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交流周记

2024-06-08

交流周记6篇。

周记写作是用纸和笔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的过程,相信大家都有写周记的好习惯。用周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细数生命的美好。我们经过细致的调研和剪辑整理出了这篇“交流周记”,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帮助!

交流周记(篇1)

一天晚上,我在家提议:“爸爸和我互换一下角色吧!我当爸爸,爸爸只有当儿子,妈妈当女儿。”“好吧”爸爸漫不经心的回答,听了之后,我满心欢喜,妈妈不以为然断断续续的做她的饭,根本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

见爸爸态度还好,我冲进卧室,对爸爸说“爸爸那咱就别玩电脑啦!玩电脑对眼睛有伤害!到书房去写作业。爸爸承认自己愿意互换角色,只好 关了电脑到书房做我给他布置的没完没了的作业

首战告别,我不由得飘飘然然,哈哈,我仰面到衣柜前穿上爸爸的衣服,戴上爸爸的眼镜。做大人状,并高声叫道“天下第一美男子驾到!”儿子、女儿(爸爸、妈妈)看到了我扮成这样笑得人仰马翻,受到他们刚才不友好的.嘲笑,我怒气未消,虎视眈眈的看着爸爸,我对爸爸说“把作业交出来!”爸爸拿出自己没做完的数学作业,我一眼就看出有一道应用题等数没有对齐,命令爸爸多写几遍,以加强教育。顿时爸爸叫苦不迭回房间练习去了!

我偷喜了好一阵子,哈哈也让爸爸尝尝当孩子的滋味!看在妈妈为全家做饭的份上 ,免了她的灾难,下次,她也得变回来做做语文作业,尝尝当孩子的味道………

交流周记(篇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还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控制者角色开始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师对课堂良好的把握最为关键。正是由于教师的调控,方使得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例如:在学生做速读训练时,教师控制时间就十分重要;在做接龙练习时,教师应使每个人获得均等的练习机会;当学生进行创作练习时,要控制学生表达的内容,以保证他们围绕着某个目标话题并达到一定的准确度。上述的教师控制课堂的各种作用,必须以适度为前提。另外,不同的教学活动需上的控制程度不同。可分为控制练习、半控制练习、自由练习,一般认为教学活动越具有交流的意义,教师所施加的控制就越少。

二、评价者角色新课程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通过考试和排榜作为评定学生的优劣,即所谓的一张试卷定终身。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挥,致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新课程则要求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生活评价中主要运用质地性、诊断性和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定量性、甄别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部分。教师作为评价者,要做好两件事,即纠正错误与组织反馈。但是,纠正错误要注意方式,要向学生分析错误是怎样发生的,而不是责备或挖苦。组织反馈是评价学生的有效途径。这能使学生明白下一步该怎样做。教师应当把眼点放在学生已取得的成功或进步上,以创设一种上进,好学的学习气氛。

三、组织者角色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中,最重要、难度最大的就是组织者角色。当代多种英语教学法提倡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活动。教师作为组织者,主要职责是设计并组织某些任务去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投入。在着手组织某种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设想这一活动将会发生的状况,并预见活动进行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某一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当给出简洁明了的指示,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及怎样去做。有时,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所帮助。

四、督促者角色当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应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并注意他们在说什么。如果学生没有履行正确的`任务,教师有必要加以纠正。当学生不明确该怎样开始某个学习活动,或下一步该做什么、说什么时,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提示;当学生回答问题过于简单时,教师可说“and...”“Anything else”“Yes, but why...”等加以启发。

五、参与者角色任务教学法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一旦教师宣布完规则,学习活动就开始。教师不仅要监听全班学生的谈话内容,还要以一名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某一学生小组中。当然,教师要改变角色定位,要让学生感到,与教师这样一位口语胜过他们的人进行交流,是练习英语的大好机会。

六、信息提供者角色尽管填鸭式教学已受到了广泛的批判,但人们依然承认教师是学生良好的、直接的信息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角色就等同于知识资料。然而,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教师应当适当减弱所提供的知识信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多重作用。作为英语教师,充分认识自身角色的多样性以及把握在什么教学情境下充当什么角色,对于有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

七、合作者角色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同时,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而是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交流周记(篇3)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活动。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究竟应当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而开发活动课程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以及联络员的角色。

合作学习虽然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但是如何分组、如何合作以及合作多长时间等等。却是学生无法把握的。这时教师的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组织者角色体现在: 1、合作开始前,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虽然现在提倡合作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合作,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因此,确定好合作内容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首要问题。其次,根据内容确定合作小组的人数。合作小组的人数不是固定的4人一组或2人一组,得根据合作内容来确定。其三,提出一些恰当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合作学习时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同时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2、合作进行中,教师要能对合作过程进行及时调控。教师应密切注意学生的合作情况及时修正一些目的要求以助于学生更好合作。同时根据学生合作情况,及时调整合作时间。3、合作结束时,除了反馈学生合作结果,教师还应及时组织学生就刚才的合作进行小结,评价学生合作过程,不仅要表扬合作有成果的小组,而且还要表扬分工合理,协作成功的小组,要多肯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便于以后合作学习的开展。

新课程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指导就不重要了,相反,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的指导者角色是不容替代的。当然,新课程理念下的指导者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指导者。有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合理的适时的指导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生学习困难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譬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将带来的一些物体,如牙膏盒、茶叶筒、乒乓球、易拉罐、魔方、灯泡等分一分时,一些小组可能不明白教师的意思,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可进行指导,提示一些分类方法,做出一些示范。让学生很快理解教师的意图。这样就便于学生更好合作。或者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争议时教师应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另外,对学生合作方法,合作技巧也应进行指导。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有效的合作学习,甚至无法进行合作学习。我们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学生不懂得怎样合作,或者根本没有合作习惯。的确如此,但我们应该想到,学生不是生来就知道怎样合作,合作习惯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都得靠我们教师的指导。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如何分配学习角色,如何向小组其他同学提问,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等等。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虽然近代教育也提出了转换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然而将教师处于一个合作者的角色还不太被重视。而今,我们提倡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教师如果不能充当好合作者的角色,就不能很好的实现合作学习。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不仅体现了教学民主,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一个融洽的气氛中学习,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比如:《摸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合作:教师摸,学生猜;学生摸,教师猜。这样学生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还体现在:当某个小组无法正常开展合作时,教师参与到合作小组中,与学生平等对话,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有章可循,避免不知所云。当学生在合作中不能切入正题时,教师参与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一些偏差。当教师发现在合作中的普遍问题时,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可主动邀请每组一位学生与教师合作,解决这一普遍问题。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时,教师则应在组间巡视,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同时,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化,有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个别合作小组可能觉得有些困难。为了让这一部分同学更好学习,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当联络员的角色,将合作进行得好的一些组的经验告诉他们,或者直接让他们去参观其他组的学习。然后把思路、方法等带回本组,与组内同学一起交流,最终形成小组意见。这样,我们就由小组内的合作,在老师的联络下变成了组与组之间的合作,最后形成了全班的合作,将合作学习推向一个高潮。

其实,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也不仅仅是这些,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或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又会有所变化。只要我们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有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一原则来转换自己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又何乐而不为呢

交流周记(篇4)

交流分享是角色游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和幼儿交流游戏中的感受、分享游戏中的情感和经验的平台。交流分享开展得是否成功有很多因素,其中怎样取舍游戏中观察到的零零总总的幼儿行为,提取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讲评,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一次游戏中我记录了以下情境:

情境一:11个孩子参与娃娃家的游戏,其中有3个爸爸、2个妈妈,其余的孩子都扮阿姨、舅舅。老师问其中一个女孩:“你是谁呀?”“我是妈妈。”“你认识家里的其他人吗?”女孩沉默……

(游戏中,幼儿在扮演角色前没有进行协商和沟通,角色之间互相不认识,也不打招呼,游戏时他们享受着独自的快乐。)

情境二:凯凯在超市做收银员,卖完东西后依然坚守岗位,老师问他:“没有货物了,为什么不关门?”“我们24小时都开门!”“24小时是什么意思?”凯凯回答:“年中无休!”

(幼儿居然能说出“24小时都开门”和“年中无休”,这是以往超市收银员都不曾出现的经验。显然,个别幼儿已经能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

情境三:洲洲将白纸剪成一条又一条,然后放在地上,他对路过他身边的孩子宣布:“这是斑马线,请走斑马线!”可不一会儿,纸条就被路过的孩子踩得乱七八糟,他重新摆放了好几次,最终还是一团糟,看着那凌乱的样子,洲洲放弃了行动,地上留下一堆白纸条……

(洲洲已有“斑马线”的经验,这与我们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十分契合,可最终因为“搞不定”,洲洲只能放弃游戏。已有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更需要学习必要的规则和技能。)

情境四:超市收银员热情地告诉顾客:“苹果5元、牙膏10元……”可当他们收钱的时候却没有“按照标价”,顾客给多少都行!

(游戏中幼儿仅仅满足于付钱、收钱的动作,而对买卖的概念很模糊。)

由于游戏结束后交流分享的时间有限,不允许我对记录的四个情境一一给予点评,所以我得合理地进行“取”“舍”。经过思考,我最终“取”了情境一和情境三,“舍”去了其他两个情境。

我的“取”“舍”基于这样的思考:

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会发生很多问题与矛盾,其中有些问题非常适合拿来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互动,“点拨”他们的相关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实质。在情境一中,娃娃家里的成员互不认识、互不打招呼的状态,在我看来值得交流和分享。因为,鼓励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在游戏中发起角色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于是,我请幼儿回忆各自的生活经验,他们头头是道地介绍着自己的家庭成员,我启发道:“一家人互相认识吗?”幼儿给予的回答是:“不认识怎么是一家人呢?”这样的分享不仅“有据可找”“有话可说”,关键还能推动幼儿之后的游戏发展。

就情境四而言,我发现幼儿游戏时对收银员“嘴里说的”和“手里做的”不一致毫不在意,他们乐此不疲的是重复收钱、付钱的动作……这完全符合中班上学期大多数幼儿的认知水平,如果此时在交流分享中强调学会正确收钱、付钱,显然是拔苗助长、事倍功半。因此,我毫不犹豫地“舍”去了对这一情境的交流分享。

角色游戏的交流分享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先解决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对经验或认知能力尚不可及的可以先暂时缓一缓。因为一些知识经验仅靠简单的交流分享,在短时间里是很难让幼儿真正理解和明白的。

二、“取”能激发广泛认同和感受的经验,“舍”缺乏共同认知经验与情感的话题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因此,游戏中教师若能够捕捉到幼儿的共同经验,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交流分享的内容。情境三里的洲洲在游戏中做“斑马线”,这不但是幼儿现实生活中熟悉的内容,而且能和当时班级正在开展的主题“我在马路边”有机连接起来,还能不断强化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然而,游戏中“斑马线”因技术问题遭遇了挑战,最终导致游戏失败。在我看来,此时的“取”不仅能满足幼儿本身的意愿,还能拓展洲洲的相关经验,了解可以运用合适的材料做出美观又牢固的“斑马线”。

角色游戏中有时也会呈现一些个体的知识和经验,情境二中超市收银员凯凯虽然能将生活中听到过的.“24小时都开门”“年中无休”迁移到游戏中,然而,他对这些词语的确切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其他幼儿来说,他们也都是懵懵懂懂的,为此我“舍”去了情境二的交流分享。

角色游戏的交流分享要善于找到能激发幼儿广泛认同和感受的经验,对幼儿暂时没有共同认知经验与情感的话题可以暂时不考虑。

三、“取”幼儿能以共享经验解决问题的内容,“舍”需要时间让幼儿感悟的内容

角色游戏的交流分享能否推进游戏的发展、完善幼儿的认知经验、提高幼儿的能力是衡量一次交流分享的价值所在。角色游戏的交流分享不同于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在推进的过程中切忌“一言堂”。如交流分享情境三中洲洲的斑马线时,我就采用了“聚焦问题、交流讨论”的方式和幼儿积极互动:我先和幼儿讨论要不要斑马线,斑马线有什么作用。通过交流讨论帮助幼儿梳理总结经验:确定斑马线是马路上重要的标志之一,它能让行人安全过马路。接着,我又请大家为洲洲想个好办法,让他的“斑马线”不会再坏掉。于是,幼儿给他出了很多主意:用粉笔在地上画,在地上贴白的贴纸,找幼儿园的后勤叔叔帮忙用油漆画一下……幼儿热心地给洲洲出主意,洲洲当场就决定:明天继续想办法,要做不容易被弄坏的“斑马线”,让大家安全过马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流分享中,那些暂时被“舍”去的话题并非就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内容。人们常说:善于舍弃,主动向后退一步,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角色游戏的交流分享何尝不是如此?在上述情境中,我运用不同的策略面对我暂时“舍”去的内容:

对于情境二中“24小时都开门”和“年中无休”,我决定“等”。等到有更多的幼儿对时间的概念有所领悟,等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涉及到认识时间的时候。同时,我也决定在这个游戏中增加一个“24小时年中无休”的牌子,以唤起幼儿的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对于情境四中随意付钱的小超市,我将采用“悟”。因为,幼儿目前只是满足于付钱的动作,随着游戏情节的推进,幼儿经验的丰富,他们就会发现这样并不合理。此时,再和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并辅之以相关的数学习活动,效果会更好。

其实,每位教师都希望在游戏的实践中作好价值判断,都希望自己能在众多的游戏情境中游刃有余地做好“取”“舍”,因为它体现的是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解读能力,体现了教师如何做好“孩子们智慧的玩伴”的能力。在回顾自己经历的上述情境时,我意识到:当角色游戏的交流分享成为教师组织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时,教师不仅要机智地从这些内容中“去芜存菁”,更要有效地让交流分享成为激发幼儿思考、推进幼儿游戏发展的有效手段。关键的秘诀在于,教师是否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是否能有目的地梳理、提升经验,是否能为幼儿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是否能帮助其他幼儿获得积极的体验……如若一切都妥帖,一切都自然适时,那么,这场经历过“取”“舍”价值判断的交流分享,对游戏者本身、对其他幼儿都是极具推进价值的。

交流周记(篇5)

某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妈妈兴致勃勃的来到县城的团州委会议室,这都是姑姑说今天贺龙元帅女儿带领的红军后代要来的消息的原因,为了能够和他们早早的进行见面,所以我和妈妈一大清早就来到了姑姑告诉我们的地点。

我们等了没多久,里面的一个大哥哥就告诉我们贺奶奶就要来了,我的心中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过了一小会,我终于看到了传说的贺奶奶。

我看见一个笑容和蔼的老奶奶,我猜想这肯定是贺奶奶了,接下来的事实告诉我,这位老奶奶就是贺晓明奶奶。

他们都加入到我们的锅庄队中,和我们开心地跳起来。一段音乐过后,小小红色故事家们一一作了自我介绍。当我介绍我和我的家乡时,我看见了贺奶奶鼓励的眼神和满意的笑容,我觉得自己介绍得很不错。

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唱歌,当贺奶奶问到谁会唱《长征》这首歌时,只听到我那响亮的声音回答:“我会!”我得意极了,因为前两天老师才教我们唱了这首歌,我走到贺奶奶身边和她一起唱:“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后代们跟我们一起唱了很多首歌,先前的紧张感全没了,他们是那么亲切、平易近人。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了我:“地震后你有什么感想?今天见到红军后代有什么感想?你的理想是什么?参加红色故事比赛后有什么感想?”我当时有些紧张,不过也自认为回答得非常精彩,因为,记者阿姨说了:“很好!”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木格措。在帐篷前我们各自为大家表演了一个节目,我给大家表演了舞蹈———洗衣歌,舞蹈可是我的强项,我还是校舞蹈队的.呢!大家送给我热烈的掌声。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又采访了我,我还给大家讲了康巴英雄———马俊的故事。爸爸夸我好像主持人董卿阿姨,我乐得合不拢嘴。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和红军后代交谈、留影,贺奶奶叮嘱我快加衣别冻着!虽然康定的十月是那么寒冷,可我的心里却暖暖的。刘延宁奶奶和我交谈了许久,她谈到我们丹巴的民族文化,她懂得可真多。她还教导我:“人活在这个世上,要用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红军,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帮助过你的人……”刘奶奶的话会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第四天,在东大街小学,举行了“红军后代牵手康巴少年”正式活动。小小红色故事家们牵着红军后代的手一一进场,我和四郎旺秋有幸第一个进场,并且牵着领队的贺奶奶的手,进场后,红军后代们依次入座,有很多小朋友,还有真知、曲措表演了节目,红军后代们给我们颁发了“小小红色故事家”证书和奖杯。活动结束后,刘奶奶还特意给我献了哈达,说我是好样的,让我继续努力。

四天的活动结束了,我结交了很多好朋友,还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一定会继承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传统,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交流周记(篇6)

今天晚上,妈妈为我们姐弟三人开展了《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的读书交流会!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是一对天真的姐弟俩。这套书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家里的故事》,《动物的故事》,《吵架的故事》!我们三个各自交流着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和优美的情节!最让我们感兴趣的和最搞笑的是《比赛吃苹果》,就是克拉拉和他的弟弟一起比赛吃苹果。有一次,他们发现家里有一大筐苹果,克拉拉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跟弟弟说:要不咱们比赛吃苹果吧?他的弟弟答应了,三,二,一,比赛开始!克拉拉先紧小的吃,他心想:弟弟掉了四颗牙,肯定吃的要比我慢多啦。何况他不吃小的还专挑大的吃。转眼间,克拉拉吃掉了八个小苹果。

丫丫姐补充到:只有六个苹果被吃掉了。就在这时,克拉拉想上厕所,也没有顾着喊暂停,就急急忙忙跑到厕所。他的弟弟趁她上厕所的时间又吃了四个苹果。突然,他的肚子也开始胀起来了。实在忍不住啦,姐姐又没出来,就跑去妈妈特别给客人按的那个厕所里上厕所啦,克拉拉小弟弟想:回家妈妈看到冠军的裤子里有脏东西怎么办?

多多妹妹马上接到:他的妈妈回来啦,找不到克拉拉和他的弟弟啦,大声喊:你们又多到哪里去啦?我在这,妈妈!克拉拉的弟弟回答道。他还在厕所!哈哈

最后,妈妈让我们各自谈谈这次交流会的感受和收获!

童童的收获:我很羡慕他的快乐的童年,想到了我们兄弟姐妹也应该和睦相处,快乐!

丫丫的收获:想到了自己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矛盾时应该及时解决矛盾,化干戈为玉帛!

多多的收获:从书中学会了好东西要学会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此次交流会甚是成功,锻炼表达能力!不错的开端,以后继续交流!期待第二次交流会!

本文网址:http://m.jym1.com/zuowen/15935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