的可贵之处,在于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先学”势必把学生一开始就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成为“后教”的依据及重点。这种教学不是盲目的,不是随意的,一定会使“学教”的理念和原则落到实处。

其实,这一模式,不仅是“先学”,而且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以“先学后教”不仅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更是突显和落实教学核心的问题。无疑这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是先进的。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走进桃都中学这三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有一个共识:越是会授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少,越是不会讲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卓越的教师,更是讲课“画龙点晴”的高手。

因此,要学会正确把握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充分的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对教材中一些学生能看得懂的知识,不作过多反复累赘的讲解,采用让学生自学探讨、自行实践;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则围绕这些基础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变教学为指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发现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实现知识的逻辑和应用;引导学生积累、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结合掌握所学的知识,并结合实际问题落实教学目标。因此,课堂练习应注重知识在课堂上的应用,同时兼顾已有的知识。有很强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课外作业旨在使学生复习、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探索性。不论是练习还是作业都要本着“精”的原则进行筛选,以帮助学生为目的,做哪些题,为什么做这些题,都应认真设计,确保每一道题都能以一当十,触类旁通。

一、少讲。我觉得少讲实际上是在充分备好课后对自己所要讲解内容的进一步提炼和优化。让重点更加突出,解释更加准确简洁,解决问题更加有针对性。

可以这样理解,老师的工作量是不变的,课前多做了,课上自然就少讲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一般有两种:一是讲基本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二是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多,学生不会做的练习题也多,要想少讲就还有个“备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专讲学生困惑和不会的。这一点很多教师做得很不够,所以有很多的自认为该讲之处,一讲就讲多了。

二、精练。老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这一过程的实施需要老师对练习题去芜存精,让学生下笔练习真正起到巩固和提高能力的作用,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还需要老师能精心安排,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效率,做到练一题(或几题)掌握一种类型的思路和做法。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习题是被动的、随意的、没有目的的。很多时候,学生做完练习后看不到任何效果。精练与少讲是相辅相成的,讲得多了,学生就没时间练了,学生听累了,想练也投入不进去了,做题很难会细致和富有成效。

三、多检查。检查包括提问、练习题的复查、测验等很多形式。它是最能体现学生掌握水平的,也考察老师的协调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与其说是检查学生毋宁说是检查老师自己。

因为对于出现问题的解决与补救,对学生的督促以及习惯养成教育都是门艺术,就看你是否掌握的纯熟。有的老师提出“三分教,七分管”可以说正是基于对这一环节相当的重视而言的。如果学生检查不过关,测验不及格,甚至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种情况,那么简单地督促学生再多花时间来背,来重做,我想并不是一个得力的措施,教师要反躬自查,检查也是学生帮助教师提高的一个过程,学生的检查不过关就像内容没听懂一样,有着老师没做到的地方。

收获:学生充分展示、当家作主、幸福快乐的课堂是最高效的课堂!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很多人会说他们很快乐。但我们传统的课堂让学生们被紧紧地束缚住了。这不行,那不行。他们的课堂快乐怎么样?现在如果我们的老师像学生一样在课堂上呆一天,一周,一个月,你觉得快乐吗?我觉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所以,专家们说,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是高效的课堂,那就是让学生快乐、幸福、充分展示的课堂,如何去做,我们的教师当好导演,把舞台让给学生,我们在幕后做好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中去体验、去感受、去实践,相信他们,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阵地,只有这样我们质量才能获得提升,我们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像蔡林森老师学习,学习他的乐于吃苦、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学习他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再也不要发生 “满堂灌”、“题海战”、“疲劳战”和“消耗战”,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真正尝试着运用起来,发挥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只有得到学生的爱、家长的满意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师!

本文网址://m.jym1.com/zuowen/146819.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