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句子 > 作文 > 导航

金色鱼钩读后感

金色鱼钩读后感十一篇。

当我们读作者的作品时,我们收获知识,更能得到人生的启示。 阅读后,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总结书中关于思想和情感的内容,编辑为您准备了一本“金色鱼钩读后感”供您参考,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1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红军长征过草地的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那让人无比心痛的事迹使我对这篇文章更刻骨铭心。

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掉队的小同志,想方设法给他们钓鱼吃,而自己一口也不吃,结果快离开草地的时候被活活饿死了。他这种死,尊称为牺牲。

这感人的故事真值得我们去品尝!一路上,老班长精心呵护三个小同志:他为小同志们洗衣服、钓鱼给他们吃,而自己吃他们咽不下去的草根和鱼骨。我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的事迹,非常心酸:他为了三个同志的身体,做了多少事啊!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把他们的生命视之如金,无比关照,坚持服从党的分配,没有一丝怠慢。临死前,效忠于党的老班长还说自己没有完成好任务。这尽职尽责的精神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也让我铭刻在心!

我的母亲也拥有这种高尚的品格。她为我和身体,弄了很多好菜给我吃,而自己却很少吃。如:白萝卜蒸排骨、辣椒炒牛肉、辣椒炒鱼、清蒸鲈鱼等食物都留我,都为了给我补充营养,强壮身体。每每想到这些,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心一定要报答妈妈。

我还记得,在抗美援朝时,黄继光为了堵住敌人的qian.g口,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换到战斗的胜利;毛岸英为了使战斗胜利,在返回指挥部的途中,不幸被敌机z..h.a死;董存瑞在z..h.a暗堡时,一路铺匐前进,为了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他直接用手托着zha.y.ao包顶着暗堡,与暗堡同归于尽了……这些舍已为人的事迹将与老班长的精神载入历史,他们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将为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成为成功道路上最明亮的一盏神光灯!

合上书,我闭上眼睛,细细地回味着老班长那令人感动的事,既激动又心酸。正如我们的杨校长说:“遇到感动的事,要激动,不要一动不动!”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2

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我的眼睛湿了,最让我感到敬佩的是“老班长那种舍已为人的精神。”

《金色的鱼钩》讲的是长征途中过草地的一段感人的故事。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却牺牲了。

最让我受感动的地方是:“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一读到这,我就热泪盈眶,老班长是那样坚强。吃草根和鱼骨头是多么困难和痛苦啊,可老班长却从来不吃鱼。老班长多么忠于党的事业,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时刻想着党交给他的任务,一心一意照顾好三个病号。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一口鱼。

再想想我,一天净吃好东西,比他们吃的要好上一百倍,还不满足。为了自己享受,也不管别人如何。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红军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我能吃好、穿好吗?我与老班长比起来,是多么的渺小啊。

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和平的时代,虽然,我们不能象老班长做出那样伟大的事。但是,老班长忠于革命和忘我牺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让我们永远牢记《金色鱼的钩》这个故事,让子子孙孙都来瞻仰这个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的鱼钩吧。

缩写《金色的鱼钩》200字

1935年秋,红四方军进入草地。因我和两个小同志跟不上队伍,所以老班长留下照顾我们。

才半个月,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正为没吃的发愁时,却发现池塘里有鱼,便给我们钓鱼,做鱼汤,他自己却一点儿也不吃。一天吃完饭,我悄悄地跟在老班长身后,只见他在吃草根和剩下的鱼骨头,心里难受极了。

终于接近草地的边了,这时老班长已经瘦得皮包骨头。一天,老班长说要好好弄点好吃的。我们四处找野菜,拾干菜,老班长去钓鱼。过了很久,也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在池塘边发现了晕倒的老班长。于是,我为老班长钓鱼。当我们弄好鱼汤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临终前,老班长鼓励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地。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了很久。我把鱼钩包好,想等革命胜利了,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让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3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背后,是红军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我们的课文《金色的鱼钩》正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然而今天我再次读起了《金色的鱼钩》一课。和以前一样,还是那么的感慨万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长征中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炊事班长细心照顾三个得了肠胃病的小红军战士,最后在去找野菜的时候牺牲的故事。在课文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还要说老班长了。他是那么的无私,他舍己为人,他忠于职守忠于革命。课文的标题《金色的鱼钩》金色指的正是老班长身上高尚的品质。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无私的人,就来说说伟大的医生吴登云叔叔吧。他杂跟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救死扶伤,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每遇危重病人,吴登云叔叔就毫不犹豫的率先为病人献血。算起来,他前后无偿献血三十余次,共计七千多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他是多么无私啊!然而我确实自私的。记得在别的同学问我一道题怎么做的时候,明明是会做的题,但我为了抓紧时间把自己的作业写完没有给那位同学讲,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声:“我没时间!”……说到这儿,我不禁脸蛋发烧。因为跟他们比起来,我是那么的渺小。他们出处想着他人,而我却为了一分钟写作业的时间,没有给同学讲题。这是多么不值啊!于是,我立志要做一个向他们一样无私的人,处处想着别人的人。

同学们,自私是不好的习惯,要改掉它哦!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4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一

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我的眼睛湿了,最让我感到敬佩的是“老班长那种舍已为人的精神。”

《金色的鱼钩》讲的是长征途中过草地的一段感人的故事。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却牺牲了。

最让我受感动的地方是:“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一读到这,我就热泪盈眶,老班长是那样坚强。吃草根和鱼骨头是多么困难和痛苦啊,可老班长却从来不吃鱼。老班长多么忠于党的事业,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时刻想着党交给他的任务,一心一意照顾好三个病号。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一口鱼。

再想想我,一天净吃好东西,比他们吃的要好上一百倍,还不满足。为了自己享受,也不管别人如何。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红军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我能吃好、穿好吗?我与老班长比起来,是多么的渺小啊。

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和平的时代,虽然,我们不能象老班长做出那样伟大的事。但是,老班长忠于革命和忘我牺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让我们永远牢记《金色鱼的`钩》这个故事,让子子孙孙都来瞻仰这个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的鱼钩吧。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二

昨天,我读了《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让我受到很大启发,故事主要讲了:在长征过草地的途中,一为炊事班长接受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走出草地,自己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革命的事迹。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从故事中我了解到红军战士在荒芜人烟 、无边无崖的草地上行军,饱受了饥寒,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草地的环境极其恶劣,上面是齐腰的野草,下面是潭,简直是无底深渊。如果不小心踩进泥潭,那就会面对死亡的灭顶之灾。而且草地气候更是变化多端,夜晚天寒地冻,白天一会烈日炎炎,一会风雨交加,一会儿冰雹就铺天盖地袭来。可是草地上没有人可以饮用的干净水,到处是臭气熏天的黑水,战士们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就得喝这些黑水,这里的黑水是有毒的,有的战士喝下后得了病,有的战士被毒死了。战士由于长期走草地,干粮吃光了,就只好挖野菜 、树根来充饥,长时间缺乏营养,战士们个个面黄肌瘦,有的体力不支,就活活饿死在草地上了。另外,由于条件艰苦,在行军过程中饿死 、渴死 、冻死的战士不计其数。战士们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走出了草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了伟大胜利。他们才是我心中的真正英雄。

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我觉得心里十分内疚,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珍惜幸福生活,鞋破了就扔掉,衣服粘上一点钢笔水就不穿了,吃一口饭就不吃了,想起那时侯,他们想吃一粒米,都吃不到。有一袋青颗面也要好多天才吃一点。想到这些事情,我的心里久久不安,感到自己和他们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还有,他们那时侯冻死了,可是我的衣服那么多,放在那里都不穿,他们可是连一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一件厚的衣服都没有,我真的要把这些衣服重新穿起来,再也不乱买衣服了。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5

《金色的鱼钩》是一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成长和梦想的故事。主人公小菲是一个富二代女孩,生活无忧无虑,但对于家庭和未来的压力却让她感到困惑和迷茫。在偶然的机会下,她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但内心充满激情的男孩阿牛,两人之间发展出了一段特殊的友谊。


小菲和阿牛一起经历了许多冒险,也共同探索了生活的真谛。阿牛带领小菲领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诗意和温暖的世界。他们在晨曦中钓鱼、在晚霞下唱歌、在星空下聊天,每一个瞬间都让小菲感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而阿牛也在小菲的陪伴下,找到了自己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他们彼此成为了对方生命中的光。


现实的残酷总是无情的插入两人的生活。小菲的家庭反对她和阿牛之间的友谊,认为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不可能有什么共同语言。而阿牛也开始为了生活中的困难感到沮丧和彷徨,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一次意外中,阿牛遭遇了不测,小菲为了拯救他不惜一切,最终两人都勇敢地面对了现实的考验。


通过《金色的鱼钩》,我们看到了友情的珍贵、成长的艰辛和梦想的力量。小菲和阿牛之间的友谊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和纯粹,他们共同走过的点滴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小说中的情节让我们思考了许多关于人生和人性的问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困惑和挣扎,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金色鱼钩。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更是一本启迪心灵的指南,带给我们无尽的力量和勇气。读完《金色的鱼钩》,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懂得了友情和梦想的珍贵,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信念。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金色鱼钩,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追寻内心的梦想,让生活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6

在我学过的课文里,有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了。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发生在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茫茫大草地,由于条件恶劣缺医少药,很多战士因病而掉队了,上级派一位四十多岁的老班长来照顾生病的战士,后来,仅有的一点青稞面也吃完了,老班长就用缝衣针自己做了一个鱼钩钓鱼给战士们吃,自己却吃战士们吃剩下的鱼骨头,连一口鱼汤也没有喝,最后牺牲在了草地里。

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鱼钩,而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不光是在战争年代十分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值得大力弘扬。雷锋就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典范。前段时间我还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著名歌手丛飞将自己演唱生涯中辛辛苦苦挣来的三百多万血汗钱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先后资助了不计其数的贫困学生。由于积劳成疾,患上不治之症,可是一贫如洗的家里却再也拿不出治病的钱,但他无怨无悔,为了给那些孩子凑足学费,便拖着病体坚持去演唱挣钱,并乐观地面对生活,克服病痛,直到去世。这是一个多么可歌可泣的时代先锋啊!他舍己为人的事迹将永远传颂在祖国大地,他的所作所为和老班长真是如出一辙。

老班长、雷锋、丛飞都是我们的好榜样,尤其是在倡导八荣,远离八耻,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应该发扬和提倡他们这种精神。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7

在阅读课上,我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被文章中老班长的行为感动了。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三位生病的战士疲惫不堪跟不上大部队,一位炊事老班长为照顾他们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

起初读这篇文章,只知道这是描写长征期间发生的感人事迹,却没有弄明白文章为什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读完后才恍然大悟。“鱼钩”是指老班长用火烧红后弯成的钓鱼用具,而“金色‘’暗指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老班长起初给伤员做青稞面,后来,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在水塘边给伤员们洗衣裳时,忽然看见一条鱼跃出水面,这给老班长很高兴,回去老班长用缝衣针做了鱼钩经常给伤员们钓鱼做鱼汤喝。日月如梭,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却从来未看见老班长吃过一点鱼。伤员们在饭后跟踪老班长却发现他在嚼着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这段话让我知道了老班长为了同志们有体力能走出这片草地,为了伤员能继续赶路,吃草根和伤员吃剩的鱼骨充饥。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他坐在那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紧皱眉头硬咽下去。“我读到这里感觉嗓子有些疼痛,像是什么东西堵在喉咙中,眼中充满了泪水说不出话来。想起生活中吃鱼时,都是妈妈给我把鱼刺精心的挑出来,鲜美的鱼肉总是我先吃。鱼刺卡在嗓子里的滋味是多么难受!更何况吃鱼骨头了!多么好老班长啊!为了完成任务不顾自己生命,在奄奄一息的时候,仍然想着自己的战友。

老班长的鱼钩,挽救了红军战士的生命,它不是一个普通的鱼钩,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闪光品质!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8

读了《金色的鱼钩》这一篇文章,我深受感动。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的照顾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

牺牲自己。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人民,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时。我也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者喉管,我的心里万分酸痛,老班长为了让生病的小战士吃一点好的。自己却吃常人难以想象,难以咽下的鱼骨头。这时,我的眼眶湿润了,泪珠一颗一颗地流了下来。我真想让老班!长到我们这个时代来,吃好的,穿好的。当我读到“‘不行,太少了。’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吃的不容易呀!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老班长找野菜、找蚯蚓的情景。

老班长费劲的找,老班长找到一颗野菜,我的心里就非常高兴,可是,找了半天,才找了几棵野菜。这时我真想帮老班长找野菜当我读到“‘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的.....’”时。我再一次的流下了眼泪,老班长都快要死了,很不舍得吃一点东西,还关心着那些生病的小战士,还记得党叫给他的任务,而我当遇到什么困难时总是光为了我自己,而不关心别人。我想:“我一定要向老班长学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时不时的想着别人。”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9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我的两眼湿润了。文章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情节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篇文章写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所发生的,写的是老班长为照顾两位小同志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的时候,我感动得就要哭出来了。

老班长处处为别人着想,处处为别人着急。为了让病号增加营养,白天,老班长找鱼饵;晚上,眼睛不好使还用手摸野菜。钓到了鱼,就钓到了希望;摸到了野菜,就摸到了可怕草地的边。跟老班长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啊!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长啊!为了革命事业,宁愿自己吃尽苦头,也要确保这几位小同志的生命安全。为了下一代,解放全中国,这位老战士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你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你对工作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永远值得我学习。 而我呢?在现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还不珍惜粮食,回想起来,可真惭愧呀!平时,每天吃饭,我都要在桌子上,地上掉一些饭粒。有时,我觉得不好吃的饭菜,就背着父母半碗半碗地倒掉;晚上饿了,我还问爸妈要钱买零食吃。

想想老班长,比比自己,我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粮食,老班长所吃的能和我们比吗?他们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历尽艰辛。现在,我多么希望能用碗里白花花的米钣去换老班长手中的鱼骨头呀! 老班长,课文中说你死了,我却认为你还活者。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且在当今社会像你一样的人层出不穷。当无情的地震让我们的城市毁于一旦的时候,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不顾自己的安慰,帮灾民脱险帮助我们修建家园;当突如其来的雪灾袭击我们郁郁葱葱的南国的时候,还是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看,到处都有你,有你老班长的精神,有你一样的行动。再看,我们红领巾也行动起来了!我们开展“手拉手”活动,我们为贫困儿童捐书,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我们还启动“帮一点”的活动,我们相信只有我们都互相帮一点,遇事多为别人想一点,再大困难也会被我们战胜。老班长请你放心我们新一代的少先队员不会忘记革命先烈的嘱托,我们一定会把你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10

你们听说过长征吗?在长征的路途长达25000里,你们听说过在长征中有的饿死的,有的累死的,有的冻死的。我读过了金色的鱼钩,心里却压抑不了激动与眼泪,课文中的老班长是个舍已为人,为了别人而牺牲在茫茫的草地之中。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入草地,许多同志都得了肠胃病,有两个小同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他们,让他们走在后面。这位老班长可说是一个伟大的党员,在某一天,老班长出来找野菜,突然间看见一条鱼,老班长把鱼带了回去,煮了鱼汤给三个小同志吃。

当小梁同志向老班长为什么不吃鱼,老班长却说:“早吃过了”,一起锅就吃了。可是当小梁偷偷跟着老班长的时候,老班长却在嚼几根剩鱼骨头与菜根。在老班长奄奄一息的时候,小梁和其他三个小同志做饭给他吃,他却不吃,他为了让三个小同志不挨饿,自己却牺牲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啊!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他的事迹会流传人世间,他有着崇高人格的人,他的心总是为别人着想,我们的子子孙孙都会敬仰他的。这是一个真人真事的故事,这个老班长是我们的骄傲,他的伟大是我们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学的,他把那唯一可以救活他生命的鱼让给了别人,难道这不比山高比海深,舍已为人的精神我们能忘怀吗?

金色鱼钩读后感 篇11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舍己为人的老班长

6.6张芷源

走进书的海洋,我被《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所吸引,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

《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个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里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讲的是红四方面军在过草地时,炊事班长被党派来照顾我们三个病号,就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我们喝上了新鲜美味的鱼汤,可再一次去钓鱼时,老班长昏倒了,在临死前,他依然不忘党交给自己的任务。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读到这儿,我感受到了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的高尚的品质。

从皱紧和硬咽可以看出骨刺非常难下咽,从中我体会到了为人善良,强迫下咽鱼刺,说明了老班长一心只为那几个小战士着想,把痛苦留给自己。“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睁开眼睛,看到我端着的鱼汤,第一句话就说: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

还有20多英里。吃完了,你一定要走出草原!’”当我读到这,我感觉到老班长甚至把最后一丝希望都放弃了,而把生的机会让给了我们,而不是自己,饥饿的痛苦谁都知道,况且老班长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当小战士喂老班长鱼汤时,老班长竟然还留给我们吃,还想着党交给他的任务,还想着小战士的温饱。他尽力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做一名上级、一名保姆和一名服务员。

他希望我们将来能走出草原,为革命做出贡献。每读到这里时,我的眼睛都湿润了,啊!这不就能体现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的品质吗?

我想有很多人喜欢老班长,比如邱少云。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英雄。他就是邱少云。 邱少云所在的29师第87团的一名战士,在1952年10月11日夜间隐蔽潜伏在距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12日中午12时,四架敌机在潜藏区投下数枚燃烧弹,燃烧了邱少云的伪装,随即被消防团包围。

邱少云身后有一条沟。只要你往后退一步,在泥里打滚,身上的火就会被扑灭。但他深知,这样会暴露目标。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500名战友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不惊慌,不呼救,坚定地趴在地下,忍着剧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岿然不动。

火在他身上燃烧了30多分钟,做出了光荣的牺牲。邱少云为**取的最后胜利,在烈火中继续燃烧着青春。

老班长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呀!原来,“舍己为人”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现在我对这个有意意的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老班长和邱少云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去!

本文网址:http://m.jym1.com/zuowen/15937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栏目